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14495509278

    因為實行一味鎮壓的法家統治思想,不實行懷柔的仁政,人民受壓迫無幸福,自然會在時機成熟時瞬間崩潰。

  • 2 # 布夫舟

    1.客觀原因

    其實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都被很多人忽視了,秦始皇統一的六國是存在了幾百年的國家,他們並不希望被秦國統一。我們是現代人,往往會帶入現代人的觀念去理解古代的社會。當時的六國都是存在了很久的國家,他們有各自獨特的歷史,文化,並不認同大秦帝國。他們是由於戰爭的失敗,或者是當時秦帝國的強盛而被迫統一的。六國無論是底層的百姓,還是上層的貴族,對秦帝國都是有著很深的仇恨的。例如眾所周知的張良,他就是南韓的貴族,曾經不止一次對秦始皇進行刺殺。當時還有一句話就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陳勝吳廣起義的口號就是“張楚”,可以看出當時六國的人民對各個國家都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2.制度原因

    秦國統一以後,過去商鞅的耕戰制度基本已經不適用了,當時的制度是戰時爭霸所需要的,對統治來說是不大適用的。法家的制度在秦國實行了很多年,到底用什麼制度去統一中國。秦始皇是沒有任何借鑑或者參考的,他實行了郡縣制,確實有著很大的優越性。但是風險也是極大的,那就是對統治者的要求極高。不像過去的分封制度,如果統治者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都有自己軍隊,關鍵的時候可以站出來,不至於被一鍋端了。所以後來中國不但實行郡縣制,也同時會分封一部分皇室宗室就是這個原因。

    3.直接原因

    秦國統一六國花了9年,而真正統治才14年。就秦始皇本人來說,死的太突然了。他去世的時候,公子扶蘇都不在身邊,而且是死在出行的路上。可以說他本人,甚至連身邊的人,根本沒想到秦始皇會死,或者是健康有問題(不然,不會出行,畢竟過去巡視是很辛苦的)。這使得秦帝國統治者的繼承出現了問題,而且對歷代王朝來說繼位始終是個問題。後來,秦二世繼位,趙高掌權,接下來的事情都知道了。如果秦始皇有個靠譜一點的繼承人,大秦至少不會滅亡得這麼快。

    4.秦政到底是不是暴虐?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說一下自己的三點看法。

    其一、歷史上記載最後揭竿而起的都是過去六國之人,而秦帝國的本土卻是沒有人反抗的。按照道理來講,秦政在六國實行不過一二十年,而在秦國是實行了相當長的時間的。如果秦政暴虐,首先造反的應該是秦國本土之人,而不是後來六國之人。

    其二、秦政在原來秦國的本土實行,是不是和征服的六國實行一樣的制度。我們知道秦國和六國進行了幾代人的戰爭,應該是有著很大的牴觸情緒的。秦國統一了六國,其實確切的講是征服了六國,那麼秦國不一定會對六國實行和秦國原來一樣的政策。白居易的《阿房宮賦》中就寫到秦國從六國蒐羅珍器重寶,而且從後來的史上來看,秦國肯定會報復一下六國的,實行一些比較不好的政策的。

    其三,秦政的暴虐是設計的問題,還是後來秦二世實行的問題。秦二世是個很差的統治者,所以必然不會懂得如何去統治。當時,朝政肯定也是各種混亂。所示暴虐的秦政有沒有可能只是秦二缺乏足夠的才能去實行呢?

  • 3 # 樂視好劇營

    一個王朝的顛覆有很多原因,領導者,追隨者,擁護者,還有普通人,都是原因。都說秦因暴政而亡,而我認為暴政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秦的滅亡有其歷史必然性,歷史的年輪走到那裡了,該覆就覆了。

  • 4 # 腦洞趣味歷史

    外因

    1、天災。在秦朝建立過後,版圖一下子擴大了數倍,與之而來的各種天災發生的比例也就變多了,在史記記載秦朝十五年間有20多起大的天災。天災引發的流民、物價飛漲問題,秦朝並沒有很好的賑災措施。

    2、六國遺民的反抗。秦朝滅亡六國後,採取將居民遷離故土,然後令秦人和他們混居。這樣就導致六國的力量並沒有根本上削弱,而秦朝把秦國的華人遷離後,自身的核心力量反而被削弱了。

    內因

    1、秦朝內部權力核心內鬥嚴重,趙高在陰謀殺死扶蘇、蒙恬、蒙毅之後,又先後害死了李斯、秦二世、一大批忠於秦朝的有能力的大臣。致使錯過了剿滅威脅的最佳時機,也失去了足夠能擔當重任的將領。

    2、多線作戰,便需要分兵駐守。這樣一來,力量分散各地,不能很及時的調動支援對起義軍的作戰。

    3、秦朝以法治國,嚴刑峻法,施行急政。對於一個剛剛統一的王朝而言,秦華人佔的比例只有幾分之一,而絕大多數人是無法一下子適應這種對他們而言可稱為殘酷的刑法了。再加上秦朝建立以來,多次徵召徭役,動輒就是數百萬的國民去修建各種工程,而充當徭役的過程中,稍有問題,便會觸犯刑法被處死,這極大地加劇了統治者和國民的矛盾。

    4、秦朝統一文字、貨幣的過程中:強制改變六國臣民的文化習俗,否定對方的歷史文化,以侵略者身份存在的秦人就成為了奪人領土、淫人妻女還要迫使他們拋棄祖先留下的思想文化的存在。貨幣的統一對於擁有收藏的貴族、商人來說,並不致命,而對於失去了家園,被迫離開故土,如今又身無分文的普通民眾而言,這種仇恨就使得他們幾十年的打拼一下子化作了虛無。

