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有很多現在看來不值一提的東西,但卻深深影響了戰爭的形態。例如,馬鐙的發明使得騎兵能橫掃步兵;刺刀的發明使得火槍兵能獨當一面。請問還有什麼其他類似的例子嗎?

15
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如果我說戰爭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很多人可能會表示反對,其實現在的高尖端技術都是從軍事領域發展而來的,尤其是近代兩次世界大戰以來,各種科學技術更是快速發展。

    為了能夠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交戰雙方必須你追我趕的研發先進武器,無異於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比如,火槍、大炮、機槍、飛機、坦克、原子彈等等發明的出現,都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但是這些發明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大量的科研投入,並不是小的發明,比如美國在二戰中研發的原子彈投資20多億美元,啟動約60萬人參與其中,經過數年研發,才研發出三顆。

    以現代人的智商,只要看一眼馬鐙,知道它的原理,想要做出來是很容易的,但是就是這個東西,對戰爭的影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所說:“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按照現在考古發現,馬鐙最遲應該出現在西漢時期,發現的馬鐙實物可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騎兵的作用是負責偵查及通訊(掌握戰場的資訊),依靠機動性切斷地方後勤的軍糧運輸(古代打仗,打的就是軍糧運輸),依靠機動性對潰散的敵軍進行追擊。

    可以說,騎兵的出現絕對是影響了戰爭的勝負,對於資訊的掌握咱就不說了,就是突襲敵軍糧草這塊,我們在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中就可見一二,曹操能夠在官渡之戰中扭轉敗局,很大程度上是許攸投降曹操,將袁紹大軍的烏巢糧草大本營告訴了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燬袁紹的輜重,曹操親率五千步騎,夜走小路以火攻奇襲烏巢,使得袁紹部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最後袁紹只帶八百騎兵退回河北,曹操因此取得官渡之戰的扭轉。

    但是在這個時候,騎兵在戰爭中的作用也僅此而已,不是戰場中的主要作戰兵種。

    可以說,在馬鐙普及之前,騎兵的作用很有限,比如匈奴人雖然擁有大量騎兵,但是在與中原王朝對戰中所取得的成績是有限的,先秦時期無論是趙國還是燕國都可以吊打匈奴,秦朝統一後更是把匈奴驅逐出河西。

    只有在秦漢戰爭中,劉邦率大軍征討匈奴,在白登被匈奴大軍包圍七天七夜,在史書上記載劉邦採用陳平計策賄賂冒頓單于的媳婦才得以脫險。

    實際上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冒頓已經將劉邦包圍,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如果能全殲漢軍,對於以後的漢匈戰爭局勢走向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冒頓單于也不是傻子,為何會放過劉邦?

    當時的騎兵以騎射為根本,所謂“騎射”,講究的一個是騎馬的技術,一個是射箭的本領,匈奴人都是從小騎羊射耗子練習騎射,長大後又長時間騎馬打獵,騎射水平自然是槓槓的,但是想讓騎兵去衝擊步兵方陣,顯然是天方夜譚。

    所以,整個匈奴對中原王朝的戰爭,都是以騷擾和劫掠為主,中原王朝步兵不是打不過匈奴騎兵,而是追不上,只能把他攆走,但是無法徹底殲滅,為了防禦匈奴,即使是曾經吊打匈奴,並且將匈奴驅逐出河西之地的秦朝,也不得不被迫修築長城來防止匈奴的侵擾。

    因為在馬鐙沒有出現之前,人在馬上面能夠做的動作有限,通常情況下,雙腿需要夾緊馬,而手也要牽住繩子,人在馬上最主要的精力是“坐穩”,不至於從馬上掉下來。

    即使經過嚴格訓練的騎兵能夠在馬上使用長矛一類的兵器,但是並不足以衝破步兵的方陣,所以,騎兵在戰爭中的作用雖然已經不可或缺,卻不是決定性因素。

    中原王朝在與匈奴騎兵作戰的時候,往往吃虧在,以農耕文明孕育出來的士兵,在騎射本領上根本無法與匈奴一較高下,像李廣這樣的神箭手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人無論如何苦練都不能達到匈奴人的騎射水準。

    在沒有馬鐙的時候,普通人上馬都上不去,往往需要另一個人當“肉墊”才可以,所以最開始出現的馬鐙也是單邊的,只是為了讓騎兵更好的上馬,後來才逐漸發展成雙邊馬鐙。

    騎兵在踩著雙邊馬鐙的時候,利用雙腳就可以保持住平衡,徹底解放雙手,使得騎兵與戰馬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騎兵的戰鬥力才得以充分的發揮出來。

    隨著馬鐙的發展,中原王朝將步兵對衝的形式應用到騎兵身上,騎兵不單單是以前那個依靠機動性進行射擊的輔助兵種,而是一種新型衝擊主戰兵種,能否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甚至成為決定一個王朝興衰的關鍵性軍事因素。

    當然,如果中原農耕文明能夠佔據河西走廊和燕雲十六州,擁有大規模馬場,從而培養出來騎兵,也一樣可以擊敗遊牧民族,比如唐王朝就是憑藉騎兵擊敗當時周邊數量眾多的遊牧民族,創造了農業民族大規模戰勝遊牧民族的戰爭奇蹟。

    在馬鐙被蒙古人傳到歐洲後,也極大了影響了西方戰爭發展,對西方中世紀曆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所以說,馬鐙應該是戰爭史上最沒有技術含量,十分不起眼的發明,卻極大地改變了戰爭形態。

