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7
回覆列表
  • 1 # 深藍妖火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是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是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設立於康熙十三年,也就是1674年,

    主要負責北京城內的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除此之外,還會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其實就是清朝的皇家禁衛軍的統領,是擁有實權的人物,除非是皇帝的親信,而且還必須是旗人,比如科隆多,和珅,榮祿等等這樣的人,否則不能擔任,九門提督是從一品級別官職。

    九門提督作為皇家的最親近的安保人員,是京城內守衛皇家的最後一道防線,可以說是非常重要,既可以防禦外來敵人的入侵,也可以及時的制止朝廷內部的政變以及其他危險。

    既然是京城的最後一道防線,自然士兵的數量上也是不可能少的。九門提督手下共統帥了京城的五個綠兵營,以及部分的八旗兵,手下統率的部隊也是達到了三萬多人,而且是長期。這是三萬多名“安保人員”各個都是人員精幹,裝備精良,都是精銳之師,且待遇是非常的好,裝備也是非常的先進。

    其實九門提督簡稱應該是步軍統領,並不是真的提督,清朝提督的全稱是總兵官,是一省綠兵營的最高統帥。但是步軍指的是八旗步兵營,並不是綠營步兵。

    二者有什麼樣的區別呢?綠兵營是與八旗兵相對的,綠兵營都是由漢人組成的,但是八旗兵則都是由旗人組成的。綠兵營的旗幟為綠色,所以得名為綠兵營。當時的綠兵營也是清朝的常用兵種,估計是因為漢人還是占人口多數的關係,但是地位就遠遠不如八旗兵了,所以提督的地位和旗人還是沒法比的。

    九門提督所負責的步軍統領部門既具備可以對外作戰的軍隊性質,又可以管制對城內的治安安全,所以說負責的職務還是比較雜亂的,這個就相當於軍隊司令還要同時兼任一個城市的公安局局長的意思。

  • 2 # 大國布衣

    九門提督是清朝獨有的武官職務,正式名稱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通稱“步軍統領衙門”,長官簡稱“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

    九門提督主要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因此兼具有軍隊和警察的功能,這是九門提督區別於其他省督撫的特別之處。九門提督所掌握的軍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幹人員,裝備都很精良。兵源來源為八旗、綠營兵勇;按照清軍規則實施軍事訓練。

  • 3 # 文雅小仙女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步軍統領或九門提督。

    九門是哪九門

    掌京師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成九門管鑰,統率八旗步軍五營守衛巡緝,清查地方,以親信滿族大臣兼任。

    清初,置九門軍巡捕三營統於兵部職方司,以漢族官員掌其政令,康熙十三年(1647)始設提督九門步軍統領,以滿族大臣總管其事。三十年(1691),以巡捕三營並屬於步軍統領,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為巡捕五營。辛亥革命後,民國北洋政府仍保留步軍統領,轄左右翼總兵,官署名為京師步軍統領衙門。1924年11月裁撤。

    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廷入關,建都北京,設立了軍警合一的軍事機構——“步軍管轄衙門”,主官為“步軍管轄”,轄制滿、蒙八旗步虎帳及九門官兵,同時操縱南北巡捕二營,即綠營馬步卒。步虎帳首要戍守內城,按八旗方位戍守。巡捕營首要戍守外城(也稱南城)及郊區的緊張處所。

    順治十六年(1660年),清廷增設巡捕中營,仍由步軍管轄衙門主官操縱。康熙十三年(1674),始兼提督首都九門事宜(起因兵部打點),康熙三十年,又兼管巡捕三營事宜,官銜全稱遂改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管轄”

    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廷將巡捕三營(南、北、中)增為五營,皆為步軍管轄衙門操縱,至此該衙門主官稱呼正式變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管轄”。

    九門提督是幾品的京官?