  • 5 # 小楊品史

    剛剛統一六國十幾年,大秦的天子們還沒坐穩龍騎,就轟然倒塌了,主要原因就在於過度勞民,沒有及時休養生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急於求成,好大喜功,連續開啟了很多大工程,民眾徭役賦稅重,不堪忍受。比方說,長城、阿房宮、始皇陵,這些超級工程大都徵發幾十萬民工,歷史上其他朝代一項也很難承擔,結果秦朝是幾項同時開工,民眾的負擔可想而知,孟姜女哭長城就是對這一不惜民力政策的控訴。

    秦始皇雄才偉略,英明無比,是突然變糊塗了,還是壓根就沒想到這一點?當然不是,我覺得原因有兩點:

    一是李斯、趙高等大臣的引誘放縱。《資治通鑑》就明確記載了李斯對秦二世說的話,天子就是要富貴天下,享受天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李斯、趙高是始皇時期的重臣,對秦二世說得如此利索,估計也沒少對秦始皇說,以迎合秦始皇脾氣,獲得長久富貴。

    另一方面則是沒考慮到地域因素。秦統一六國前,國土、人口有限,戰爭壓力大,一切為戰爭服務,歷代君主做事都很務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統治的人口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為防止百姓無事生非,就開啟了很多超級工程,有一個問題估計秦始皇沒有想到:地域廣,光是路上走一遭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秦國執法嚴苛,稍一延誤,就會受懲罰,百姓受不了了,就會揭竿而起,陳勝是這樣,劉邦也是這樣。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及時吸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連續休養生息了好幾代,書寫了輝煌的歷史。看來國家要想強大,光靠武力還遠遠不夠!

    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更是胡作非為,短短三年後,昔日強大無比的大秦帝國就轟然倒下了。

  • 6 # 凱撒視界

    這個問題,自然有很多客觀的原因,諸如秦朝雖然形式上統一了,但是內部地方矛盾只是暫時壓制住了而並沒有解決;秦始皇以法家治國而未施仁政;大興土木、南征北討,民生凋敝、國力衰退等等。

    我從一個更加廣度的視角,來提出一個相對新穎的觀點,那就是“歷史的慣性”。縱觀各朝各代,可以發現歷史有一種慣性,當一個轉折性的大變革發生時,幾乎從來不能一次到位,而總是要走一個相對曲折的路線。通俗的說就是,天下無論是從合走向分、還是從分走向合,都不會那麼順當,都要反覆幾次才行。“短命”的大秦帝國,只不過是這個歷史規律的一個例項,而那些具體的原因,也只不過是這個例項的一個個註腳而已。

    接下來,讓我們展開來詳細說一下這個觀點:

    一、關於“歷史的慣性”這一觀點的論據

    我們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大的變革——治亂迴圈:夏商不論,周朝從統一走向分裂算一個,秦朝從分裂復而統一算一個,漢之後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算一個,隋朝從分裂再度走向統一算一個……再往後,元朝代宋、蒙古首次以異族入主中原算一個。而從中,我們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出歷史慣性的存在。

    從西周的統一,走向戰國的徹底分裂,中間有一個“尊王攘夷”的春秋來過渡;

    從戰國的分裂,走向統一,秦國只是一個前驅、一個序曲,歷史還沒有從分裂的路線中完全走出來,必須經過楚漢相爭的反覆之後,再由漢朝真正實現長久的統一;

    東漢末年從統一走向分裂的道路同樣不那麼平坦,先分裂成三國,但又經歷了西晉短暫的一統,然後才徹底走向南北朝的分裂;

    待到從分裂向統一轉變的時候,又是先經過一個短暫的隋朝,以及隋末的割據混戰之後,才由唐朝收拾亂局,實現了盛世的一統;

    由五代十國到宋朝,從分裂走向統一,卻又留下一個尾巴,北方遼國、西夏、金國、蒙古,多個少數民族政權輪番上陣折騰大宋,宋朝自始至終都沒能完全實現一統;

    之後,“異族”開始了入主中原的嘗試,也同樣是經歷了元朝不到百年的政權,又被漢族的明政權取代,直到最後,滿人建立清朝,終於算是成功的實現了對中原的統治。

    綜上,可以看出,隱藏在層層疊疊的歷史事件之後,歷史的這種慣性規律似乎在冥冥中不斷髮揮著影響力,幾乎沒有例外。

    二、這個歷史慣性是由何產生的

    歸納一下,主要原因有二:

    1、人心的慣性:所謂某段歷史、某個朝代的特點,其實主體是那個時期所有生活的人的共性。大一統的朝代裡,人們已經習慣了穩定的生活,不願意動盪;而在亂世裡,那些驕兵悍將也早已習慣了割據為王、暴力爭鬥,不追求安穩。我們知道,最難以改變的其實是人心。沒有一段相對較長的過渡期,以及一些反覆與波折,很難一下子把所有人的觀念扭轉過來。當涉及到某個人、某些人時,體量是很小的;而當涉及到所有人所擁有的共性時,這個份量就變得相當龐大,船越大越不好掉頭,更何況是歷史這艘最大的船呢。

