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若盛開89nm
-
2 # 萌媽59585412
46歲算英年早逝嗎?回答當然,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都已經非常的高,華人的平均壽命達到76歲以上,所以說,46歲算英年早逝。但是現在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說。熬夜,飲食還有工作的壓力太大,生活沒有規律。很多年輕人都患上了老年疾病。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注重安全合理的飲食習慣,堅持鍛鍊身體。
-
3 # 使用者5126809995258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長,基本上現在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齡都達到了七八十歲,只有少數職業可能影響年齡,但是這些影響身體的企業都會提前退休,也就是說,基本上都應該活到退休年齡之後,所以,46歲基本英年早逝
-
4 # 紅羽
46歲算起來不算大,因該說英年早逝吧!人生無常,如果一個活不到老那也就沒辦法了,生活就是讓人難已遇料的,人的這一輩子就是那麼的命苦也,只有自己去珍惜生命才能讓自己好好活著。如果能讓自己有個安樂的生活這也是天地造化而已了。
-
5 # 使用者9423763134406
是的,算英年早逝。46歲,乃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令,也是個人正值壯年,在事業上大展鴻圖的年令,也是在家裡是頂樑柱的年令。如果早逝,將會給家裡帶來多大的悲傷,白髮人送黑髮人,孩子沒了爹,妻子沒了丈夫,老人沒了兒子,實在是人生三大悲哀。
-
6 # 藥師陳小君
45歲,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同樣的,也是身體健康的轉折期!
由於身體機能的衰退,45歲後,身體會出現各種小毛病,甚至危害生命健康! 所以,45歲後,要格外注意保護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5歲後,想健康長壽,要護好3個地方,做好5件事!護好3個地方
1、護好腸道
“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99%都由腸道消化吸收。
所以,腸道健康,對於人體健康來說,十分重要,一定不要忽視! 隨著我們年齡增大,小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機率便會增大。
因此,45歲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腸道,預防便秘! 對策:多喝水、多攝取膳食纖維、多揉腹
多喝水,有助於潤腸通便,幫助排出毒素,保持腸道健康,若身體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吸收,導致大便乾燥,排便不暢。
長期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食物殘渣、脂肪等堆積,致使腸道器官性病變,形成習慣性便秘。 平時要意識地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例如做米飯時放些綠豆,玉米,地瓜等粗糧;平時多吃果蔬,尤其是芹菜、韭菜、蘋果等含膳食纖維比較豐富的品種。 揉腹,能幫助消化,保持站立位或者仰臥位,將兩掌重疊,置於臍周,沿順時針方向按揉全腹。
注意力度要均勻,感受到腸道跟隨手掌在腹腔中運動,要求腹部每次下陷2cm左右,每次15-20分鐘,每天2次。
注意事項:順時針按摩腹部,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可能會適得其反。
2、護好肝臟 “養肝就是養命,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肝者,人體將軍也,對於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活中很多的習慣,如熬夜、喝酒、暴飲暴食、玩手機等等,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45歲,肝臟已經承受了多年的“摧殘”,此時,一定要保護好肝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對策:多吃綠、多飲茶、多敲打 綠色入肝,多吃綠色食物,對於保護肝臟十分有益! 夏天多吃黃瓜,對於肝臟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黃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可促進腸道毒素的排洩,同時還能降低人體膽固醇,有益肝臟健康。
西蘭花具有預防肝癌、脂肪肝的功效。尤其是對脂肪肝的預防,這一點非常重要。西蘭花中富含蘿蔔硫素,它是一種抗氧化性極高的植物化學成分,可以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日常喝水的時候,加點護肝的茶飲,一起泡水喝,有助於排肝毒,保護肝臟健康! 如:蒲公英根泡水,有助於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還可降肝火,並且可以預防肝損傷。 菊花泡水,可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用眼過度的眼睛乾澀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與蒲公英配合適用,清熱解毒。
經常敲擊肝經、膽經可以助肝疏洩、清肝瀉火,是不錯的保健方法。 雙腳與肩同寬,蹲馬步,雙手握空拳,從膝關節內上方開始,四拍,敲至腹股溝,然後轉至膽經,從環跳穴開始,四拍,敲至膝關節外上方,慢慢收回。 3、護好血管
“人與動脈同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血管的健康程度,就是人長壽的標誌。 而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會加速血管損傷,堵塞血管,危害血管健康,影響人體壽命!