    聽到九門提督的名字就曉得,一個小官必然不會用這麼清脆的名字,九門提督一定是清朝緊張的駐京武官。由於涉及天子的安危,可以不浮誇的說,天子把身家人命都交到了九門提督身上。由此可見九門提督的權力絕非苟且,在起頭設趕忙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重臣。九門提督管轄有三萬人擺佈,且隊伍都是最幹練的勇士,裝備優異。

    設立時品秩為“正二品”,後升為“從一品”。京畿重地,手握重兵,九門提督雖然官銜不比提督高,但權力和影響力要大得多。

    九門提督一職因為關乎都門防務,肩負仔細該職的都是天子最信賴的人,以是自設立往後首要由滿族大臣肩負仔細。在清朝要策動武裝政變,第一個要擺平的人便是九門提督。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嘉慶馬上判處和珅作古刑 。越日就宣佈頒發勾銷他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的職務,以灌注貫注發生兵變。

    1911年,辛亥革命後,北洋政權為了維護其政權統治,不單沒有除失“步軍管轄衙門”,反而貫通毗連,只是將其改名為“都門步軍管轄衙門”。一直到1924年,馮玉祥率部進入北京,末代天子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同年,這一驚奇的衙門才被除掉。

  • 4 # 我是小明vlog

    九門提督武職一品官職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清朝頂戴花翎

    清代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分二種,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簷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二為涼帽,無簷,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清朝的禮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誌,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蘭色的鶡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階軍官。鶡鳥生性好勇鬥狠,至死不卻,武士冠上插鶡翎,能夠顯示武士的英勇,到也貼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戴用。但後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過考試了。

    花翎如此高貴,故此在清朝特別被人重視、嚮往。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降清後被賜籍漢軍鑲黃旗,平臺後力辭靖海侯而懇求照前此在內大臣之列賜戴花翎,康熙特旨許之;後乾隆帝下明詔,不但上述親貴大臣可以戴用,如有顯赫軍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清朝爵位中最為顯貴的親王、郡王、貝勒,按清初的規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間,許多人以兼任內大臣等職務為由乞翎,因此之後親王、郡王、貝勒開始佩戴三眼花翎。得到花翎的也有特例,如道光帝得知擒獲在新疆叛亂的張格爾後,即賞報捷音者戴花翎、軍機處行走;道光後期,花翎的賞賜範圍漸大,各方面對國家有功之人均可賞戴花翎;而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因國庫空虛,竟有了捐翎的例制,花翎為7000兩實銀,藍翎為5000兩實銀!

    ---------------

    雍正三年(1725)三月七日,當天津衛正式設立321年以後,清王朝為了適應天津不斷地發展,將天津三衛合併,改為天津州,歸河間府管轄,從此天津邁出了成為中國最重要城市之一的第一步。由此,天津由一個軍事重鎮逐漸向一個行政區劃轉變。

    也許這對當時的老百姓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當時天津的官員,可以說是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管理天津的 官員“升職”了.天津最高五品官 補子全用金線做封建王朝的衣冠之治集中體現在官服上,這在清代又稱補服,就是在褂子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布稱為補子,繡上不同的飛禽走獸,以表示官職的差別和道德含義,‘補子’的圖案根據官員級別的不同也都是不一樣的。根據當時記載,天津設州後,最高的行政官員是一名‘知州’。根據清朝的官制,這員官員的‘行政級別’就是五品,或者是從五品。五品官員的‘補子’上面繡著一種名叫白鷳的禽類,在前胸的是由兩片拼在一起,後胸是一塊整片的。這是因為清朝穿的是對襟衣服,就是咱們現在的衣服一樣,在前面有鈕釦,所以前胸的‘補子’是由兩片組成。文官武官繡禽獸衣冠禽獸由此來天津由衛改州,其實就是從軍事區劃改成行政區劃,對老百姓沒有什麼影響,只是對在天津任職的官員從級別上有一些更改。由衛進州,變化最大的就是官員的級別了。你們都知道‘衣冠禽獸’這個詞吧。有人說,這個詞就是根據官服來的,因為當時的官服文官‘補子’的圖案是禽類,而武官的圖案是獸類,老百姓管穿著官服不給百姓辦實事的官員叫‘衣冠禽獸’。當然了,這種說法雖不足為據,但卻生動地說明了官服上的特點。‘補子’的圖案不同,官員的級別也就分出來了。所謂補服,其實就是綴有補子形式的服飾,最早出現在明初朱元璋時期。到了清朝,補服的稱謂僅侷限於一些特定身份的人,也就是親王以下宗室皇親和有品級的官員。何志華還說,補子上除了有飛禽走獸外,還繡有海水和岩石的圖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是封建皇帝想永遠把人們置於自己統治之下的表示。

