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你若芬芳蝴蝶自來914

    澳門歷史城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以澳門舊城為中心,串連起逾20個歷史建築。歷史城區的範圍東起東望洋山,西至新馬路靠內港碼頭,南起媽閣山,北至白鴿巢公園。該城區建築群中的各建築建成時間從明至民國,時間跨度達400多年。

    澳門歷史城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中部至西南部一段狹長的地形內,透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把澳門歷史建築連為一體,同時也包括半島東部的東望洋山上的東望洋炮臺。 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澳門歷史城區主要景點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處歷史建築。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遺大會。澳門歷史城區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16世紀中葉,因應中外貿易的新形勢,明朝政府劃出澳門半島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為主的外國商人居住及進行貿易,一個融合歐、亞、非、美四洲人民的"華洋雜居"的國際城市由是誕生。葡萄牙人將這個用城牆圍起的城市命名為"天主聖名之城",澳門歷史城區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明末清初,天主教傳教士以澳門為傳教基地,從事遠東地區的傳教工作,為中國帶來了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及人文藝術,又向西方介紹了中國的文化成就。而作為基地的澳門,在各修會的努力建設下,開創了許多"中國第一"的事業,如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中國第一所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中國第一所以西方金屬製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廠(聖保祿學院附屬印刷所)、中國第一份外文報紙(《蜜蜂華報》AAbelhadaChina)等等。


    自16世紀中葉開始,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瑞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北韓甚至非洲地區等不同地方的人,在澳門歷史城區內蓋房子、建教堂、修馬路、築炮臺以至闢建墳場。文藝復興後的一些主要建築形式、風格,結合亞洲其它地區不同的建築元素在澳門產生了新的變體,形成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


    建築格局

    結構

    澳門歷史城區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中部至西南部一段狹長的地形內,透過相鄰的廣場和街道把澳門歷史建築連為一體,同時也包括半島東部的東望洋山上的東望洋炮臺。


    從空間佈局上澳門歷史城區文物建築主要呈條狀分佈,分佈密集。按具體分佈來說,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端,守護著內港的入口;港務局大樓位於媽閣廟左側的媽閣斜巷,往前經過媽閣街為鄭家大屋所在的亞婆井前地;再往前經高樓街至風順堂街,聖老楞佐教堂聳立在街的盡頭。聖老楞佐教堂背後的風順堂上街連著三巴仔橫街,聖若瑟修院聖堂的大門就設在這裡,而聖若瑟修院則與聖堂緊鄰。三巴仔橫街往右折上夜晦斜巷是崗頂前地,這裡有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和何東圖書館。崗頂前地經東方斜巷向下走到新馬路,旁邊就是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大樓對面的議事亭前地,左有三街會館(關帝廟),右有仁慈堂大樓;由仁慈堂大樓經羅結地巷轉左,大堂(主教座堂)就在眼前;經過大堂進入大堂巷,盧家大屋巍然地靜立巷中;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左邊是優雅的玫瑰堂,往前走,經賣草地街再轉大三巴街,盡頭處就是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右邊是大炮臺,左邊則是舊城牆遺址和哪吒廟。大三巴往左拐出花王堂街便是聖安多尼教堂,不遠處就是白鴿巢前地,東方基金會會址與基督教墳場緊貼地候在前地的右側。而東望洋炮臺、燈塔和聖母雪地殿聖堂屹立在澳門半島的最高峰東望洋山的山巔上。


    特點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當中包括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最古老的西式炮臺建築群、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學等。 在建築風格上具有歐洲天主教國家中世紀城市和葡萄牙建築色彩,淡黃、粉紫色的外牆,白色的裝飾線角,形成澳門建築清新、素雅而又亮麗、華貴的整體外觀,有別於中國內陸地區的任何城市。


    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城區內的建築大部分仍完好地儲存或保持著原有的功能。


    主要建築

    綜述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線而成,包括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多個廣場空間,以及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裡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臺、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臺(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等20多處歷史建築。


    媽閣廟

    媽閣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半島的西南端媽閣山西麓,建成於明朝,在澳門世界遺產中被排在第一,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儲存時間最長的,在葡萄牙人來澳門之前就有媽閣廟了。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傳說葡萄牙人初次登上澳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媽祖閣渡頭"和這座寺廟。當地人指著寺廟說,這是"媽閣"。葡人以為"媽閣"就是這個島的名字,於是便有了macao這個地名。


