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平平安安80068227

    根據相關介紹,有5萬軍隊和10萬民兵。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 ,簡稱“法塔赫” ,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8個成員中實力最強、影響最大、人數最多的主流派別,掌控著巴解組織的軍、政、財務與外交大權,得到阿拉伯國家的廣泛承認與支援。

    該組織成立於1959年,由亞西爾·阿拉法特 創立,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最大的派別。主要活動區域是約旦河西岸地區 。法塔赫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代表大會。代表大會在閉會期間由革命委員會行使職權,而革命委員會則負責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同時領導該組織的日常工作。

  • 2 # 夢想成臻3

    阿拉法特與阿巴斯的分岐是2003年的事情。2003年為推動巴以會談,巴勒斯坦設立總理一職,阿巴斯當選為總理。

    當時巴勒斯坦有6萬部隊,阿巴斯僅掌控不到2萬人。阿拉法特掌控著大部軍隊。阿巴斯因缺乏武裝力量,只好同巴勒斯坦另一組織哈馬斯談判。阿巴斯認為與哈馬斯衝突就等於內戰。

    哈馬斯可不管阿巴斯怎麼想的,對以色列還是炮擊、施放人體炸彈。以巴衝突繼續上演。阿巴斯為了向外界表示能穩定局勢,要求阿拉法特交出軍隊領導權。阿拉法特他不同意。矛盾就這樣結下了。

    阿巴斯當上總理後,進行組閣,人員組成報阿拉法特。他們兩個在組閣問題上又發生爭執,特別在任命達赫蘭為內政部長的人選上,兩人爭執不下,阿巴斯辭去了總理職務。

    後話,阿拉法特於2004年11月去逝後,阿巴斯當選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機構主席,2008年當選為巴勒斯坦總統,繼續為巴勒斯坦解放事業戰鬥。

  • 3 # ruixuezhaofeng

    1993年美國主導、巴以簽署《奧斯陸協議》,阿拉法特與拉賓實現歷史性握手,“土地換和平”原則得以確認,巴以互認對方合法權利。巴勒斯坦在加沙和傑里科共7個城市及附近村莊實現自治,巴以未來將就被佔領土最終地位,包括耶路撒冷、難民、定居點、安全、邊界、鄰國關係等談判,並以聯大有關決議為基礎最終解決。

    根據該協議,巴方擁有一支用於保障西岸和加沙巴勒斯坦人社會秩序和內部安全的警察部隊,屬於準軍事力量。包括以下組成:

    國家安全部隊:約1.5萬人的警察部隊

    軍事情報警察:負責內部安全與收集以色列情報

    民事警察:維護治安與社會秩序

    總統安全部隊:500多人

    另有海岸警備、民防聯隊、空中分隊(只有直升機和小型運輸機)、海關人員等配備武器的組織

    坦齊姆:巴解政治組織法塔赫手下的準軍事組織(高於民兵),人數約3000

    哈馬斯:加沙地帶政治軍事組織,成員2萬人以上

    傑哈德:地下準軍事組織,成員數千

    阿克薩烈士旅:地下準軍事組織,人員上千

    1947年11,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將這塊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按43%和57%的比例(176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不計在內)分配給兩個未來之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並在1967年六·五戰爭中奪取由約旦控制的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可憐的巴勒斯坦沒有疆土,家園淪落,“建國”比以色列整整晚了40年,至今“身軀”被以色列鉗制而不展,“名分”受美國杯葛而不揚,得到150多個國家承認,卻難入聯合國(2012年成為次於成員國地位的觀察員國)。放眼全球,國而不國,唯有巴勒斯坦!

    作為地理單元,巴勒斯坦如今只控制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兩塊相隔40多公里的土地,合計約2500平方公里。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後,巴以衝突侷限在加沙哈馬斯對以色列本土的火箭襲擊和自殺式爆炸,上面提到的巴方軍隊性質警察組織沒有參與,若它參加,巴自治地位將不復存在......

  • 4 # 馬克觀察

    從國際法來說,目前巴勒斯坦所持有的領土均是與以色列存在爭議的爭議領土,以定居點的形式存在,沒有形成正規軍的條件。所以依照聯合國和與以色列的相關協定,僅擁有維持治安的準軍事組織,並沒有成建制的正規軍。

    正常來說,成立一隻正規軍隊,首先是需要成為主權國家,存在固定領土,擁有穩定的財政與兵役制度,擁有一定的武器製造與貿易能力,且具備重武器,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軍隊。

    但是對於巴勒斯坦來說,一開始聯合國在1947年提出成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的181號決議,不過由於當時阿拉伯國家基本不同意,所以導致以色列建了國但巴勒斯坦沒有,最後巴方反倒成為以方的自治地區,從法理上低了一節。

    阿拉伯國家雖然不同意,但是四次中東戰爭卻沒打趴下以色列,不但輸了而且導致巴勒斯坦領土範圍越來越少,最終以零散的定居點的形式存在,這就使得巴方控制地區的基礎設施供給和進出口口岸不得不依靠以色列,受制於人。

    而巴勒斯坦現在既沒有固定領土,也沒有穩定的軍工製造與貿易能力,且連固定的軍事支出都極其有限,不得不依靠外部國家的資金援助,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打造一隻具備重型武器與兵役制度的正規軍隊。

    不過由於巴勒斯坦在1964年成立了巴解組織,並且成立的民兵武裝,而且在1988年承認聯合國當初以巴分治的181號決議,所以出於地區穩定雙方1993年在挪威的奧斯陸舉行秘密會談,達成了部分和解協議,比如巴方承認以色列國,而以方承認巴解組織,並承認巴勒斯坦的自治權。

    基於這個基礎,雙方在1993年9月13日簽署了《巴以關於巴勒斯坦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協議確定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傑里科地區實行自治,並可以組建2.4萬人的治安部隊維持治安。

    根據以色列前外長佩雷斯在2001年的表態,以方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巴勒斯坦國是隻擁有治安部隊的非軍事國家,對外口岸和領空由以方控制,且不能同以色列敵對國家簽署協議,受到以軍的保護。

    所以以色列希望巴勒斯坦成為國中之國,且控制著巴方的對外貿易口岸與後勤供給,決定了巴方能力上和法理上都缺乏建立正規軍隊的基礎,而這也就是目前巴勒斯坦存在“法塔赫”“哈馬斯”等民兵組織,但不存在正規軍的原因所在。

  • 5 # 黃娜老師

    巴勒斯坦是個“地區”,並非一個主權國家,自然不能擁有正式軍隊。跟以色列軍人“叫陣”的活動,就由老百姓上了,尤其是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我們常在新聞中聽到的巴勒斯坦最高領導人阿巴斯,被稱做“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機構”主席。雖然2013年1月,阿巴斯簽署命令,要求將境內的法規、公文、證件上“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叫法都改成“巴勒斯坦國”,但實際上,只是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巴勒斯坦並未真正成功建國,國際上還被叫做“巴勒斯坦地區”,聯合國裡的身份是“觀察員”,並非正式成員國。

