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敵荷蘭三棍客
-
2 # 6974中國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滅六國而統一天下。自此,中國進入了大一統的時代。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的統一大業的王朝,僅僅存在了十五年,便結束了其一生。
秦始皇傳之萬世的想法終究是落空了,許多人認為,秦朝之所以滅亡,是被秦二世與趙高給作死的,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
秦二世與趙高的胡作非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沙丘,這位千古一帝的生命,永遠的終結了。
秦始皇死後,趙高與李斯合謀,矯詔殺掉了扶蘇,將胡亥推上了帝位,是為秦二世。
秦二世上位之後,只顧享樂,不顧百姓生死。而趙高為了掌權,忽悠秦二世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臣名將。
秦二世與趙高的胡作非為,導致了百姓更加的民不聊生,於是,陳勝和吳廣揭竿而起了。
很快,秦朝大地遍佈硝煙,反秦聲勢越來越大。
在這時候,趙高殺死了秦二世,妄圖自己當皇帝,而後趙高本人也被秦王子嬰所殺。
可以說,秦二世和趙高的胡作非為,是秦朝滅亡的最直接的原因
-
3 # 使用者1073446835993
秦朝滅亡於農民起義,它的下一個朝代是由劉邦建立的漢朝。陳勝起義後,舊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和項梁侄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不久項梁率領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隊伍擴大到六七萬人,連戰獲勝。
閩越貴族無諸和搖也率領族人,跟著秦番陽令吳芮反秦。原沛縣亭長劉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澤,也襲擊沛令起事,歸入項梁軍中。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為楚王。以後,項梁在定陶敗死,秦章邯軍轉戈北上,渡河擊趙。
這時,代替蒙恬戍守朔方邊塞的王離,也率大軍由上郡(治今陝西榆林東南)東出,包圍了張耳和趙王歇駐守的鉅鹿城(今河北平鄉境)。楚王派宋義、項羽救趙,派劉邦西入關中。
-
4 # 使用者2810019389076xx
秦朝1.國家初定,秦法過於嚴苛。
2.國家初定,應當休養生息,不該太興土木。
3.秦始皇突然離世。
4.趙高竊國,殺秦國棟樑自斷臂膀5.未處理好和六國舊貴族關係。
6.繼任者無治理國家的才能。
7.秦朝最精銳兩支部隊未及時救授。
8.各地發生義軍起義,梟雄迭起。
-
5 # 聰穎書籤42
秦朝滅亡在秦二世手裡。二世嬴胡亥也稱二世皇帝,秦始皇去世後,胡亥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逼死哥哥扶蘇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於前207年被趙高逼自殺。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於公元前207年滅亡。
 秦朝滅亡的原因
1、秦末時期,統治者大興宮殿、長城等重要的工程設施,導致勞財傷民,國力漸退,人民徭役沉重,加劇了秦朝的滅亡。
2、統治者秦始皇以及胡亥的殘暴。秦始皇主張以武力治理國家,致使當時人人道路以目,胡亥殘暴到了極點,從而引發了秦末的農民起義。
3、秦朝的法制體系已經僵化。秦朝是一個以法家理念為治國原則的國家,但是在統一六國之後,原有的制度開始出現僵化,而秦朝卻因循守舊,不思變通。
4、秦始皇的突然死亡。秦始皇突然暴斃,臣子根本來不及安排後事。此時趙高為了自己的利益篡改遺詔,處死扶蘇和蒙恬,讓昏庸無能的胡亥登上了皇位。
-
6 # 0醉夢鄉野
秦國從統一至滅亡只用了15年,關於其滅亡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主要原因是商鞅變法導致秦國體制畸形,高度集權、缺乏彈性的體制導致帝國難以駕馭版圖驟增、文化經濟繁榮且宗族勢力強大的六國地區,迅速瓦解崩潰。
商鞅激進的變法隨著導致秦國國力、凝聚力達到飽和,難以適應天下一統的客觀環境。
一、社會主要矛盾轉移。
隨著統一天下,秦國以及六國的社會矛盾悄然發生變化,秦國面臨結構性轉型。
統一前,秦主要社會階層分為農民與軍人,獎勵耕織、按功授爵,只有戰爭才能使得兩大階層獲益。
統一後,中國再無大的戰事,秦人無仗可打,也就難以按功授爵,從軍不再是秦人獲取爵位、土地的捷徑,軍隊戰鬥力銳減在情理之中。同時,秦國農業人口飽和,產生大量剩餘勞動力,秦始皇大興土木、南征北伐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解決勞動力問題,以工代賑。
秦統一後,秦國民眾方向迷失,國家凝聚力明顯下降,農業化、軍事化的體制遭遇瓶頸。
二、高度集權的體制導致秦政權統治階層空心化商君變法導致秦王集司法、財政、人事權於一體,高度獨裁專制,爵位不世襲罔替,導致權力集中。
皇帝權力缺乏制衡,可以動輒殺害大臣,大臣沒有世襲的領地,人身安全與財產毫無保證,只充當皇帝打工者的身份,皇帝與大臣並沒有實現利益共同體。
地方組織上,秦人極力瓦解宗族,削弱對君主的威脅,反而言之也削弱了防禦外敵的能力。
因此,秦朝看似無比強大,實則外強中乾,統治階層空心化,缺乏凝聚力。
三、文明的差異
“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野蠻民族透過武力征服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他們往往被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恫嚇愚民,在文化程度最落後的秦國卓有成效;
秦始皇以吏為師,焚書坑儒則是激化了六國與秦朝的矛盾。
專制體制對付文教落後的秦國尚且有效,面對文化高度繁榮的山東六國,則引發尖銳的矛盾。
文教的不匹配、民族認同感的缺失導致秦國與六國高度對立。
秦的滅亡是體制的問題,秦國功利嚴密的體制難以統治龐大的帝國。
-
7 # 使用者9997016568205
秦二世暴政,各種自然災害疊加,使得平民百姓民不聊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陳勝吳廣為代表的農民起義紛紛響應,最終被以項羽劉邦為代表的起義軍所滅!
