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順398

    霸州市辛店村有一批王姓居民,他們卻是劉姓的後代。最近他們才知道,他們的祖先———“晚明第一猛將”劉綎一直被臺灣彰化縣鹿港鎮的黃氏家族供奉並尊為庇護神。7月30日,大陸霸州王姓和臺灣彰化黃氏兩個家族的代表聚首霸州,共敘“大刀劉綎”帶給他們的400年淵源。

      

  • 2 # 會笑的人懂生活

    明朝劉綎是有後代延續至今的,但是據說是改了名字是為了避免後代遭到清朝人的追殺和報復。而且後來還有闖王李自成的叛亂,所以他的後代據說都改了名字,換了新然後遷到了雲南一代,可能在當地已經生活了好幾十代了吧。據說他的後代改名姓文了。

  • 3 # 史海悠遊閭春暉

    回答這個題目,需得知曉緬甸歷史的演進及其與中原歷代王朝的關係。緬甸地區的民族形成、國家政權的產生,主要是在中國歷史上的唐、五代和宋王朝時期,但是由於其間隔著南詔到大理國政權的存在,故並沒有發生直接的交集關係。

    當蒙古族的元朝早期的擴張過程中,由於大理政權已經覆滅,蒙古軍曾大規模入侵當時統治緬甸的蒲甘王朝,殘破了大片領地,迫使後者降服納貢,也收撫了緬北、雲南交界地區的眾多小股割據勢力。當之後蒲甘王朝受到撣族三兄弟率領的阿瓦軍隊的威脅時,元朝再次於1301年派軍入侵緬甸,但是在圍攻撣族根據地木連城時,元軍遭到了激烈抵抗,統帥高慶、察罕布哈等又接受了對方的金銀賄賂,遂藉口瘴疫流行而退兵,未能挽救其後蒲甘王朝的滅亡。之後,緬甸地區陷入分裂而殘酷的內戰時期,而元朝也由於自身國力的衰落,不得不撤銷所謂徵緬行省,轉而扶持雲南邊境地區的地方勢力作為屏障,這就是孟養、孟密、木邦等地土司家族的開始。

    明王朝鼎立中原後,承認了緬甸阿瓦政權,一力遏制緬北諸土司勢力的壯大和對緬甸政權的企圖,尤其是對自號“平緬宣慰司”的思氏家族進行了武力進剿,極大地削弱了該家族的軍事實力。(當然,到了1527年,孟養思氏後裔思倫發還是尋機攻佔了阿瓦城,立其子思洪發為君,不信佛教的後者,成了緬甸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

    明王朝壓制、打擊雲南及緬北諸土司家族的策略,客觀上有利於緬甸新政權——東籲王朝的崛起。然而,在東籲王朝削平群雄、統一緬甸後,卻開始了不斷蠶食雲南南疆各土司家裡領地的過程,由於明王朝邊吏們的無能及中央政府的漠視,大多數土司政權歸附緬甸。到了1581年,東籲王莽應裡派軍大舉入侵雲南,這才使明廷為之震動,先後調集總兵劉綎、鄧子龍等部進入雲南迎戰,到了1584年,緬軍基本被逐出雲南,一些首鼠兩端的土司家族也重新嚮明朝納款求附。明清易代時期,南明永曆帝君臣逃入緬甸避難,遭到東籲王朝的挾制,李定國、白文選等數次入緬求索,皆未能如願,最終被其交付給吳三桂部清軍處決。

    清朝建立後,與緬甸東籲王朝的關係比較和睦,邊境衝突事件大為降低。但到了十八世紀中葉,隨著東籲王朝的崩潰,新興的雍籍牙王朝(又名貢榜王朝)四處擴張,於1765年4月兵分兩路入侵雲南,前鋒逼近思茅,雲貴總督劉藻無應對之策,於1766年3月服毒自盡。新任雲貴總督楊應琚統帥兩萬二千清軍反擊緬軍,雖然開始進展順利,但很快就陷入被動,到了1767年3月,緬軍重新攻佔耿馬、孟定,乾隆帝大怒,賜楊應琚自盡。

    之後,乾隆帝委派伊犁將軍明瑞為雲貴總督,再調三萬餘軍攻擊緬軍,然兩路進兵的清軍配合不力,導致明瑞一路主力陷入緬軍重圍,1768年2月,突圍無望的明瑞自縊於小孟育樹下。到了1769年,經過充分準備的清軍,在大學士傅恆、阿桂及阿里袞率領下,水陸並進南征緬甸,10月初雙方會戰於蠻莫,緬軍大敗,溺死江中者不下千人。但此後,緬軍固守老官屯,清軍卻屢攻不下,對峙日久,清軍大營中疾病流行,主帥傅恆染病,副將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相繼病故,陷入進退維谷之狀。但緬甸方面與清軍連年作戰,也是不堪重負,在其主帥摩柯梯都羅堅持下,雙方終於談判議和,議定恢復戰前邊境、互不侵犯、互相遣返俘虜等。歷時四年之久的清緬戰爭終於畫上句號。

    從歷史上看,緬甸地區的歷代王朝都是東南亞地區的強大政治勢力,在被英國殖民者征服之前,緬甸地區的政權從來沒有被外族納入過版圖,尤其是清緬戰爭時期,緬甸雍籍牙王朝的軍隊擁有大量當時購自西方的槍炮,在武器裝備上已優於清軍。在其後的1784年雍籍牙國王孟雲對阿拉幹王國的遠征中,兩萬七千人的緬甸遠征軍中竟然攜帶的火炮多達八百門,一舉結束了阿拉乾地區擁有獨立政權的歷史。這樣強大的國家,已不是乾隆帝時期的清朝所可以征服的了。

    雍籍牙王朝開創者雍籍牙塑像

    清緬戰爭示意圖之部分

  • 4 # 鐵馬冰河戍輪臺

    緬甸現在對我們的戰略意義很重要,很多人特別奇怪,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緬甸,納入中國版土 。其實不但緬甸,連挨著的越南,寮國,高棉中國都沒有這種行為。

    具體原因應該有這樣幾點。第一,政治上華人儒家思想講王道,不奉行霸道。周邊國家只要能像中國納貢稱臣,重要節日定時來朝,中國不但不會打你 ,還會有諸多賞賜。賞賜還遠遠超過貢品。有什麼壞事,中國還會給與一定幫助。比如遭遇外敵入侵,中國會運用強大實力予以制止。遇到災荒中國還會予以援助。國內如果有反對勢力想另立王朝,必須取得中國同意,而中國一般會支援正統王朝。所以周邊國家很多會主動奉中國為宗主國。

    第二,經濟上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喜歡耕地。中國自身已經地大物博,經濟繁榮。而周邊國家往往是窮山惡水,化外之地,沒有多大價值。一旦收為國土,中央政府反而需要一些政策照顧。對於統治者來說並不划算。統治者甚至會有意識放棄一些土地。

    第三,文化交流上,周邊國家一般都以中國文化為榜樣。穿漢服寫漢字行漢禮,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對於中國統治者來說已經王化,攻打這些國家就師出無名,失去正義性。

    第四,軍事上這些國家往往交通不便,民風彪悍,要攻打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即使打下來,隨後而來的反抗運動也會疲於應付,反而會極大消耗國力,導致國內危機。華人對待戰爭態度是好戰必亡,所以無故攻打周邊國家風險極大,收益極小。

    正由於中國文明是一個開放散發式文明,並非那些蠻夷的野蠻掠奪式文明。所以往往漢族中國的領土會比少數民族中國的領土更小。而這種文明也給我們帶來極大好處,讓我們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我們的國家能幾千年長盛不衰,也是我們的文明特性決定的。

  • 5 # 銘蘇先生

    乾隆皇帝可謂清朝最能打的皇帝,一生征戰60餘載,建立了十全武功。當然這裡面有吹噓的成分,因為清朝跟緬甸貢榜王朝大戰一場,實際上清朝是戰敗了。不是清朝不想把緬甸納入版圖,而是這個緬甸貢榜王朝也不是什麼善茬子,在中南半島實力比較強,大有稱霸之勢。

    當初之所以發生清朝和緬甸戰爭,是因為緬甸貢榜王朝入侵清朝的雲南地區,把乾隆皇帝惹毛了,這才派出大軍攻打緬甸。1765年——1770年,清軍四易主帥,四攻緬甸,四位主帥皆死於緬事,兵員傷亡數萬,耗銀1100萬兩;四次對緬甸的進攻均遭到了失敗。

    大清實力強大,為何都打不贏一個小小的緬甸呢?