    頂戴花翎分等級 一頂官帽一把毛除了補服外,各級官員還分“頂戴花翎”,“頂子”也是區別清朝官員品級的重要標識。“頂戴”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兩種。朝冠頂子共有三層:上為尖形寶石,中為球形寶珠,下為金屬底座。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形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如果清朝官員犯法,就要把頂戴花翎拿下,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職務。在現在的許多電視劇裡,看著扮演清朝官員們戴的‘頂戴’,其實有許多錯誤的地方。他們戴的頂戴上面的翎子只有一根孔雀毛,這樣的翎子在清朝是不會出現的。當時的翎子是藍翎裡面加上孔雀毛,分出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幾個檔次,按照立功的大小來賞賜幾眼翎子,所謂眼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暈,而且孔雀毛也不是一根,是厚厚的一把。尺寸圖案規定嚴私自改變必重罰清代皇家宗室的補服和補子,均是由南京、蘇州、杭州即江南三織造訂做進貢的,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尺寸、圖案都有嚴格規定,官員不能私自改變身上與其品級相對應的官服。

    ---------------------

  • 5 # 群助理584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為“從一品”。

    相當於現在北京的武警總指揮,館相當大

  • 6 # 貓從天上來

    因而,若非皇帝的親信,心腹者,絕不可能擔任此職位。除了隆科多外,九門提督的代表人物還有乾隆帝的寵臣和珅,與曾國藩有八拜之交的振威將軍蔣臨照等人。

  • 7 # 農民工歪說古今

    九門提督雖然名曰提督,卻不屬於清王朝十二員陸路提督和三員水師提督的額定編制!實際上,九門提督根本不屬於綠營編制,它是八旗內部的編制。

    乾隆四十六年,因為京師人口增加,治安壓力加重,清高宗(乾隆帝)將巡捕營由三營擴編為了五營,九門提督的正式官職名稱也隨之改為了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並形成定製,直到清亡沒有再變動。

  • 8 # 明明新發現

    九門提督是一品的官,它是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武警總隊,主要呢是負責這個北京九座城門的守衛,這九座城門就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官職特別大

  • 9 # 楊寧185063855

    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最高從二品,不是什麼太大的官,但是靠皇上近,能說上話,權利就不好用官銜來衡量。

  • 10 # 讀了一點歷史的王毓季

    九門提督相當於首都衛戍司令,這個位置相當重要,關鍵是要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

    品級嘛,至少是從一品。

  • 11 # 看見歷史的你

    九門提督,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劇和小說當中看到九門提督。

    這個官兒聽起來,名頭也非常的大,他們管的事兒挺多的,這個官銜,經常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品當中。

    歷史當中是否真正的有九門提督呢?九門提督它的全稱呢?

    九門提督全稱叫做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也被簡稱為步軍統領,他是清朝時候駐京的一個武官設立於康熙13年,主要負責京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禁令、吉普、斷獄等工作。

    實際工作,就是大清皇家的禁軍統領。在康熙年間,剛剛開始設定這個職位的時候,是正二品。後來在嘉慶年間,又被升為了從一品。

    九門提督的九門指的是東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面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又稱為前三門,還有西面的西直門,阜成門以及北面的德勝門和安定門九個門,各有各的用途,比如說東直門,他是走磚瓦木材車的;朝陽門呢,走的是糧車,而崇文門呢,走酒車;正陽門走皇帝的龍車;宣武門走囚車;西直門呢,走水車,德勝門的出兵;安定門收兵。

