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angzhili0827
-
2 # 長路漫漫2020
高速堵車,是個堵心的事兒。堵車的原因有哪些呢?咱們來梳理一下。
一、交通事故。
高速上新手不少,也有一些不守交規的司機變道、超車,或追尾等引發的事故。事故處理需要一定時間,必然會佔道影響交通,引起堵車。
二、快車道上慢車佔道行駛。
現在有不少司機喜歡在快車道上慢速行駛,本人對此是相當反感的,你不想開快可以到第二、第三車道行駛,在快車道以80、90的車速,後面壓了一大堆的車輛,確實不算很道德的事情。快車道上慢速行駛,會嚴重影響通行效率,造成後方的堵車。
三、道路施工。
可能本來是三車道的良好高速路,因為道路施工的原因佔用了其中一車道,甚至兩個車道,那麼就形成了一個瓶頸,透過的車輛需要並道,造成堵車。
四、“幽靈”堵車現象。
有時候堵車了很長時間,慢慢挪過去之後就不堵了,也沒有發現堵車,可能很多司機都會遇到這種奇怪的現象。其實這就是遇到了所謂的幽靈堵車現象了。幽靈堵車是指前車剎車,導致後車跟著剎車,這樣一輛接一輛剎車,因為反應時間會進而引起後面車輛堵車的現象。
五、兩車道上幾輛大貨車並行。
這種情況我遇到不少了,原因可能是一輛貨車想超另一輛貨車,然而超不過去,就一直並行。這情況可以壓很大一批小車在後面,無法超車只能跟著慢速行駛,這也是堵車的一大原因。只要想辦法超過他們,前面就一馬平川了。
-
3 # 天和Auto
每逢節假日總會出現高速公路的擁堵,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透過小範圍(公里數≤100萬)統計得出的結論很有意思,在節假日高速公路通勤高峰期出現擁堵,其原因並不是道路承載的車輛過多,核心因素只有兩點。
機率性交通事故
低速行駛的汽車
關於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對車流通勤效率的影響,相信不用解釋讀者們也能理解;因為道路要封閉至少一半進行應急救援或處理,道路資源被佔用自然會影響通勤效率,應該如何避免這一問題放在第二節解釋,重點說明低速行駛汽車的問題。
第一節:新手司機與低速車輛
法定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此時會有大批汽車駛入高速公路,其中不乏大量缺少高速駕駛經驗的新手駕駛員。在沒有駕駛經驗的前提下會存在一個普遍性的錯誤認知,那就是車速慢一些車輛肯定會更安全,然而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理解。不論在任何等級的道路駕車,最合理(安全)的車速一定是車流平均時速標準,決定平均時速的參考標準為道路的最高限速。
大部分車輛為提升通勤效率會壓著限速值行車,這是無口厚非的;尤其是在封閉式的高速公路上這是普遍規則,因為高速專用道路不允許非機動車和行人使用,道路客觀的安全保障水平很高。那麼在大部分汽車按照高車速駕駛時,出現一些按照其認定的安全低速行駛的車輛,此類車則必然成為車流中的障礙物。結果則會導致其他車輛頻繁做出變道與超越此類車的場景,這會帶來什麼問題呢?參考下圖。
按照假設場景分析,此類車會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的增加,因為大量的車做出超車動作則會增加車輛失控率,其中有一臺車出現問題則有可能引發多車碰撞事故;這種場景是時常發生的,由此可見高速公路上的低速車到底存在多嚴重的問題(不僅是影響了通勤效率更涉及到其他車輛與乘員的安全)。
第二個場景是造成堵車,比如一臺低速行駛的小微型載客汽車(家用代步車主力車型)與大型貨車並行,中大型客貨車的限速比較低,而如果小微車的速度與這些車同樣低則會出現非常緩慢的超車,在其超車過程中車道等於被阻擋了。此時後方正常駕駛車輛無法正常超車,在前車並行的10~20秒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後方車流會快速形成“車陣”,這其中還會存在一些善於低速駕駛的車輛;那麼在前車緩慢的完成超車動作之後,後方“車陣”再次形成車流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堵車長龍也就這麼形成了。
