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新聞輿論“四力”?筆者認為,新媒體時代是讀“題”時代,好的標題會說話,主流媒體要不斷探索傳播規律,在製作標題上下工夫,讓新聞的“眼睛”亮起來,用“明眸善睞”的標題吸引受眾的眼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才能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四力”.
新媒體時代也是主流媒體的新時代,主流新媒體需要好標題,從普通推文到“爆款”,就差一個標題的距離.如果沒有一個能吸引讀者的好標題, 就沒有人去點選閱讀,就沒傳播力,沒有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新聞工作者要完成自己的職責使命,更無從談起.製作一個好標題,是新形勢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必然要求.
導語前移
我們都知道,新聞訊息一般是倒金字塔結構,把最關鍵的內容放在開頭導語部分,以極其簡潔的文字,寫出訊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實,提綱挈領,牽引全文,吸引讀者.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開門見山,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如今面對海量的網路資訊,人們在手機上對資訊的選擇基本都是刷屏秒讀,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才點開看看,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決定著內容的“命運”.為了吸引讀者,把導語前移,直接變成標題,已經成為各家新媒體編輯的基本操作.標題已經變成一句話新聞,“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事,結果如何”,新聞要素基本齊全.
最經典的當屬網紅“剛剛體”,也叫“新華體”.2017年6月21日,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推出了一則短新聞,標題為“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這條新聞迅速爆紅,幾分鐘點選就達到10W+,這在新媒體標題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業界學界很多人包括值班編輯都進行過分析.筆者認為,該標題是最簡單的一句話新聞,時間“剛剛”,地點“沙特”,人物“王儲”,新聞事件直奔結果“被廢了”.新聞的基本要素和結果讓讀者一目瞭然.尤其是“剛剛”一詞,充分體現了新媒體的即時性,這是傳統媒體無法相比的.“剛剛體”爆紅,還具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符合公眾的認知.“新聞越短事越大”,置頂的這條評論點贊達5.8萬,這句話也引發不少讀者的經典評論,之後很多文章評論區中都能見到這句話;二是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比較“皮”的網友好奇地問“就這九個字還用了三個編輯.”這是第二條評論,點贊達10.4萬.編輯“回懟”的內容則是“王朝負責剛剛,關開亮負責被廢,陳子夏負責沙特王儲,有意見?”這條回覆被點贊12.7萬;三是編輯加強與讀者的互動.一個相當嚴肅的國字號公眾大號,出現“不正經”的回覆,評論區霎時熱鬧起來,不少網友表示“我是來看評論的”.
總之,“剛剛體”出人意外地爆紅網路,成為新華社的標誌性題目,隨後,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網友更多了,“剛剛”一詞也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文章中,10W+的點選量也層出不窮.
突出數字
數字在標題中的效果,對於數量的概念可以讓人一目瞭然,簡潔明快,不蔓不枝,直接衝擊眼球.先看看一組標題:《10秒99!風一樣的女子,她創造中國選手20年來最好成績》,中國女飛人韋永麗百米跑出10秒99,這得多快呀?風一樣!值得驕傲的是20年來中國選手最好成績!《重獎8 0萬!加油站起火,這7個人化解險情只用了38秒》,水火無情!加油站起火後果不堪設想!38秒就化解險情!重獎80萬也該!《學霸情侶包攬專業前二還不夠! 4 年拿了5 3 張證書和8 萬獎學金》,4年53張!這得是多牛氣的學霸!再如《9天21個孩子遇難!它是孩子的“第一殺手”!現在看還不晚!》,又是溺亡!暑假看管好孩子得有多重要!這些標題,透過數字對比,更能彰顯新聞的價值.在標題中突出數字,已經是新媒體編輯的不二選擇.
花式標題,在吸引人的同時,也存在疊字過多過濫、規範性差等問題,需要各新媒體控制使用.
與己有關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不少人看新聞時的心理寫照.與自己有關的文章才是自己真正關心的內容,才可能會被點開閱讀.製作標題時想方設法與讀者搭上關係,這也是所有新媒體編輯屢試不爽的操作.
2018年6月29日、3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分別推出《有車的必看!這20項新措施9月開始實施,讓你省錢更省心!》《明天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點選量很快達到10W+.
