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壇愚夫錄
-
2 # 一拳爆莊
國家隊輸一場,禁賽一個月,包括盃賽聯賽;外加扣一個月工資。
因為很多時候國家隊比賽之後就是亞冠杯淘汰賽,或者聯賽迎來關鍵競爭對手的比賽。
好處:
1,懲罰力度足夠大。進國家隊的球員基本都是來自各俱樂部的核心球員,杜絕俱樂部要求球員在國家隊比賽中出工不出力的可能性。
2,製造奪冠懸念。因為招進國家隊的球員大多數來自,恆大,上港,國安和魯能。禁賽勢必大大影響爭冠形勢。
3,鍛鍊年輕球員。假設國家隊招進7名恆大球員,6名國安,5名上港,4名魯能等,將會嚴重影響球隊即戰力。俱樂部不得不進行大量軍備,甚至可能倒貼千萬培養一個年輕球員。由於禁賽一個月,年輕球員也有了上位機會,不至於枯坐板凳。加設相對應的甜頭:免去U23政策一個賽季。
-
3 # 旗幟飄揚
如何讓國足球員拼勁全力。首先我覺得先要降薪。你如果是個千萬富翁還會冒著受傷或斷腿的危險去拼搏嗎?你可能會回答“我會,為了國家榮譽和職業道德我會勇往直前,在所不惜”!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第二點就是球員的文化素養!這一點在現役的足球運動員中沒有幾個能夠達到。文化素質低造成球員的職業道德低下。沒有職業道德精神和敬業精神的人怎麼可能幹好他的本職工作?
第三點球員的國家榮譽感和集體榮譽感!當過兵的球迷都知道,從進部隊的第一天新兵連長就會告訴你要把國家和集體的榮譽放在第一位,那怕為此付出生命。因此你去看看我們的兵哥哥為了國家,為了集體是怎麼去拼搏的。他們那種拼命三郎的精神是國足比的了嗎?
總之,我們現在的國足差的不光是技術而是全方位的差。所以以後我們的青訓在加強技戰術訓練的同時也要加強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培養!我是希望我們的球員能多去部隊學習學習,那樣會受益匪淺!
-
4 # 視覺之美
改變待遇,改變規則。
第一,直接按取得成績分酬勞,如果出工不出力,賽場上懈怠,可以只付基本生活費,標準就是不餓死為原則。
如果嫌棄就直接背鋪蓋走人。
第二,量化體能。
限定時間內,跑步達到10000米,百米衝刺達到11秒,腹肌達到8塊。
能準確快速停球,能帶球過五人,連續射門20次進球率80%,能精準傳球,能敢打敢拼。
第三,加強個人作風整治。
作為球員能嚴以律己,生活作風嚴格監控,可以按中央八項規定予以要求。嫌要求嚴可以直接走人。
第四,球員要有榮辱感。
有責任心,有擔當,能知恥而後進,能主動認識自己的不足並積極改進,不狡辯,不委屈,不狂妄。
第五,進行量化考核,對排名倒數者,直接辭退,辭退後列入黑名單,不允許其他俱樂部招收。
寬鬆的環境和優厚的待遇,是永遠培養不出一流的球隊。中國男足該到改變的時間了。
-
5 # 婷姐最美麗
我感覺最重要的就是選球員的時候考驗一下球員對足球的熱愛程度 現在是金錢社會 很多優秀的球員都被金錢腐蝕了 這個能解決其他都不是問題
-
6 # 樑有東460
拼盡全力,這正是國足近二十年來最缺失的,自從米盧離開國足,態度問題一直再沒有一個教練能更有效撐控得住,這裡也包括世界名帥裡皮教練,甚至延續到李鐵教練徵召隊員參加東亞杯,競出現拒徵的現象。國足隊員為國征戰的態度一落千丈,根他們拿的錢有著直接關係,錢拿的越多,態度越差,米盧能帶隊取得中國男足首次衝入世界盃決賽圈,有幸運的成份,但,他執教的理念是:態度決定一切的用人手段,確實把那屆國足訓練得服服貼貼,團隊精神得到有效的華升,為國征戰的激情充分地體現在每場必爭的信念上,提前從亞洲出線,這是中國足球史光輝的一頁。如今的國足,包括各級國家青年隊,在拼盡全力為國爭光的態度,總顯不足,應該是從小思想教育出了問題,對錢看得過重,榮譽看得過輕,加強思想教育刻不容緩。中國不缺踢球的人,缺的是踢球人要端正踢球的思想,要金錢榮譽雙豐收。
-
7 # 5156852999
不是全力踢的問題,而是水平問題,水平是平時練出來的,就這水平在國內聯賽,也綽綽有餘,還能年薪千萬,誰再下苦力訓練去和外中國人打?
-
8 # 老人與海6695
不盡力是國足最後的藉口了!你們再把這塊遮羞布給薅下來就有點過分了!全力踢也好不到哪裡去,不盡全力反而能有個輸的藉口,何樂而不為呢?心口疼!真的不能多提這倆字!對不起!
-
9 # 滄海釣鰲客
效仿古代,將將其親人押做人質,比賽結束,全國球迷投票,不賣力的殺無赦!玩笑!
-
10 # 迎客鬆197514368
你那裡來的勇氣說它們沒有盡力?它們已經用了吃奶的勁了,它們就是那水平,本來就是癩蛤蟆你想讓它飛?你感覺可能嗎???不是沒有盡力,不是沒有盡力,不是沒有盡力!!!!
回覆列表
如何讓球員代表國家隊比賽時拼盡全力?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和動機,歸根到底,最人性的就兩樣,名和利。足球運動員也不例外。
名,其實就是獲得別人的肯定,認可。裡面包括信仰,理想,榮譽,社會地位等等。最終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心理需求。
利,就是獲取物質上的滿足。包括環境,生活,金錢等等。
很多球員小時候去踢球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生活。世界上很多球星都是在貧民窟踢街球走出來的。從兩代球王貝利,馬拉多納到兩羅,大羅與C羅,莫不如是。他們之所以成為巨星,從俱樂部到國家隊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的追求,已經從最初的為利上升到為名。
對於他們來說,為國家隊出戰,就是為榮譽而戰,為信仰而戰!這是高於其它一切利益的思想境界,哪怕工資獎金沒有俱樂部給得多,也會全力以赴,為球隊貢獻所有!
為國爭光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有奉獻精神,甚至要有犧牲的精神。運動員只有到了這個思想層次,他才會在國家隊的賽場上拼盡全力。在他看來,穿上國家隊的那身運動服,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一切都是為她而戰。
這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特別中國足球運動員。
這取決於個人成長經歷,教育狀況,和對為國爭光的渴望程度。這就是與優秀運動員之間的區別。
有人對利的渴求多些,有人對名的渴望多些。就算是同時兩人都有追求名譽的渴望,也一樣存在渴望的差別。有的是毫無保留,有的是有所保留。可以預見,產生的行動力就不會同等量級。
除了這些高層次的追求會讓球員在國家隊裡拼盡全力之外。利同樣是一個手段,有句話叫有錢能使鬼推磨。
如果為國家隊比賽比俱樂部獲得更大利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重要的是要與俱樂部利益掛鉤,在國家隊表現不好,直接影響在俱樂部的出場和收入。相信這時候,無論是踢聯賽還是踢國家隊比賽,表現都是一個水準了。
只不過,對於職業足球來說,這必定又是個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