    2、試錯的機會:放眼望去,雖然朝代更替看似一個個迴圈,但是針對那些短命的朝代,其實是沒有多少向前人學習的機會、也沒有多少模板可參照的。比如秦(15年)、比如隋(36年),他們只能靠自己的理解來定策施政。僥倖碰對了,國運長久;如果碰錯了,曇花一現。然而,歧路千萬條,正路只一條,開局就中大獎的機率太低了,因此幾乎所有由亂入治的第一個朝代都比較短命。這樣的命運對於君主、對於政權來說是生死存亡,但是對於歷史來說,不過是一次試錯的機會而已。他們的滅亡也並非沒有意義,透過這個短命朝代的試錯,可以為後繼的朝代提供最為珍貴的經驗與參照,可以從容定策,最大限度避免重蹈前朝的覆轍,更容易賭對那條正確的道路。這也是為什麼秦之後的漢、隋之後的唐,均是中國史上難得的盛世的原因之所在。

    三、以秦國為例,看看歷史的慣性是如何起著作用的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這是千古未有的一大變革。在這個過程中,歷史的慣性充分發揮了作用,將它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秦之前的商周,均是分封制,國家結構鬆散,最終導致了東周時期客大欺主的局面。在這一點上秦朝是有參照物的,於是改分封制為郡縣制,真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這步棋是對的,後世兩千多年的傳承也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具體到如何有效治理“中央-郡-縣”這樣高度垂直的政權架構,應該用什麼思想與政策來適應這樣大一統的帝國等這些問題,秦朝是既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歷史參照的。因此,秦始皇只能按照統一之前治理秦國的法子來治理天下。而根據前述的原因,各華人心未聚,六國諸侯勢力未平,秦廷又沒有耐心的化解內部矛盾、解決內部危機,反而反其道行之,用一個個高調的、進取的目標逐步把家底消耗一空。時機一到,矛盾集中爆發,外表強大的秦帝國就瞬間崩塌了。

    當然,秦朝的“短命”不是沒有價值的,至少對於之後的漢朝,起到了決定性的參考作用。如果我們詳細分析秦漢二朝的政策制度,可以發現二者幾乎全盤是相反的。比如改一步到位的秦朝郡縣制,變為郡縣與分封同軌並行的“郡國制”;進一步推動土地私有,重農抑商;文景時期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施仁政的儒學;前期面對強大的匈奴時伏低作小,等到自身強大之後才一舉復仇等等。

    以上,從大歷史的角度,分析了強大的秦帝國“短命”的原因。以史為鑑,掌握更多的歷史規律,對我們今天的發展也有極大的借鑑和參考意義。

  • 7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大秦幾代的積累,終於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宿願。不料短短几十年就徹底垮了,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如果能多存在一些時間,歷史也許會有不同。

    我認為大秦帝國很快分崩離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秦始皇突然離世,趙高亂政、扶蘇自殺、胡亥登基

    秦始皇死的時候才50歲,從後面發生的很多事情來看,他的死很突然,對於很多後事都沒有安排好,這才給了趙高亂政的機會:脅迫李斯幫助自己、逼迫長公子扶蘇自殺、扶持胡亥登基。

    大秦是先從內部亂起來了,外部才亂。

    2、六國舊勢力依然存在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統一六國之後才建立秦朝的。秦王掃六合,可沒有把六國舊貴族全部趕盡殺絕,貴族們都還活著呢,雖然活得不一定好,但振臂一呼也能從者如雲。

    這也是一個新朝代必然面臨的問題,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淡化人們失去故國的仇恨,才能培養對於新朝的認同感。

    如果秦始皇還活著,這都不是問題,他能壓得住局面。一旦他死了,各國貴族、各地豪強就都起來造反了。

    3、不世偉業伴隨著無數百姓的犧牲

    秦始皇創下不世偉業,這點毋庸置疑。但,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帝功成更是萬萬民哭。

    他太急了,似乎想把所有的心願在短時間內做完,因而不惜大量徵發民夫,建阿房,建長成。

    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所受的盤剝越來越多,自然會引起反彈。小民雖小,當萬萬個小民加在一起,那力量就很大了。

    所以有了那一聲開天闢地的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由此拉開了反秦的大幕。

    總之,我認為大秦帝國崩得那麼快的最主要原因是秦始皇的突然死亡,如果他能把秦朝安穩過渡到公子扶蘇手裡,再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江山就穩了。

    順便說句題外話,我覺得秦朝末年真的有很多迷團,比如,扶蘇也是從小長於秦國宮廷的,不可能是個傻白甜,為什麼一接到父親的命令就自殺了?也不管是真是假,更不想去見父親最後一面,這真的不符合常理。

    還有,秦朝大軍橫掃六國時何其威猛,為什麼群雄造反時只能徵民夫去抵擋?又沒多少年的時間,腐化也沒這麼快。那麼大軍去哪裡了?

  • 8 # 飛越滄海新史觀

    秦帝國曆經百多年逾六世的精心耕耘,才最終完成了統一,卻在立朝短短十四年後便宣告土崩瓦解。當初橫掃六合,氣吞如虎的無敵之師秦國鐵軍蕩然無存。被項羽攻入咸陽,殺了末代之君子嬰,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偌大一個秦國為何會崩壞得如此呢?

