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19222954713524

    中國有“夫貴妻榮”一說,卻沒有“妻貴夫榮”一說。

    前者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男女雙方都能坦然接受與面對;後者則恰恰相反,至少男人不大願意接受,會被人恥笑為“吃軟飯”的。女人則會用“經濟決定地位”、“身份決定地位”來讓男人俯首稱臣,令其屈駕就尊。這是一種現象(但不是絕對現象),但這種現象裡隱藏著一個“真理”:女人不能比男人強!否則男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女人。現實生活中,人們理想的男女搭配方式是:男人英俊偉岸、瀟灑幽默、學識過人、誠實富有;女人溫柔美麗、善解人意、賢惠氣質、聰明有智。在經濟、知識以及地位上,女人要比男人“矮”一截。這就是所謂的“門當戶對”吧?可實際上男人與女人同在一個社會中生存,接受同樣的教育,除了在生理上有所區別外,男人與女人基本上具有同等的能力、才智、經濟與社會地位了,所以女人也不是弱者了,她們也具備男人同樣的資格甚至本領,讓她們“屈就”於男人也是心有不甘的。比如說現在之所以家庭矛盾多多,卻是因為男人“感悟”到當今的女人不溫柔了,太厲害了,她們母性退化了,不願意聲孩子、不願意哺乳了……女人的心被生活的物質外殼磨的粗糙,缺少對他人的同情心和理解力,過分的以自我為中心,在某些利益紛爭中顯得張牙舞爪,一派蠻橫無理的潑婦像!實際上這說明了男人遇到女人同等或大於他的力量的挑戰,立刻就會感到“尊嚴”盡失,活的也痛了也累了,所以極力想控制住或擺脫這樣的女人對他的威脅。也許被賈平凹說中了:“這個世界根子裡還是男人的。”女人這個胳膊是扭不過男人這根大腿的。不屈服也就意味著失去寵愛,女人要隱藏起自己的強項,要學會聰明,學會把自己包裝成弱者,這樣才會贏得男人的歡心。讀過一本關於女性的書,有這樣的一段敘述:一位資質非常出色的女性有自己的一套處理男女地位關係的原則:‘我不和他們爭。一方面是因為我很懶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不功利,不和他們爭。’這位女性的大致還是出於直覺的男女地位關係對策,在我看來卻是頗有啟發性,也頗具文化意味的。如果對她的直覺做一點理性分析,可以看出她態度中的幾重含義:第一,女人實際上具有和男人同等的智力和能力去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她至少是善解人意的,她對事物能夠有和男人一樣的理解力;第二,不願對男人造成威脅,包括智力上的和機會上的威脅。雖然男人希望女人懂得他們懂得的事情,但如果女人顯得比他們懂得的多,他們就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一個成功的女人是明明有能力有機會超過男人而故意不去超過他們的女人……這確實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例證,男人不喜歡比自己強的女人,男人的呵護之心是隻為比自己嬌弱的女人而生的,強的女人得不到男人的疼愛,甚至在戀愛的時候就容易被男人拋棄。於是,女人不得不“聰明”的裝嗲、裝嫩、裝得好象自己不是那麼強,不得不巧妙的處處顯示自己的嬌弱;於是一臉的清純、一派小鳥依人的樣子,仰視著男人,臉上寫滿了景仰和請求:我不懂,你教我,我好害怕啊,幫幫我……男人的優越感馬上得到膨脹:好,我來引導你!我來保護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筋承載力計算公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