    而且,提到建國,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早在1947年,巴勒斯坦人不同意按照巴勒斯坦分治的181號決議建國,是嫌地盤分得少。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現在的巴勒斯坦人控制區,比之前1947年的決議又縮水了好幾倍,還被切割的互不相連,更是沒法提建國的事兒了。加之,巴勒斯坦內部的權力階層矛盾重重,不夠團結。巴勒斯坦出現了多個政治派別,他們各自擁有相對獨立的政治勢力和武裝,想法和目標自然也各不相同,動不動還來個內訌,其中,巴解組織(法塔赫)和哈馬斯的矛盾最為尖銳。

    這兩派是兩個政黨,其中,“巴解”是執政黨,有權力推選候選人,就像中國,中共有權推選國家主席候選人一樣。

    哈馬斯又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曾經在“民族權力機構”選舉中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為此,主席阿巴斯不得不任命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為總理,預設巴解組織、哈馬斯組成了民族聯合政府。但這麼多年來,兩派一致對外的同時,也堅持著互相打打殺殺,分分合合,不得消停。

    所以,巴勒斯坦的準軍事武裝力量,自然也由這兩派承包了。

    而且,跟前面的主打“解放”的巴解組織比,哈馬斯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還真不是白叫的,明顯激進的多,目標是要徹底消滅以色列並奪回所有的巴勒斯坦土地。由於拒絕承認以色列、拒絕放棄暴力、拒絕接受巴以業已簽署的協議,哈馬斯遭到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國家的抵制。

    他旗下的軍隊,也往往被西方定義成“恐怖主義武裝”。

    所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擁有正式軍隊,巴勒斯坦顯然還不具備條件;其次,國家要有聽從最高領導人指揮的統一軍隊,而非巴解組織(法塔赫)和哈馬斯這種“幫派”性質的親衛軍,各自效忠於不同的組織領導人。在對外方面,巴勒斯坦的兩支武裝力量多是在背後對以色列發動偷襲,根本沒有實力跟武裝到牙齒的色列軍隊進行正面對抗。

    對內方面,引用2009年的資料(沒有更新的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內政部下屬的武裝力量有4萬餘人,其中正規保安部隊和警察部隊2.3萬人,另外還有一支人數較少的特種安全部隊,主要執行對付恐怖分子的作戰行動。這些武裝主要是負責社會治安和邊防、維穩等任務,並不正面針對以色列。

    所以,真正敢面對面跟以色列武裝人員叫板的,就剩巴勒斯坦普通民眾了。

    比如,2015年有個勇猛的小女孩拳打以色列士兵,而全副武裝的以色列士兵不僅沒有還擊,反而笑臉相迎。叔叔們都在哈哈笑,小姑娘氣壞了。到了前年,還是她,已經從女孩成了少女。在叫罵活動中,直接扇了以色列士兵耳光,還上去廝打,以色列士兵全程依然沒有還手。結果少女被關了幾天,出來後被一個國際知名大學破格錄取了,還是全額獎學金。

    各種形式的被直指鼻子罵,抓叫咬撓、扔石頭都是日常。巴勒斯坦小孩兒,哪個沒衝以色列士兵扔過石頭?這種情形下,全副武裝的以色列軍隊面對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民眾基本不會下手。小型的打罵活動,尤其對方是婦女、兒童的話,多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大型的示威活動中,主要手段是對抗議民眾進行驅逐隔離,噴射催淚瓦斯或者發射橡皮子彈。

    實際上,無論是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的猶太人,大家都是受過苦的人,天天這麼死磕,實在浪費精氣神,而真正坐收漁人之利的,還是西方的老大,正在一邊樂呵呵的數錢呢。

  • 6 # 不正經的軍棍

    巴勒斯坦其實比較尷尬,你上谷歌地圖翻一下,其實都看不見巴勒斯坦這個國家,這代表的是啥?壓根就沒有這個國家。沒這個國家,哪來的正規軍呢?巴勒斯坦實際上只有民兵性質的武裝人員。巴勒斯坦地區,原本是屬於猶太人的,阿拉伯人是後來的。而猶太人流浪之時,仍有大量猶太人留在巴勒斯坦,那裡是猶太人故土。巴勒斯坦一直說是以色列佔領自己國土,實際上,自己才是後來者。

    巴以衝突上,這事其實還是賴英國,本來巴勒斯坦這片地挺大,以色列要建國的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地盤,足夠用,分地方面,最初矛盾並不大。結果1921年,英國橫插一槓,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在東邊建立個約旦,這下完了,剩下的地,不夠分了。其實你看巴勒斯坦旗幟和約旦旗幟,就差一顆星而已。以色列在這建國了,巴勒斯坦人也阻止不了,矛盾激化了。現在的巴勒斯坦呢,其實就是以色列的一個國中國。現在這個巴勒斯坦呢,其實算是以色列境內的一個自治區性質的地方,巴勒斯坦的地位很尷尬,他的國都是自封的,其實就是個自治政府。例如加沙地區,水電、醫療、基礎設施完全依賴於以色列。巴勒斯坦有一兩萬警察部隊,他們也就是維護個治安而已。

    至於老百姓和以色列打呢,主要是以色列動不動就進入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區,當地武裝是不可能和以色列軍隊發生什麼衝突,主要是不敢。哈馬斯也頂多乾點恐怖襲擊之類的事情,不敢和以色列對抗。而巴勒斯坦老百姓就屬於純純的作死行為了。而以色列士兵是比較剋制的。巴勒斯坦這個所謂的“國”其實是一個自娛自樂性質的,實際上還是個巴勒斯坦自治區性質的單位,壓根就沒正規軍。老百姓和以色列軍隊打,其實也就是相當於一些地方的遊行示威活動罷了。

  • 7 # 走進伊拉克

    簡而言之,沒有。巴勒斯坦沒有正規陸軍,海軍或空軍。

    然而,巴勒斯坦國家安全部隊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準軍事安全部隊。這包括幾乎巴勒斯坦所有的安全部隊,除了總統衛隊,內部安全部隊和一般情報。

    自1993年奧斯陸協議以來,這些部隊在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控制的地區作戰。2003年,這些組織併入了巴勒斯坦安全部門,其職責包括一般執法。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和以色列之間的雙邊協議限制了部隊的規模、裝備和結構。這些協議賦予以色列審查潛在新兵的權利,並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情況下不予批准。

    截至2007年,巴勒斯坦國家安全部隊總計約4.2萬人。

    哈馬斯,加沙的管理機構,有一支軍事部隊,名叫伊茲丁卡桑旅。這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形成的一個武裝抵抗運動,反對以色列佔領軍。哈馬斯被以色列、美國、歐盟、加拿大、埃及和日本列為恐怖組織,日本公開承認哈馬斯民主地贏得了2006年巴勒斯坦選舉。