與讀者有關,一般來說,文章內容對讀者有實用價值的民生話題屬於直接關係,也有的內容與讀者是間接關係,還有的是地域關聯等.比如,近幾年來各地關於車輛單雙號限行的、霧霾天學生放假的、高溫天停水停電的,都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第一時間釋出訊息的新媒體自然就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再如高考這個話題,年年都是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也許自己家裡沒高考生但自己的親戚朋友可能家有考生,或者自家的孩子去年高考過了今年想了解與去年的對比情況,或者自己家的孩子近幾年將高考,或者想對比下與自己高考時的情況,或者沒有任何原因就為了自己多些談資……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絕大部分人每年都會關注與高考有關的話題.
與己有關,讀者就有點選文章的心理需求,這是新媒體編輯製作標題時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激發好奇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作為圍觀者,一般看熱鬧不嫌事大,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是製作標題的必殺技.
常見的套路是製作懸念,標題用疑問語氣.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吸引讀者不由自由地去點選標題看文章內容.如2018年7月2日,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文章《為什麼照片在手機上明明很好看,放在電腦上卻那麼醜?》,每個使用智慧手機的使用者都會用來拍照,尤其有人熱衷自拍,可是這些照片為啥放電腦上那麼醜?點選進去就有答案;同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文章《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為什麼?被答案嚇哭…》,啥也不說了,戰戰兢兢趕緊找答案去,看能不能把自己嚇哭.
欲言又止,一句話說半截.這是新媒體編輯慣用的“伎倆”.筆者以羊城晚報微信公眾號6月底的幾篇頭條文章為例,發現編輯這招運用得如《小學生在家玩抖音,媽媽洗澡畫面竟被“直播”!居然還有更惡劣的……》等.
反彈琵琶,一反常理,出人意料,顛覆認知.如《這運氣!新增附近的人想賣果子狸,沒料到加了個身份驚人的好友……》,偷偷告訴你,這個人的身份是森林局的局長!噓——別吭聲,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非洲留學生在湖北街頭中暑暈倒,網友:快回非洲避暑吧!》筆者心疼非洲小哥三秒,只想弱弱地問句:難道非洲比我們這裡涼快嗎?你到底回不回去?
藉助熱點
透過蹭熱點提高自家媒體的關注度、點選量和影響力,是新媒體編輯的一貫做法.或者是蹭名人熱點話題,或者是大事件熱點等.如蹭上的熱點,一隻小龍蝦成就了多少新媒體!小龍蝦與吃貨們的關係, 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微信搜尋關鍵詞“ 小龍蝦”,鋪天蓋地的資訊讓你刷屏刷到手機發燙.隨便挑幾個比較搶眼的標題看看:《開始了,一火車小龍蝦正在運往俄羅斯》《中國小龍蝦打進俄羅斯,它們可比國足“ 提前出線” 》《1 0 萬隻中國小龍蝦出征“”,背後多少辛酸淚?》《當遇上小龍蝦, 蝦鬧引燃這個夏季!》《跟小龍蝦更配哦》《俄羅斯,這兩隻小龍蝦,我先剝為敬》《火爆?小龍蝦不幹了!》 ,等等.
段子賣萌
生活中從來不缺乏段子手,有些段子手“皮”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來源於生活的段子內容幽默滑稽,讓標題顯得活潑可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能讓人放鬆心情閱讀.這些標題對群眾原生態的語言進行提煉加工,體現生活趣味,符合“三貼近”的要求.筆者隨手找到部分段子賣萌的標題:《國外小龍蝦氾濫,中國網友說:別怕,我們幫你把它吃成保護動物》《野豬竄出高速被撞死,司機:車壞了我要野豬賠》《刷抖音竟刷出家人是“老賴”!網友:幾億人正在圍觀你們賴賬,快快還錢!》《又有逃犯為看張學友的演唱會落網, 網友: 請問你是的臥底嗎?》,這些標題,讀起來是否很有趣?
網路語言
2010年11月10日,當“給力”首登《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時,曾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網路語言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準確,會讓讀者感覺時尚、親近、自然.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群眾在網上,主流媒體就要放下架子,不能板著面孔教訓人,要在網上走群眾路線,用網民聽懂的話去交流溝通引導.用網民喜聞樂見的網路語言製作標題,是“吸睛大法”要義所在.如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上映後,“厲害了……我的……”成為流行語,還有一些諸如“活久見”“秒殺”“……,我們走”“確認過眼神……”“為……瘋狂打call”“假裝……”“涼了”等,這樣接地氣的句式,讓新媒體與網民實現零距離接觸.舉幾個例子:6月15日,《人民日報》迎來70華誕,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生日快樂!我的報!》;7月1日又推出《生日快樂,我的黨!》.
