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0醉夢鄉野

    土壤是各種成土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它的地理分佈有4種形式和規律,土壤與生物、氣候條件相適應,表現為廣域的水平分佈、垂直分佈和水平與垂直複合分佈規律,總稱為土壤地帶性規律(或顯域性規律);土壤還和地方性的母質、地形、水文、成土年齡以及人為活動相關,表現為地域性分佈。

    1、水平地帶性分佈

    指土壤型別的分佈與演替同地理位置(緯度、經度)的變化相一致的現象。因緯度和距海遠近不同,引起熱量和溼潤度差異,形成不同的土壤帶(或土被帶)。大致沿緯線(東西)方向延伸,按緯度(南北)方向逐漸變化的為土壤緯度地帶性分佈;而沿經線(南北)方向延伸,按經度(東西)方向排列的屬土壤經度地帶性分佈。

    從全球範圍看,由於各大陸自然條件的差異,土壤帶的排列方向也各有不同。歐亞大陸及非洲大陸,特別是東歐部分,土壤多沿緯度方向排列,緯度地帶性規律明顯;而在美洲大陸,土壤帶多沿經度方向排列,經度地帶性分佈較突出。

    澳洲大陸則呈環狀或半環狀分佈。中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部,生物氣候條羹深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土壤的水平分佈既具有沿緯度方向,也有沿經度方向變化的特點。

    例如,東部沿海地區屬溼潤型土壤帶,土壤分佈基本上與緯度相符,由南而北有磚紅壤、赤紅壤、紅黃壤、黃棕壤、棕壤(或褐土)、暗棕壤、灰化土帶。

    但西北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土壤分佈基本上沿經度方向排列,自東而西有灰黑土、黑鈣土、慄鈣土、棕鈣土、以至灰漠土和灰分佈棕漠土帶。

    2、垂直地帶性分佈

    山地土壤型別隨地形海拔的升高(或降低),相應於生物、氣候的變化而呈現有規律的變化。或土壤隨地形高低自基帶面向上(或向下)作依次更迭的現象,並由此而形成不同的土壤垂直帶譜(或土壤垂直帶結構)。

    土壤自基帶隨海拔高度向上依次更迭的現象,叫正向垂直地帶性;反之,稱負向垂直地帶性。土壤垂直帶譜,因基帶生物、氣候條件(或地理位置)、山體的大小、走向和高低、坡度的陡緩、坡向、形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如熱帶溼潤區山地,其垂直帶譜為:

    山地磚紅壤(或山地赤紅壤、紅壤)、山地黃壤、山地漂灰黃壤、山地灌叢草甸土(中國五指土);溫帶乾旱區的土壤垂直帶譜則為:山地慄鈣土、山地黑鈣土、山地灰黑土、山地漂灰土和高山寒漠土(中國阿爾泰山西北坡);

    而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土壤垂直帶譜為:山地棕壤、腐殖質碳酸鹽土、山地灰化土和高山草甸土;南美洲安第斯山北坡為:山地磚紅壤、山地紅壤和山地棕壤。

    3、水平與垂直複合結合分佈

    水平與垂直複合結合分佈是高原土壤地理分佈的重要特點,在中國西藏高原表現的最為明顯,在遼闊的高原面上,由東南向西北,隨著氣候乾旱程度的增強,土壤隨之呈現水平分佈,依次為草氈土、莎嘎土和高山漠土。

    在高原上屹立的高大山體,具有正向垂直帶譜;而隨高原面河流下切形成的深谷,則具有負向垂直帶譜。以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為例,土壤負向垂直帶譜為:高山黑氈土和高山棕氈土、山地灰化土、山地暗棕壤和山地棕壤(林芝附近)。

    4、地域性分佈

    包括土壤中域分佈和微域分佈。

    土壤中域分佈是指中地形範圍地帶性土壤與非地帶性土壤按其發生演變方向呈有規律地更替的現象。

    微域分佈則主要是因小地形的變化以及母質、水文地質等條件的差異,而呈現的土壤分類基層單元的分佈。如華北平原,土壤地域性分佈在不同土壤地帶呈現不同的特徵。

    在地帶性土壤帶範圍內,由於地形、母質、水文、成土年齡以及人為活動影響,使土壤發生相應變異,形成非地帶性土壤(或稱隱域性土和泛域性土),出現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土壤的鑲嵌或交錯分佈現象。

    在紅壤地帶的丘陵、河谷平原中,可見到紅壤和水稻土、潮土交錯分佈;若母質為石灰岩,則形成紅壤和石灰(巖)土、水稻土等相應的土壤組合。

    在慄鈣土地帶湖泊窪地周圍,由水體向外依次為沼澤土、鹽土、草甸土、草甸慄鈣土和慄鈣土呈環狀、半環狀分佈。

    在中國黃淮海平原中,由於微地形影響,尚有鹽漬土與非鹽漬土組成復區分佈。

    由於人為改造自然的結果,在中國南方可見到階梯式、棋盤式和框垛式土壤復域。

  • 2 # 嗨

    山地海拔高於500米,且相對高度較大;丘陵海拔在200-500米,相對海拔小;平原海拔低於200米,且較平緩;高原海拔高於1000米,也較平緩;盆地四周因為是山地或高原,中間凹陷。相對高度不是相對於另一點而言,而是相對於同地形不同地區的地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霍雨浩九大魂環的名稱和作用是怎樣的?看看誰最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