所以,45歲後,一定要十分注意血管健康,警惕高血脂、血耐粘稠等心血管疾病! 對策:轉手腕,拍拍手、多運動
轉動手腕,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條經脈,透過這些經脈,會將刺激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執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 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往外轉300下,再由外往內轉300下。每轉儘量周全圓滿,緩緩轉動。
拍拍手,手指是跟我們身體很多器官是連線在一起的。 擊掌可以刺激各器官,起到健腦,促進血液流暢、起到沖刷血管的作用,可以預防動脈硬化,老年痴呆,高血壓等。 雙腳自然站立,雙手自然開啟,然後相對擊掌,每次動作要均衡不要過快,力度要柔和,每次連續擊30次,分3次進行,早、中、晚各一次。
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很好的鍛鍊血管,提高血管運輸血液的能力,延緩血管的病變,使血管更年輕。 運動能使血液迴圈加速活化,製造出能夠修復及擴張血管的一氧化氮,能夠有效預防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 如果,每天堅持30分鐘的快走、慢跑,也是一項不錯的心腦血管保健操,可以增強肌肉耐力以及血管彈性。
做好5件事
1,戒菸酒
人到中年,事業初見起色,應酬在所難免,小酌怡情,醉酒傷肝。喝酒一定要把握量,低度白酒最多2兩,中度白酒別超1兩,烈性酒要控制在25毫升以內,啤酒一天最多一瓶。
香菸含有超過4000種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對呼吸系統、心腦血管危害極大,什麼時候戒菸都不晚。2,早晨起床要慢
早上起床要慢,切不可一咕嚕的起來,避免出現頭暈眼花,血壓升高等。
清醒後,可以先靜躺 3分鐘左右,伸幾次懶腰,在被窩裡動動手腳,使關節充分舒展活動,然後再慢慢起身下床,有助於避免因體位忽然變化造成的頭暈以及血壓波動。
另外,建議本身就有高血壓的朋友,多瞭解自己起床後一小時內的血壓情況。 如果,存在晨起後血壓增高的情況,可詢問醫生。3, 堅持吃早餐
45歲後,一定要養成堅持吃早餐的習慣!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訊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大增加,從而增加肥胖機率。
4,多吃蔬菜 人到中年,切莫大魚大肉,45歲以後,身體代謝不比年輕的時候,吃得多了,會更容易肥胖,引發一些列疾病!
45歲後,要適當多吃點蔬菜,義大利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天至少吃一份生蔬菜,就可以延長壽命2年。
5,多運動
45歲之後,千萬不要變得“懶惰”,一定要堅持適量的運動! 研究顯示,每週慢跑一個小時能夠增壽六年,男性慢跑者比不跑者平均壽命長6.2年,女性慢跑者比不跑者平均壽命長5.6年。
慢跑是有氧運動,對健康益處多,能鍛鍊肺功能,增加血液迴圈,提升心臟功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脂質代謝,改善心理機能等。
-
7 # 使用者52261406302
45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怎麼做,才能跨過“壽命坎”,迎來長壽?
前兩天,得到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當年大學裡的“校草”師兄,罹患很嚴重的糖尿病。去看望過的同學說,整個人都瘦成了一把骨頭,疼得下床走路都是奢望。 同學們得知這個訊息都很愕然,畢竟師兄今年也才47歲,在公司剛剛升職副總。
再說到兩年前,一位前同事,也是40多歲,發生車禍以後,下車和對方爭吵了幾句,突發心臟病,倒在地上,就再也沒起來。孩子才剛上小學。
其實,這個年紀,身體出現這樣那樣毛病,爆發出來的,還真是屢見不鮮。總結一下,主要是有這樣幾個原因:
體重超標: 年輕的時候,胖乎乎挺可愛,但是上了點年紀,體重又超標的人,經常身體出現小毛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 壓力大:人到中年以後,在像20幾歲那樣加班熬夜,出差旅行,身體經常就超負荷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容易找上門。脾氣大:特別是女性,在單位不順心,或者輔導孩子作業,經常會大發脾氣,或者晚上輾轉難眠,這樣很容易神經衰弱,免疫力降低。好訊息是,中年時期做出一些改變,還是來得及的。這一兩年,同學的聊天群裡,興起了運動打卡熱,大家相互監督,保持運動,都各自取得了一些效果,人苗條了、體脂降下去了,精神也好了。總結同學們的經驗,
保持運動: 初始體重大的話,就以快走為主,身體條件允許的,可以慢跑,上班前先運動半小時,最佳狀態去工作。週末約上好友,踢足球,打羽毛球,不亦樂乎。 控制飲食:一日三餐不可少,但是切忌暴飲暴食,少飲酒,少油少鹽。一家人儘量自己在家做飯吃,媽媽們還會做孩子最愛的小糕點,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心情好。放鬆心情:人到中年切忌太較勁,無論是工作還是孩子的學業,儘量秉持順其自然的態度。晚上睡覺之前做10分鐘瑜伽,或者冥想,睡眠好,身體就好。這個年紀,真的意識到,明天與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身體狀況出了問題,會讓一家人都陷入困境。 為了自己,為了家庭,努力地,做一個長壽的人吧。
-
8 # 覺主老刀
什麼養生啊,滋補啊,別信!