情感共鳴
傳統媒體在製作標題時,要求客觀描述新聞事實,讓事實說話,一般不帶感彩,不表明記者和編輯部的態度,讓讀者去判斷,以確保新聞的客觀公正性.然而,新媒體文章,可以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反而能引起與讀者的情感共鳴,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增加了親和度,增強輿論引導力.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為例,2018年4月26日,推出一篇文章,一男子為引起關注,釋出傷害民族感情的言論,被依法行政拘留,該文標題是《活該!》;2018年5月8日,推文稱某網站釋出辱警言論的犯罪嫌疑人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標題是《抓得好!》言簡意賅,直接表明態度.
善用修辭
修辭手法的運用,會讓標題變得生動形象,有利於體現博大精深的文化,還能有效提升報道的文化氣質.尤其是看似平常的話語,放在不同的標題語境下,能產生不同的解讀,蘊藏的辯證、雙關、懸疑等哲理也能讓人拍案叫絕.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反語、雙關等,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如《厲害了,我的國!這些震驚世界的成果都有一顆“中國心”》《“二師兄你還好嗎?”貨車從高速墜落,上百頭豬滾落溝中》.
花式標題
在新媒體標題製作中,不少編輯腦洞大開,製作出形式新奇的標題,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引發讀者的閱讀.
充滿喜感,帶有娛樂色彩的標題.“娃娃”和“兔兔”,基本可以算是微信朋友圈裡的一對活寶,兩人不斷演繹相愛相殺的情節,總是充滿喜感.這已是少女兔微信公眾號的一大特點.在每個人都喊“亞歷山大”的當下,能讓人開心放鬆的文章還是很能娛樂心情的.比如:《那些沒文化鬧出的笑話,能笑一整年哈哈哈哈哈哈哈》《男朋友陪我逛街主動撐傘,竟然是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著活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就是2018上半年的我,太形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成為新媒體一道別致的風景.
疊字標題.炎熱的夏天,究竟有多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5月17日,少女兔連喊27次熱,筆者就想問,還能不能再熱一點?當然也有不熱的時候,6月21日的一篇推文是《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這個是推廣消夏涼品的.大家本來都希望在五一假期出去遊山玩水,剛看新聞就驚呆了!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標題是《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這個地方五一長這樣!》,真不敢去看這個地方長啥樣子了,不過這才10個人擠成一團,新浪新聞微信公眾號4月30日的標題是《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26個人擠成一鍋粥!這還不算完,後面還有個省略號!儘管世界那麼大,筆者默默地想,還是錯峰去看吧.
花漾字標題.2017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登陸廣東珠海,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是《颱風來了,標題飛了》,但標題裡每個字都進行了特效處理,感覺一陣大風正在吹來,能聽到呼呼的風聲.標題是好標題,但風“不正經”! 2018年7月1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又來了一撥同樣的操作,《超強颱風來襲,紅色最高預警已拉響!將直撲這些地區》,其中“超強颱風來襲”六個字仍然是颳風的形象表達.不久前,筆者發現,類似的標題越來越多,如新華社微信公眾號4月3日的推文《冷冷冷!全國多地氣溫“大跳水”,趕緊把秋褲找回來!》,6月28日的推文《熱熱熱熱熱!全國多地"炎值"爆表,這些地方氣溫將超40℃》;無獨有偶,6月29日,人民日報推出文章《熱熱熱熱熱!最新全國“火爐榜”居然都在這個地區》,在這些“熱”和“冷”字的背後,都有一個符號做底紋.
標題之道,千變萬化,創意是沒有止境的,增強標題的吸引力,讓新聞的“眼睛”更加明亮,做到眉目傳情吸引讀者,是每個新媒體編輯追求的目標.但主流新媒體不同於商業媒體和自媒體,擔負著引導輿論的功能,編輯要探索標題製作的技巧,並防止進入“標題黨”的誤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引導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主流媒體應當不負黨和人民重託,不辱新時代賦予的使命,秉承使命與責任,弘揚優良傳統,不斷與時俱進,提高輿論工作“四力”.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新聞輿論“四力”?筆者認為,新媒體時代是讀“題”時代,好的標題會說話,主流媒體要不斷探索傳播規律,在製作標題上下工夫,讓新聞的“眼睛”亮起來,用“明眸善睞”的標題吸引受眾的眼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才能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四力”.