    第一、大清武器比緬甸落後。

    在兩軍作戰中,緬甸所持火器明顯比大清先進。乾隆皇帝受“騎射為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八旗軍依賴火器,而不注重騎射技能的訓練,所以未予以重視對火器的研製和購買,這在作戰中吃了大虧。

    第二、氣候溼熱、水土不服。

    大清兵士多來自北方,尤其以八旗兵為主,不適應緬甸地區的氣候,以至於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

    第三、緬甸本土作戰,利用有利地形據守。

    清軍勞師遠征,補給是個很大的問題。緬甸依託有利地形,據守不出,結果清軍久攻不下,導致士氣受挫,長期耗下去,對清軍明顯不利。

    清緬戰爭持續了7年之久,結果耗到最後對誰都不利,雙方只好妥協。但是實際上緬甸並不臣服大清,因為大清是緬甸的手下敗將,四次攻緬均以失敗而告終。這就是緬甸沒有納入大清版圖的原因,打不贏啊!

  • 6 # 歷史寶藏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緬甸是清王朝的朝貢國。

    問緬甸為什麼沒有納入清王朝的版圖,就類似於問日本、北韓等為什麼沒有納入清朝版圖,這是一個道理。

    清朝和緬甸的關係如何呢?

    雙方一開始是敵對國,後來成了朝貢關係。大家可能都知道,乾隆皇帝曾經進攻過緬甸,但並不是為了封疆擴土,而是為了教訓乃至馴服緬甸,這也屬於乾隆皇帝引以為傲的“十全武功”中的一個。

    乾隆二十七年冬天,剛消滅了宿敵暹羅的緬甸狂妄自大,開始進攻中國雲南邊境,隨即遭到清軍的反擊。可以說,乾隆皇帝對緬軍的進攻是自衛戰爭,是被動的。戰爭歷時七年,儘管清軍佔據了人數上的優勢,但緬甸軍隊有裝備上的優勢,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最終的結果可以說是中國取得了“慘勝”。

    清朝和緬甸的戰爭削弱了緬甸的國力,被緬甸打垮的暹羅趁機復國,緬甸實力受損,不得不向清王朝納貢求和,從此以後進入了清朝為中心的亞洲朝貢貿易體系。朝貢體系下的國家並不具備了民族國家的意識,也就沒有近代主權國家領土的觀念。

    緬甸作為藩屬國,向清朝朝貢稱臣,清朝對藩屬國的要求是守規矩就行,自此以後,緬甸也沒再鬧出多大的動靜,清朝也沒有必要更是難得折騰去吞併一個藩屬國。

  • 7 # 歲七夸父

    我是七哥。

    緬甸原先作為明朝的藩屬國,但後來明亡,南明永曆帝逃亡緬甸。此時的緬甸政權東籲王朝,迫於清軍壓力,最後臣服緬甸,自然清朝也就繼承了明朝對緬甸的宗主國地位。(緬甸史上最強王朝 東籲王朝)

    緬甸作為清朝的朝貢國一員,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不久又開始發生改變。

    1752年,緬甸國內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王朝貢榜王朝建立。貢榜王朝武力強大,統一緬甸之後,滅亡暹(xian,第一聲)羅,同時不斷侵擾清朝邊境,隨後清朝、緬甸爆發清緬戰爭。

    清緬戰爭的結果就是,緬甸勉強接受了清朝的宗主國地位,但緬甸是不服清朝的,緬甸甚至將乾隆派去的使者都扣押了。這對全盛時期的清朝而言,是屈辱的,而清朝也是無可奈何的,清的軍力、財力、國力也沒有能力再支援發動戰爭了,只能勉強放任緬甸了。(貢榜王朝)

    這一歷史事實,其實是對清政府的一種末日警告,表明在清朝最強盛的時期,就已經開始與世界落伍了,而這也是清朝無法將緬甸納入自己疆域的根本原因。

    清緬戰爭,持續七年時間,清軍和緬軍交鋒四次,頭兩次,清軍輕敵,失敗了;最後兩次,乾隆、將領都認真了,但還是打的艱難,贏得也不光彩,清軍也會損失慘重,清朝損失近一千萬兩白銀。

    而緬甸一方,雖然也損失慘重,但依然有軍力,可以跟清朝對抗,畢竟別人用的是洋槍洋炮。清軍還用的冷兵器,騎兵,怎麼經得起別人的槍彈?(清緬戰爭)

    所以,緬甸沒有被納入清朝的疆域,直接來說,就是清朝打不贏緬甸,不能用武力徹底征服緬甸。但乾隆又是愛面子的人,所以死撐著,用全國的財政支撐著戰爭,才勉強讓緬甸服了氣,緬甸國家小,經不起打持久戰,自然就敗了,做了朝貢國。

    經過清緬戰爭,清軍認識到火器的力量,許多參戰將領紛紛請求發展火器,但乾隆認為,用了火器,滿洲軍隊計程車兵就變懶了,就只會用火器了,騎射功夫都不會了,這怎麼能行呢?

    最後,看著緬甸繼續朝貢,乾隆也依然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不知自己已經快成了下里巴人了。

  • 8 # Mer86

    因為清朝吃不掉緬甸。清緬戰爭時,清軍在戰略上採取攻勢,一度也有戰術優勢,但是清軍實在解決不了疾病和後勤問題,就連乾隆的小舅子傅恆都因為適應不了緬甸的複雜氣候病倒不起,回到北京就死掉了。這說明清朝在沒解決疾病和後勤的前提下,不可能靠國力硬吞下緬甸。

    明朝中前期,緬北地區曾經就是中原王朝的直屬地,緬甸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也是明朝冊封的宣慰司,名義上是明朝的屬地。

    不過到了十六世紀,由於緬甸東籲王朝的雄主莽瑞體和莽應龍的橫空出世,緬甸中南部地區完成了統一。

    當時是大航海時代,緬甸東籲王朝透過跟葡萄牙人做生意、買軍火、招攬僱傭軍,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實力提升後,緬甸開始對明朝控制的緬北地區進行蠶食。明軍和緬軍打了兩次,結果都太理想。到了明朝滅亡時,緬北地區基本上被緬甸土著蠶食的沒有了。

    不過由於東籲王朝窮兵黷武,盛極而衰,莽應龍之子莽應裡死後,緬甸也沒有能力再對緬北進行蠶食。

    當時的清朝由於要對付沙俄、蒙古人,整個國家的重心在北面,因此清朝也沒有太多的精力管東南亞方向的事情。因此清朝也就跟緬甸達成了默契。中國和緬甸的分界線,大致上就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雲南省比現在雲南省稍微大一點點)

    1752年,隨著緬甸貢榜王朝的建立,清朝與緬甸的和平局面被打破。貢榜王朝憑藉其雄厚的軍力,開始在中緬邊境找茬。

    當時乾隆皇帝正忙於平定準噶爾,無暇顧及南面,不願與周邊國家發生軍事衝突,他給雲南官員授意,讓他們自行妥善解決。因此雲南地方官府便對此事奉行綏靖政策,對緬甸的找茬不管不問。

    貢榜王朝看到清廷方面不管不問,便加大了找茬的力度,開始在中緬邊境進行蠶食,降服了很多中緬邊境上的土司。(這些土司是清朝實際控制區域外的土司,當時向清廷稱臣納貢)

    在對這些撣族土司確立統治後,貢榜王朝開始派出小股部隊,強迫這些撣族土司向清朝實際控制區域內的內地土司強制勒索貢賦錢糧。這些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於兵威,極不情願的繳納了保護費;有些不屈服,就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軍事支援。(中緬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了自保,通常都會找靠山,向強大的那一方繳納貢賦)

    但前面說了,由於乾隆當時要打準噶爾,所以雲南官員當時也就不管這事。

    一直到十年後,乾隆從平定準噶爾這一事情脫身後,清朝才開始對緬甸蠶食領土一事採取強硬態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當緬甸貢榜王朝再次向雲南內地的土司徵收貢賦時,乾隆皇帝便下旨,對緬甸開戰。

    清軍的第一戰打的不怎麼樣,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當時緬甸入侵的軍隊只有一支專門劫掠的小股部隊。但清軍卻讓這支緬軍小部隊在洗劫完雲南內地後,偷偷的溜了。

