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54410448417262
-
2 # 使用者8946493109146
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有著23°26′的傾斜,所以有地球即使自轉一週也始終處在同一晝/夜半球的地方。這種24小時都在白天的現象叫做極晝,都在夜晚的叫做極夜。隨著季節變化,地球上存在極晝、極夜的區域範圍也在變化。地球只有在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沒有極晝和極夜,這兩個時間之後,地球會從南極和北極開始,出現極晝、極夜的範圍,並不斷擴大,在夏至(6月22日)和冬至(12月22日)達到最大,北緯66°34′以北和南緯66°34′以南都處在極晝和極夜之中,這兩條緯線因此被稱為“北極圈”和“南極圈”。3月21日到6月22日,北極開始出現極晝並擴大到北極圈,南極出現極夜並擴大到南極圈;6月22日到9月23日,兩地極晝和極夜的範圍同時縮小並在9月23日消失。9月23日到12月22日,北極開始出現極夜,南極出現極晝,並擴大至極圈;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縮小至南北極最後消失。
午夜Sunny又稱永晝,是在地球的兩極地區,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的現象,即晝長超過24小時。
如果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那個半球的極地附近就會出現極晝現象。
極晝的範圍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有關,其邊界與極點的緯度差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所以,春分過後,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晝,此後極晝範圍越來越大;至夏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北極圈;夏至日過後,北極附近極晝範圍逐漸縮小,至秋分日縮至0;秋分過後,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此後南極附近的極晝範圍越來越大;至冬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南極圈;冬至日過後,南極附近極晝範圍逐漸縮小,至春分日縮至0。
如此週而復始,其週期為一個迴歸年。
眾所周知,每年南、北兩極,“極晝”、“極夜”交替出現。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白晝(稱極晝),六個月是黑夜(稱極夜)。“極晝”時,每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時刻也是Sunny燦爛,就像大白天一樣的明朗。而“極夜”來臨時,太陽始終不會從地平線升上來,星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閃爍著。
極晝只會出現在南極圈和北極圈,當南極出現極晝的時候,北極就出現極夜,反之一樣。因為地球轉動是傾斜的,所以在夏,冬季的時候,地球轉動時,北極朝向太陽,儘管地球怎樣轉,也總是朝向太陽,所以就出現極晝了,反之一樣。而南極圈和北極圈是對立的,所以北極出現極晝時,南極就出現極晝了,反之也一樣。極晝和極夜只會出現在夏季和冬季.
北極圈極晝、南極圈極夜出現在夏季
北極圈極夜、南極圈極晝出現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