    媽閣廟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建築物。 廟前一對鎮門石獅,形態逼真。廟中有大殿、石殿、弘仁殿和觀音閣,均飛簷凌空,氣勢雄壯。廟內的一塊洋船石上面雕刻著古代海船的圖形。


    港務局大樓

    港務局大樓,原稱嚤囉兵營,又俗稱水師廠,位於媽閣山邊的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築特色影響的磚石建築。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成,是當時由印度來澳門的警察的營地,可駐200多官兵。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做港務局和水警的辦公地點,現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港務局辦公大樓。


    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約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是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為典型的嶺南民居大屋,木雕石雕技藝精湛,是中華文明在澳門建築上的典範。同時又受葡式住宅及西方古典風格的影響,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是西式的。庭院古色古香,有鄭觀應手植的紫荊花。


    聖老楞佐教堂

    聖老楞佐教堂,中文名稱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現規模製式形成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教堂建築外觀特徵在歐洲古典式的基礎上帶有巴洛克風格。教堂左右鐘樓並峙,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鐘,供教堂做彌撒時搖動震鳴用。教堂屋頂,是中國式的金字瓦面,聖堂內掛有古式吊燈。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聖若瑟修院及教堂,又稱小三巴寺,由耶穌會士建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聖若瑟修院聖堂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興建,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現大三巴牌坊前身),因此本地人又稱它為"三巴仔"。聖堂1953年再被修葺,以巴洛克風格著稱。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清咸豐十年(1860年)由澳門葡萄牙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整個建築為希臘古典復興風格。崗頂劇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


    何東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原是何東別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整個建築為黃色。原主人為葡華人,民國七年(1918年)被香港富豪何東爵士購買,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他去世後將別墅贈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公共圖書館之用。


    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又稱龍鬚廟,也叫崗頂教堂。早在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耶穌會教士即在崗頂修建教堂,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建成,並在後面增建了一間修院。初時建築簡陋,教士們用蒲葵葉來覆蓋教堂的屋頂,每當海風勁吹,教堂屋頂的樹葉即隨風揚起,華人看著這情景如同龍鬚豎起,所以稱這座教堂為龍鬚廟。建成後約30年,遭炮火轟擊,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建。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前身為市政廳,後曾多次重修,現規模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所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二樓的圖書館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啟用,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圖書館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俱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現專門收藏17世紀~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


    三街會館

    三街會館,所在地原為澳門繁華市區"榮寧坊",門口有對聯"榮居康樂境,寧享太平年"。會館初建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為表崇敬之意,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之後祀者日眾,人人入內拜祭,會館功能不斷退化,而祀神則成為其主要功能,到後來人們直呼其為"關帝廟"。


    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大樓,明隆慶三年(1569年)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了仁慈堂,負責慈善救濟工作。成立後,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家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育嬰堂、麻風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8世紀中葉,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形成現有面貌,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整體除花崗石柱基外,均以白色粉刷。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又稱大堂或大廟,始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築。清乾隆五十四年(1849年),天主教集眾捐款,重新改建。建築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外形莊嚴純潔,內部精巧華麗,教堂裡面裝嵌有美麗的彩色玻璃,正面兩邊為雙塔式建築,澳門教會的重大慶典,必在此舉行。大堂奉祀的是聖彼得。主祭壇空間深遠,設計簡單,祭壇下掩埋著16~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


    盧家大屋

    盧家大屋,是澳門商人盧九家族的舊居,又名"金玉堂"。盧家為廣東新會人,大約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移居澳門。大屋約落成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以青磚建造,仿廣州西關大屋佈局,高兩層,屋內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蠔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鑄鐵欄杆等,反映了澳門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是晚清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代表。