    哈馬斯的軍事派別,伊茲丁卡桑旅,被英國、澳洲、紐西蘭列為恐怖組織。

    伊茲丁卡桑旅是哈馬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隸屬於哈馬斯的目標和意識形態目標。然而,他們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和他們自己的領導人。這分離了哈馬斯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使哈馬斯領導人有理由否認伊茲丁卡桑旅的行動。

    哈馬斯軍事派別的現任領導人是馬萬伊薩。該組織表示,其目標是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傳統的指導下,為解放巴勒斯坦和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作出貢獻。”

    軍方認為自己是對抗佔領以色列的合法抵抗力量。

  • 8 # 夏目歷史君

    巴勒斯坦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國際組織,因為目前巴勒斯坦是一個屬於以色列國家內部的一個區域資質的機構。

    而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爭執的地區原本是屬於以色列猶太人生存的地方,後來阿拉伯人透過戰爭強佔了這個地方。

    二戰之後國際組織也就在中東地區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分家,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開。當時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勢力比較強大,以色列只是小面積的人口,巴勒斯坦方面也就不同意1947年的聯合國分割協議。

    於是在民族還有宗教的矛盾之下,以色列人就和阿拉伯人開戰了。阿拉伯人趁著自己人多地盤大(敘利亞,約旦,埃及均支援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特別的輕視,結果發現自己和以色列根本不是在一個軍事級別的。

    以色列以絕對的優勢打敗了這些阿拉伯國家,並且佔據了大量的阿拉伯國家的土地,比如說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大面積土地,包括現在存在爭議的戈蘭高地,以及約旦河的大面積土地。

    原本屬於聯合國劃歸給巴勒斯坦的土地也被以色列軍事佔領的很多。以色列後來也陸續歸還了所打下來的那些阿拉伯國家的土地,條件就是這些阿拉伯國家不許介入巴以衝突。

    又經過幾次巴以戰爭之後,巴勒斯坦實際控制的面積越來越小,所以後來巴勒斯坦方面也就認慫了,表示願意與以色列和談,希望按照1947年聯合國所劃分的區域和平建國。

    但是以色列為此已經付出了很多的代價,也就不同意歸還已經透過軍事佔領的土地。巴勒斯坦由於被以色列不斷的分割,以至於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和以色列對抗。

    只能夠無條件的接受以色列的條件,但是以色列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巴勒斯坦的蠶食。而曾經大面積連貫的巴基斯坦土地已經被以色列分割成星星點點。

    由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直沒有達成和解,所以巴勒斯坦從來沒有算是正式的建國,只是一個地方性的政治組織活動。

    巴勒斯坦實際控制的各個區域又分為約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帶,這兩個地區除了都是阿拉伯人聚集地之外,並沒有實際上的意義。

    兩個地方早就已經形成了不同的組織領袖,表面上是都屬於巴勒斯坦,但卻各有自己的小算盤。由於巴勒斯坦沒有建國,自然也就不可能擁有自己的軍隊。

    因為一個國家想要維繫一個軍隊的正常執行,其支出是非常龐大的,要有固定的稅收能夠供給軍隊消耗,有一定的武器生產力量,同樣還有先進武器的購買能力,這三點巴基斯坦都沒有。

    除此之外維持軍隊還需要有足夠的訓練場地以及軍隊活動的區域,而現在巴勒斯坦自己連一個整塊的國土面積都沒有,自然也就沒有地方在訓練軍隊了。所以現在在巴勒斯坦地區與以色列對抗的都是一些民兵組織。

    而且這些民兵組織從火力上與以色列的正規軍事武裝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如果以色列想要讓巴勒斯坦在地球上消失是非常容易的,只不過沒有下毒手罷了。

  • 9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巴以衝突已經持續70餘年之久。巴勒斯坦每次和以色列發生正面衝突時,似乎都是當地平民,甚至是婦女和兒童衝在前面。

    僅2014年7月的衝突中,巴勒斯坦就有近469人在以方的打擊下死亡,其中8成是老人、婦女和兒童。

    讓人疑惑的是,巴勒斯坦不是有哈馬斯和巴解武裝這樣的組織嗎?為什麼他們不站出來和以色列戰鬥,而任由平民用石塊砍刀挑釁以色列士兵,以至於白白送死?巴勒斯坦的那些正規軍都在幹啥?

    (巴以衝突)

    我們先從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淵源說起。

    一、巴勒斯坦地區的歸屬。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時候稱為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這裡居住過。

    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迦南人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紀,希伯萊人大舉遷入,建立希伯萊王國和以色列王國。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後,成為巴勒斯坦的主人。在和當地土著人長期同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後來,這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範圍。

    可以看出,歷史上,猶太人更早來到這裡,並曾經定都耶路撒冷建立王朝。只是在巴比倫之囚後,才被迫四處流浪。

    (昔日輝煌的奧斯曼帝國)二、以巴分治建國方案。

    一戰之後,戰敗的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將整個地區以約旦河為界,分為兩部分。西部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

    當時,猶太復國主義盛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謀求在古以色列王國領地上,恢復猶太國家,一直以主人自居的阿拉伯人當然反對,雙方多次爆發流血衝突。

    1947年11月,聯合國透過第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分割成兩塊,分別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

    三、難產的巴勒斯坦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而巴勒斯坦卻遲遲不執行181號決議。面對建國之初,地小人少的以色列,在眾多阿拉伯國家鼓動支援下,巴勒斯坦堅持反對以色列進入,拒不接受聯合國分治決議。

    於是在民族和宗教矛盾驅使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聯合向以色列發動多次中東戰爭,意圖將這個新生小國從阿拉伯地盤上抹去。

    結果卻大跌眼鏡,在美國的支援下,每次以色列都以絕對的優勢取得了戰爭勝利。他們不僅將取合國劃給巴勒斯坦的土地佔去許多,連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島也盡收囊中。

    後來以色列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土地還給了他們,條件是不許再介入巴以衝突。這樣一來,巴勒斯坦不僅領土被以色列佔去大半,連對抗以色列的武裝,也只剩下巴解組織這一支武裝力量。

    隨著以色列的不斷打擊擠壓,巴勒斯坦控制的面積越來越小。這時巴解武裝開始認慫,向以色列表示願意和談。願意按聯合國181號決議所劃分的區域,建立巴勒斯坦國。

    但經歷了浴血奮戰奪得的土地,以色列怎麼願意再吐出來呢。而且巴勒斯坦已經被分割得所剩無幾,根本沒有實力和以色列抗衡。

    (以色列戰爭)四、內鬥不止的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內部也出現了分歧,巴解和哈馬斯內鬥不止。哈馬斯堅決反對講和,主張繼續戰鬥,直到把以色列趕出中東,建立完整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家。