    當時的雲貴總督劉藻下令追擊,結果除擒獲五人外,別無戰果。(就這五個人還不知道是不是“殺良冒功”)

    過了幾個月,緬軍小分隊再次來襲擾,清軍這次又是一毛一樣,一個人沒抓到。

    緬甸人算是看穿了清軍的虛弱,於是又在幾個月後,派出了一支幾千人的大軍,直接殺到了雲南的思茅縣(今天的普洱市)。並且緬軍統帥還發布通告,宣佈被緬軍佔領的西雙版納地區脫離清朝,併入緬甸貢榜王朝的領土。

    雲貴總督劉藻一看,這事鬧大了,丟城失地是要掉腦袋的。於是他急忙命令三千綠營兵進行圍剿,企圖消滅入侵的緬軍。但是緬兵採取遊動作戰,清兵雖然陸續收復了很多失地,卻始終無法消滅緬軍的主力,使得這一場小規模的戰鬥變成了貓捉老鼠。清軍這隻貓在被緬軍這隻老鼠耍的團團轉後,不僅沒有抓到緬軍,反倒被緬軍在雲南內地殲滅了一百多人。

    訊息傳到北京,乾隆帝聞奏大怒,立即將劉藻革職。隨即派遣陝甘總督楊應琚到雲南負責追擊緬軍一事。(劉藻降為湖北巡撫,後來因自責而自殺)

    楊應琚到任後,緬軍主動撤退,清軍陸續收復失地。雲南諸多地方官員被表面的軍事順利所矇蔽,主戰熱情高漲,鼓動楊應琚繼續對緬作戰。雖然當時清朝內部也有不少官員反對繼續追擊,認為緬甸聲勢浩大,不宜擅開邊釁。但楊應琚剛來雲南,搞不清楚緬軍的情況,認為緬甸不過是莽匪和木匪兩部分組成,內部分裂渙散,不足為懼。於是在楊應琚的支援下,清軍釋出檄文,號稱“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對緬甸大舉進軍。(實際上只有一萬多人)

    連對手的實力如何都不清楚,清軍上下天真的以為只憑借雲南地方的萬餘綠營兵即可征服緬甸貢榜王朝,這一戰的結果如何也是顯而易見的了。

    最終,緬軍幾千人打的清軍一萬多人想死的心都有。後來還是因為緬甸的主力在南面跟泰國開戰,無法長期與清朝抗衡,於是緬軍便在屢戰屢勝的情況下,以戰逼和,賣了清軍一個面子,主動向清軍求議和。

    然而人家給面子,清廷上下卻不要,堅決要求緬甸遞交降表稱臣,否則免談。這麼盛氣凌人的口氣,導致談判最終破裂。

    談判破裂後,緬軍再次發動襲擊,繞到了清軍主力的背後。清軍發現後路被抄,急忙往回撤退。於是緬軍又殺進了雲南腹地……

    清軍見緬軍又來了,上下集體蒙圈。為了儘快趕走緬軍,清軍以優勢兵力將四千入侵緬軍包圍。然而緬軍硬的跟石頭一樣,清軍想吃掉緬軍,結果把牙給磕崩了。(一萬多清軍全線崩潰,兵員雖然喪失不多,但軍械槍炮丟棄了很多)

    戰後,雲貴總督楊應琚害怕擔責任,就謊報前線大捷。然而敵人是不會說謊的,楊應琚害怕緬軍再來,就主動與緬軍議和。這次不要求人家稱臣納貢了,只喜歡緬軍趕緊離開雲南就好了。緬軍一開始就想議和,清軍主動議和,緬軍自然是全盤答應。

    根據議和的結果,雙方回到原有國境線。緬軍撤出雲南。

    然而緬軍在撤退過程中,又出了么蛾子。由於清軍急於收復失地,便一直緊跟在回撤的緬軍後面。緬軍以為清軍毀約,就前軍改後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殺死清軍一名遊擊、一名都司、一名守備,以及幾十名清兵。楊應琚以為緬軍毀約,便調兵萬餘,進到木邦土司地區與緬軍對峙。然後他再次上報,說自己取得大捷。

    這三番四次的大捷傳到北京,累計殺敵已有萬餘人,乾隆皇帝不是傻子,檢視地圖,發現清緬交戰地方几乎都在雲南內地,如果是清兵屢屢獲勝,怎麼緬兵反倒越打越進來了?於是乾隆派人去實地調查,結果發現前方的捷報全都是假的。於是乾隆震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又改派廣東將軍楊寧接任雲南提督,負責殺出國境,追剿緬軍。

    然而楊寧也是外來和尚,他也搞清楚雲南的具體情況。他負責追剿,情況自然跟楊應琚是一樣的了。

    清軍在楊寧的指揮下,糧道被緬軍截斷。一萬多清軍在斷糧的情況下,戰力崩潰,如潰兵一般的撤回了內地。

    訊息傳到北京,乾隆皇帝是真的怒了。他狠下決心,派滿人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而這時,緬甸大軍已經打敗泰國,緬軍的主力也來了。

    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到任後,他認為雲南綠營兵打不贏緬軍,是綠營太垃圾了,綠營打不贏不等於緬兵戰力強大。於是,明瑞奏請乾隆調八旗兵參戰。他認為只要戰無不勝的八旗勇士來了,緬軍一定會敗。

    乾隆收到奏報後,在雲南五千綠營兵的基礎之上,調滿洲兵三千,四川綠營兵八千,貴州綠營兵一萬(其中一千駐守普洱縣,並未參加遠征),合計25000人,兵分兩路。直撲緬北地區。

    看到了,敵人是什麼情況,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情況,也不清楚;一連三任清軍統帥都是這副狂妄自大的心態,清軍和緬軍的第三次大決戰,結果能好到哪去?

    後來戰況的發展果然就是如此,雲貴總督明瑞親率17000兵(內有滿洲兵2000),每兵帶足兩個月的糧食,征馬、驢、牛總計八萬頭,直撲緬北重鎮阿瓦。

    起初,由於緬軍都是步兵,而且緬軍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清軍一路暢通無阻,並且還逮住了一股緬軍一通圍毆,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取得了清緬戰爭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捷。

    但是,由於清軍統帥明瑞本來就輕敵,打贏了之後更加輕敵。於是清軍也就不出意外的被緬軍包圍了。最終,清軍後勤被斷的情況下。統帥明瑞、總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戰死,道府銜楊重英以下多人被俘。只是由於緬軍不善於打殲滅戰,加上清軍本來也擅長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沒被殲滅,大部分逃回了雲南。

    乾隆聽聞明瑞大敗、力戰而死的訊息後,簡直要暈了。在一連處死多名責任人後,乾隆非常的自責。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對的,於是他開始正視緬甸這個對手,決心與緬甸認認真真的打一場。

    幾個月後,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恆為經略,心腹阿里袞、心腹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心腹鄂寧為雲貴總督。從這套陣容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套全滿洲人的班子,乾隆一個漢人大臣都沒有派。

    同時,乾隆還增派了滿洲被兵1500人,貴州綠營兵3000人,以加強清軍的戰力。後來乾隆心裡不踏實,又加派了3000滿洲兵和2000福建水師。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萬多人。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恆率兵出征。臨行時,乾隆帝還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恆也表示自己不勝不歸,絕不辜負聖恩。

    實事求是的說,清軍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從頭到尾都是攻,壓得兵力有優勢的緬軍只能守。

    但是清軍能克服自己自大的問題,卻克服不了緬甸的瘟疫。清軍此次出征三萬人,真正戰死的才幾千,而染病的卻高達兩萬人。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在前線病死,就連統帥傅恆本人也染病臥床,最終也因此病死。

    傅恆病倒後,副統帥阿桂認為再打下去沒有意義了。於是他便在沒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與緬軍議和停戰。(緬軍的主帥也沒有徵得緬王的同意)

    至此,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九百多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清朝認識到了自己無法打敗緬甸,把緬甸納入大清的版圖內,註定只是一場夢。

    清軍在撤退時,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當時清軍為了表示真撤軍的誠意,主動把帶去的戰船燒了。緬軍大概覺得船燒得太可惜,就跟清兵要,說你燒了還不如給我。然後清軍覺得緬甸人不要臉,就加快焚燒的速度,留了一堆木渣子給緬甸人。