老哥,你問這個問題,就已經開始跑偏了。各種忽悠人的保健品已經開始像你招手了。
想長壽,先忘掉什麼“生命高危期”!
才45歲,雖然比不了20多歲的年輕人,可是不作死,還是不會死的。所以,想要長壽,你在45到70這段時間別作死,惜命,這是第一步。
什麼叫作死?酒駕啊,野浴啊,翼裝飛行啊,這些事別碰。過馬路走人行橫道,開車別超速。這就差不多了。再進一步,學學急救知識,比如說海姆立克急救法瞭解一下,這就差不多,70歲打底了。
另外,慢性作死也能免則免,能減則減。比如說吸菸,酗酒,熬夜,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改改。80沒問題。
第二步,從80歲開始人的壽命是什麼決定的?
第一,基因。祖上八輩兒都有癌症,那的確很懸。或者有家族高血壓心臟病史的,長壽的也少。
第二,意外。人生無常,吃飯還有噎死的呢,所以你只能認倒黴。
第三,疾病。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得病的,怎麼少得病?多鍛鍊,保持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
第四,心態。不光是樂觀,還有一個心理暗示的問題——你覺得80歲老嗎?如果你覺得老了,那就是真的老了。為什麼長壽村組團長壽?你80歲,你爺爺還在呢,你還覺得自己老嗎?到了80,身邊同齡人開始一個個離開,長輩更是沒了,這時候你就會想,下一個會不會是我?
所以,80以前,不作死即可,多鍛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80歲以後,活的是一個心態,相信自己能活160,那你才算中年。
-
9 # 知常容
所謂的“生命高危期”就是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事業又處在黃金期或者說危險期,因為如果失業想找工作也難,如果工作穩定,一般發展是比較好。看似平穩,實則暗藏變數。經過青年的打拼,工作和家庭的負擔都很重,健康常會出現透支狀態,有許多的疾病會可能會這個時間段集中爆發。所以被稱為“生命高危期”。
我並不贊同刻意去劃分這種階段,那是分析者的劃分,醫學者為了方便研究而進行的一種分類,對醫學研究者有用,但對普通人沒有用。(當然這僅是我個人觀點)
我以前會經常跟別人聊養生,但當我說的時候,他們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這個真的有用嗎?真的有效嗎?多久能有成效?
我就閉嘴了。為什麼?
養生與效果有什麼關係?
養生只不過是傾聽身體的聲音,它與吃什麼,做什麼沒有關係。當身體需要的時候,你去提供身體需要就可以了。
有些人聽到吃什麼長壽就拼命吃,做什麼有好處就拼命做,這些在我看來就是在胡鬧。
我的體重從開始工作到現在沒有發生變化,一年的體重隨著季節的變化會出現5斤的上下浮動,我沒有所謂中年人的將軍肚。我從小就不愛運動,到了中年還是如此。
有些人問我怎麼做到的,我說吃飯就是供給身體需要,沒有其他的。飯哪有好吃和不好吃之分的,吃飯就是因為身體餓了。
《道德經》中有一段文字說的很清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為腹二字將目的說的一清二楚。
我的收入十年前與現在相比有較大的增加,我的消費和十年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有些減少。有些人說你這樣的人生過的太沒有意思了。
很多人以每年都去旅遊一次作為必備的生活質量的要求。我沒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出去與不出去沒有什麼區別。當然並不反對出去,但不是刻意一定要出去。
有一些中年人很拼命,他們認為現在將錢賺到手之後,以後退休才可以有安全感,否則怎麼過下去。
我對這樣的觀點不認可,我覺得你將命拼完了,留下一身病,那不是在為藥廠打工嗎?
有些人認為不拼那家裡老小怎麼辦?你拼倒了,家裡老小怎麼辦?
道理難道不一樣嗎?