    究其緣由,關鍵還在於一是秦統治不得民心;二是秦始皇功德自滿後不能體恤民情,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橫徵暴虐激起民怨;三是選擇繼承人不當。

    統一的背後問題多多,暴政苛法,壓不住民心向背

    秦依靠大量賞賜軍功爵位和嚴酷法治摧生了一個強大的秦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創性的一改分封制而設郡縣制,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這項制度被延用近兩千多年。這項制度的建立本應是更好的梳理和加強中央和地方的聯接和管理,但是,秦始皇並沒有為這個好的管理架構填充能相匹配的實施內容,一切全憑暴力法治硬性管理,這就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各個環節都會矛盾重重。

    統一的表面,內部問題嚴重,秦滅六國全憑武力進行壓服,各地的問題全是以暴力在壓制著,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和和梳理,也就是說全憑霸權主義統治,而沒有施以王道整合。一旦這種壓制因統治者力所不逮時,反制的力量也是很大的。歸根結底,統一天下的秦國並沒有轉換思想,仍把治理整個天下還以治理偏隅一國的思路來進行。因為壓制一隅好處理,但整個天下那麼大,總有顧此失彼的時候。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兵造反,而秦亡是公元前207年,短短兩年時間秦就滅亡,可見各地對秦統治有多不滿,對秦沒有歸屬感,更別說忠與秦。秦滅亡後楚漢爭奪天下的時長都要遠遠長於秦抵禦滅亡的時間。這足見秦王朝的統治多不得民心。

    功德自滿後的倒行逆施橫徵暴虐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自感功績震爍古今,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所以取遠古的三皇和五帝之字自稱為皇帝。

    為標榜功績,在連年戰亂、民生凋敝時,先是多次大規模全國巡遊以示威儀,一次途中還險遭張良刺殺;封禪泰山標彪武功;窮奢極欲大肆修建宮殿阿房宮、修築長城、驪山陵,這三項都是十分浩大的工程;單修阿房宮,便要動用70萬人,這三項大工程還是同一時期修築,數百萬人屯積在這些工程裡,可想而知,對民生影響有多嚴重!今天我們見到的兵馬俑場景陣容有多雄壯,當初的勞役就有多苦難。

    而同時期,還在遠征嶺南和匈奴,光遠征嶺南就是五十萬軍隊,征伐匈奴也是三十萬,光軍隊就近百萬,這得需要徵招多少民夫來做後勤?為了尋求長生不老,還要遍尋天下尋求靈藥......

    凡此種種,秦始皇完全不顧民生死活,繁重的賦稅和徭役只能把天下百姓逼迫到另一個極端,順民當不下去了,那就只能當反民,於是,陳勝吳廣一點火,秦朝便到處失火。

    兩個自掘墓人上位,給秦王朝致命一擊

    秦始皇還在世時,秦王朝便已危機四伏,此時,若繼位者能夠一改暴政,施以仁政,讓民休養生息,緩和矛盾,還能把秦王朝從火山口上拉下來。由於秦始皇在巡遊途中暴亡,讓皇位繼承人出現混亂,最終胡亥成為接班人,不學無術的胡亥就一個渾不擰,只知享樂,不理朝政,朝政被宦官趙高一手把持,有了趙高和胡亥這兩個掘墓人,秦王朝是加速邁向滅亡怎能不亡?

    在秦始皇死後不到一年,陳勝吳廣便造反,一把火點爆了天下所有積憤已久民怨,兩年時間,秦王朝便宣告滅亡。

    秦王朝之所以快速滅亡,根源在於秦始皇不施仁政,不得民心,一味的暴政苛法,勞民太繁傷民日久。不讓民休養生息,於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自秦以後,諸朝建國之初都是大赦天下,輕稅輕徭役,以安撫民心,讓百姓休養生息。如漢朝,自劉幫開始,一改秦時的嚴刑苛法奴役百姓,放寬仁於民,到漢文帝的無為而治,無為就是不擾民,所以漢朝才有四百年基業。

  • 9 # 一介草寇

    曾經偏居一隅的秦國經過700餘年、38位君主的努力,終於掃平六國,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統一帝國,但僅僅15年的時間就分崩離析,看似突然的背後有三點原因註定它滅亡。

    法制僵硬,不適用於戰後的統一社會。

    不論是大家所說的嚴刑峻法、徭役繁重,總結來說都是它法制制度的僵硬化。

    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之前,國內法制鬆散,政令不達、萬民不附,國家的賦稅大權幾乎控制在貴族手中,他們可以任意地增加稅收、處置刑犯。在實行商鞅變法之後,賦稅、徭役、刑罰全部都有了體制規定,貴族和官吏再也不能胡作非為,這使得國力迅速發展。

    這一法制體系在戰亂時期確實奏效,但當秦統一之後,再施加到原六國的百姓身上就行不通了。他們在幾百年來一直奉行的是本國的法制,或嚴或松不盡相同。比如在秦國偷盜罪就要被處以“墨刑”,而一度尊孔子為“國老”的魯國只需要交納罰錢就可以了。

    所以秦統一後用嚴刑峻法約束六國百姓,它自身的僵硬化就顯現出來,六國百姓的不滿與恐懼逐漸積累,才有了陳勝、吳廣大澤鄉一怒的揭竿而起。

    壓迫六國貴族,引起他們的反抗。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秦滅六國的過程中,韓王、魏王被處死,齊王、趙王被流放後餓死,楚王、燕王被廢為庶人,他們的家眷也大多被帶到軟禁起來。

    遭到這樣的壓迫,六國貴族的反抗也從未停止,最著名的就是楚國復辟。項梁、項羽二人擁立楚王之後熊心,招攬到一大批流落的六國貴族和農民隊伍,最終攻進了咸陽城。

    秦始皇去世的太突然,繼承人位置被竊取。

    秦始皇對繼承人的安排其實十分周全,扶蘇繼承皇位,內有李斯、外有蒙恬,確實是一個“鐵三角”的領導班子。但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出遊途中,彌留之際曾召扶蘇繼位。因為是由趙高代筆,並未留下其他證據證明扶蘇是繼承人,也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趙高先是修改遺囑將胡亥扶上了帝位,又矯詔扶蘇自盡殉葬,在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恬,李斯在第二年也被腰斬。