    通觀整個清緬戰爭不難發現,清朝時期的緬甸土著王朝,實力並不弱!清軍屢次與緬軍硬碰硬,實際上沒佔到什麼便宜。如果清軍碰上了瘟疫,這仗簡直沒法打。

    雖然說吞併緬甸也不是不可能,但吞併的前提必須是緬甸沒有統一的王朝(清朝可以利用緬甸人的內部矛盾逐個擊破),如果緬甸一旦形成了統一王朝,並且還是個處於上升期的新興王朝,那麼吞併緬甸,將會毫無勝算可言。

  • 9 # 古今通史

    清緬戰爭頗受詬病,原因無非歷來中原王朝剿滅這類“土司級別”的武裝力量無異於碾死個把螞蟻,不只清代,這是歷代王朝上至皇帝,下至子民的慣性思維,天朝大國嘛。其實這種想法要不得,滿清如果能夠張眼看世界,在這種思維上及時剎住車,也不會造成百年屈辱史。

    大明王朝對緬甸的管理

    明朝一直不肯承認緬甸的王國地位,只將他做為雲南都司轄下的一個土司管理,在緬甸內亂方面,大明沒少下力氣調解,也有過磕磕碰碰,但是被時任把總強勢出擊,以500人破敵數萬,然後大家就當啥事沒發生,該入貢入貢,該安撫安撫,後來嘉靖大仙上臺,緬甸也迎來了難得的統一,不再需要大明調停,轉為一致對外的態勢,而皇帝對緬甸這種“偏遠山區”也愈發不感興趣,所以就聽之任之放棄管理一拍兩散了。

    沒想到的是,缺少了明朝的監督和武力威懾,緬甸在迅速增強國力後,東籲王朝開始襲邊,那時候大明的戰鬥力也呈現滑坡狀態,又有北方戰線拖住後腿,無暇(也沒有能力)顧忌,所以拖拖拉拉的一直打到大明覆滅。

    注:大明帝國的羈縻制度始終缺乏一種有效的最佳化調整,雲緬邊境也好,貴州楊應龍也罷,還包括努爾哈赤,對明朝以夷制夷互殺牽制的政策都非常厭惡,失去了統治基礎,這也是原因之一。

    善於“清承明制”的清政府的反思

    為什麼要說“善於”呢?清廷對大明的歷史教訓總結的比較好,比如對黨爭的彈壓,對太監的嚴苛管理等等,他們初期也沿用了大明的處理方法,但曾經在雍正帝執政時期卡在了藩屬國的認可問題上。

    緬甸政權是個換湯不換藥的政權,少說幾百年來對中原政權都是虛情假意,主要是以利用為主,一旦有其他國家侵犯他的主權,他就會可憐兮兮讓主子出頭,問題是那個年代的交通狀況,大軍的挑費對國家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所以對這種惹禍精還是敬而遠之為好,畢竟中原王朝對藩屬國是有份責任在的。

    緬甸雖政權一再更迭,也曾經正式對戰大清,但是他們在自己國家受到威脅的時候,還是想要入貢大清,就像當初“借用”大明一樣,你強的時候我靠你實現安寧,你弱的時候,緬甸就下手狠辣,專照老主子下盤出招,很無恥,狗臉說翻就翻。

    借藩屬國的護身符,緬甸避免英國對自己發動戰爭,避免淪亡並被吞併。事實上,大清當時也有能力張開這把保護傘。

    就那幾十年間,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因為清緬戰爭避免了被緬甸吞併,緬甸也因為大清藩屬國的身份從英國侵略者手中活了過來。當時大清藩屬國這層身份還挺管用,不但緬甸,就連遠在海外的華人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都借貿易特許這種身份逃出荷蘭人的魔爪,百年內安全無虞,當然,到了後期自己都保不住,遑論他人了。

    前期對緬甸的政策比較明智,既寬大隨和又敬而遠之,對緬甸這個國家完全提不起興趣,我不需要你進貢長臉,更不要你那破國土,但你也別佔我便宜。

    爭端的開始

    本來沿襲大明寧邊政策,相互關係還算問題,但是緬甸政權實在太飄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被不斷擴張的軍費逼的,保護費收跨了界,直接向雲南土司下手,邊境百姓苦不堪言,乾隆當時全部注意力放在準噶爾部,不想分神顧忌,也是看看事態發展,如果緬軍只是一時起意搶了就跑的話,也不必大動干戈,如果沒完沒了則另行議計鎮壓策略。

    沒想到,搶劫·緬甸是認真的。

    因為最早對緬軍的處理並非強力打擊,趕到邊境基本就偃旗息鼓,停止追擊,這讓緬軍變得有恃無恐,反正不會死,而百姓們是沒有能力和自己對抗的,能夠跟自己對抗的兩股勢力,被清廷自己幹掉一支,另一個則孤木難支早已做出無法有效抵抗了。

    對緬軍的強硬的轉折點

    乾隆誤會了一件事,一直以來的情報都指向財物搶奪,這種行為被誤認為是匪類行為,到了開戰前不久,乾隆帝才明白,邊軍面對的是有組織的軍隊。

    四徵緬軍簡述:

    劉藻,雲貴總督,對他的處罰是補湖廣巡撫,明顯可以看出是法外開恩,有轉圜餘地,以他的手段和揣摩上意的本事,再受重用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沒過幾天上諭又下,革職,遂自殺。

    評:劉藻自責過重,這次失誤源於乾隆,一教諭出身的文人,不知兵事,此次開戰並非剿匪,用人不當,領導責任應該大於劉藻自身責任。

    先補巡撫後革職?我覺得這是乾隆帝的思想轉變過程,從情報上的戰陣規模來看,他知道任用一曾經的教育局長去打仗是判斷失誤了,所以法外開恩,還能給個巡撫,等風頭一過,或授實職或調京師都好辦。

    但是後來他覺得這個鍋他不能背,康雍乾中,乾隆帝是最任性也最要面子的,雖然某些事做的實在不咋地,但是他還極其愛惜羽毛,所以黑鍋還是甩個劉藻背吧。

    戰鬥過程:

    追剿緬軍僅僅俘獲5人而已,卻凱歌高奏,以大捷欺君,後綠營緬軍伏擊,僅餘百多人逃回大營,西雙版納盡落敵手。

    謊話是怎麼說的呢?自己的下屬愚痴,貽誤戰事,但將士用命,敢打敢拼,終獲大勝。

    其實呢?先跑回來100多人,後來陸陸續續的又跑回來400多人,滿共600人,幾乎沒差幾個,根本沒什麼損失,但這也同時證明一點,部隊是一擊即潰根本沒有任何抵抗。

    乾隆帝:騎著馬用藤牌?(你傻我傻?)藤牌還能這麼用?

    我說:二人都有不智之處。乾隆帝委派一個不懂軍事的人領軍,應該負主要領導責任,皇帝都知道的軍事、武器常識,一個領軍總督卻不知道,被下屬欺騙,竟然還沒發現,你說是誰的責任。

    楊應琚,漢八旗,甘陝總督,結果是進京賜死。

    又一文人,有些成績,成功消滅了匪徒的據點,但那真是匪徒的據點,並沒有碰到緬軍分毫,情報工作多重要,此時的緬甸把泰國打得不要不要的,清廷根本不知道,至此,清廷還在以為在和匪徒打交道。

    眼見前方戰勝,後方朝堂歡欣鼓舞,有的要請朝廷發兵五十萬,大炮千餘,威懾緬甸(乾隆:合著不花你的錢是吧),有的則比較冷靜,覺得招撫即可,無需小題大做,畢竟只是土匪而已。

    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此次比較冷靜,他對緬甸的既定政策就是,安邊即可,但是禍端發於楊應琚,誤打誤撞立了軍功的楊應琚,為了個人發展不知滿足,還要將多個土司併入監管,請注意,這種行為屬於“拓土”,而他所講的幾位土司都是緬甸無法放棄的,因為涉及了緬甸的根本利益,所以乾隆帝被楊應琚所騙。

    雲南聚集的文武官員,打了勝仗也是歡欣鼓舞,乾隆帝尚在躊躇,他們就貪功主動出擊了,他們的目標就是緬王王廷,緬王孟駁僅僅分兵一萬人(雲南地方官員為免罪,謊稱3萬)對抗清兵14000人,先是清軍先遣隊被團滅,後是大隊人馬被封住去路(可見緬軍的自信)朱侖3000人被大量配備燧發槍,武器遠超清兵的緬軍打得招架不能,火速求援。並不忘上報朝廷,殲敵6000人,其實圍攻的緬軍一共也沒有6000人。