到了45歲,如果工作,家庭,社會關係這種平衡沒有辦法去把握,在我看來這45年有些虛度了。
如果你能把握這種平衡,我覺得就算真的到了“生命高危期”出現的狀況,也能坦然面對,這是年輕賒的賬,透支的,只不過現在要還,就這麼簡單。我們總不能欠賬不還吧。
這說明年輕的時候這種平衡沒有把握好!現在開始把握也不遲。
至於長壽,每一個人的體質,遺傳都不一樣,壽命自然也不一樣。到了年老,整天與藥相伴,最後活的挺久的,這一種長壽我覺得很低質量的,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所以我覺得步入“生命高危期”,怎麼做,才能跨過“壽命坎”,迎來長壽?
一句話:學會把握各種平衡,坦然處之。
病不是壞事,這說明身體對你的善意的提醒,提醒你要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但很多中年人身體有了小恙卻絲毫不在意,到了大恙再天天想著怎麼辦,我覺得這個有些不太好。
如果按《道德經》中的觀點,萬物從道而來,人亦是萬物一,最後自然也就消散於天地間,迴歸大道。
我們只是來人間走一趟!
不要被所謂的“生命高危期”嚇倒,對群體來說是存在,但對個體來說那是子虛之事。不要被“長壽”誘惑到,因為長不長壽,走完就知道,焦慮沒有什麼用的。
人到中年要學會認輸,學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會認識到自己能力所不能及。這些都學會了,然後再去把握各種平衡,該負的責任負起來,該背的鍋背起來。負不起來就趴下,背不起來就倒下。
這世界是最公平的,你獲得一項好處就會有一項缺陷在等著,所以取捨之道即平衡之道,也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不可說也,一切皆由自己感悟。
一切順其自然也!
-
10 # 肝膽外科崔醫生
說實話對於40多歲、50多歲的人來說真的算是“一道坎”,這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很多很多疾病都是在這個年齡段發生的較高,比如說“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不僅是這些癌症,還有就是一些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等,所以說啊,45歲之後,人體各項機能就會下降,抵抗力也下降,生命就進入了高危期,但是無非就是“肝、心、腦、血管”這些地方的疾病,下面針對這些疾病我給大家講一講。
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死)的防治首先說一說腦出血,因為腦出血在45歲這個年齡段是比較高發的,而且一旦發生很可能就會要命,而導致腦出血的常見病因是腦動脈瘤,而誘發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壓,所以說如果有高血壓千萬不要忽視,不能自己盲目自信。此外,還有的誘因就是總是脾氣暴躁、精神緊張,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和別人生氣吵架後突然出現腦出血倒地。而抽菸、喝酒過胖也不好,過於疲憊、便秘時用力排便等都可能誘發腦出血的發生。所以說對於腦出血的預防,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高血壓,如果有高血壓就要維持在一個穩定狀態,有研究顯示將血壓值控制在140/80mmHg左右是減少腦出血發生的較為理想血壓值。但是這只是一般人而言,有些人可能高一點,有些人需要控制低一點,因為血壓控制的過低也是可能增加腦部缺血的症狀的,所以不能降的太快。其次就是血壓要控制的穩定一點,減少血壓的波動範圍,這樣也可以減少腦血管對血流壓力變化的影響。要保持心情舒暢,不能總是壓抑、暴躁、精神緊張。因為這些心理精神的突然波動是會改變激素水平,進而改變血壓,很可能突然就是出現腦出血,其次就是如果天氣漸冷,對於老人來說也不是好訊息,也會增加腦出血風險。其他的腦血管病的風險因素有抽菸、高膽固醇、肥胖還有糖尿病等。二、腦梗死的防治
1、如果有短暫性腦缺血的發生,那是要好好治療的,因為發展發展就成了腦梗死。也要減少清晰的波動,可以的話儘量保持良好的心態。
2、儘量改掉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話要進行適度的鍛鍊,不要抽菸、早戒菸、少吃肥肉油膩脂肪,低鹽飲食。吃飯不要過飽,古語也不是常是吃飯七八成飽麼,尤其是晚餐。因為吃的過飽不利於健康。
3、注意天氣變化,太冷太熱都不好,如果年齡比較大了,最好不要自己在惡劣天氣出門。
4、還有就是要注意腦梗死的前兆表現,出現肢體麻木、面癱、說話不利索都是要注意的。
對於肝臟的疾病與健康我給大家的建議(1)、對於肝臟的健康,尤其是肝癌的預防,非常重要的就是肝炎的防治,這真不是我誇大肝炎(乙肝、丙肝等)對肝癌發生的影響,我們肝膽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有肝炎病史的,而且大多數是乙肝,所以不要忽視肝炎哦,凡是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的,我都會建議病人的家人(孩子、老婆的)去查一查有沒有肝炎,因為慢性肝炎發展到有症狀的時候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平時是沒有症狀的。這也是比較讓人撓頭的,建議大家是可以查一查的。沒有乙肝也是要注射乙肝疫苗的,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治肝炎,還如果查出有肝炎,那就要到醫院就診,乙肝要吃藥的,抑制DNA的複製。預防肝癌,還要減少致癌因素,肝癌的致病因素還有飲食飲水因素,飲食方面主要是千萬不要吃黴變的食物,有人會說現在誰還會吃發黴的食物呢,這可不一定,有些歲數大的人會捨不得扔掉一些發黴或者快黴變的食物,這樣就很不好,而且誰能保證哪些食物一定沒有黴變呢。黴變食物裡面有黃麴黴素,致癌作用超強。還有就是飲水要健康。當然還要定期進行體檢,沒有肝炎、肝硬化的人一年查一次彩超,有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就要查一次彩超,最好在查一次甲胎蛋白。(2)、脂肪肝的發病率也很高,要如何防治