    雙方內訌並經歷內戰後,劃地而治,巴解控制約旦河西岸,而哈馬斯則控制加沙地帶。兩個地方,名義上屬於巴勒斯坦,但實際已經淪為兩個武裝派別的盤踞地,尤其是哈馬斯,更是被國際上認定為恐怖組織。

    直到1988年,巴勒斯坦才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步入了準國家的行列,但名義上歸屬於它的首都耶路撒冷,卻被以色列佔領。

    2014年,巴勒斯坦內訌基本結束,聯合政府宣告成立。雖然也有總統、總理、外交部長等,但小小的巴勒斯坦,卻並沒有實現真正的內部統一。

    巴勒斯坦沒有最高法院,武裝派別間各行其是,互不服從。彈丸之地,卻由法塔赫、哈馬斯、人陣、傑哈德等武裝派別割據而治。都想要成為巴勒斯坦的主導者,都有自己的軍隊,所謂的聯合政府,不過是一個空架子。

    正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所以,巴勒斯坦仍然不能算是一個國家,當然更沒有國家意義上的正規軍隊。爭取民族生存的鬥爭,也就只能靠巴勒斯坦平民出面了。

    (參考資料:《回顧巴以衝突》等)

  • 10 # 清水空流

    巴勒斯坦何止沒有軍隊,現在連領土都快沒有了,現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作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政府現在實際有效控制的領土面積僅僅為2500平方公里,人口 實際人數481萬,加上僑民和戰亂流落在外的難民一千多萬。而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其國防不存在,國家主要稅收了來自他的最大敵國以色列代收的海關關稅,一年大約四億多美元,這筆收入是巴勒斯坦國家行政開支,作為一個國家運作的 主要來源,至於說,巴勒斯坦的老百姓已經很少與以色列發生“武裝”衝突了,畢竟血肉之軀是無法與軍隊相抗衡的。

    應該說,巴勒斯坦這塊地區既不是巴勒斯坦的,也不是以色列的,十七世紀之後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以後,由聯合國將這地區分割給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當然,這個分割是極其偏向以色列的,就此引發數次中東戰爭,使得在二戰以後,中東地區成為國際熱點地區,但自海灣戰爭結束以後,在巴勒斯坦的卓越領袖阿拉法特去世以後,巴以問題已經不是中東熱點問題,巴勒斯坦已經喪失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近年來,阿拉伯世界國家紛紛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使得巴勒斯坦問題日趨邊緣化,長此以往,巴勒斯坦必將被以色列徹底“吞併”,僅僅是以一個國家的“名詞”出現在國際舞臺上。雖然現在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比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國多,但在已經無濟於事,以色列是聯合國會員國,而由於美國的阻撓,巴勒斯坦至今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國。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即便是沒有以色列,在二戰結束之後,巴勒斯坦人也無法建國,這一地區也勢必被周邊幾個國家所侵佔。不過是由於非阿拉伯國家,而是信奉基督的猶太人佔據這一區才引發了阿拉伯國家的不快,由於冷戰的原因,才使得巴勒斯坦能夠以小博大,在道義和外交上佔據主導地位,也使得以色列和美國不敢過於放肆,但平衡一旦打破,巴勒斯坦立即成為孤家寡人,在國際社會找不到一個“盟友”。而以色利不僅已經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而且已經是中東阿拉伯地區最強大的國家。算起來,從1948年至今,已經過七十年了。正視和承諾以色列這個國家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現在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地區工作,學習和生活,他們享有和以色列人一樣的國民福利待遇,為了安撫巴勒斯坦人,他們的收入甚至只高不低。在此況下,巴勒斯坦未必會像以色列人舉起石塊和燃燒彈,這是巴勒斯坦人的武器。而對於巴解組織而言(中央政府),既要維持與以色列的鬥爭,也要讓巴勒斯坦人吃飽飯,而自身又沒有造血機制,與以色列合作是唯一的途徑,聯合國分治決議的巴勒斯坦一直無法建國,巴解等組織控制區域太小,又被阿拉伯兄弟當槍使,卻又被兄弟欺騙。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所謂巴勒斯坦國的政權代表,巴解放組織從出現第一天起,就是一個在自己國土上流亡的政府。

    與以色列人和平相處,甚至成為一個國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對於阿拉伯國家而言,他們最初只想趕走以色列。,並不希望巴勒斯坦真正的獨立建國,因為裡面有他們的利益。而以色列之所此膨脹,本質上還是美利堅的支援。未來的巴勒斯坦讓人不容樂觀。

  • 11 # 藍風破曉

    被一個鄰居,將自己家中的“財物”一點點拿走,自己卻又無可奈何,到底是種怎麼樣的感受?

    巴勒斯坦說:我們有痛徹全身的體驗,這感覺太痛苦!一切都是該死的以色列造成的!

    沒錯,以色列就是巴勒斯坦人的噩夢,巴勒斯坦人努力抗爭以色列的蠶食,但土地還是一點一點的失去。

    如果我們仔細留心新聞,就會發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抗爭時,好像常常都是平民上陣,難道巴勒斯坦沒有正規軍隊嗎?

    確實沒有,這到底怎麼回事?

    巴勒斯坦正式建國太晚

    1、巴勒斯坦前面一直是鬆散的聯盟。

    巴勒斯坦人是悲催的,以前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它只是個區域,曾經屬於過羅馬帝國,也屬於過阿拉伯帝國,近二十世紀前的幾百年一直屬於奧斯曼帝國。

    一戰後,奧斯曼垮臺了,英國開始代管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說服英國,又說服美國等國,開始爭取復國。

    大家都知道,聯合國基本就是大國的工具,搞定了英美等國,猶太人就搞定了一大半,至於阿拉伯國家反不反對,猶太人根本不怕。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透過181號決議,規定巴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

    對於這個決議,巴勒斯坦不同意,阿拉伯國家不同意,但猶太人非常同意,於是,1948年5月14日建立屬於自己的以色列國。

    阿拉伯國家準備圍毆以色列,結果,在美英支援下,眾阿拉伯國家被揍的鼻青臉腫,揍了一次又一次,前後整整5次。

    而在阿拉伯各國和以色列對戰的過程中,巴勒斯坦人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目的就是建國,收復失地。

    這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就是一些民間的游擊隊武裝組織聯盟,他們互相之間沒有隸屬權。我們常常聽到的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人民解放戰爭先鋒隊(簡稱“閃電”)、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簡稱“人陣”)、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指揮部) 【 簡稱“人陣(總部)】、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陣線(簡稱“民陣”)、巴勒斯坦人民鬥爭陣線(簡稱"人鬥陣")、巴勒斯坦解放陣線(簡稱"巴解陣”)。

    1969年阿拉法特擔任巴解執委會主席。

    五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越來越旺,而巴勒斯坦人一直採取“不承認、不談判、不和解”的原則,導致巴勒斯坦在1988年以前,一直是鬆散聯盟,這不被國際社會承認,以色列的擴張也成了理所當然。