    原本的“鐵三角”班子被趙高、胡亥取代,他們的能力不足以處理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於是強大的秦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

  • 10 # 文城觀點

    大秦帝國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王朝,秦國發展的歷史是一個由弱到強的艱辛歷程,也是秦國曆代國君奮爭而強大的輝煌歷程,秦國從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變法開始,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的勵精圖治,再由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秦國君臣、將士和秦民們經過了近一個半世紀努力奮鬥,靠著數十萬將士浴血沙場,依靠上千萬民眾辛勞勤懇服徭役交賦稅而得以建立起了鐵血王朝,可是,秦王朝卻在不到十五年的時間內便滅亡了,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大秦王朝不僅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疆域,結束了周平王東遷以後長達550年的混亂局勢,而且還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創造了多方面的統一成果,如在制度、文字、度量衡、道路、禮儀等方面都制定了統一的規範,此外,還有築長城、逐匈奴、平百越、遷豪富、開靈渠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但是,為什麼會在短短十幾年時間內,經三世而亡呢?

    關於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歷來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比如,歸因於秦朝統治者的苛法暴政,忽視仁政;再如,歸因於陳勝吳廣起義對秦王朝的衝擊,還有秦二世胡亥的昏庸、趙高擅權專橫腐敗等等,其實,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應該從政治制度、經濟政策和文化策略三個方面去分析。

    秦始皇(劇照)

    第一,秦朝政治制度的設計可以說既是成功的因素也是失敗的原因,在應對列國戰爭時所設計的制度有利於富國強兵,但是,到了秦統一六國之後,其制度措施卻沒有能相應進行調整,因而成了導致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首先,商鞅變法在秦國與列國爭戰的戰時狀態,確實是很管用的,商鞅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由征戰的被動變成主動,但是,秦國戰時所實施的變法把秦國的各種因素都集合成了提高戰力,使秦國變成了一部強大的戰爭機器,而變法時所實行的措施在滅六國之後沒有能改變,成了遏制發展的障礙。

    秦國君王處弱勢時思變革,重用外來人才,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實行連坐法,輕罪用重刑;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按軍功賞賜爵位;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重農抑商,獎勵墾荒;禁止父子、兄弟同住,推行小家庭政策等等。這些變法政策的推行,使秦國的舊制度被徹底廢除,國家的經濟得到了發展,國力逐漸強大,軍力也得到大大提高,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這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鞅變法

    但是,商鞅變法的一整套制度設計主要是為戰時的秦國發展所設定的,其主要目的是讓秦國的國力增強,軍隊的戰鬥力得到提高,它把秦國煉成了一部強大的戰爭機器。無論是著力於發展農業,壓制貴族勢力,還是獎勵軍功將士,封爵賜土地,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讓秦國能提高戰鬥力,而嚴酷的連坐法等更是很適合於戰時使秦軍具有了很強的戰鬥力,當時的秦軍幾乎是攻不無克,戰無不勝,秦軍讓六國軍人感到畏懼。雖然說到了秦惠王時期,主持變法的商鞅雖然被車裂了,但是,秦國並沒有廢除商鞅變法基本制度和成果,而是將變法政策延續了一百多年,一直到秦朝滅亡。

    但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天下形勢已經大變,原本聚焦於戰事,聚合所有力量以提高軍力的制度已經不再適應於新的形勢,舊體制的弊端逐漸顯示出來。比如,軍功賞賜爵位的動力失靈了,連坐法太嚴酷了,輕罪重刑使民怨沸騰,禁止父子兄弟同住的小家庭不利於社會穩定,而且,最重要的還在於,秦國的制度設計並不適合於被統一的原六國的地區和民眾,秦國表面上滅了六國,著力於將其戰時的制度推行到原來其他國家的區域和族群中,但是,缺少像秦國一樣變法歷史過程的其他原六國地區,根本就不適合於推行秦國的制度,因而是無法獲得成功的。秦國的強硬體制想直接在其他地區複製,特別是其殘酷的連坐法等,引起了原來其他國家民眾的強力抵制和很大怨恨。大戰局勢結束了,需要有新的制度,就連秦國本身也已經不再歡迎戰時體制,在原六國的地區,怎麼可能順利推行呢?所以,成也商鞅變法,它在戰時使秦國富國強兵;然而,敗也商鞅變法,它在戰爭結束之後,卻成了制約發展、影響穩定、引起民怨的過時的體制,成了導致大秦王朝衰敗的制度原因。

    李斯(劇照)

    其次,秦統一六國之後所推行的郡縣制徹底取代分封制,但這種制度設計太超前了,遭受到了強大的抵制力,制約了中央政府管理機制的順利執行,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衰敗。

    早在秦孝公時期,商鞅就提出了“縣制”概念,但是,商鞅變法時並沒有以縣制來代替血脈承襲的分封制,因為縣制還不適合於秦孝公時期的形勢,商鞅是個睿智的改革家,對於太超前的政策,他是不會強行去推行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秦國的統治集團自信心極強,魄力很大,他們認為當時分封制度過於軟弱,不利於中央權力集團的強力管理,於是,秦始皇便著力於改變管理制度和方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制度設計就是廢除分封制度,實行郡縣制。

    秦朝欲確立郡縣制時,遭到了諸多勢力的抗阻,長期的分封制度使貴族子弟們享受了特殊的權力,佔有了巨大的利益,當然,他們是不會贊同以郡縣制來代替分封制的,他們不甘失去他們的權力和利益。