人到中年,由於代謝能力、飲食的影響,脂肪肝也是比較多發的。得了脂肪肝要找一找病因,也就是要“治本”。因為大多數輕中度的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後都會很快的恢復正常,如吃藥或者是長期喝酒導致的脂肪肝。而因為營養不良導致的脂肪肝就是補充營養,而肥胖或者糖尿病患者出現的脂肪肝就要減輕體重並且控制飲食與血糖了。還有就是要有充足的維生素、膳食纖維,戒菸戒酒,而多運動對脂肪肝起的作用也很大,還可以減少肥胖,一定程度控制血糖,要是這些辦法都不行的話,就要吃藥了,吃降脂藥物。最後,人到中年不得已,奮鬥了半輩子,身體都多多少少出現的病損,所以要注意保養,因為還有家庭要扶持。
-
11 # 知心藍醫生
確實不知道,過了45歲是不是步入了生命的危險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確實有兩大類疾病是要特別引起重視的,那就是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這兩大類疾病每年奪走無數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提示,至少有30%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進行預防的。心腦血管疾病更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所以,如果能夠做好這兩大類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且不說能長壽,至少時大大降低了危險程度。那我們分別來談一談該怎麼預防和治療。
一、改變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與惡性腫瘤
1、戒菸:現在醫學研究已經明確,其實很多人也已經知道了,吸菸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不僅僅是肺癌,其他比如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腎癌、膀胱癌等都有吸菸有關。吸菸,不單單指的是自己吸菸,就算是吸二手菸也會增加致癌的風險。所以,還是儘早戒菸吧,利己利人。
2、致癌食物:比如黴變的食物、醃製食物,這些食物含有黃麴黴素和亞硝酸鹽,都被認為是致癌物。
3、飲食結構改變:現在大魚大肉吃多了,青菜、雜糧吃得少了,消化道腫瘤,比如結腸癌多了,這與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有關。所以,膳食應該以穀物為主、適量蛋白質、少量脂肪,增加青菜水果等富含纖維食物。
二、感染性疾病與惡性腫瘤
有些惡性腫瘤的發病是與某些感染有關的,透過控制感染就能夠預防部分的惡性腫瘤,常見的感染相關的惡性腫瘤如下:
(1)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現在透過簡單的呼氣試驗,就能夠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再根據專科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幽門螺桿菌治療。
(2)EB病毒與鼻咽癌:特定型別的EB病毒是導致鼻咽癌的重要因素,可以早期篩查發現並及時治療。
(3)乙肝病毒與肝癌:學醫的都知道,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乙肝,可以減少肝癌發病率。乙肝疫苗是中國嬰幼兒強制接種的疫苗之一。
(4)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宮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經研發出HPV疫苗,針對適合的人群,可以接種。
(5)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與卡波西肉瘤: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就是艾滋病,傳播途徑有三個,包括血液傳播(比如輸血、注射)、性傳播、母嬰傳播(母親傳給胎兒)。
三、三高與心腦血管疾病
1、高血壓:高血壓不痛不癢,但是長期高血壓會導致靶器官損害,包括心臟、腦、腎臟、血管等器官。可能出現冠心病、房顫、心力衰竭、腦出血、腦梗塞、腎功能衰竭、失明、主動脈夾層。
2、糖尿病:糖尿病的長期慢性損害,也主要是針對全身中小血管,引起血管狹窄,缺血,有人說血管的壽命決定了人的壽命。
3、高血脂:比如甘油三酯、膽固醇升高,都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腦梗死、冠心病不都是源於動脈粥樣硬化嘛。
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病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飲食,所以隨著年齡增大,我們要學會低鹽飲食、低脂肪飲食、限制糖攝入,還要限制飲酒。
四、堅持體育運動
長期堅持一定強度的體育運動,能夠有利於鍛鍊心肺功能,有利於控制三高,增強抵抗力。生命在於運動,一點都不假,運動是保持年輕最有效的方法。
