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聰明的香瓜1p0

    TFP即全要素生產率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效率的指標,它有三個來源:

    一是效率的改善;

    二是技術進步;

    三是規模效應。在計算上它是除去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後的“餘值”,由於“餘值”還包括沒有識別帶來增長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異以及度量上的誤差,它只能相對衡量效益改善和技術進步的程度。

  • 2 # 使用者2971358501676

    TFP即全要素生產率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效率的指標,它有三個來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術進步;三是規模效應。在計算上它是除去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後的“餘值”,由於“餘值”還包括沒有識別帶來增長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異以及度量上的誤差,它只能相對衡量效益改善和技術進步的程度。

  • 3 # 喬家大院喬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是衡量單位總投入的總產量的生產率指標。即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的指標。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產出增長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長率的部分為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從本質上講,它反映的則是個國家為了擺脫貧困、落後和發展經濟在一定時期裡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作用的綜合反映。

    一是效率的改善。

    二是技術進步。

    三是規模效應。在計算上它是除去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後的“餘值”,由於“餘值”還包括沒有識別帶來增長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異以及度量上的誤差,它只能相對衡量效益改善技術進步的程度。

  • 4 # 使用者9062179211183

    全要素生產率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效率的指標,它有三個來源:

    一是效率的改善;

    二是技術進步;

    三是規模效應。在計算上它是除去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後的“餘值”,由於“餘值”還包括沒有識別帶來增長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異以及度量上的誤差,它只能相對衡量效益改善和技術進步的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候補條件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