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81290121170747

    有一天,老和尚攜小和尚雲遊四方,中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繼續與小和尚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麼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走過20里路,小和尚終於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你怎麼背女人過河呢?”老和尚嘆道:“我早已放下,你卻還放不下!”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心胸寬廣,思想開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遠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 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諸行動時,“ 拿得起” 容易,“ 放得下” 卻難。   於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個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糾葛的人,往往會理智失控,剪不斷,理還亂。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稱是理智的“放”。   於財,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將進酒》詩中寫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如能在這方面放得下,那可稱是非常瀟灑的“放”。 於名,能否放得下。據專家分析,高智商、思維型的人,患心理障礙的比率相對較高。其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一般都喜歡爭強好勝,對名看得較重,有的甚至愛“名” 如命,累得死去活來。倘然能對“名” 放得下,就稱得上是超脫的“放”。   於憂愁,能否放得下。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憂愁可說是妨害健康的“ 常見病,多發病” 。狄更斯說:“ 苦苦地去做根本就辦不到的事情,會帶來混亂和苦惱。” 泰戈爾說:“ 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沖洗。” 如果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是幸福的放” ,因為沒有憂愁確是一種幸福。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讓我們一起來學會“ 放得下” ,以此來增強我們的心理彈性,共享“ 放得下” 的福份。   魯迅先生曾說過:“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豁達。”有禪慧的人生,就是當拿起的時候拿起,當放下的時候放下。   拿不起、放不下,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不必為今天之事瘋狂,為昨日之事懊悔,為明日之事憂懼。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能夠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天生豁達的人,另一種是經歷的磨難多了的人,心已經被磨的無所謂了、豁達了,才會放的下的人。   當你突然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能有什麼時,自然會選擇放棄。拿的起放的下,做起來其實沒那麼難,最難的是你要先說服自己的心,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意思是說“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我們不能因為痛苦而拋棄曾經的一切,順其自然最好。   這世上誰又能真正拿得起、放得下呢?我們絕大多數畢竟都是平凡人,有了感情,就對情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財放不下;有了職位就對權放不下。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太多的外在的東西在在乎了,所以既不容易拿起也不容易放下,這使我們生活在這世間,過得非常艱苦,有太多的無奈。   常常告訴別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問題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不管用了。其實,放下是解脫內疚和憂慮的行動之鑰匙。學會不過度憂慮,放下、放下、再放下,即使很難做得到,仍不失為一條能夠走向快樂的道路。   猶豫只會讓人傷心,留下遺憾和悔恨,不管結局如何,我們都應該拿得起放得下。情是要遵守諾言、遵守原則的,得到幸福的同時,也要承擔痛苦,這就是責任,該拿起的必須拿起,該放下的必須放下。儘管情感的糾纏不易理清,但我們依然要面對、要承受。坎坷的人生道路,事事多蹉跎、費思量。   一個人要拿得起,放得下,這句話聽得很多,可真做起來,這“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就難了。所謂“放得下”,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就是遇到“千斤重擔壓心頭”時能把心理上的重壓卸掉,保持著一種輕鬆自如的狀態。我自愧未到此境界,只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終於的,想透徹了,原來要做到“放得下”,就要有一種簡樸唯我的生活態度,不在乎外界世俗的衡量標準,也不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只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就好比“瓦爾登湖”中的生活境界,也似於小龍女的不食人間煙火。   古人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其實,人生也不過如此,說來說去,自己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滿意程度關鍵來自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孔子說他的得意****顏回:“一擔食、一瓢飲、居陋室,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還有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讓我們明白,原來人要活得開心快樂,就要聽由自己的感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就是我最最缺乏的的一種生活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摺合標準立方體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