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方龍王

    哪來的背叛?

    一個老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堪為帝王師,註釋四書五經,受帝王推崇。但是,未開悟啊。

    一個後來者學生,沒老師那麼厲害的文字書籍成就,一個機緣開悟了。這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不開悟,難道學生都得當個未悟者?老子是農民,兒子考個公務員,就是背叛農民?

    很多人,不開悟,用自己邏輯思考能力,來解決很多問題,結果慘不忍睹,

  • 2 # 冬天的溫暖rxm

    沒有背叛之說,《傳習錄》裡有陽明先生明確對此事的說法,還是肯定朱熹理學,只是在精微處略有不同。朱熹理學很大程度求理於物外,事事物物皆來源於知識和認知。而心學的本質是事事物物不外於自心,良知原本自知,不是向外求於諸理。很有特點的一個例子就是,老皇帝死了,沒有兒子(或者死了),侄子繼位,這個新皇帝尊何人為父,是所謂的大伯(老皇帝)還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理學認為必須尊稱老皇帝為先皇,也就是不能認親父。心學相反,親父就是父親,於外界禮教無關,這種認識在當時也是壓力巨大。

  • 3 # 凌戰天

    時間如河,思想也有他具體的時間點。有繼承、揚棄,但最好不雷同。如地心說、日心說、到無中心的思想,不進展才是違背自然規律的。符合規律的總有類似與不雷同之處。心說也會進化。

    要求當時的人,準確定義後世的思想進展,那是苛求,如果大致方向對,那也是了不起的事了。

    朱是一,王再進一步,以後是現代人的事了。

  • 4 # 檻內小紅

    不是,兩位先賢其實一樣的

    朱子被人認為是僵化教條的人,但真是這樣?

    且看朱子的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王陽明被一句唯心主義就給斃了,很多人避之不及,不再關注他講什麼了。

    這裡面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值得細說一下。

    孔子之後儒家分了幾個學派,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陽明死後,心說也分成好多學派。為什麼聖人之弟子會對老師之說也產生這麼大的分歧呢?

    聖人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如一面鼓,小聲敲就小聲,大聲敲就大聲,不會對誰都發出一個聲音。弟子呼之以馬,則以馬應之,呼之以牛,則以牛應之。每一個弟子看到的都不一樣,聖人之峰遠看高低皆不同。

    夏蟲不可語冰,且看孔子三季人的故事,蚱蜢變的童子,蚱蜢一年中只活春、夏、秋,它哪裡知道冬天這個季節,故孔子不與他爭辨,說一年只有三個季節。

    連聖人弟子尚且不解聖人,何況後來這些道聽途說,以厄傳厄的人們呢?

  • 5 # 東方自遠

    因為“理學”過於生硬而缺乏韌性,所以便發展出了“心學”以資呼應和回撥。這時的封建文化體系基本可以說達到高峰了……

  • 6 # Su-jinwang

    王陽明的心學不是對朱子理學的背叛而是對理學的曲解,實際上心學和理學同屬儒家學說,是理學細分,是格物在人身上展開,一樣是即物窮理!

  • 7 # 烏金之星

    這個問題,我想不能用“背叛”這個詞來形容王陽明心學和朱熹理學的關係。背叛是完全否定了的意思。王陽明和朱熹同屬於儒家理學範圍,同宗同枝,何來背叛?宋朝理學二程和陸九淵都在講天理,只是追求天理的方法不同而已。天理是超自然的,是萬事萬物之源。特別是宋朝理學最不好的地方,也就是糟粕,王陽明和朱熹的思想都有,就是三綱五常論,維護封建統治,固封百姓思想。三綱五常就是天理,所以我們都要遵守和維護。還有一點是“存天理,去人慾”這一點也是兩個人思想一致的地方。想成為聖人,必須要去除人的私慾。看傳習錄,書中,王陽明沒有一點不對朱熹的尊重,只是對朱熹理學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學是繼承和發展了朱熹理學,而不是對朱熹理學的背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中國著名音樂家韓中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