    玫瑰堂

    玫瑰堂,又稱多明我堂,由道明會士(又稱多明我會)創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初建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樟廟";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玫瑰堂。清道光八年(1828年),教堂進行大修,教堂有著巴洛克式大門,奶白色外牆和綠色百葉窗非常醒目。教堂內的天花板上佈滿了圖案裝飾,形狀各異的彩色玻璃片組合成的各種圖案,教堂旁邊的四層"聖物寶庫"收藏了300多件澳門天主教的珍貴文物。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天主教堂,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曾經是天主教遠東教區的大本營,"相逢十字街頭客,盡是三巴寺里人"。先後被焚燬3次,大三巴只剩一堵殘壁,是澳門標誌性建築遺蹟。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由日本工匠協助建成,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細。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其下再分三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一銅像,十字架下是一具銅鴿,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徵聖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是一個耶穌聖嬰像,像的旁邊刻有用以釘死耶穌的工具。第三層的正中刻著一個童貞聖母雕像,旁邊以牡丹和菊花兩種花朵圍繞。雕像左方還刻"永恆之眾",一艘"葡式帆船"及"面目猙獰的魔鬼"。右方則刻有代表生命之樹及聖母征服魔鬼並刺穿其骷髏的影象。第三層的下面有一層壁龕,有四位耶穌會聖人雕像。牌坊的底部有三面大門,正面的大門上刻有拉丁文MATERDEI字樣,意即"天主聖母",兩側的門上刻有耶穌的記號"IHS"。


    大炮臺

    大炮臺,位於柿山(炮臺山)之巔,是澳門中央炮臺,有42門大炮,是葡萄牙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天啟六年(1617年~1626年)修建的,名聖保祿炮臺,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炮臺。佔地約1萬平方米,呈不規則四邊形,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構成了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炮火防衛網。


    聖安多尼教堂

    聖安多尼教堂,約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嘉靖三十九年(1558~1560年)間,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安多尼是天主教徒信奉的"婚姻主保"之神,葡人婚禮多在此舉行,因此稱之為"花王堂"。聖安多尼教堂多次遭到火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大火災使整座教堂只餘下殘垣斷壁,但在第二年就由教徒們捐資重建。因為花王堂是全澳門最早的教堂,所以其他教堂都以其鳴鐘為表率,每當其教堂響起鐘聲時,其他教堂即群起響應。


    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大樓,現有建築修建於18世紀中葉,19世紀末根據新古典的表現方式加建現有立面之拱廊部分。仁慈堂為磚石建築,建築整體除花崗石柱基外,均粉刷以白色。建築物正立面上層為大樓之外廊,下層為寬2米的公眾通道。立面牆身是建在10個方形的花崗岩柱基上,柱基間則以磚券相連。在柱基上均設有壁柱一對作裝飾,這種券柱式建築手法在立面上重複使用,令大樓立面具有一種鏤空的效果。建築物寬22米,女兒牆高度為12.5米,左右分為三部分,中間部分寬22米,其頂上之三角形山花高達16米,打破了建築物的水平感,主面上下兩層各開有7個券拱,其中以中間3個較大,而券拱兩側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層中央三組為愛奧尼式圓柱,兩側4個則為愛奧尼式方柱,至於下層則為科林斯柱式,兩側為圓柱,中間卻是方柱,並以疊柱形成出現。


    東望洋炮臺

    東望洋炮臺(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教堂),修築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明崇禎十年(1637年)擴大增修,翌年完工,建築佔地約800平方米,炮臺平面為不規則多邊形,牆高約6米,立面由花崗石築建而成,女兒牆不作雉堞式設計,在架設大炮的地方,女兒牆稍為降低。炮臺內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約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祀奉雪地聖母,教堂內部的壁畫運用了中國繪畫的技法,整個畫面是中西文化和藝術的大融會,是該地區眾多教堂中獨一無二的。東望洋燈塔建成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中國也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燈塔。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位於崗頂前地,建築長41.5米,寬22米,中式坡屋頂之屋脊高為12米,屋簷高為7.5米。建築設計為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平面作縱向佈局,圓形的觀眾席前後佈置了前廳及舞臺,兩側是可供休息的長廊,長廊上設有樓梯直達二樓觀眾席,觀眾席為月牙形,依靠樓下10條排列成弧線的柱子支撐著。劇院正主面為一面寬15.7米的門廊,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券洞寬約3米,而8條倚柱均長約6米,山花及柱子上裝飾較為簡單,令立面看起來更為雄偉、高聳。與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崗頂前地之側立面,其牆上連續開滿9個寬2.45米的落地大窗,進一步加強屋面水平感的同時也表現出一種渾厚的氣度。建築整體粉刷以綠色,襯托墨綠色門窗及紅色屋頂,在以黃色為主調的周圍環境中,既和諧共處又突顯個性。