五、重視體檢,提早發現疾病
很多惡性腫瘤和三高有時不一定有明顯的症狀,隨著年齡的增加,要重視健康體檢,舉幾個例子。
1、肺癌高危人群,長期吸菸的人,比如說吸菸超過20年,每天超過20支,到了45歲之後,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為什麼我們國家肺癌的治療效果那麼差,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發現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是晚期了。
2、胃癌高危人群,45歲以後每年做胃鏡檢查,比如有以下多種因素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長期吃醃製食物、胃癌家族史等。
3、肝癌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常吃黴變食物,有肝癌家族史等,45歲之後應每年進行肝臟超聲檢查。
4、三高檢查很簡單:三高的危害很大,但是其實三高的早期發現是很簡單的,比如說高血壓只要透過測量血壓就很容易發現,血脂和血糖,只要做一個血液化驗就能夠看出來,並且三高只要及時控制效果是很好的。
總之,隨著年齡的增大,要更加註意身體。在我的家鄉有一句話,叫做“人老病出”,45歲的年齡離“老”還差得遠,但如果能夠早期預防和發現、控制疾病,那等到真正“老”的時候,病自然就少了,是不是有那麼一點可以長壽的意思?
-
12 # 夏日Sunny之旅
三分基因七分養決定是否長壽。45歲至55歲是大病的高發期,如何才能安全度過高危期?
樂觀心態 樂觀者每天都開心快樂!心情好不顯老,疾病見到返回跑。
堅持鍛鍊身體 健康身體離不開鍛鍊。鍛鍊貴在堅持!每個人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都不一樣,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優為重要。飯後兩小時內不適宜鍛鍊身體,劇烈運動會引起胃部疾病。
飲食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豐衣足食,暴飲暴食也成了許多人的常態。暴飲暴食對健康極其不利!應該養成按時就餐的習慣,每餐七八分飽為宜。少吃最好不吃對身體健康不利的食物。
生活有規律 勞逸結合,拒絕熬夜。充足睡眠是身體健康的保證,睡眠充足使人心曠神怡。睡眠不足會使身體抵抗力降低。生活雜亂會打亂人體的正常生物鐘。生活作息應與生物鐘保持平衡。
控制好夫妻生活 45歲身體各器官已走下坡。夫妻生活不能再任性了,適當控制夫妻生活的數量,保證質量。 過度的性生活,損害身體,不可取。
保持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是健康的一大保障。常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重視體檢 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預防重大疾病的發生。早發現早治療。
身體由好轉差可以瞬間完成,但由差轉好卻需要漫長的過程。身體健康的朋友,請珍惜,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體質比較差的朋友也別灰心,改掉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堅持鍛鍊身體,調整好心態,開心快樂過好每一天,身體也可以慢慢強壯起來。加油!
-
13 # 淵之羽
村裡有位劉阿婆,是個接生婆,一生救人無數,死而復生還活了10年。
幾年以前,村裡有位劉阿婆婆。我們村裡好多人都是他接生的,她的名聲在我們村裡那可是如雷貫耳。只要她去了,沒有那個救不活,就連我嬸嬸都受過她的恩,要不是她出手相助,也許就是一屍兩命。
聽村裡老人說,劉阿婆一生接生了100多個嬰兒,最重要的是她曾經死而復生過。
很早之前,劉阿婆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死了,而且是那種安樂死,死的很平靜。家人早上去叫她吃飯,發現人沒了呼吸,身上也冷冰冰的。
後來,就辦起了喪事。因為死的突然,家裡沒有棺材,只能把劉阿婆放在院子邊的草蓆子上。之後,去別的村買棺材。
下午的時候,棺材買了回來,已經開始刷漆,而且辦喪事的物品已經全部備好,開始做菜了。
就在大家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劉阿婆卻詐屍了。搖搖晃晃的走進了大門,這一下,把村子裡的人嚇個半死,頓時,院子裡炸開了鍋。
“你們這是在幹嘛呢,誰死了?”十多分鐘以後,大家終於靜下來了。
事後,聽劉阿婆說,她做了一場夢,夢裡遇到個人,說她是個大好人,給她加了10年壽命。
很多人以為劉阿婆說笑的,沒曾想,後來她還真多活了10年,而且無病無災,子孫滿堂。
俗話說得好“閻王教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你能活多久,你說了不算。
自打你出生以後,你就已經步入“生命高危期”,每天都在和死亡擦肩而過。
你看看有些人,還沒來到這世界就掛了,還有的人,剛看幾眼就掛了,比起他們你幸運好多。
所以,別想這些有的沒的,吃好喝好玩好,開心生活就行了。
另外,小二個人建議,有時間多做好事,多積點德,這樣才會有福報。
人在做天在看,昨日因今日果。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會影響你以後的生活。劉阿婆能多活10年,子孫滿堂,這和她做好事積德行善是有關係的。
-
14 # 愛護120
生命的高危期是在46-55歲這個年齡段。45歲,是人生的黃金期,也是人體健康的一個“轉折點”。都說人過50,身體就慢慢走下坡路,其實45歲之後,各種疾病就慢慢的“盯”上我們,因此,這時對身體健康的保護也是格外的重要的!