    步兵統領衙門是京師的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它隸屬於兵部與八旗綠營編制相同,兵員,也來自於這兩處,他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三萬人左右,都是精英。而且裝備精良,他的任務和職責呢?與現代警察非常相似,包括了警衛,人口管理,還有斷案,稽查等等。

    九門提督的重要性

    比較著名的這個九門提督有隆科多、和珅、榮祿等人,雖然這個九門提督只是負責京城治安的,但是他權力的歸屬卻事關皇帝的安危,在很多大事當中啊,都曾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比如說慈禧,他一生當中曾經發動過三場非常著名的政變,其中有兩場呢,都離不開九門提督的力量,比如說辛酉政變的時候,慈禧就先迫使顧命八大臣之一的端華妥協,然後,讓他讓出了九門提督之位,由自己的這個輕信叫做瑞昌擔任,隨後,又逐一料理了其餘的顧命大臣,這才開始了自己的垂簾聽政之路,榮祿是八國聯軍進京前的最後一任九門提督,後來呢,升為了直立總督兼北洋大臣是慈禧的親信,袁世凱正式讓榮祿告發了光緒和譚嗣同等人的計劃,榮祿立刻下令封鎖城門,然後呢,連夜稟告了自己太后,最終呢?自己太后又重新掌權持續了百餘天的戊戌變法,也宣告了失敗,而戊戌六君子最終被殺,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往國外。

    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設立了安民公所維持治安,那麼第二年清朝的政府也仿效這個八國聯軍設立了善後巡撫營,後來呢,又改名叫做巡警總廳,期待了步軍統領衙門的巡捕營由素琴王擔任九門提督之後呢,他支援軍警分離的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設立了巡警部。並且開辦了現代的警察學校,從此之後,軍警編制分離,現代警察制度,就初步創立了。辛亥革命之後北洋政權為了維護他的統治,並沒有裁撤步兵統領衙門,只是將其更名為京師五軍統領衙門北洋政府,以此為工具查守京城的治安牽制警察辦。1924年,馮玉祥率部進入北京甫一被趕出了紫禁城之後,這個部門才真正的被撤銷,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12 # 飄風知

    九門提督是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

    籠統來說九門提督相當於今天的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司令兼任北京公安局局長。可以說是實權人物,非天子親信而不得擔任。

    九門提督負責的步軍統領衙門可以說是除了紫禁城以外的天子最後一道防線。可謂是重中之重,對外可以防禦敵人,對內可以鎮壓政變等不穩定因素。

    經典電視劇的雍正王朝之中,老八發動八王議政的政變時,其中重要一步就是聯合好九門提督隆科多。(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不然都沒法進行政變。雖然是虛構的劇情,但也可以看出九門提督的重要性。

    九門提督全稱“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官職初為正二品,後於清仁宗年間升級為從一品。

    九門提督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守衛工作的。

    這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德勝門、宣武門、安定門、西直門、東直門、阜成門、朝陽門。

    步軍統領衙門對內主要是負責巡夜、禁令、救火、偵緝捕查、訴訟及斷獄等。也就是說相當於現代的簡單警務工作,當然也僅僅是簡單的警務工作罷了。畢竟是古代,職責範圍並沒有那麼完善,所以步軍統領衙門又有著警察的性質。

    也就是說九門提督負責的步軍統領衙門對外有軍隊性質,對內京城內部有著警察性質。可以說是職責範圍全而雜亂。

    因此九門提督相當於今天的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司令兼任北京公安局局長。或者是相當於北京衛戍區司令部司令,同時還擁有北京市公安局的部分職責功能。

  • 13 # 鄉村生活小勇

    九門提督”是中國清朝時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品秩為“從一品”。類似於現在的中央警衛團。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幹部。

  • 14 # 趣史痞說

    九門提督是一個到清朝才有的官職,準確名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設立於康熙十三年,在設立初期其官職為正二品,到嘉慶年間,“九門提督”更被受重用為從一品,其掌管的步軍統領衙門所承擔的任務關係著黃帝的安全和政局的穩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可以影響到黃帝的廢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