-
8 # 天成峰景
秦朝從直接上來看,毀於項羽之手。“先入咸陽者,王之。”
項羽攻入秦朝都城咸陽,標誌著秦朝的滅亡。
從內來講,秦始皇的突然死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誘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秦朝的毀滅和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等有關,也和當時的國內國外的形勢有關。
-
9 # 使用者5259763120973
秦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是農民起義的出現讓秦朝走向衰亡,第二是統治者大修宮殿致使百姓怨聲載道,推動了秦朝滅亡,第三是統治者的殘暴不仁,使秦朝備受爭議,第四是秦朝內部統治混亂,秦二世寵信趙高致使宦官專權,從而加速了秦朝消亡。
-
10 # 蜜蜂飲蜂蜜
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秦朝的法制體系已經僵化秦朝是一個以法家理念為治國原則的國家。
但是在統一六國之後,原有的制度開始出現僵化,而秦朝卻因循守舊,不思變通。
如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因為大雨延誤了戍期,這本是一個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責。
但是秦法卻不問經過,只看結果,最終迫使陳勝、吳廣等人揭竿而起。
二、秦朝的暴政使得人民無法忍受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戰立國,力求將全國所有的資源都供給到軍事上。
這在六國紛爭的大爭之世非常有效,但卻不適合於統一後的長期發展。尤其是秦朝在統一後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長城、秦皇陵等耗費巨大的工程。
同時秦朝的官吏也殘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眾負擔過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
三、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陳勝吳廣在起義之後也不過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這樣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後,以數百人那麼多,就能“攻大澤鄉,收而攻蘄。
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見秦朝政府運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四、秦朝的大軍多在邊疆,內部空虛在陳勝、吳廣起事之時,秦朝的大軍不是在邊疆抵禦匈奴的入侵,就是在嶺南一帶,內部的兵力極其空虛。
這主要是因為秦皇在收繳了天下武器後,自以為沒有人敢再起兵作亂了,所以放鬆了對國內的防禦,而將目光放到了對外擴張上。
五、秦始皇的突然死亡秦朝滅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秦始皇的突然暴斃。因為事出倉促,根本來不及安排後事。
他完全沒想到奸臣趙高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敢篡改遺詔,處死扶蘇和蒙恬,讓昏庸無能的胡亥登上了皇位。
此外,六國的後裔從未放棄復國的目標,他們一直在默默等待著一個推翻秦朝的時機,尤其是同秦朝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楚國後裔,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最終秦朝也正是滅亡於楚國後裔項羽。
-
11 # 使用者8026275761286
秦朝是被劉邦滅的,劉邦攻下咸陽,秦王子嬰開城投降,秦朝滅亡
秦朝是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在江淮起兵一起抗秦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秦朝滅亡。
-
12 # 好夢定然成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世人皆知的諺語很形象的解釋了秦帝國覆滅的根本原因。
六國遺民與老秦人(統一戰爭興起的軍功貴族階級)之間的對立在帝國內部是無法調和的,始皇帝雖然倚重於六華人才,但在這件事情上是非常清醒的,他心裡門清,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所以,扶蘇與胡亥之間,他選擇立胡亥為繼承人,扶蘇再如何優秀都不行,因為從一開始他的立場就錯了。
在我們後人看來,秦滅六國是歷史趨勢。就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是血與火的爭鋒,是以滅國亡種為代價的,根本不存在任何妥協的餘地,否則始皇帝也不必奮六世之餘烈了。
秦統一天下贏得了先手,習慣了正面硬剛,卻疏忽了黑影裡的毒蛇,於是一朝崩潰,成了無可挽回的局。始皇帝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極致,設群縣、書同文、卻匈奴,可惜時局如此,為之奈何!
-
13 # 遠赴征塵
軍隊死亡人數是200萬,其中一半是死於秦國名將白起。老百姓的死亡人數已經沒有記載了,應該是秦朝統一初期被資料銷燬了
回覆列表
毀於秦末時期,統治者專制殘酷統治、大興土木。
導致勞財傷民,國力漸退,人民徭役沉重引起農民起義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統治黑暗時期,人民生活十分貧苦,在暴秦的統治之下,人們反秦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爆發了浩蕩的反秦起義,秦朝亡於浩浩蕩蕩的秦末農民起義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