    緬軍兩路分兵的訊息終於被清軍得知,自己的老巢被掏,還被斷了退路,一時間人人自危,亂了陣腳,又被緬軍擊其半渡,清軍一部僅有幾十人倖存。並在半路再次上報清廷,邊境大捷。

    這股緬軍只是臨時拼湊出來的部隊,真正的緬軍主力尚在暹羅死戰,所以自己無法長期作戰的緬軍將領要求講和,但是清兵將官的要求太高,無法達成,無法提供降書順表,稱臣就更別想了。

    第二次交鋒,楊應琚終於知道緬軍勢力,大驚之下,主動講和、割讓,但後來因為誤會再次開戰。

    楊應琚:斬殺萬人~

    乾隆帝:嗯,我怎麼看著打來打去的都在我們邊境線以內呢?你解釋一下,捷報連連怎麼被人打進來了?平定新疆100多場戰鬥,也沒殺得了一萬人吶。

    於是派傅恆長子、自己的女婿福靈安前往核實,現實是禁不住查的,真相大白。

    拿下緬甸該怎麼管呢?乾隆很犯愁

    好突兀,為何在中段加標題?因為乾隆帝的心態變了,這同時也是清緬之戰的轉折點。乾隆一向看不起綠營,敗了他也不奇怪,不心疼,他分析,緬軍不過萬人······大清正規軍二三萬人足以滅之,多花些軍費也就是了,另外通知暹羅堵死緬甸退路······而暹羅已經被滅了······幸虧清緬之戰把只剩一絲氣的暹羅救了回來。

    手握滿兵3000,綠旗8000,貴州兵9000,雲南綠旗5000等,攻擊25000人,直奔緬軍,那時候的滿八旗還未沒落,據緬軍中人說,最怕就是彩甲士兵(八旗),這次一路上是捷報頻傳,但有一個問題,緬甸沒有人會提供清軍的給養,清兵面臨彈盡糧絕只能撤退,緬軍若即若離,不做正面戰鬥,一路上多名將官陣亡,軍士死傷無數,往日彪悍僅數日就已不見。

    明瑞重傷逃脫,但自知厄運難逃,所以自縊身亡,打仗猛是夠猛,但是軍需補給被安穩提供慣了,沒有考慮到最基本的行軍條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透過此戰,乾隆已經知曉暹羅和緬甸的具體情況,但礙於面子和中央統治的權威,即便收到無數緬方發來的求和書,也決意再戰。

    ④真正的優勢兵力集結,傅恆、阿桂出場,可見乾隆的重視程度,不再輕敵,獅子搏兔,問題雙方戰力更像二虎相爭,所謂的兔子是不存在的。

    大規模集團式作戰的困難在於:

    還是明瑞遇到的問題,補給。雲南全省糧草存量35萬石,而大軍需要糧草42萬石;

    四萬士卒,需要馬匹十萬(輜重糧草也需要馬匹);

    行軍困難,補給因為路途險峻,攀爬不易,難以轉運。

    乾隆下令蒐集相鄰各省,籌集馬匹二萬,騾六千,滿洲兵騎馬,綠營兵步行······

    正式行進開始,二千里無人區,無人搭理清兵,而傾盆大雨不期而至,道路泥濘,山高路險,拉送補給的馬匹一旦滑到,直入山下,半點全無。

    轉眼八個月過去,在山中,在河道,兩軍交戰無數,但是誰也不能奪取絕對優勢,緬軍不談,自傅恆、阿桂以下,人人厭戰,軍心盡散。

    傅恆、阿桂雖然忠心,但是情勢不容樂觀,他們上報乾隆:瘴氣過甚,前線共31000士兵,僅存13000。

    雖然有所誇張,但不同以往,當時的情況確實需要誇大一些,否則真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總兵、副將、水師提督,全部死於瘴氣,這仗沒法打了,尤其可怕的是傅恆業已染病,如果統帥身死,那就是天大的麻煩,所有士兵都有可能命喪異鄉。

    雙方統帥對戰爭厭煩到什麼程度呢?都不經過君主,直接簽訂合約。於是緬王懲罰統帥頭頂清軍禮物跪了三晝夜,傅恆回京不久就去世,即便不死,估計乾隆也不會懲罰,但對這個結果,乾隆是極其不滿意的,但是沒辦法,小金川又開始不消停了。

    總結

    緬甸此前經歷了殘酷的內鬥和戰爭,這當然是出於緬甸國家內部資源瓜分勢力的野心,但同時也是外部勢力參與的惡果,他們分別被法國和英國支援,就像兩個博弈者,棋手並不直接火拼,他們只是操控著棋子,冷血的看著棋盤上的棋子血肉橫飛,赤沫飄櫓,沒有同情和憐憫,他們只重視最終的輸贏,以確定自己可以瓜分的利益,對清緬戰爭來說,他們培養了一批鐵血殺手。

    ①士兵戰鬥素質。百戰之兵,有內戰的常年膠著,有外戰的不斷洗禮,總之,都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有豐富的火器使用經驗。

    ②精良的火器裝備。比如其中一方,雍藉牙,貢榜王朝締造者,受英國資助,他的軍事實力不但能打敗內戰敵人,還有能力俘虜100多名法國士兵為其效力(曾出現在第四次清緬戰爭戰場),這種軍事情報是清廷無法收集到的,或說他從來不重視。

    他們認為外國小族只能生活在他們的羽翼之下,這羽翼既是對小國的保護,也隨時可以用羽翼將其抽飛,而翅膀下的幼崽業已成長為蒼鷹,自己卻還渾然不知,不知道潛在的危險漸漸襲來,這種威脅不是緬甸的強勢和威脅所能比擬的。

    後來的1000公里(路)無人區,清兵損失輜重無數,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不能及時講和,清軍將再次面對彈盡糧絕的困境,外援?想都不用想了。

    ④指揮得當,聰明的打法。閃轉騰挪讓清兵追擊無望,而戰果卻按自己的既定目標輕鬆達成,緬軍無法和清兵對抗麼,當然不是,比如第一次和第二次清緬戰爭,直懟的話,僅僅幾千人的綠營兵全軍覆沒也不稀奇,但他們卻以最小的犧牲佔到了最大的便宜,不求氣勢之短長,只求現實中利益。

    而面對清兵正規軍,緬軍從不戀戰,當然,除了必守的重要據點,追擊的時候若即若離,慢刀剮細肉,溫水煮青蛙,慢慢擴大敵軍傷亡,被追殺則進退有序,不給清兵可乘之機,並未因撤退造成重大傷亡,這很不容易。

    ⑤後勤。這點無需多說,清兵的後勤補給是無法與本土作戰的緬軍相比的。

    反觀這一切,緬軍的優勢,竟然都是清兵的劣勢。

    起初綠營低下的戰鬥力,對敵軍一無所知的將官們漫無目的的指揮著一盤散沙式計程車兵做著無畏的犧牲,對後來的戰敗乾隆也不以為意,認為綠營戰力很低,並非緬甸強大。後期以為正規軍可以一戰功成,連侵佔後怎麼管理都已經開始考慮,但是偏偏事與願違,士兵死傷無數,連傅恆都未能逃脫死劫,總兵等高階官員也死去多名,可謂代價慘痛。

    終於得到教訓的乾隆心態也有一定轉變,勞民傷財不說,損失大員多名,自殺的自殺,賜死的賜死,關鍵是結果還是無法令自己滿意。

    但雖然這樣,如果歷史重演,乾隆會學得聰明一點,醒悟的早一點,士卒們死的少一點,但此戰同樣難以避免,不勝不足以威懾諸多藩國,不勝不足以立清廷“國威”,不勝不足以向臣民交代,戰爭本難避免,但打成這幅樣子,實屬不該。

  • 10 # 澹奕

    西伯利亞太冷,東南亞太熱,這兩塊如今看來近在咫尺的寶地,在古代中原王朝的眼裡都是一文不值的蠻荒之地,緬甸亦復如是,而且緬甸古代可沒那麼好欺負。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的西部,也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國家,歷史相當悠久,東漢時期,緬甸境內的撣國就多次派遣使臣入洛陽朝貢,不過在古代數千年歲月裡,緬甸與中原之間的來往並不算多,整個東南亞地區,與中原往來比較密切的國家都較少。