新媒體時代也是主流媒體的新時代,主流新媒體需要好標題,從普通推文到“爆款”,就差一個標題的距離.如果沒有一個能吸引讀者的好標題, 就沒有人去點選閱讀,就沒傳播力,沒有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新聞工作者要完成自己的職責使命,更無從談起.製作一個好標題,是新形勢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必然要求.
導語前移
我們都知道,新聞訊息一般是倒金字塔結構,把最關鍵的內容放在開頭導語部分,以極其簡潔的文字,寫出訊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實,提綱挈領,牽引全文,吸引讀者.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開門見山,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如今面對海量的網路資訊,人們在手機上對資訊的選擇基本都是刷屏秒讀,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才點開看看,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決定著內容的“命運”.為了吸引讀者,把導語前移,直接變成標題,已經成為各家新媒體編輯的基本操作.標題已經變成一句話新聞,“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事,結果如何”,新聞要素基本齊全.
最經典的當屬網紅“剛剛體”,也叫“新華體”.2017年6月21日,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推出了一則短新聞,標題為“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這條新聞迅速爆紅,幾分鐘點選就達到10W+,這在新媒體標題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業界學界很多人包括值班編輯都進行過分析.筆者認為,該標題是最簡單的一句話新聞,時間“剛剛”,地點“沙特”,人物“王儲”,新聞事件直奔結果“被廢了”.新聞的基本要素和結果讓讀者一目瞭然.尤其是“剛剛”一詞,充分體現了新媒體的即時性,這是傳統媒體無法相比的.“剛剛體”爆紅,還具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符合公眾的認知.“新聞越短事越大”,置頂的這條評論點贊達5.8萬,這句話也引發不少讀者的經典評論,之後很多文章評論區中都能見到這句話;二是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比較“皮”的網友好奇地問“就這九個字還用了三個編輯.”這是第二條評論,點贊達10.4萬.編輯“回懟”的內容則是“王朝負責剛剛,關開亮負責被廢,陳子夏負責沙特王儲,有意見?”這條回覆被點贊12.7萬;三是編輯加強與讀者的互動.一個相當嚴肅的國字號公眾大號,出現“不正經”的回覆,評論區霎時熱鬧起來,不少網友表示“我是來看評論的”.
總之,“剛剛體”出人意外地爆紅網路,成為新華社的標誌性題目,隨後,關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網友更多了,“剛剛”一詞也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文章中,10W+的點選量也層出不窮.
突出數字
數字在標題中的效果,對於數量的概念可以讓人一目瞭然,簡潔明快,不蔓不枝,直接衝擊眼球.先看看一組標題:《10秒99!風一樣的女子,她創造中國選手20年來最好成績》,中國女飛人韋永麗百米跑出10秒99,這得多快呀?風一樣!值得驕傲的是20年來中國選手最好成績!《重獎8 0萬!加油站起火,這7個人化解險情只用了38秒》,水火無情!加油站起火後果不堪設想!38秒就化解險情!重獎80萬也該!《學霸情侶包攬專業前二還不夠! 4 年拿了5 3 張證書和8 萬獎學金》,4年53張!這得是多牛氣的學霸!再如《9天21個孩子遇難!它是孩子的“第一殺手”!現在看還不晚!》,又是溺亡!暑假看管好孩子得有多重要!這些標題,透過數字對比,更能彰顯新聞的價值.在標題中突出數字,已經是新媒體編輯的不二選擇.
花式標題,在吸引人的同時,也存在疊字過多過濫、規範性差等問題,需要各新媒體控制使用.
與己有關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不少人看新聞時的心理寫照.與自己有關的文章才是自己真正關心的內容,才可能會被點開閱讀.製作標題時想方設法與讀者搭上關係,這也是所有新媒體編輯屢試不爽的操作.
2018年6月29日、3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分別推出《有車的必看!這20項新措施9月開始實施,讓你省錢更省心!》《明天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的生活》,點選量很快達到10W+.