    2、巴勒斯坦想通了,開始正式建國。

    1988年,在阿拉法特的努力下,對外宣佈,巴勒斯坦建國,同意1947年的181號決議。

    但這個時候,以色列比起1947年已經擴大了許多。

    一句話,是巴勒斯坦人自己錯過了絕佳的時期,如果在1947年建了國,就站在了政治高處了,以色列再要敢蠶食,那就是侵略了。不過,好在,終於邁出了那一步。

    在以色列的拉賓第二次執政期間(1992-1995),巴以關係有所緩和,簽訂了《奧斯陸協議》,根據巴以達成的協議,巴在加沙、傑里科等地實行有限自治。

    但,不巧,拉賓在1995年11月4日被刺殺。隨著內塔尼亞胡在1996年上位,巴以關係再度惡化,此時,巴勒斯坦國內哈馬斯異軍突起,開始堅決地反對以色列。在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後,哈馬斯色實力更加 龐大,且不受巴解組織制約。

    2012年11月29日,在第67屆聯大期間,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大量認可。

    2015年9月30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首次升起巴勒斯坦國旗。

    即使如此,巴勒斯坦仍然有兩大組織,一是巴解,一是哈馬斯。巴解仍然是那個聯盟,最主要的勢力就是法塔赫。哈馬斯和法塔赫,做事風格完全不同。

    因為巴勒斯坦的政府到現在都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因此,也就沒有形成所謂的正規軍隊。

    (二)巴勒斯坦受制於具體的狀況,沒有建立正規軍隊。

    (阿拉法特)

    1、受協議的一定製約。

    看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圖,他們幾乎就是以色列的國中國,外貿往來等都需要透過以色列。

    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訂了《奧斯陸協議》,根絕協議,巴勒斯坦實行自治。而以色列容許的是巴勒斯坦有自己的政府警察組織。

    這個警察組織,總共16000人分成兩支,一支行使國內的治安,另外一支在邊境行使類似軍隊的行為。

    巴勒斯坦國內的警察組織,武器都是卡式衝鋒槍等輕型武器,沒有大炮,但有一些裝甲運兵車,至於空軍和轟炸機,也基本是沒有的,只有供領導們乘坐和救援用的寥寥無幾的幾個飛機。不過,巴勒斯坦的海軍是有的,幾百人,幾艘炮艇,更多的是象徵意義。

    2、國家困難,沒有更多的投入。

    巴勒斯坦作為一個窮困的觀察員國,人口有468萬,GDP總額為146億美元,人均GDP為3199美元。這綜合國力比起以色列差得太遠,以色列的人均GDP是巴勒斯坦的15倍左右,總GDP是巴勒斯坦的30倍左右,人口是巴勒斯坦的兩倍。

    如果巴勒斯坦建立正規軍隊,意味著要有對抗以色列的實力,而以色列軍費投入每年近200億美元,比巴勒斯坦的國家GDP都高,這意味著建立正規軍隊時,錢少了建立不起來,不可能將一堆人拉到一起就算軍隊了。而投入的錢多了,巴勒斯坦根本投不起。

    既然這樣,不如不建。就算建好了,也會很快被以色列摧毀。

    (哈馬斯武裝)

    綜合來說,巴勒斯坦沒有正規軍隊的原因就是兩條,一是巴勒斯坦國家建國晚,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二是受巴以協議和金錢的制約,導致建立正規軍隊不容易。

  • 12 # 諶人

    巴勒斯坦只是一個自治的政治實體,而且自治不力,需要藉助國際援助來維持,它沒有錢養一支正規軍隊。

    巴勒斯坦不是主權國家,以色列政府給巴勒斯坦提出了強硬限制條件;“巴勒斯坦非軍事化”是以色列接受巴勒斯坦國家的前提。內塔尼亞胡還具體解釋;“巴勒斯坦只能有警察部隊,不能有自己的軍事部隊!”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的以巴和平《世紀方案》中,同樣體現了內塔尼亞胡這一思想。

    由於以色列實際控制著巴勒斯坦,沒有以色列的准許,巴勒斯坦政府沒膽,也沒錢建立自己的國防軍。

    但巴勒斯坦然存在準軍事武裝,主要有四支。

    (一)

    執政的“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擁有準軍事部隊—民族解放軍”(負責保衛領導人安全),還擁有警察部隊。總人數約4萬人。

    (二)

    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擁有2萬人的準軍事武裝,其中有著名的“卡桑旅”(以紀念被以色列定點清除的哈馬斯領導人卡桑而命名)。

    (三)

    傑哈德”(伊斯蘭聖戰組織),擁有人數不詳的準軍事武裝,還擁有“聖城旅”番號。

    (四)

    人陣”(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擁有準軍事武裝“穆斯塔法旅”。

    巴勒斯坦擁有大量準軍事武裝,以色列不能怨巴勒斯坦政府違規,因為“法塔赫”根本管不了“哈馬斯”等。

    多年來與以色列火拼的主要是“哈馬斯”卡桑旅。

    “哈馬斯”的目標就是抹去以色列,因此得到穆斯林世界極端勢力(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資金支援。卡桑旅戰士平素就是老百姓,他們在家庭作坊裡製造火箭彈、迫擊炮彈、路邊炸彈和人肉炸彈等,一有時機,他們就變成戰士,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

    以色列素來對哈馬斯以牙還牙、以血還血,只要哈馬斯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除了立即用“鐵穹”系統攔截外,以色列空軍會迅速轟炸發射陣地。接下來以色列會“定點清除”哈馬斯在家中、在車上的一些軍事頭目,誤死誤傷巴勒斯坦百姓是難免的。

    巴勒斯坦雖然打不過以色列,但它的人民是兵,兵就是人民。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像野草一樣頑強的生存。

    若以色列不改變它對巴勒斯坦的“鐵血”政策,面臨的是一場沒玩沒了的人民戰爭。

  • 13 # 情感營養線上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巴勒斯坦也算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啥事都被別人掐著走,哪裡有精力有錢去組建正規軍隊呢?

    曾經的巴勒斯坦,是一片由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兩部分組成的地帶,看上去有5800平方公里,但實際上可能控制的土地只有2500平方公里。

    主要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大約481萬人,可它的總人口高達1200萬人,剩下的多是是難民和僑民。

    1988年的時候,巴勒斯坦還是個草臺班子,根本沒有國家的編制,但倒是把耶路撒冷定成了自己的國都。但看上去是這麼說,其實耶路撒冷一直被以色列控制著。

    之所以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筆賬還是要算到“萬年惹禍精”英國和“半路歸西老大哥”前蘇聯的頭上。

    因為這塊土地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只是在二戰後,聯合國把這塊地還給了當地的原住民,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巴勒斯坦雖然沒有以色列強,但好歹有蘇聯撐腰,也算是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沒想到蘇聯一解體,巴勒斯坦連耶路撒冷都被以色列搶走了。

    以色列國家大家都知道,以猶太人居多,那個精明得啊,算盤打得叭叭響。怎麼對自己有利的一樣不落,怎麼對自己不利的全塞給巴勒斯坦,所以搞得巴勒斯坦的國土不斷被以色列明著暗著給蠶食掉了。

    最重要的是,以色列還控制著約旦河的水源,巴勒斯坦的海關也被以色列代收了,沒錢寸步難行,巴勒斯坦沒了撐腰的人還能怎麼辦?一個字,忍唄。

    既沒有固定領土,也沒有軍事能力,連經費都要靠別人支撐,試問它怎麼能擁有一支正規軍隊呢?