第二節:高速公路行車的安全注意事項
綜上所述,小範圍記錄的案例基本為上述兩點原因造成,造成高速堵車的核心因素其實是低速車輛;所以建議新手駕駛員要養成按照車流勻速行駛的好習慣,高速公路不是為低速行車準備的車道,要以其“顧名思義”的定義去控制速度。且參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之78條規定,低速行車不僅不安全,同時要承擔責任,普通家用車型在雙車道(不含應急車道)的低速限速標準如下。
左側車道行車不時速不得低於100km/h。
三車道的左側車道不得低於110km/h,中間車道不得低於90km/h。
右側最低不得低於60km/h。
低於這一速度行車屬於違章駕駛,即使被追尾也是要擔責的;如果在路面條件不是很理想的前提下行車,後車無法合理控制安全制動距離且又是由老司機駕駛的話,那麼讓速不讓道的概念則會以潛意識控制駕駛動作,白話的解釋則後車會選擇無責碰撞前車。
總結:以上是在高速公路低速駕駛對車流通勤效率的影響,同時要面對的潛在風險;高速公路顧名思義就是讓汽車高速的駕駛,合理的限速與合理的車速才是最合理的匹配。在高速公路駕車保證安全的前提是控制車速,其次是安全車距控制在150米左右,溼滑路面延長一倍;在駛入高速公路之前要注意檢查車輛的輪胎與制動效能,同時駕駛汽車不要連續超過4小時,否則會被定義為疲勞駕駛。駕駛員不一定是一種職業,但是作為一種能力也應該有使用這種能力的操守,駕車不要為別人造成困擾哦。
-
4 # 汽車概況
高速公路上為什麼會堵車?看到很多人說交通事故,汽車保有量增多,收費站等等,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以我10多年跑高速的經歷告訴大家,高速堵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修路;另外一個是某些車輛速度過低。
先進行一下自我介紹,我是一名打工族,上車地點離家大約60公里,每天來回120公里,其中有80公里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所以,我對高速公路的理解性絕對堪稱專業級別的。
高速公路頻繁修路造成堵車近幾年,我發現了一個特別奇葩的現象,高速公路經常性出現修路的狀況,道路維修時一個階段連線一個階段,只要封一次路,至少封一個月,記憶中最長的一次修路是封了10個月。高速公路如果出現了大規模修路情況,它需要堵住一邊的道路,所有的車輛只能從一邊同行,高速公路也由兩車道縮減為單車道行駛,每次透過修路的地方,必然經歷一陣堵車的慘痛經歷。其中,堵車情況最嚴重的便是在星期五下班回家,每次堵車都要在30分鐘以上,車輛走走停停,可憐我這開手動擋車輛的老司機,雙腳踩到發麻。為什麼星期五堵車?可能是大家都選擇在週末出去遊玩,走高速公路的車輛比較多,所以,也就非常容易在修路的地方聚集、堵車。
修路是為了更好的行駛體驗,但是讓我不可理解的是,同一段道路,卻來來回回修個三四遍,這個月修完這個道路,可以行駛了,下個月又把相同的路段給堵上了,再修一個月,而後又通行,就這樣在修路、同行、修路、通行之間反反覆覆。有沒有專業認識給解答一下?
低速行駛,造成壓車現象高速堵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車輛行駛速度太低,造成壓車現象。當我們在爬坡的時候,一些滿載的大貨車,行駛速度非常低,因為貨物太重,大貨車慣量太大,很多車輛爬陡坡的速度都低至50km"/h,並且這些大貨車還會在爬坡的時候超車,大家看清楚,是以極低的車速超車,高速公路本來就是兩車道,這就導致了高速公路上的堵車情況。
另外,還有些新手,也想去高速走一圈,練練手,但是車速一高,瞬間就慫了,兩腿發麻。所以,新手上高速,車速都不是很快,這也就造成了現階段所說的壓車現象,車輛速度壓得很低,導致後車速度也放慢,慢慢地就造成了堵車的情況。我見過最奇葩的新手,高速上以手動模式駕駛,變速器一直以1擋由江蘇行駛至山東煙臺,全程1000多公里,龜兔爬行至煙臺,這樣的車主能不造成堵車?