現在來說說,45歲後易發哪些疾病!1、心腦血管疾病大家都知道,心腦血管疾病是高發於中老年人群。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血管也在慢慢的老化,身體各臟器的代謝也是大不如從前,身體的毒素長時間排不出體外,堆積我們人體血管,導致血管慢慢失去彈性,硬化!如果長時間不控制,則會誘發腦梗、腦出血、冠心病等疾病。
因此,日常生活中當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語言模糊、肢體麻木等症狀的時候,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否則等病惡化後就晚了。
2、三高相信大家都知道“三高”代表的是哪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前面我就有說過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會變得越來越慢,加上飲食不健康且不愛運動,時間長了“三高”變慢慢的找上門來。
三高對人體的危害也是很到的,當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很好控制則很容易引發病發症,威脅我們人體的生命。
3、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女性的發病率會高於男性,女性一般發生在絕經前後。因為那是人體的內分泌功能開始慢慢的減弱,尤其是性腺萎縮,性激素分泌減少,使骨質脫鈣,蛋白質合成減少,引起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症狀一般會出現關節及肌肉痠痛等,此時,骨骼的脆性很大,極易誘發骨折,因此日常生活中出來要及時補鈣之外,還要注意防摔倒!
除此之外,癌症、腫瘤等都是高發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的預防也是比不可少的,45歲後,要想跨過“壽命坎”,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1、多吃瓜果蔬菜,健康飲食,拒接油炸食物、甜食、菸酒等。除此之外,還要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
2、堅持運動,有研究表現,每天堅持有氧運動三十分鐘,不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還有預防疾病!
3、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很多人都認為當身體沒不舒服就沒必要,其實這觀點是錯誤的,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發現身體的變化情況,及時干預!
-
15 # 不尷尬哈哈
我今年五十一了,真的人到了五十,就覺得自己的免疫力下降了一大截,之前的幾十年我很少進醫院,幾乎連感冒都很少得,渾身都是勁,身體倍棒倍棒的。
但是到了五十週歲,有一次社群做體檢,醫生給我量血壓,發現在高壓170、低壓110,問我說有沒有症狀,我也很奇怪,雖然血壓這麼高,但我確實沒什麼症狀,那天體檢後再去醫院做了個檢查,發現心臟的左心室有點擴大,就是說長期的高血壓引起了心臟的擴大。醫生給我開了藥,我就開始了漫長的服用高血壓藥的生涯,但是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我很擔心,我的一個很好的朋友和我一樣大,突然得腦溢血死亡了,這時的我發現高血壓是個可怕的事,而且對我的心理來說是個打擊,讓我變得有點焦慮,但是我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了一些改變,第一、不要恐懼,因為心裡害怕會讓血壓升高。第二,改變飲食習慣,不吃辛辣的食品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綠色的蔬菜。第三、不熬夜,熬夜會造成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增加。第四、積極減肥,加強運動,肥胖也是身體產生疾病的一大因素,管住嘴,邁開腿,先減肥,少吃點高熱量的食物,瘦下來後人體會比較健康。
我現在正在按這四點要求在做,目前辭職在家,先養好身體再去賺錢,只有身體好了,健康了,才能迎來長壽。
-
16 # 牽住夕陽的手