  • 14 # 使用者名稱挺費腦筋

    巴勒斯坦屬於自治政體,不是真正的主權國家,目前在聯合國也只是觀察員身份,國際地位相當尷尬。

    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聯合國計劃將巴勒斯坦地區劃分為猶太國和巴勒斯坦國,這一計劃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強烈抵制。隨著1948年以色列建國,陸續將百萬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境,引發巴難民潮,也直接導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升級,並先後打響四次中東戰爭,其結果阿聯盟均以失敗告終,巴勒斯坦的原有土地也是越打越小。1988年,巴勒斯坦宣佈建國,至今已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和中國也早建立了外交關係。雖稱為國家,但真正的身份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就連海關關稅也由以色列代收,基本民生供給等也嚴重依賴以色列,可謂處處受制於人。說到武裝力量,只有維持治安的武裝警察部隊,裝備的常規輕武器等戰鬥力十分有限。另外還存在若干個民兵武裝組織。巴以衝突過程中,以色列始終佔據絕對優勢,持續多年精準或無差別的殘酷打擊,造成巴勒斯坦人員、裝備、設施等巨大損失,基本摧毀了巴的戰鬥意志,高層也逐漸意識到單單依靠軍事對抗,無法實現自身訴求。作為像哈馬斯等較為極端的民兵組織,不甘心接受失敗,就常常煽動巴普通民族的反以情緒,使許多婦幼或青少年在邊境線上,以投石等方式襲擾以色列正規軍,以色列軍隊的鎮壓時有發生,造成巴平民一定傷亡。傷亡事件發生後,巴自治政府能做的除了抗議,就是尋求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援助。

    目前,巴以關係相對緩和,緊張局勢有所緩解。

  • 15 # 熊style

    巴勒斯坦擁有微型三軍:它從1994年5月起先後建立國家安全部隊、國內警察部隊、軍事情報部隊、便衣警察部隊和空中警察部隊等。其中,國家安全部隊屬於準軍事部隊,共有14000人,主要擔負自治區對外防衛任務;國內警察部隊,在約旦河西岸駐紮有6000人,在加沙地帶駐紮有4000人;

    情報部隊,大約由3500多人組成,負責巴勒斯坦國內和國外情報收集工作;軍事情報部隊僅500人,主要任務是負責國內安全和維護政權穩定;另外,它還有一支便衣警察部隊,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各駐紮有2200和2800人;空中警察部隊裝備有2架俄製米-8和3架米-17直升機;海岸警備隊主要負責反偷渡活動,裝備有5艘帶有機關槍的機車艇,人員1000人;特種安全部隊創建於1995年,主要任務是對其他巴機構實施監視,人員500人;巴勒斯坦安全部隊約有精銳人員3500人,大多數為阿拉法特保安部隊前成員。

    二、軍事部署

    8000人駐紮在約旦河西岸,6000人駐紮在加沙地帶,軍官多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前成員,有一定的正規作戰經驗和豐富的水雷戰經驗。其它部隊多按照任務分工,在固定地區和需要地區執行任務。

    三、武器裝備

    重型武器:122mm簡裝“卡秋莎”火箭發射器,射程一般在3到5英里之間。60mm的LAW M72輕型肩扛式美製反坦克火箭。俄製RPG-7和RPG-16肩槓式反坦克火箭。63門俄製81mm迫擊炮。10餘門俄製23mm雙管防空高炮。46挺俄製14.5mm二管或四管的機關炮。十數套俄製SA-7GRAIL肩扛式單兵防空系統。

    輕型武器:總數約5500件。主要有5.56mmM-16和7.62mm AK-47等。

    其它:大量的俄製單兵作戰武器,如反坦克手雷、地雷及炸藥。

    不過,派系林立的巴勒斯坦內部還有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運動)、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傑哈德(伊斯蘭聖戰組織)、人陣(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和民陣(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陣線)。

    其中,可以與法塔赫分庭抗禮的哈馬斯在2007驅逐法塔赫之戰前,它已經將武裝人員擴充到12000人,佔領加沙地帶後,哈馬斯又擴充到2萬人以上;

    同時,它在加沙建立警察部隊、蛙人部隊、海上巡邏艇部隊、潛艇部隊、特種部隊,儼然國中之國的國家!

    哈馬斯與以色列你來我往打得好不熱鬧:低烈度、高強度的對抗不是巴勒斯坦平民可以承受的。

    所謂巴勒斯坦抗議平民也是由哈馬斯或者其他巴勒斯坦組織負責策劃、組織、掩護的——輿論壓力也是巴勒斯坦對抗以色列的手法——平民的傷亡越大,以色列受到的譴責越多!以色列正規軍也很討厭擔負警察任務:可是,他們採的巷戰戰術、使用的武器逐漸被各個軍事強國接納——哭笑不得!

  • 16 # 史座

    巴勒斯坦不僅沒有正規軍,就連賴以生存的地盤都快沒有了。

    造成這一困境的核心因素就是巴勒斯坦國始終沒有國家的樣子,其境內的阿拉伯民族政治派別林立,武裝組織橫生,毫無凝聚力,跟以色列根本沒有可比性。

    有一句話叫做“no zuo no die”,就非常適用於巴勒斯坦國的現狀。為何這麼說,我們回顧一下巴以兩國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了。

    1947年,聯合國透過決議,決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阿拉伯人為核心的巴勒斯坦國和以猶太人為核心的以色列國,鑑於美英在聯合國暗地操縱,使得人口占據少數的猶太人分得了1.52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占據多數的阿拉伯人卻分得了1.1萬平方公里。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種地盤劃分肯定是偏向猶太人的,於是他們果斷地遵照了聯合國決議在1948年5月正式建立了以色列國。而阿拉伯人不高興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了一千多年,反而地盤被無情地剝奪了,擱誰都不願意。

    因此,從這個角度說阿拉伯人不承認聯合國決議是正確的,一旦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在同一時間獨立建國,也就意味著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就承認了聯合國的不公平決議。不過,唯一的壞處就是延遲了巴勒斯坦國的正式建立,以及喪失了加入聯合國的機會。