    所以,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時,對於是否推行郡縣制是有爭論的,丞相王綰主張將秦始皇的兒子、皇室子弟以及功勳戰臣們分封到燕、齊、楚等國的偏遠地方,讓他們鎮守各地,以保持國家的穩定,秦始皇也曾想過要接受王綰的建議。但是,當時負責制定統一政策的李斯卻主張實行郡縣制,他認為周王室分封諸侯已經帶來了東周時期的大混亂,六國統一之後,分封制已不適時宜,必須實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由中央皇權直接掌控地方官員的任免,不能再允許有封地的獨立權力。秦始皇是統一欲極強的君王,他執著於繼承秦國先皇們的遺志,志在滅六國,統一天下,他當然更喜歡李斯的主張,於是,秦國在統一六國後便推行郡縣制。

    確實,李斯的說法也有道理,周朝採用分封制度,周天子讓自己的兒子們去偏遠地區自立為王,可是,造成的結果是,當週王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減弱時,周王室的在各地的封王們為爭奪權力和利益便爭鬥不休,甚至王室內部自相殘殺,周天子最後已無力阻止各地封王的爭鬥,致使周王朝衰敗。

    這是因為吸收了這一教訓,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而且,當時李斯設計了配套的統一政策措施,如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道等,這具備了推行郡縣制的一定條件。因而,秦始皇採用李斯的建議,將統一後的全國分成36個郡,每個郡設郡守來管理,郡下面又設定了許多縣,所有的郡都要直接受中央權力掌控,這大大地加強了凝聚力,鞏固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強化了皇權統治力。

    應該說,郡縣制的確立確實是一種進步的措施,是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比起分封制來說,更具有統一管理的實際效應,而且在中下層政治權力的分享方面也更為公平。

    可是,郡縣制的實行,在剛剛統一六國之後的秦王朝卻是太超前了,它成了導致秦王朝在短短近十五年內便滅亡的制度方面的重要原因。

    首先,郡縣制雖是一種更加合理和進步的政治管理制度,但在當時並不那麼適合,太超前了。

    秦國在實行變法時就一直沒有敢啟動分封制,包括秦皇室貴族在內的各姓氏貴族,長期以來一直習慣於分封制,統治階級的上、中層的強大勢力藉助於分封制而長期擁有各種特權和享受特殊利益,尤其是秦國在戰爭年代崛起的軍功階層,透過艱辛的努力和鐵血戰鬥才獲得了封爵,他們在戰爭結束後,正要好好地享受分封制給他們的特殊利益,可是,在秦統一六國之後,卻沒有能享受到,對此,他們是不很難接受的。

    剛統一六國時,以秦始皇為首的最高統治集團勢力強大,李斯提出推行郡縣制,宗室、貴族、軍功階層一時不敢反對,他們懼怕始皇帝的強大控制力,表面上是勉強接受了,其實,他們心裡是不服的,到了秦二世時期,秦王朝的中央控制力大大削弱,支援分封制的勢力便開始採取抵制和反撲行動,他們想把本該獲得的利益搶回來,所以,他們必然是要反對胡亥、趙高、李斯等的統治的。即是說,郡縣制的推行其實是太超前了,缺少適應期,讓各階層很難接受,這為秦王朝的衰敗埋下了禍根。

    其次,秦始皇統一六國完全是靠著武力征服和強取豪奪來實現的,六國統治者和貴族們被搶奪了權力和利益,他們心裡當然是非常不服氣的,六國的殘餘勢力、宗室血脈和貴族們分散在全國各地,他們並不願意就此罷休,一直在悄悄積蓄力量,試圖東山再起。原六國的這些力量在秦始皇強勢的力量面前,當時還不敢貿然行動,然而,他們對於對郡縣制是非常反對和反感的,因為郡縣制把原本他們封地的權力都收歸秦王朝中央政府了,都是由秦朝皇帝來控制,對此,他們能服從嗎?

    秦始皇按李斯的建議,快速突進地實行政治改革,可是,六國原皇室、貴族們只是表面上接受了,而實際上仍是牴觸和反對的,當秦始皇去世之後,秦二世的中央權力弱化了,六國原來的統治力量,特別是原來擁有分封制特殊權力和利益的貴族們,當然就伺機組織力量反撲。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才有後來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反抗秦朝的事發生。也就是說,秦始皇下令直接將分封制改成郡縣制,招來了六國原貴族們的反對,這也是導致秦王朝衰敗的制度原因之一。

    如果當時推行郡縣制能逐步進行,比如,像王綰所建議的,在燕、齊、楚仍實行分封制,而在秦國先實行郡縣制,並在趙國等作試驗等,局勢便會比較容易控制,不至於使制度改革的實行太超前,果真如此,秦王朝也不至於衰亡得那麼快速,或許還能延續更長時間。顯然,改革的推行是要讓民眾有適應時間的,是要讓各個重要階層在能夠承受,而不能太超前,不能超負荷。

    第二,秦國戰時以農業生產來支援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可是,大戰結束之後,其經濟政策的主導方向卻沒有能相應改變,成了不利於穩定和發展的政策阻力。

    在稅賦制度方面,商鞅變法以後,按畝納稅,秦國經濟體制全面轉入“耕戰”時代,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突出以農業生產支援對外戰爭的經濟管理政策,特別是實施了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的激勵政策,由國家法令具體指導農業生產。但是,在統一六國之後,這種政策卻沒有能相應改變,而仍是採取戰時的以農業來支援戰爭的模式,這就很難繼續發揮政策優勢了。

    還有,秦始皇使黔首自實田,在全國範圍內認可土地私有制,而這一政策一是能讓地主階級合法佔有土地,二是還會讓一些權貴有擅用政策的可能,他們能以各種手段來兼併農民的土地。而且,這使失去土地的佃農不得不以“見稅什五”的苛刻條件為地主或權貴耕種土地,而一旦遇上了災害,佃農們便很難生存下去。