    元朝建立初期,曾攻破蒲甘城,使得當時的緬甸四分五裂,其中北部地區被元朝設定“蒲甘行省”,也稱“緬中行省”,性質比較類似於元朝在高麗設立的徵東行省,與內地有很大區別,而這也是中原王朝唯一一次將緬甸收入囊中。

    元朝消亡後,緬甸與明清兩朝都曾發生過戰爭。

    明緬戰爭:

    明朝建立初期,曾效仿元朝舊制在雲南的外圍設定六個宣慰司,其中四個主體位於今天的緬甸境內,明朝授予當地上層宣慰使職缺,當地土司接受明朝冊封,服從雲南的三司轄制。

    然而,明朝對於緬甸的管轄比起對東北等地的羈縻性質還要鬆散一些,嘉靖年間,隨著葡萄牙殖民者進入緬甸,明朝在緬甸的影響力開始削弱,到萬曆年間,逐漸強盛的緬甸東籲王朝不斷向雲南地方以及明朝的諸多外夷進犯,最終與明朝之間發生戰爭。

    嘉靖到萬曆年間,前前後後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明朝緬甸戰爭,雖然規模不大,而且明朝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最終也使得明朝在緬甸乃至整個中南半島的羈縻完全崩解。

    清緬戰爭:

    相對於明朝與緬甸之間的戰爭,清緬戰爭的名氣似乎要更加響亮一些,清朝中前期,與緬甸之間並沒有直接來往,雙方關係陷入停頓,當時的清朝忙著自己的事情,根本沒工夫搭理緬甸與西南地區。

    隨著清朝的穩定,寮國、安南與暹羅等紛紛成為藩屬國,而對於緬甸,清朝態度謹慎。乾隆年間緬甸正式納貢,雙方關係逐漸變好的時候,緬甸貢榜王朝突然強勢起來,將原本雲南外圍的諸多土司吞併,並襲擾雲南,最終引發了清緬戰爭。

    戰爭持續多年,雙方僵持不下,最終因為緬甸無暇同時應對日漸強盛的暹羅,因此主動向清朝求和而宣告結束,緬甸成為藩屬,乾隆帝將此列入所謂的“十全武功”。

    相對於明朝來說,清朝所開拓收復的土地還是比較多的,前期征伐比較頻繁,自唐朝之後就失去了的天山南北,在清朝被收回,對於青藏高原地區,清朝一改明朝時期軟弱乏力的羈縻制度,極大強化了在當地的存在感。

    看起來,清朝當時也算是相當銳意開拓,然而對於緬甸,清朝並沒有什麼興趣。

    第一,緬甸是個沒什麼價值的地方

    如果現在有人說緬甸沒有價值,實在是非常無稽,然而在古代的中原人眼裡,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中原王朝數千年裡,都將周圍地區看做是蠻荒,別說東南亞地區,就算是江南華南這些地區,在古代也是經歷了上千年的尷尬,直到兩宋,華南還被當成流放地。

    緬甸雖然是西南地區印度洋的出海口,但中原王朝向來核心在陸地,對海洋的興趣並沒有那麼強烈,不會為了什麼出海口去開拓,何況清朝時期施行禁海。

    緬甸雖然是如今世界著名的米倉,但清朝時期的緬甸,經濟發展程度並沒有多高,中原人前往當地,也大多是為了採買寶石、禽鳥之類的土特產,圖個稀罕,可不覺得緬甸有多麼大的經濟價值,值得中原人大費周章。

    第二,緬甸可不那麼好欺負

    雖然從體量還有其他諸多方面來看,清朝的實力都要比緬甸強很多,但是這並不代表清朝真和緬甸打起來的時候就可以贏,清緬戰爭持續了幾十年,當年明朝與緬甸之間的戰爭也斷斷續續了很久,也側面反映出了緬甸的實力沒那麼弱。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緬甸雖然綜合實力不如中原,但是它佔有地利之便,只要緬甸人盤旋在西南一帶,安守本土,那遠征的清朝大軍就很難佔到什麼便宜,中南半島的炎熱氣候,就算是當年的蒙古鐵騎,也是吃盡了苦頭的。

    清朝想要征服緬甸,就算是有了這樣的心思,也沒那麼容易,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三,緬甸並非是傳統領地

    相對於天山南北、高原雪山、遼河內外等地,緬甸在數千年歲月中與中原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緊密,甚至可以說比較疏離,即便是雲南地區,真正被中原融合也是在元朝開始的事情,在此之前都屬於地方上的藩,至於緬甸,連朝貢的關係維持得都沒有那麼久。

    對於清朝以及其他中原王朝來說,緬甸是十足的“外邦”,根本與中原文明教化的地區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而對於征伐這樣的地方,中原向來都沒有什麼動力,朝廷上也都是以反對為主,認為征伐外夷損失大利益小,實在是得不償失。

    中原朝貢體系的一貫傳統就是,稱臣納貢,不興干戈,從來都不是以完全的佔領、擁有為最終目的來建立與外邦的聯絡,包括緬甸在內,中原對藩國都沒什麼興趣。

  • 11 # 薩沙

    其實元代蒙古人曾經佔領過緬甸,但駐紮了一段時間就被迫放棄了。

    後來緬甸貢榜王朝建立以後,曾經多次騷擾滿清。

    為此,滿清幾次發動進攻,打擊緬甸,一度佔領緬北大部分地區,最終也是和談撤軍而已。

    為什麼如此?

    原因如下:

    第一,軍事物資無法供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著名的滇緬公路,這是一條從雲南到緬甸北部的山間公路。

    在已經有了汽車的現代,這條公路運輸也是艱險萬分,運輸量有限,被稱為世界上最可怕的運輸路線。

    這裡都是山區,道路險峻狹窄,汽車速度很慢,而且很容易出事。

    那麼,在古代沒有公路和汽車,依靠馬匹想要維持10萬大軍長期在緬北作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實,今天緬北高原地形也是極度複雜,所以才有那麼多少數民族割據武裝存在。

    第二,疾病太多。

    緬甸在古代有大量惡性傳染病,比如瘧疾、痢疾、霍亂、登革熱等等。

    當地人有一定抵抗力,還不怕這些,漢人沒有抵抗力,往往得病就死。

    這些疾病都是傳染病,一旦發作傳染的很快。

    在滿清攻打緬甸戰役中,病死計程車兵比打死的要多,蒙古大軍也是如此。

    在多年後,國軍10萬大軍被迫走了緬北野人山,結果有4萬人死於路上,基本都是得病死的。

    第三,緬甸人善戰。

    緬甸不是小國,人口眾多且善戰,往往使用持久戰對付敵人。

    漢人大軍長期在緬北遭遇這種作戰,不可能維持太久,最終會被消耗殆盡。

    其實,貢榜王朝當時相當強大,幾乎控制了整個印支半島,打垮了強大的暹羅,地盤相當巨大。

    所以,緬甸沒有納入中國版圖。

  • 12 # 千知秋

    清朝對緬甸的情感,可以說是非常複雜的。在乾隆時期,也曾想過,把緬甸納入到版圖中,因此爆發了清緬戰爭。當然,清緬戰爭是緬甸的貢榜王朝發起的。緬甸方面,憑著強大的實力,讓西南許多土司臣服。貢榜王朝以為這樣可以挑釁清朝,開始入侵雲南地區。清朝不可能讓緬甸得逞的。

    1762年,緬甸木邦土司和貢榜王朝,派出兩千人入侵清朝的孟定和耿馬等地。1765年,清朝再次以數千人反擊緬甸,由於指揮官劉藻不懂軍事,連吃敗仗,這是第一次清緬戰爭,以清朝失敗告終。1766年,乾隆派出邊疆大吏楊應琚,帶兵攻入緬甸,經過多次戰鬥,清軍失敗。之後的兩次清緬戰爭,清軍都無法消滅緬甸,戰果並沒有多大,還損失巨大。在緬甸和泰國交戰時,緬甸剛打贏泰國,又遇到清朝的進攻。雖然清朝無法贏得戰爭,但緬甸也不想再和清朝打仗,國庫已經耗盡。