高速堵車,一方面是因為交通事故、車輛保有量提升,但是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其他外在因素,像高速公路經常性維修道路,車輛低速行駛等等。
-
5 # 清波920
做為一個長年跑高速的老司機,試著回答一下導致高速公路上除事故以外,經常堵車的一些原因:
1,高速公路的容量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有許多高速為雙向四車道,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汽車高速上正常行駛的需求,尤其是節假日出行高峰,車流量大,行駛緩慢,即使沒有事故,仍然有嚴重的擁堵現象。
2,高速上有些路段或因年久失修,或因施工質量問題,致使路面顛簸起伏、路況不好,或應該大修路段,仍堅持修修補補,常年處於臨時施工狀態,也是導致堵車的重要原因。
3,為了保障高速公路交通暢通,國家推行、提倡使用ETC,個別收費站、尤其是省際收費站ETC收費口過多,人工車道少,導致沒有辦理ETC的車輛和大貨車共擠一兩個人工收費車道閘口,致使收費口車輛通行緩慢,導致壓車,造成堵車。
4,各地高速上有時突發的臨時安檢和進京高速的上正常安檢或辦理入京通行證時,致使堵車。
5,因季節或天氣變化及高速散落物引起的堵車。如雨、雪、霧、大風(橫風),致使路面溼滑、積水;冬季除雪不及時,有冰雪路面;霧天視線不清、能見度低;或臨時交通管制、個別路段封閉;及高速路上有車輛遺失、丟落的物體、輪胎、苫布等其它散落物、障礙物等。
6,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隧道、橋樑等處的限速標誌;幹線主要出站收費口與城市交匯路段車流大,致使擁堵。
7,駕駛員技術水平、職業素質、車輛狀況良莠不齊,出現了不遵章守紀的現象。如快車道、超車道低速行駛;小車、貨車不按導向車道和規定時速行駛,長時間佔用快車道;隨意變道、新手無故剎車;遇有違章影片監控、區間測速監控突然降速;個別司機開鬥氣車或發生糾紛隨意停車;發生事故時佔用應急車道;故障車不採取措施或駛離不及時等,是導致高速堵車的重要原因。
8,有的山區高速路段坡陡、坡長、道路彎多而急、車道少、路況差、限速多,貨車剎車淋水造成路面溼滑,致使車輛行駛緩慢,常常堵車。
9,特殊車輛上路行駛。如有超高、超寬或超長的特種裝置大件運輸車輛;遇有救援救災物資運輸車隊、救援搶險、消防、救護車輛、外賓以及軍隊物資運輸車隊等實行的臨時交通管制等也會造成臨時區域性路段堵車。
-
6 # 1擋汽車
高速路堵車的原因,除了事故,還有別的因素嗎
1、事故的次生堵車前面發生事故,如果堵的時間短,過一會就通了,以後的路不會有影響,如果堵的時間長,比如四五個小時,司機們又餓又渴,肯定會在下一個服務區吃飯喝水上廁所,如果堵的車輛多,下一個服務區路口必堵。
2、道路施工高速路施工,佔了一條道,原本兩條道,變成了一條,而且行駛速度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一下就減少一半以上,車輛還是這麼多,就會造成擁堵,國慶期間某路段施工11公里我走了2個小時
3、貨車上坡跑不動有的馬力小的貨車,碰到連續上坡的路段,只能跑四五十,如果此時是虛線,允許變道,後面的車就會全部變到左車道,左車道車一多,就堵了,如果是實線,後面一排車都只能跑這個速度,相當無語,我曾經在一臺貨車後面以四十的速度跑了半小時,真的是醉了。
4、某個路段出現冰雪雨霧天氣中國地大物博,一個省相當於歐洲一個國家大,跨度很大,在高速上面行駛,突然某個路段出現了冰雪雨霧天氣,這時大家的車速就得降下來,後面的車陸續過來,就形成的擁堵,在特別惡劣的情況下,交警會封閉高速入口,引導車輛下高速。
5、新手司機高速跑得慢很多司機,在高速上面跑得不快,而且在跑得慢的情況下,還隨意佔用快車道,這就導致了後面的擁堵,前面一臺車跑得慢,堵的不只是後面這一輛車輛,後面所有的車都慢。
6、混合路段有一些高速存在混合路段,限速60公里,這個路段透過能力就比較差,通行時間緩慢,造成擁堵。
回覆列表
英國學者研究發現,道路交通存在“蝴蝶效應”,一名司機急剎車或超車可能引發整條道路交通擁堵。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日報道,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埃迪·威爾遜博士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適當條件下,一名司機急剎車或超車可能引發一場“交通海嘯”,受影響路段長達80公里。
威爾遜博士與同事分析了英國最繁忙高速公路“M42”的交通狀況後發現,儘管車禍確實會造成汽車“排長龍”,但交通擁堵的主因在於一些司機急剎車、變道以及超車等行為。
威爾遜博士認為,這些舉動看似“無傷大雅”,卻可能引發交通混亂。比如一輛汽車突然改變車道將導致所有尾隨車輛減速。類似細微變化一經放大將帶來“連鎖效應”,迫使其他車輛轉向、剎車或變道,“遭殃”車輛可能數以百計。
英國汽車協會道路安全部主管安德魯·霍華德對這一研究結果並不驚訝。他認為,如果駕駛員降低車速並以固定速度行駛而不是急停急駛,不但可以節省燃料,更有望提前抵達目的地。
威爾遜博士說,這項研究目的並非為縮短行車時間,而是希望人們能夠更加準確預計整個行程需要花掉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