與讀者有關,一般來說,文章內容對讀者有實用價值的民生話題屬於直接關係,也有的內容與讀者是間接關係,還有的是地域關聯等.比如,近幾年來各地關於車輛單雙號限行的、霧霾天學生放假的、高溫天停水停電的,都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第一時間釋出訊息的新媒體自然就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再如高考這個話題,年年都是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也許自己家裡沒高考生但自己的親戚朋友可能家有考生,或者自家的孩子去年高考過了今年想了解與去年的對比情況,或者自己家的孩子近幾年將高考,或者想對比下與自己高考時的情況,或者沒有任何原因就為了自己多些談資……出於各種不同的理由,絕大部分人每年都會關注與高考有關的話題.
與己有關,讀者就有點選文章的心理需求,這是新媒體編輯製作標題時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激發好奇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作為圍觀者,一般看熱鬧不嫌事大,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是製作標題的必殺技.
常見的套路是製作懸念,標題用疑問語氣.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吸引讀者不由自由地去點選標題看文章內容.如2018年7月2日,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文章《為什麼照片在手機上明明很好看,放在電腦上卻那麼醜?》,每個使用智慧手機的使用者都會用來拍照,尤其有人熱衷自拍,可是這些照片為啥放電腦上那麼醜?點選進去就有答案;同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文章《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為什麼?被答案嚇哭…》,啥也不說了,戰戰兢兢趕緊找答案去,看能不能把自己嚇哭.
欲言又止,一句話說半截.這是新媒體編輯慣用的“伎倆”.筆者以羊城晚報微信公眾號6月底的幾篇頭條文章為例,發現編輯這招運用得如《小學生在家玩抖音,媽媽洗澡畫面竟被“直播”!居然還有更惡劣的……》等.
反彈琵琶,一反常理,出人意料,顛覆認知.如《這運氣!新增附近的人想賣果子狸,沒料到加了個身份驚人的好友……》,偷偷告訴你,這個人的身份是森林局的局長!噓——別吭聲,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非洲留學生在湖北街頭中暑暈倒,網友:快回非洲避暑吧!》筆者心疼非洲小哥三秒,只想弱弱地問句:難道非洲比我們這裡涼快嗎?你到底回不回去?
藉助熱點
透過蹭熱點提高自家媒體的關注度、點選量和影響力,是新媒體編輯的一貫做法.或者是蹭名人熱點話題,或者是大事件熱點等.如蹭上的熱點,一隻小龍蝦成就了多少新媒體!小龍蝦與吃貨們的關係, 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微信搜尋關鍵詞“ 小龍蝦”,鋪天蓋地的資訊讓你刷屏刷到手機發燙.隨便挑幾個比較搶眼的標題看看:《開始了,一火車小龍蝦正在運往俄羅斯》《中國小龍蝦打進俄羅斯,它們可比國足“ 提前出線” 》《1 0 萬隻中國小龍蝦出征“”,背後多少辛酸淚?》《當遇上小龍蝦, 蝦鬧引燃這個夏季!》《跟小龍蝦更配哦》《俄羅斯,這兩隻小龍蝦,我先剝為敬》《火爆?小龍蝦不幹了!》 ,等等.
段子賣萌
生活中從來不缺乏段子手,有些段子手“皮”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來源於生活的段子內容幽默滑稽,讓標題顯得活潑可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能讓人放鬆心情閱讀.這些標題對群眾原生態的語言進行提煉加工,體現生活趣味,符合“三貼近”的要求.筆者隨手找到部分段子賣萌的標題:《國外小龍蝦氾濫,中國網友說:別怕,我們幫你把它吃成保護動物》《野豬竄出高速被撞死,司機:車壞了我要野豬賠》《刷抖音竟刷出家人是“老賴”!網友:幾億人正在圍觀你們賴賬,快快還錢!》《又有逃犯為看張學友的演唱會落網, 網友: 請問你是的臥底嗎?》,這些標題,讀起來是否很有趣?
網路語言
2010年11月10日,當“給力”首登《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時,曾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網路語言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準確,會讓讀者感覺時尚、親近、自然.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群眾在網上,主流媒體就要放下架子,不能板著面孔教訓人,要在網上走群眾路線,用網民聽懂的話去交流溝通引導.用網民喜聞樂見的網路語言製作標題,是“吸睛大法”要義所在.如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上映後,“厲害了……我的……”成為流行語,還有一些諸如“活久見”“秒殺”“……,我們走”“確認過眼神……”“為……瘋狂打call”“假裝……”“涼了”等,這樣接地氣的句式,讓新媒體與網民實現零距離接觸.舉幾個例子:6月15日,《人民日報》迎來70華誕,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生日快樂!我的報!》;7月1日又推出《生日快樂,我的黨!》.