    哪吒廟

    哪吒廟,建築深8.4米,寬4.51米,為兩進式建築,中間沒有天井,是傳統中式廟宇中較罕見的例子,主要由相連的門廳及正殿組成。正殿進深5米,四面牆體均以青磚築建而成,青磚表面抹灰並重新劃上磚線,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正脊高5米,簷口高3.4米。整體主要以灰色為主,除山牆上有少許草尾點綴外,一般不作裝飾。正殿入口前是哪吒廟之門廳,它是歇山式建築,部分屋頂重疊於正殿屋頂上。門廳三週不砌牆,只以漆上黑色木欄柵圍繞。整個屋頂之重量,由正面兩條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牆之木樑承託,建築正脊有鰲魚及寶珠襯托,垂脊呈飛簷狀。建築整體裝飾簡約。


    歷史文化

    出版書籍

    2006年,許政編著《鮮有的"文化共時結構"--"世界遺產"澳門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2007年,童喬慧編著《澳門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實踐》。


    2007年,澳門學者邢榮發編著的《明清澳門城市建築研究》,介紹了明清時期澳門城市建築的自然環境、歷史沿革,及對澳門的Continental風格與葡萄牙風格建築作了敘述,該書榮獲第二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獎的著作類一等獎。


    2008年,《澳門文物建築筆記》是由兩位澳門從事文物保護和建築設計的人士張鵲橋,陳建成以建築藝術的角度對文物的某個片面進行談論。


    2009年,譚明編著《澳門遺產地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


    2009年,李璽、毛蕾編著《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旅遊的創新性開發策略研究--遊客感知的視角》。


    2009年,吳堯、朱蓉編著《更新過程:澳門歷史建築群世界遺產保護研究略記》。


    2009年,龔愷《"內"與"外"的改造一~對澳門歷史文化街區的一~次城市更新設計》。


    2010年,陳金華、黃家儀編著《基於公眾感知與參與視角的澳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2010年,袁俊、張萌編著《生態旅遊視野下的澳門文化遺產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


    申報過程

    早在澳葡政府時期,將澳門歷史城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遇到了很多技術問題;但自從澳門迴歸中國,申報便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援。2001年年初,中國國家文物局派出三名專家到澳門協助文化局制訂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申請書的初步文字,並就相關申請程式和配套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澳門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於同年7月23日,主持了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啟動儀式,宣佈中國將於2003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其中一項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為"澳門歷史建築"。


    到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舉行會議時,"澳門歷史建築群"已被確定為"2005年中國惟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案",並將會在第29屆世界遺產會議上被審議。


    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2005年7月15日的會議上,澳門歷史城區獲得一致的決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評定標準

    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


    (ii)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iv)人類歷史發展中某一建築風格的傑出範例;


    (vi)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絡。


    文物價值

    澳門歷史城區儲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澳門歷史城區的評價是:見證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以至遠東地區的發展,也見證了向西方傳播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淵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築遺產,是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綜合體現;是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時是近代西方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


    文物保護

    根據記戴,"1953年12月10日澳門總督史柏泰(MarquesEsparteiro)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以'確定現有的建築文物'。這是澳門有史以來第一次官方以書面形式關注城市的保護工作。7年以後,另一位總督馬濟時(JaimeSilverioMarques)任命了一個新的工作組,其工作為'研究和提出適當的措施以保護和重視歷史和藝術文物'。但是,當時保護文物建築,僅侷限於個別的樓宇、教堂、宮殿和炮臺等。"由此可見,澳門最早有關文物建築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是處於澳葡政府時期,主要是官方主導。


    20世紀80年代開始,澳門民間開始出現文物保護的熱潮,政府也對整個澳門地區的建築和文化遺產進行了評定。


    直至2000年,澳門對本地歷史建築的研究才開始比較盛行,當時主要把澳門劃為歷史建築群、歷史文化街區等,主要是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導,邀請國內外專家到澳門參與調研。


    2001年7月23日,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啟動日正式啟動,標誌著澳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大規模活動正式展開,澳門歷史建築的研究也逐漸增多。


    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遺大會。澳門歷史城區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2年1月19日是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