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空下的遺忘
-
2 # 平淡的真心英雄
第一次反"圍剿"鬥爭
1930年冬,中國共產黨六屆三中全會後,皖西地區黨組織積極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而蔣、閻、馮軍閥混戰蔣介石獲勝,使蔣介石有了“圍剿”紅軍的力量和時機。於是,蔣即著手部署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 南粱根據地的發展,一開始就受到國民黨軍隊的重點“圍剿”。1934年2月,西安綏靖公署調集第十七路軍駐隴東 警備第二旅仇良民團、王子義團和譚世麟部、駐三邊的陝西警備騎兵第二、第三團、耀縣的特務團、旬邑的何高侯團、洛川的馮欽哉團、延安的張瑞盧團共1萬餘兵力,分8路向陝甘邊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圍剿”。自此,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反“圍剿”鬥爭。
1930年12月,蔣介石對江西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紅軍誘敵深入,退至蘇區中心寧都黃陂、小布地區。此時,粟裕升任紅二十二軍第六十五師師長,不久第六十五師與第六十四師合併為第六十四師,粟裕任師長。六十四師裝備差,槍少梭鏢多,被稱為“梭鏢大隊”。12月30日,紅軍在龍岡全殲敵張輝瓚師,六十四師繳獲頗豐,全師換上五響快槍“漢陽造”。接著打敵譚道源師,六十四師擔任正面攻擊。戰鬥中一股敵軍衝到師指揮部陣地,粟裕把警衛排、司號員、通訊員都組織起來,全力阻擊。混入紅軍的壞人突然放黑槍,打死了他的通訊員。幸好軍部派了一個連迂迴到敵後,兩邊夾擊,把反擊的敵人消滅。
-
3 # Q青松S
1930年12月29日,國民黨軍第18師主力向龍岡推進,急於尋找紅軍主力決戰。該地區人民條件和地形條件均對紅軍有利,敵人又是孤軍冒進,於是紅軍主力秘密西進,埋伏在龍岡附近山中。12月30日,當國民黨軍第18師師長張輝瓚率其師部及兩個旅由龍岡進至小別附近時,即遭紅一方面軍主力猛烈攻擊,包括張輝瓚在內的9000餘人全被殲滅。
張輝瓚師被殲後,在源頭的譚道源師倉惶東撤。紅軍乘敵陣勢混亂,揮戈東向,星夜向東韶急進。1931年1月3日,譚師退到東韶,立足未穩就遭紅軍突襲,半數被殲,官兵被俘3000餘人,殘部向南豐方向潰逃,其他敵軍慌忙撤退,國民黨軍的第一次“圍剿”遂被粉碎。
回覆列表
第一次反“圍剿”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軍民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戰役。隨著軍閥之間混戰的結束,1930年12月,蔣介石調集1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圍攻。
紅軍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誘敵深入,5天內連打兩個勝仗,殲敵一個半師,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