情感共鳴
傳統媒體在製作標題時,要求客觀描述新聞事實,讓事實說話,一般不帶感彩,不表明記者和編輯部的態度,讓讀者去判斷,以確保新聞的客觀公正性.然而,新媒體文章,可以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反而能引起與讀者的情感共鳴,拉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增加了親和度,增強輿論引導力.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為例,2018年4月26日,推出一篇文章,一男子為引起關注,釋出傷害民族感情的言論,被依法行政拘留,該文標題是《活該!》;2018年5月8日,推文稱某網站釋出辱警言論的犯罪嫌疑人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標題是《抓得好!》言簡意賅,直接表明態度.
善用修辭
修辭手法的運用,會讓標題變得生動形象,有利於體現博大精深的文化,還能有效提升報道的文化氣質.尤其是看似平常的話語,放在不同的標題語境下,能產生不同的解讀,蘊藏的辯證、雙關、懸疑等哲理也能讓人拍案叫絕.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反語、雙關等,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如《厲害了,我的國!這些震驚世界的成果都有一顆“中國心”》《“二師兄你還好嗎?”貨車從高速墜落,上百頭豬滾落溝中》.
花式標題
在新媒體標題製作中,不少編輯腦洞大開,製作出形式新奇的標題,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引發讀者的閱讀.
充滿喜感,帶有娛樂色彩的標題.“娃娃”和“兔兔”,基本可以算是微信朋友圈裡的一對活寶,兩人不斷演繹相愛相殺的情節,總是充滿喜感.這已是少女兔微信公眾號的一大特點.在每個人都喊“亞歷山大”的當下,能讓人開心放鬆的文章還是很能娛樂心情的.比如:《那些沒文化鬧出的笑話,能笑一整年哈哈哈哈哈哈哈》《男朋友陪我逛街主動撐傘,竟然是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著活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就是2018上半年的我,太形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連串的“哈哈哈哈哈”,成為新媒體一道別致的風景.
疊字標題.炎熱的夏天,究竟有多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5月17日,少女兔連喊27次熱,筆者就想問,還能不能再熱一點?當然也有不熱的時候,6月21日的一篇推文是《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涼》,這個是推廣消夏涼品的.大家本來都希望在五一假期出去遊山玩水,剛看新聞就驚呆了!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標題是《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這個地方五一長這樣!》,真不敢去看這個地方長啥樣子了,不過這才10個人擠成一團,新浪新聞微信公眾號4月30日的標題是《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26個人擠成一鍋粥!這還不算完,後面還有個省略號!儘管世界那麼大,筆者默默地想,還是錯峰去看吧.
花漾字標題.2017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登陸廣東珠海,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新聞標題是《颱風來了,標題飛了》,但標題裡每個字都進行了特效處理,感覺一陣大風正在吹來,能聽到呼呼的風聲.標題是好標題,但風“不正經”! 2018年7月10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又來了一撥同樣的操作,《超強颱風來襲,紅色最高預警已拉響!將直撲這些地區》,其中“超強颱風來襲”六個字仍然是颳風的形象表達.不久前,筆者發現,類似的標題越來越多,如新華社微信公眾號4月3日的推文《冷冷冷!全國多地氣溫“大跳水”,趕緊把秋褲找回來!》,6月28日的推文《熱熱熱熱熱!全國多地"炎值"爆表,這些地方氣溫將超40℃》;無獨有偶,6月29日,人民日報推出文章《熱熱熱熱熱!最新全國“火爐榜”居然都在這個地區》,在這些“熱”和“冷”字的背後,都有一個符號做底紋.
標題之道,千變萬化,創意是沒有止境的,增強標題的吸引力,讓新聞的“眼睛”更加明亮,做到眉目傳情吸引讀者,是每個新媒體編輯追求的目標.但主流新媒體不同於商業媒體和自媒體,擔負著引導輿論的功能,編輯要探索標題製作的技巧,並防止進入“標題黨”的誤區,以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引導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主流媒體應當不負黨和人民重託,不辱新時代賦予的使命,秉承使命與責任,弘揚優良傳統,不斷與時俱進,提高輿論工作“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