    在戶籍制度上,早在秦獻公十年(公元前375年),就設立了以“告奸”為目的的“戶籍相伍”制度,商鞅變法規定“什伍連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年勞力以上的都必須分居,獨立編戶,同時按軍事組織把全國吏民編制起來,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這一嚴肅苛刻的戶籍管理制度很殘酷,對人們的活動的自由性有很大制約性,這在戰時是很管用的,但是,在大戰結束之後,它卻制約了人們的創造性,不利於創新發展。

    此外,秦國設定二十級爵位,以軍功來賞賜,而國家按爵級賜給田宅,高爵者還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權,這一制度完全為了滿足戰時的需要,但是,統一六國之後,戰爭沒有那麼多了,軍功賜爵的激勵功能大大減弱,這使軍隊中的將士失去了繼續獲爵得到田宅的機會,軍隊也逐漸失去了戰鬥力。

    而軍隊為了立戰功,都爭取能被派到邊疆去作戰。秦始皇滅掉六國後,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逐匈奴,將軍尉屠睢率軍50萬南征平百越,這造成了國都周圍只部署了少量軍隊,這種“重外輕內”的兵力部署形成了國內軍力空虛的局面,一旦國中有變,邊境軍隊要營救國都便是鞭長莫及,而當農民起義向國都突進時,邊境軍隊要快速平叛就非常困難了,這也加速了秦王朝的衰落。

    秦末農民戰爭

    如此一來,一方面是嚴苛的法律把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而由國家直接控制了全國勞力,稅賦雖暫時得到保證了,但當這種制度在統一六國之後不僅在六國不適合,就是在秦國也已不適合,這窒息了創造力,使民眾越來越難以生存;另一方面,激勵軍功的土地政策在滅了六國之後失靈了,軍隊缺乏戰鬥力,並造成兵力配置方面的失衡,形成“外強內弱”的局面,使秦國軍力減弱,導致秦王朝衰落。

    第三,文化上雖有一些統一措施,但焚書坑儒等文化專制政策卻使思想僵化和文化發展停滯,使文化思想落後於現實局勢的發展,這成了導致秦王朝衰敗的文化原因。

    在即將統一六國時,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了《呂氏春秋》,試圖以道家為基本立場,相容並收儒、道、法、墨、兵、農等各家學說,以融合為基本特點來實現文化統一,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卻採納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等的建議,推行了焚書坑儒的政策。

    呂不韋(劇照)

    李斯提出:“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消滅私學。有敢偶語《詩》《書》者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各郡、縣立即查禁所有《詩》《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30天內全部焚燒。

    秦始皇、李斯的這一文化政策與呂不韋恰好相反,不是以相容方式而是以毀滅“百家”的方式來強化法家思想統治,這便造成兩種結果:一是使發生了相當程度上的文化毀滅現象,窒息了文化發展和思想創新;二是使秦國依然沿襲著戰爭時期所推崇的法家思想,而沒有能在統一六國之後採取相容、開放的文化政策,這使秦國在思想文化上成了封閉的、停滯的,這對於統一後的秦王朝的文化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使文化思想難以適應經濟管理和政治管理的需要,成了僵化的文化,阻礙社會健康發展。

    其實,若是秦始皇吸取呂不韋《呂氏春秋》的治國思想,或許能讓秦國發展得更好,以道家為主,相容其他各種學說,這種文化統一方式更有積極性。楚漢戰爭之後,漢初實行了以道家“無為而治”為主的思想策略,注重與民休養生息,從而取得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這或許可以說明,秦國統一六國之後的文化政策是有缺陷的,滅六國的戰爭結束之後,是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文化政策的,而秦國在文化方面所採用的文化政策卻是僵化的、停滯的,這就是秦王朝衰敗的文化原因。

  • 11 # 大叔長安沐風

    我個人覺得,大秦帝國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條:

    第一,沒有立太子;

    第二,沒有立皇后;

    第三,六國權貴沒有全部消滅!

    秦始皇對中國的貢獻非常巨大,正是他橫掃六國,廢除分封,建立郡縣制,統一文字等,才有了大一統中國的輝煌歷史!但是,就因為不立太子,沒有皇后,也沒能消滅六國權貴餘孽,才使得他死後權力被趙高竊取,最終導致滅亡!

    如果早立扶蘇為太子,趙高、胡亥之流不會輕易竊取權力;就算把胡亥立為太子,始皇帝死後,他繼承皇位順理成章,就沒必要賜死扶蘇、引起內部紛爭的局面。

    如果有個皇后在咸陽坐鎮,即使秦始皇死在外巡路上,大秦也會穩住陣腳;

    如果沒有六國貴族餘孽(如楚之項羽家族)乘機反秦,以大秦的軍力,完全可以剿滅陳勝吳廣的起義。

    退一萬步,就算胡亥不著吊兒,如果秦始皇立了皇后,始皇帝死後有個太后,也能制衡他的權力 ,制衡趙高這樣的宦官,保證大秦順利前行。以秦宣太后為例,就算她跟犬戎私通,都沒有導致大秦亡國,反而帶領大秦迅速崛起,為秦始皇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後來的華陽夫人同樣在穩定國家的鬥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華陽夫人的幫助,年輕的嬴政未必鬥得過嫪毐和呂不韋。那樣,秦可能早早地發生內亂,而被楚或趙所滅了!