個人觀點:沒聽說過“45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但是,聽中醫養生專家說過,60歲是人生一大坎,一個人只要能平平安安地度過60歲這道坎,奔向70歲,就會越活越精神。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許多邁不過60十歲這道坎的人。
一,以前在部落格裡認識的一個圈主,平時身體看著很健康,除了一隻眼睛因為意外事故,出了一點毛病以外,似乎五臟六腑都是正常的,平時沒聽說身體有啥不舒服的。
其父母都是80多歲的人了,依然很精神,可是他在59週歲生日過後不久生病了,進了醫院就沒有出來,然後直接進了太平間。聽到他的死訊,真的令人不敢相信,一個很積極,很樂觀的人,說生病就走了。
二,曾經一起爬山的一個驢友,某事業單位的辦公室主任,事業雖然幹得不是風生水起,但也算是不錯了。
第一次在爬山時相遇,他沒爬多久,上身的衣衫就被汗水浸溼了。同行的熟人說他身體有點虛,愛出汗。還開玩笑說,他總喜歡爬山,但是從來沒有爬到山頂過。
不過,那次相遇,我們要爬的是當地最高的山峰。因為我走路比較慢,所以一路上跟一個帶女孩的女士作伴同行。他跟女孩媽媽是熟人,聽說女孩媽媽是他介紹給驢友群主的。所以,一路上他也是跟著女孩媽媽走,偶爾幫助小孩一下。
那天,他堅持爬到山頂了,看到了侏羅紀時代的大石塊。返程途中,在車上,他興奮地不得了,因為終於有了登頂的記錄。
兩年後的一天,突然聽說他去世了。訊息讓我有些震驚的原因是,我以後跟著另一個強度比較大的驢友群去穿越,再沒跟他接觸過。
傳訊息的朋友說,他生病住院,本來病已經治好了,第二天就要出院了。那天中午他打點滴,剩下最後一瓶,他愛人說回家收拾一下,點滴打完就直接回家,讓他一個人在醫院裡的病床上躺著。
點滴打完時,他準備叫護士來拔針,結果從病床上翻下去後被輸液架倒下來壓住了,他是被活活悶死的。醫院裡給賠償了60萬。
要不是出了這個意外事故,再過半年,他就順利退休了。
三,一個朋友的母親,平時一個人在家裡生活。60歲那年的一天,為了交一元電費,從電管站回家途中,剛下公交車,拐到小路上,被迎面而來的機車當時就撞死了。
我母親60歲左右時,身體很不好,而且曾經住過一次院,差點沒命了。可是治好之後,一直到95歲去世,身體內的一些慢性病症狀全部消失了。
不過題主說的多少還是有一點道理,女性45五歲以後,有些人就進入了更年期。有的人可能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有的人可能不舒服一兩年就恢復正常了;有的人可能會被更年期困擾到老。
女性45歲以後出現的更年期,有重有輕,重的甚至會要命。
不過,無論男女,45歲以後就要注重養生,不要出蠻力,不要粘寒涼,不要發怒氣,不要貪淫慾,不要常久坐。要多活動,多開心,多吃清淡食物,保持每天心情愉悅。
性格開朗,清心寡慾的人,長壽的多。
-
17 # 雲希讀書
不論男女,45歲過後,身體素質明顯下降,步入“生命高危期”。此時,就像是一個分水嶺,免疫力下降,各種身體機能也大不如年輕時,不得不服老。
能不能長壽,其實也是有它的內因與外因,因為基因、遺傳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這也是人們的意志無法逆轉的,生下來就決定。
想要跨過“壽命坎”,迎來長壽,讓生命之樹長青,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放寬心,別去暗示,不把45歲看成一個坎,平常心看待。生活中我們往往碰到這樣的事情,你越是擔心的事情,就會像噩夢一樣纏著你,你如果放寬心,不去在意,它反而悄悄離去。
(2)生命在於運動,有閒暇時,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己的體制,免疫力提高了,自然百病不侵。啟用自己身上的細胞,讓自己面對生活信心滿滿,就會減少一些憂慮。
(3)多學習,充實自己,多瞭解一些生命常識,倘若哪天遇到一些小問題,就能做到心中有數,面對意外,也能及時展開自救,不至於盲目憂傷。
總之,人的壽命由諸多方面決定,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要順其自然,遵守生命的自然規律,可以努力,卻不可強求。
我是斜陽疏影,與您一起暢談人生,感受生命之美!
回覆列表
46歲也算是英年早逝了,畢竟隨著現代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有的人甚至都能活到一百歲,只活了46歲,連半百都算不上,如果是在古代醫療和食物缺少的時代那也不算什麼,但是在現代這個社會也確實是屬於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