    這個時候,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爆發中東戰爭,妄圖以戰爭手段來維護阿拉伯人的利益,放在任何一個民族都會這麼做,畢竟我的地盤被非法剝奪了,我有權力以自己的手段要回來,至於說能不能要回來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我努力了。

    可事實是阿拉伯人的戰鬥力在以色列國防軍面前毫無優勢,一次次被吊打,無論是阿拉伯聯軍對以色列的多打一,還是以色列主動對阿拉伯聯軍的一打多,最終的結局都是以色列國防軍獲勝。

    面對敵強我弱的現實,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應該有自知之明,那就是一時半會肯定打不贏以色列,何不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呢?!一方面能保住自己當時的現有領土,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實現國家恢復重建,在發展國家實力,養精蓄銳方面做文章,等到兵強馬壯的時候,實現東山再起,再跟以色列要回領土。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然而,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並沒有那麼做,而是繼續選擇與以色列硬碰硬,經常跟以色列的國防軍爆發衝突,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的阿拉伯人遲遲沒有自己所屬的國家,也遲遲沒有能力建立一支國防正規軍,常年處於混亂狀態。

    這樣一來,巴勒斯坦自然就不會有經濟發展,也無法支撐國防軍工,只能養一支警察部隊維護治安,那以色列可不得撿軟柿子捏,一步步蠶食巴勒斯坦的地盤。

    如今巴勒斯坦國實際控制的面積僅剩下2500平方公里,相比1947年聯合國透過的巴以分治方案中被劃分的1.1萬平方公里而言,已經嚴重縮水。巴勒斯坦國失去的絕大部分領土都被以色列侵佔了,成了現在的猶太人定居點。

    這就是巴勒斯坦沒有正規軍的後果,面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侵蝕,只能望而興嘆,卻無法阻止以色列。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巴以衝突實際上是以色列國防軍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區的哈馬斯武裝在作戰,一個地區的武裝組織能和一個國家的正規武裝部隊相提並論嗎?更何況以色列還是全球軍工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哈馬斯絕不是以色列國防軍的對手。

    所以說,巴勒斯坦在上世紀與以色列的戰爭過後,沒有拎清形勢,多次喪失了獨立建國的機會,也喪失了組建軍隊的機會,畢竟沒有正常的國家,又何談擁有正常的正規軍呢?!

    在此,奉勸巴勒斯坦國還是要爭點氣,先建立一個正常的國家,再組建一支正規軍,保住現有地盤再說,否則巴勒斯坦國越往後拖,對自己越不利,以色列仍然會繼續開展定居點建造活動,在沒有正規軍的情況下,到頭來說不定連整個巴勒斯坦國的地盤都可能會被以色列侵蝕。

  • 17 # 兵器蝦侃侃

    巴勒斯坦的確沒有所謂的正規軍隊,但卻存在著許多武裝部隊。不過這些武裝並不太團結,基本都是各自為戰,所以就造成了如今的巴勒斯坦像一盤散沙。而又因為巴勒斯坦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領導,所以爆發衝突民眾只能自己先上了。

    巴以問題由來已久,雙方為了領土、資源等東西爆發過無數次衝突,但幾乎每次都是以色列得利。所以經過這麼多年的對抗,巴勒斯坦由一個地主活生生的被打成了貧農,目前領土面積只剩下了0.6萬平方公里,並且還是四分五裂那種。

    巴勒斯坦為何能把一手好牌打成這樣,這其中的原因錯綜複雜。而外界普遍歸結於以色列太過欺人太甚,但在我個人看來以色列固然很強勢,但巴勒斯坦人自身不夠團結才是他們節節敗退的主要原因。這點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武裝力量構成就可見一斑。

    目前巴勒斯坦境內有多支對抗以色列的武裝部隊,比較知名的共有四支,分別是哈馬斯、傑哈德、阿克薩烈士旅和坦齊姆組織。這四支武裝的目的比較一致,都是為了趕走以色列人實現建國夢。而這些武裝有多大實力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首先哈馬斯武裝,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媒體中聽到這個名字,這個武裝也是和以色列軍隊打得最兇的一個。目前哈馬斯武裝有2萬多的部隊,主要盤踞在加沙一帶,這些年透過自殺式炸彈襲擊、火箭彈襲擊等方式給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儘管哈馬斯鬧得比較兇,但由於經濟實力比較有限,加之以色列經常對加沙實施封鎖,所以哈馬斯現有的武器裝備也僅夠他們小打小鬧而已。況且加沙城芝麻大點地也很難給予哈馬斯武裝發展的空間,未來能有多大作為還能難說。

    其次傑哈德組織,該組織由穆斯林兄弟會中的激進派衍化而成。據悉,傑哈德登記註冊的成員大約在1.5萬人左右,其總部設在敘利亞,並在約旦、黎巴嫩等地設有辦事處。而該組織主要以自殺性爆炸、暗殺等方式對抗以色列,但在成效上沒有哈馬斯那麼大,所以其名聲也遠不及哈馬斯。

    至於傑哈德與哈馬斯的關係,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聯絡。因為哈馬斯一直以老大自居,不屑與傑哈德為伍,而傑哈德也同樣看不起哈馬斯的自以為是。所以兩個武裝都是各自為戰,沒有什麼協調、幫助之說。

    最後阿克薩烈士旅和坦齊姆組織,這兩個武裝都屬於法塔赫領導下的武裝。整個法塔赫擁有5萬軍隊和10多萬民兵,規模比前面提到的那些武裝大多了。但法塔赫是個“溫和派”,他們一直主張透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巴以問題,這和哈馬斯、傑哈德等“激進派”還是有點區別的。

    而近年來由於以色列的同化政策,法塔赫和以色列的關係也不斷“交好。據瞭解目前法塔赫的大多數武器裝備都是以色列提供的,而且以色列每年還會給法塔赫一筆不菲的資金讓其發展。所以法塔赫對以色列的威脅已經很小了,也不再是以色列的頭號敵人。

    被打服的法塔赫自然不會再站在哈馬斯一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每次哈馬斯和以色列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法塔赫卻在一邊事不關己的觀望著。並且有時還被以色列慫恿派人去打壓哈馬斯武裝,這種內鬥的結局是以色列人樂意看到的。

    透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知道雖然巴勒斯坦沒有一個統一的軍隊,但其境內散落的武裝還是有一定戰鬥實力的。不過這些武裝始終無法凝聚在一起,或許是各自的主張不一致吧,所以他們根本無法對抗強大的以色列。

    巴勒斯坦的民眾是悲慘的,但悲慘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這個世界本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公平只是對強者而言。所以如果連自身的團結都做不到,那麼剩下的也就只有無窮盡的悲慘了。中東的亂局還將在繼續,和平對於這塊土地來說真的彌足珍貴!