    即使秦亡,劉邦建立的漢朝也是在大秦統一中國的基礎上才發展起來的。

    故,漢承了大部分秦制,但沒有繼承秦不立後的規矩。否則,劉邦死後的漢朝,未必沒人想代劉!

    劉邦、呂雉設法除韓信、英布,同樣也並非沒有一點道理;若無此舉,劉邦死後的局勢,也未必穩定。

    所以,漢初恢復立太子、立皇后的歷史有力地證明,秦始皇不立後、不立太子是非常錯誤的。這正是導致大秦在短短的十幾年內就滅亡的重要原因。

    歷史就是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歷史可以為鑑!後來中國的皇帝們再也沒有出現不立後、不立太子的情況。說明他們都從大秦迅速滅亡中吸取了教訓;他們都認識到了不立後、不立太子的危害。

    總上,大秦在統一中國後,又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一是沒有立太子;二是沒有立後;三是沒除掉六國貴族餘孽。

  • 12 # 玉犀情緣

    秦國統一天下至堅持了十多年讓秦國滅亡,有的人認為是暴虐,也有人認為是當時的制度,其實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改革,秦始皇統一,可以說是當時統治模式下進行了全面推翻,行成了一種全新的治理這個國家,然而改革就會有好處和壞處,加上當時的力度太大,結果就造成了整個國家滅亡,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廢除了以前的制度,全面推行自己的制度,這也是一個全新的統治模式。

    自從那個時期過來以後,列國也是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變法和改革,也都是維護了周王室的制度也是走向了崩潰,但是除了全面推行的制度之外,一些人堅持著最高的權利和特權,統一之後,正式推行了以他為首的中央集權,從制度層面已經開始完全廢除貴族的利益,在這個方面上也是有很多地方名聲特別好的貴族,眼看著自己的利益喪失也會有不滿的,秦末天下大亂的局勢也能看出,當時起兵爭奪天下的人也都屬於最底層,也是看出他們對秦國制度的憎恨,當時的統治階級也是開始招攬各種人才進入朝廷,一些士子們也是靠自己的才學來打動當時君主獲取官職。

    由於秦國推行的法學治理治國理念,對官員基本也是對律法為主的,這樣也是對權力有了高度的集中,其實也是希望當時的矛盾化解,所以就讓一些人有以以政權,但是根本沒有任何實權,這樣他們也是更加不滿的,而一些人失去了自己上升途徑,就會選擇了站到秦國的對立面,而後來也是實現這個層面的統一,但是這個也是超出了百姓能接受的範圍。

  • 13 # 黑水布衣

    最近在看電視劇《大秦賦》,這是大秦帝國最為輝煌的頂峰。可能連秦始皇也沒想到,就在自己剛剛去世不久,大秦帝國就陷入了反秦戰爭的海浪之中,“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讖語隨之應驗,秦朝二世而亡。

    1、 苛政猛於虎

    秦朝以法家立國,自然信奉嚴刑峻法那一套。但後世證明,法家確實可以迅速使國家強大起來,但要想國家長治久安,儒家也必不可少。

    自秦始皇即位,益“專任刑罰”來鎮壓人民,主張“刻削,毋仁恩和義”。秦的刑罰是非常嚴酷的,死刑有多種,而勞役也紛繁眾多。人民在政府管領下勞作,實際上就是短期的官奴隸。正是應了那句話“仁義不施,攻守之勢易也”。

    2、 統治者的慾望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窮奢極侈。每次攻陷一國,定把這國家的宮殿的圖樣描繪下來,在咸陽仿造,又在二百里內建造了二百七十座宮殿,還興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的阿房宮(後來證明,壓根就沒建成)。除此之外,秦始皇好大喜功,動輒徵發民夫數十萬從事征伐、戍守、築長城、闢馳道、建陵墓、修宮室等,於是人民的徭役便加重了。董仲舒就說:“日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

    統治者的窮奢極欲最終毀掉了帝國。

    3、 郡縣制的弊端

    “郡縣制”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但很明顯,它在秦朝顯得過於超前,而且弊端也很明顯——強幹弱枝。

    以中央為幹,地方為枝,廢封建,設郡縣,廢井田,開阡陌,使郡尉和縣令,皆為流官,以減削地方勢力,土地和財富皆得集中央。後世證明這是有利於中央集權和帝國統治的,但由均權轉變為集權的時間過快,難使人民適應。

    更為重要的是,當風起雲湧的起義出現,地方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鎮壓,最終導致天下大亂。

    之後的漢朝,讓郡縣制和分封制兩種制度並存,穩定了漢初的動盪局面,很明顯是有了前車之鑑。

    4、 六國實力猶在

    現在的人們都知道“統一”是利大於弊的。但當時的人們可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從未經歷過統一。且不說夏商之時是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即使是兩週時代,人們也早已習慣了封土建國的統治方式。

    5、 錯誤的接班人

    雖然關於秦二世胡亥的繼位現在有很多說法,但事實證明,他的繼位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一般來說,當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可以理解為能折騰)去世之後,如果接班人能夠將帝國穩定下來,那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能夠延續下去。例如漢武帝之後的昭宣,還有明成祖之後的仁宣。可惜秦二世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秦二世繼位後,對於勞役人民,更是變本加厲的剝削和壓迫。恢復阿房宮的修建,徵調材土五方人為屯衛,又多養狗馬禽獸,勞民傷財。各地政府官吏,使用刑罰也更濫更嚴厲。而胡亥並無始皇帝的威望,加上奸佞弄權,這些極大的動搖了帝國的統治根基。

    總體來說,秦的滅亡就是嚴重地違反了歷史發展的要求,沒能夠順勢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開的時候你來看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