    與清朝的戰爭,也拖垮了緬甸的實力。在南邊的泰國,不斷給緬甸施加壓力,1788年,為了緩解南部的危機,緬甸對清朝採取臣服的政策,自願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就這樣,緬甸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也沒有成為清朝的版圖的可能。四次清緬戰爭,都難打下緬甸,可見熱帶雨林地區不是那麼容易攻打的。

    根據朝貢體系的理論,只要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中原王朝就不會把藩屬國納入到版圖內,這是王道治理的影響。只要願意臣服,中原王朝進行冊封,雙方都會得到想要的結果。藩屬國得到與中原王朝的通商貿易,和受到中原王朝的庇護。中原王朝得到受尊崇,也滿足了虛榮心,這就是朝貢體系雙方得到的好處。這種體系避免四處擴張帶來的危害。它比殖民體系更加高階。

    既然有了這樣的體系,清朝的版圖擴張,基本就是達到藩屬國的邊界。東部有琉球國,東北有北韓,西部有哈薩克等國,西南有尼泊爾,南部有越南、緬甸等國。他們都是清朝的藩屬國,是朝貢體系中的一員。緬甸成為清朝的藩屬國,自然也沒有把緬甸納入到版圖中。不管是從軍事上,還是外交上,清朝也很難把緬甸納入到版圖中。

  • 13 # 青檸歷史

    打不過,就這麼簡單。

    一,緬甸曾是明朝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的轄區

    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俗稱雲南省,在明代時是個特殊的省份。一般內地的行省下轄州縣,雲南省不僅下轄州縣,還下轄“三宣六慰”,緬甸宣慰司是“三宣六慰”之一。

    但是宣慰司是羈縻統治機構,不是像內地州縣這樣的穩定的統治機構。宣慰司的宣慰使、副使都由當地頭人世襲擔任,中央僅僅是任命一下。這就造成了如果中國強盛則歸屬中國,如果中國衰弱就可能會離開中國。

    二,清緬戰爭

    乾隆年間,緬甸已經是中南半島上最強盛的國家了,甚至發起了對清朝的進攻。雖然清緬戰爭以清朝的勝利而結束,但清朝也損失慘重。戰後清緬雙方議和,清朝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統治,緬甸承諾每十年進貢中國一次,並保證不再侵犯中國。

    三,清朝末年的軟弱無能

    清緬戰爭之後的緬甸是類似於北韓的中國的藩屬國。中國與緬甸之間是國與國的關係,但中國是緬甸的宗主國,如果大清末年強盛的話完全可以按照在雲南、四川改土歸流的模式在緬甸設定府縣,使之成為中國實質上的領土。但因為清政府的軟弱無能,緬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國的宗主國地位也不被承認。

    不僅如此,英國還利用不平等條約讓清朝割讓了很多歷史上一直屬於中國的領土。比如緬甸東北部的佤邦、克欽邦等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領土,都是在清末被割讓給英屬緬甸。

  • 14 # 北洋水兵

    因為清朝開疆拓土是剋制的,並非一味的窮兵黷武。

    清朝開疆拓土之所以剋制,因為清朝始終以國庫存銀作為開疆拓土的基礎,因為清朝吸收了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儘量不過多因為戰爭而干擾民間,比如加稅,因此清朝總體上開疆拓土是比較剋制的。

    這其實是一種統治成熟的表現,因為清朝從開國到完蛋破事一堆,主要就是各種自然災害,康乾盛世這期間更是自然災害的高峰期,因此註定清朝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方面,而不是窮兵黷武。而且清朝開疆拓土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本土安全,維護帝國對各民族的統治,比如準噶爾的崛起、西藏與準噶爾勾結威脅到清朝對蒙古的宗主權,那麼清朝必須要滅亡準噶爾,征服西藏;俄國的南下威脅到東北安全,那麼清朝立即北上,爭奪黑龍江流域;臺灣島關係到東南沿海各省安全,那麼就把臺灣這塊沒有完全開發的地區納入版圖並設定府縣;廓爾喀覬覦西藏,那麼就把廓爾喀打服。

    清朝總體上稅率在 2%到4%這一區間,這在古典時代已經非常低了,可以說是薄徭輕賦,更何況還有永不加賦這條祖訓,因此清朝不會對民間強行攤派加稅。相比之下,明朝為了戰爭加派三餉加出了明末農民大起義,同時代歐洲稅率高達10%甚至是20%,相比之下足夠說明清朝統治的成熟。清朝中期王慶雲評價是施其從厚,斂其從薄;黃遵憲的評價是上稽百世以內,旁考四海以外,未有如我大清之輕賦者。

    日本上田信在《海與帝國》當中對清朝的評價是剋制的清朝,正是因為清朝統治成熟而做出的評價,因為清朝的政策經過完善得論證,非常穩健,對民間不會造成太多的不良影響,相反能夠刺激經濟生產,推動社會發展。而且西方學者伏爾泰、魁奈也曾積極讚揚清朝,說中華帝國的統治建立在科學和自然法的基礎上,因此統治者能夠多做利國利民好事。

    說道清緬戰爭,這場戰爭一是為了明確中緬邊境走向,二是打服貢榜王朝。因為貢榜王朝的崛起,與清朝爭奪西南土司的宗主權,甚至侵犯雲南,因此清朝必須要和貢榜王朝死磕。

    由於緬甸熱帶叢林居多,瘴癘橫行,因此導致清軍騾馬倒斃三分之二,一半以上的官兵因為水土不服染病;再加上緬甸畏懼清軍不敢野戰,搞叢林游擊戰騷擾清軍運輸線以及偷襲清軍小股部隊,導致清軍三次無功而返,損失重大。

    但是緬甸也吃不消,因為清軍隨時可以組織一支大軍遠征,緬甸能承受清軍幾次遠征還是未知數,而且根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觀察,緬甸如果不及時求和,貢榜王朝很可能因此而崩潰,而且泰華鄭信還藉機復國。同時,清帝國經此一戰基本上達到了目的,而且還明確了帝國對中緬邊境少數民族的統治,部分明朝時期失去的土司也被清帝國奪了回來。

    至於清朝為何不徹底征服緬甸,一是因為戰爭花費巨大,所以乾隆見好就收,沒有將戰爭擴大化;二是雲貴高原在地緣上天然壓制緬甸,因此主動權在清帝國手裡;三是即便征服緬甸,但是緬甸遠離清朝核心區,無法建立穩固的統治,離心力還是很強。所以,只要貢榜王朝服軟就可以。

    說句題外話,英國殖民緬甸之後就一直妄圖北進蠶食雲貴,雖然清朝在晚期失去了部分土司,但是地緣上雲貴高原依然壓制緬甸,如果中國強盛起來,必然會威脅到英國對緬甸的殖民統治。

    統治和戰爭一樣,都需要成本,往往統治的成本比戰爭還大,因此乾隆沒有選擇征服緬甸,只要緬甸服軟,而且雙方還建立了宗藩關係,這個結果對乾隆來說是可以接受的,對清帝國來說也是不錯的。

    全文完

  • 15 # 讀書的禕樂

    原因很簡單,因為清緬戰爭清朝失敗了。

    緬甸本來就不在傳統的中華版圖內,清朝也沒有動力征服他來多生事端,況且真打起來結果也不好說,比較連當年的忽必烈也沒做到。

    清緬戰爭是“乾隆十全武功”之一,但十全武功很多都是敗仗或者慘勝,清緬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敗仗。

    那時緬甸剛吞併了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正是霸氣側漏的時候,又開始與清朝產生邊境摩擦。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當時還沒有現在國界的概念,西南地方都是歸大大小小的土司實際控制的,這些土司身處於清朝和緬甸之間,經常是向兩遍都稱臣納貢的,不過有些更親緬,有一些更親清。

    緬甸想讓一些比較親清的土司完全臣屬於自己,於是引發了邊境衝突。

    清朝自詡為“天朝上國”,自然瞧不起緬甸這個“化外蠻夷”,就派了一些地方武裝去,結果敗了,讓後派更多的地方武裝去,然後又敗了,然後朝廷派兵來,最後還是敗了。

    打到這裡雖然緬甸一直取勝,但緬方也明白清朝是大國,自己就算一直勝利也撼動不了大清,反而一旦失敗了,對自己就很不利了,不如現在趁戰勢對自己有利,趕緊談判,還能談出個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這一點有的國家到1951年還沒弄懂)。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緬甸剛吞併的暹羅正在起義,緬甸需要趕緊回兵鎮壓。