  • 18 # 翻開歷史書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這是國際舞臺上的兩個最大的主角之一,估計很多人無數次聽到這兩個國家發生各種衝突。於是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其實如今的巴勒斯坦根本沒有正規軍、甚至連領土都快要消失了,現在巴勒斯坦也只不過是作為一個“國家的概念”而存在的。巴勒斯坦只有兩塊地盤:約旦河西岸外加上加沙地區了。不過約旦河西岸的這塊地方大部分地區是以色列人在負責管理,巴勒斯坦也就進行點有限度管理而已。加沙地區是巴勒斯坦最大的城市,約有人口200萬以上,1967年以後這一地區就被以色列佔領了,不過在2005年的時候以色列人撤軍了。這一地區目前由哈馬斯管轄,這幾年的衝突主要就發生在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

    如今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政府(巴解)實際有效控制的領土面積僅僅為2500平方公里,人口實際人數481萬,加上僑民以及戰亂流落在外的難民,加起來有一千多萬人。而作為一個國家實力的主要象徵——其國防力量幾乎就不存在。

    如今越來越多巴勒斯坦的老百姓已經很少與以色列發生“武裝”衝突了,畢竟血肉之軀是無法與以色列強悍的軍隊相抗衡的。

    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開始前往以色列打工、前往以色列過日子了,有了穩定的收入之後誰還願意天天去“扔石頭”呢?

    我們一起來分析兩個問題:一是,如今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呢?二是,巴勒斯坦的軍隊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如今以色列是中東小霸王而巴勒斯坦已經混得快沒有了

    猶太人在二戰期間遭受到了重大的困難和悲劇,希特勒不遺餘力地殘害猶太人。二戰期間希特勒一共屠殺了500萬以上的猶太人。經歷過二戰浩劫之後的猶太人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個國家,沒辦法,這個民族已經流浪了兩千多年了。

    二戰結束之後,上百萬的猶太人被解救了出來,可是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無處可去的局面。當時歐洲是一團亂麻、美華人又不願意接受、蘇聯估計猶太人自己也不願意去。一時間這麼多猶太人的去處成了一個大問題了。

    當時巴勒斯坦這塊地盤,二戰前就已經有不少的猶太人在此定居了。於是乎,大量的猶太人就來到巴勒斯坦定居了。不過當時這塊地盤也不是屬於巴勒斯坦、也不是屬於阿拉伯世界的,當時這塊地是屬於英華人的。

    當時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的衝突了。於是在1947年2月15日,英華人向全世界宣佈一個重大決定:這塊地方他們不管了,完全交給聯合國託管——丟掉了這個燙手的山芋。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召開大會,由各會員國投票決定猶太人的去留。當時有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

    當然投反對票的都是阿拉伯國家了,畢竟猶太人是外來民族,沒幾個人會同意外來人來建國的。

    當時的方案是這樣的,巴勒斯坦這塊地盤在1948年結束對英國的管理。一起建立兩個國家: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也就是後來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也就是後來的巴勒斯坦了。

    此時以色列也就宣佈建國成功了,然後立即接受了這個決議。這也很正常,畢竟以前連個去處都沒有,現在終於有自己的國家了。可是巴勒斯坦立即予以了拒絕,這一拒絕就導致最後自己連個國家都沒有了。

    同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了,對陣雙方很簡單、目的也很簡單:以色列的建國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強烈不滿,於是乎,十幾個阿拉伯國家開始發動對以色列的戰爭。

    當時以色列立足未穩,按道理說應該會輸掉這場戰爭才對。可是猶太人註定不是一個普通的民族,他們採取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一時間無數的猶太富豪們發起無償募捐活動、無數的猶太人從世界各地趕來助戰;

    第二個辦法,在美國的猶太大亨們開始紛紛遊說美國高層,讓他們支援以色列。

    在猶太人的巨大財力之下、空前團結之下以及美國和西方的支援之下,此後的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不光堅強地存活了下來,還幾乎單挑了整個阿拉伯世界。

    往後的故事就非常簡單了,以色列那是越發展越好、越發展越強大。如今不光有了核武器,還成為了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

    可是反觀巴勒斯坦就有點悲劇了,當年由於拒絕了建國的決議,現如今連個合法性的國家都沒有——地盤越是越來越少了。

    這樣一來,雙方的實力也就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了:以色列是世界軍事強國、中東小霸王;巴勒斯坦在中東幾乎就算半個流浪兒了;

    以色列早就是聯合國會員國了,可是如今巴勒斯坦連個盟友也沒有,聯合國會員國的身份也沒有混到,現在還是聯合國觀察員國。

    以色列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開始一步一步的蠶食巴勒斯坦的領土了。其實這也不能怪以色列,由於巴勒斯坦拒不承認當年的領土劃分,所以現在這領土都是爭議領土了。

    事到如今巴勒斯坦人也基本接受現實了,畢竟雙方差距那是十萬八千里路、畢竟作為普通老百姓這生活還要繼續的。於是乎,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跑到以色列境內去打工、去生活了。

    以色列為了緩和與巴勒斯坦人的關係,讓這些巴勒斯坦人享有和以色列本地人一樣的國民福利和待遇。為了進一步的安撫和拉攏巴勒斯坦人,他們的收入甚至比以色列人只高不低。

    這樣一來,拿石頭和磚塊來抗擊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沒辦法,他們已經接受了現實、吃飯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巴以問題的背後其實還是國際大環境的具體體現而已:巴勒斯坦背後是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的背後是美國和西方。巴、以目前的狀況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誰才是世界的老大、誰才是實力強大的代表。

    用最簡單的語言分析一下: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軍事實力

    以色列有現役部隊168000人,其中陸軍125000人,海軍9000人,空軍35000人。以色列陸軍擁有一流的主戰坦克3900輛。其中,以色列人自己研發製造的“梅卡瓦”坦克有1100輛以上。這款坦克是公認的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一。

    另外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以色列幾乎是全民皆兵的狀態。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參戰了戰鬥。沒辦法,活在被包圍之中,自己不雄起、自己不保衛自己的國家也不行。

    以色列空軍總兵力3.5萬人,擁有11個空軍基地,裝備有各式作戰飛機900餘架,其中有:F15、F16、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好像最近還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五代機——F35。

    以色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他們幾乎年年在打仗,國民已經習慣了與戰爭共存的狀態了。

    反觀巴勒斯坦那就幾乎沒啥好說的了,他們現在連正規的軍隊都沒有,也就談不上什麼海軍、空軍、陸軍了。如今他們只有一支游擊隊的存在,大概人數在16000人左右。武器裝備也基本靠阿拉伯國家以及伊朗私下的提供了。

    總之一句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軍事力量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面。一個是世界軍事強國、一個是游擊隊級別,以色列打巴勒斯坦應該就好比:大人打嬰兒差不多。

    最後我想說,巴勒斯坦近70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仇恨和意氣用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試想一下,如果當年巴勒斯坦接受了聯合國決議與以色列搞好關係、與以色列共存的話,估計現在這日子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qoo neo5有網路加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