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張大爽1

    以德治國與儒家德治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儒家德治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君對民的統治術,是封建統治者駕御和剝削人民群眾的一種方略。

    儒家德治中的“德”都是抽象的道德信條,並且過分誇大了道德在社會管理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具有封建性、狹隘性和虛偽性。而今天我們所言的以德治國中的“德”是指社會主義德治,它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規範,反映和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強調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新型社會主義德治。

  • 2 # 無為VV

    春秋末期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思想,其基本內涵是由仁,義,禮,智四部分構成.執政者的修養是以德治國之本,治國者須先治好家(家和則國安),與此同時以德治國需建制,君,臣,父,子各行其道.

    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國兩千年的"以德治國"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其中的一些主要道德規範和原則,對中國社會管理也具有借鑑作用。重視道德教育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一個優良傳統。

  • 3 # 相生橋上的光輝

    “禮治”和“仁政”都是“以德治國”,是儒家提倡的“德政”。可是在中國的整個歷史上,又有誰能做到是“以德治國”的呢?

    統治們奉行的是“外儒內法”,用儒家的仁愛來裝點門面,暗地裡是使用的都是法家的手段。

    孔子、孟子在世時,他們的政治主張也未能被統治階級採用,而是四處碰壁,“累累如喪家之狗”,真可謂“丘何為是棲棲者”。

  • 4 # 相生橋上的光輝

    以德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大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使社會主義道德在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調節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為此,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手機必下的軟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