    清朝這邊更是求之不得!本來就打不過,那邊有主動求和,那還不趕緊就坡下驢。然後向皇帝報告說“緬甸被我們打怕了,現在想向我們求和,為顯示您的皇恩浩蕩,咱就同意他的求和吧。”

    乾隆估計也多少知道一些自己的軍隊是啥德行,之前就懷疑過前線將領發給他戰報上的殲敵數有假,這場戰爭本來也不是他想打的,能這樣解決也算不錯,也不算有損皇帝威嚴,於是也同意了。

    到最後雙方條約簽訂的就有意思了,簽出了兩個版本,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近代之後都這樣,清朝這邊呈遞皇帝的版本是,緬甸要向清朝皇帝稱臣並納貢,而緬甸的版本里卻沒有這一條。

    那麼緬甸後來為什麼有成了清朝的屬國了呢,這就要說到英國了,英國在發動鴉片戰爭前,就對緬甸發動過入侵,緬甸人民抵抗的很頑強,造成英軍20000多人的傷亡(包括病死),而幾年後的鴉片戰爭比緬甸大的多的大清才造成英軍2000人的傷亡(大部分是病死)。

    可見當時的清朝有多腐朽了。

    這時緬甸想到了大清,心想我還有一個大哥呢,趕緊向大清求援,不過這時的大清早已自顧不暇,只能告訴緬甸“老弟,你自求多福吧”。

  • 16 # 靜夜史

    無它,鞭長莫及爾。

    很多人說緬甸由於山高林密、瘴多谷深,所以包括清朝在內的中原王朝都對緬甸無可奈何。

    但現實情況是,青藏高原的環境惡劣程度不比緬甸更優越,所以所謂地形阻隔並不是清朝難以拿下緬甸的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是緬甸距離中原王朝核心太過遙遠的區位因素,使緬甸最終“獨善其身”。

    事實上在乾隆時期的1762年,清朝確實和緬甸爆發了慘烈的戰爭,最終的結果是清朝和緬甸軍傷亡慘重,但清朝依然保持著巨大優勢,並奪回了清朝後期失去的多個土司,改變了中南半島的格局。

    而後,擴張慾望同樣強烈的清朝便選擇了見好就收,畢竟即便在戰場上擊敗緬甸,清朝也難以徹底控制。

    從明成祖朱棣於1413年設定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開始,中原王朝對雲貴地區的直接統轄才逐步展開,此前中原王朝要麼宋揮玉斧止步大渡河,要麼任命當地土司推行羈縻統治,直到明朝才開始以改土歸流逐步實現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直接統治。

    改土歸流作為中原王朝加強對西南地區統轄的重要手段,對於維護領土完整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但問題是,受制於其他方向的威脅和掣肘,以及小農經濟生產力的限制,改土歸流在整個明朝時期都沒有取得明顯進步,雲南依然是沐氏家族駐守,推行著和中原王朝截然不同的諸侯模式。

    直到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亂,才真正將統治力延伸到雲南。

    但從雲南越過橫斷山脈一路向西,即便不像明朝到清朝這樣經歷幾百年時間,所需時間也絕對不會短。

    而清朝儼然已經是專治王朝的迴光返照,彼時的英國殖民者,也從海上紛至沓來,在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對抗中,清朝依然難以成功。

    而且在閉關鎖國的大背景下,所謂緬甸作為印度洋出海口的價值並不大。

    當然更重要的是,緬甸的得與失對於維護中原王朝而言並不是那麼要緊。換句話說,清朝可以沒有緬甸,但不能沒有新疆,這種戰略價值的考量,也註定了清朝不會在緬甸身上耗費太多時間。

    所以,緬甸的獨善其身,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7 # 清水空流

    這裡首先確定一點,緬甸從來就沒有被中國曆代王朝所控制。如果說越南和北韓曾經是中國的屬國,其國王必須由中國明清兩代帝王所冊封的話,那緬甸卻始終保持了相當的獨立和自主,而中國自己直到明朝建立以後才算是有效地控制了雲貴地區,而此時的緬甸也是的東南亞大國。實力並不弱小,而滿清乾隆時期,多次與緬甸發生戰爭,而滿清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而緬甸在明清時期卻是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

    緬甸這個地區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並不陌生,在唐代就有了有關緬甸的記載,但歷代王朝與緬甸交往不多,更不上控制。明代以後加強了與緬甸的交往,有過短暫的交手。也沒有達到控制緬甸的目的。南明時期。也就是公元1659年,永曆皇帝逃入緬甸。但經過緬甸與滿清的交涉,緬甸國王將將永曆皇帝“引渡”滿清,永曆被吳三桂絞死。後來乾隆朝與緬甸交戰也沒有佔到便宜,乾隆一朝前後長達7年、耗費了911萬兩白銀以完敗告終。清緬戰爭打了四次,清朝四戰皆敗。但對於緬甸來說,長期戰爭他也消耗不起,於是在乾隆三十六年,也就是1769年,正式成為滿清的22個附屬國之一,這一狀況持續了一百多年。再往後,緬甸就被英國佔據,成英國殖民地。

    從這裡可以看出,緬甸沒有被中國中央王朝控制就在於路途遙遠,佔據緬甸得不償失,因而就雲貴地區本身而言,雖然設立了雲貴總督,但就當時而言,雲貴地區屬於貧瘠之地,糧食都無法自給,所有物資都得依靠四川接濟,交通更是十分困難。更重要的是,雲貴屬於未開化的地方,地方還不是州縣制。少數民族居多,大都是土司治理,在自身都無法保障的情況下,如果對外征伐就更困難了。乾隆朝第一名臣當朝宰相,乾隆的大舅子傅恆幾乎就是死在緬甸,明清兩代王朝在西南方向上的極限差不多就是到雲南了。明清兩代攻打緬甸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況且還未必有心思。實際上,明清兩代對緬甸或者說西南地區一直採取的一種獨特的管理體制——羈縻統治。這種政策在明代三宣六慰制度建立之後達到了高峰,其範圍囊括了整個緬甸、寮國北部和泰國北部地區。

    三宣六慰制度的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寮國宣慰司。這其中囊括了緬甸,寮國和泰國的一部分,而實際上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緬甸土邦對於明王朝也沒有立即歸附,不過就是名義上歸雲南地方管轄方面的,實際上是各行其是,可以說,滿清兩代都曾經意圖控制緬甸,將其納入版圖,但由於緬甸過於強悍,交通不便利。多種因素之下,使得緬甸始終處於獨立的態勢,與越南和北韓納貢有本質的不同。

    乾隆是很想把緬甸納入版圖的,所以從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在1769年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主將傅恆談判定議畫押,正式停戰。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然而,議和是乾隆和緬王都不想看到的,緬王直接就把議和書撕了,壓根不想向清朝稱臣,但消耗戰緬甸國力不行了,最後只有節奉表納貢,但也只是名義上的。

    當時緬甸作為東南亞第二大國,歷史上曾是中南半島上的霸主,國力十分強悍,就連英國入侵,緬甸也是三次才成功。對於明清兩朝倆來說,覺得划不來,統治成本遠高於收益。也就放棄了。

  • 18 # 破剪成碟

    唯一統一緬甸的機會就是,解放戰爭末期,當初就應該組織準備起義的十幾萬國軍假裝敗逃進入緬甸(實控在我軍),此時的緬軍不堪一擊,可輕鬆控制緬甸全境,發展個幾十年,大量移民稀釋當地的民族比例,緬甸全境將實現漢化,屆時宣佈加入中華大家庭,我們將多出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富饒土地,並獲得印度洋出海口,建立西海艦隊,徹底擺脫美國對中國的圍追堵截。

  • 19 # S黃青松

    清朝與緬甸經歷過4次戰事,並沒有征服緬甸。在經歷清緬戰爭結束18年後,在1788年,緬甸迫於周邊暹羅等國壓力,主動改善了與清朝的關係,進行“進表,“朝貢,“冊封”等朝貢程式,向清朝奉表納貢。所以,清朝始終沒有將緬旬納入清朝版圖。

  • 20 # 張先生有話好說

    江山都是打下的,疆土都是將士流血攻城掠地得到的。所以每一寸國土都流淌著先輩的血汗和真情。緬甸因為偏遠,實力不能對皇帝造成威脅,且能臣服歲歲進貢,弱小邊遠,清朝因此無心納入版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的牆一平方需要多少輕質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