  • 2 # 興趣亦然

    電報是人類第一種可靠的即時的遠端資訊通訊方式。在電報發明之前,人類進行遠端資訊傳遞只能通過馬匹、信鴿等方式傳遞資訊。無論是馬匹快送還是天上飛的信鴿,電報的傳遞速度是遠快於這些傳統的資訊傳遞方式的,可以說電報的出現直接讓淘汰了它們。

    這種方式不大實用也沒人去實際製造使用,電報在此時也只是停留在設想這一層面。

    到了1822年,沙皇俄國的一位叫做西林的外交官,他發現了磁針會受到電流強弱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偏轉角度,可以利用磁針偏轉角度變化來實現傳遞資訊。於是乎,西林就進行相關的研究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磁電報機。

    但世界上第一臺投入實際使用的電磁電報機是英中國人庫克聯合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惠斯通基於西林發明的電報機基礎之上發明的。

    時間到了接近20世紀的時候,1895年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電報,1902年無線電電報就實現了橫跨大西洋的資訊傳輸。可以說無線電的運用讓電報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首先是傳輸距離變大,跨洋的資訊傳遞片刻之間就能完成這在之前是難以想象的!其次是不再受限於連線的電線,電報可進行流動使用,比如說到這會兒遠洋船隻就可以使用無電線電報來和其他船隻或是陸上進行聯絡。

    電報的發明與運用也大大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在以前,戰爭前線的資訊傳遞到後方可能要數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等後方接收到資訊的時候前線戰鬥可能都結束了!所以在以前,戰鬥的成敗幾乎都仰仗前線的指揮官,在後方高階將領得到前線資訊之時通常都過了很久了!直到電報機發明之後,後方高階將領統籌資訊,即時指揮全域性作戰才成為現實。

    最早運用電報的戰爭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此時電報不但用於軍隊內部傳輸資訊,也用於將前線一手戰況傳給後方。

  • 3 # 介雨安BV

    魯迅先生說: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

    1259年,南宋安徽壽春軍民為抗禦蒙古入侵,在前輩官員陳規所製造的竹筒“火槍”基礎上,創制了“突火槍”,槍中裝有“子窠”。

    大概陳規和其後的工匠們都沒預料到,一個小小發明,卻對歷史有如此深遠的影響。

    蒙古西征時,將仿製的“突火槍”傳播到西方。經過西方不斷研發改進,使之變成西人稱雄天下的利器。

    發明之二:火銃

    1332年,元朝工匠製造了世界最早的銅火銃,比歐洲最早的青銅槍早了半個多世紀。

    朱元璋十分滿意,稱“此槍取天下易如反掌,功成當封大將軍”。遂留焦玉在軍中負責武器研發製造。

    後來明成祖朱棣建起了世界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多次遠征漠北,屢立戰功。

    歐洲人公認刺刀誕生於16世紀法國小城“巴榮納”。

    當時的軍官皮賽居看到有士兵撿起折斷的矛頭插入槍口充當長槍繼續戰鬥,遂發靈感研製銃塞式刺刀裝備部隊,取代了長矛手。

    工匠地位低下,可見一斑。

    由於固步自封,閉關禁海,大明朝的火器漸漸的落後於世界。

    所製造出來的火器品質極其低劣,官兵們都不想用,也不敢用。

    當歐洲殖民者們注重科技,憑藉作工精良的火器意圖瓜分世界,讓落後的遊牧民族們去載歌載舞的時候;

    這是世界史上冷兵器最後一次戰勝了火器的大戰,說大明朝的火器領先世界,不過是個冷笑話。

  • 4 # 浪史君

    話說在剛剛出現飛機的時候,飛機並不配備有槍械,但是在天上遇上了敵人的飛機怎麼辦呢?

    飛行員只能拿出自己懷中的手槍對射!

    對,你沒看錯,就是飛行員一邊開著雙翼飛機,另外一邊拿著手槍對射。

    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飛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由於飛行當中的不確定導致機槍無法進行瞄準。

    畢竟在飛機飛行的過程當中,能夠穩定控制的只有機體機頭對準的方向,但是在機頭上安裝機槍則不可避免的要打中飛機的螺旋槳。

    那這樣的話,在空中射擊就是純屬自殺的行為!

    但是萬萬沒想到,

    這個問題卻被一個天才的小發明所解決,從而開啟了人類空戰的歷史。

    “本大爺在螺旋槳葉片上加個機關,將打到上面的彈頭偏出去不就行了嗎?本大爺真是個天才呀!”

    於是,改變了人類空戰歷史的神器就就此誕生了:

    機槍射擊協調器

    它的出現讓子彈服從交規:當螺旋槳經過槍口時能保證機槍停止射擊

    基本原理就是:只要葉片即將轉到槍口下,齒輪的凸位會頂起,機槍板機會鬆開,鬆開即停止射擊。葉片剛離開後,齒輪連帶的杆又回重複壓住板機,射擊又重新開始。這個原理不是以射速來決定的,而是以葉片的轉動位置來決定的。所以任何時速都可以射擊,這也是其巧妙之處。

    看不懂沒關係,上一個動圖。

    連起來就是這樣滴:

    從慢動作可以看出,槳葉轉動的速度要遠慢於子彈,在子彈快速飛過的時候,槳葉似乎停頓住了。

    確是是很巧妙的機械!

  • 5 # 大明359

    戰爭史上最偉大而又簡單的發明:鐵絲網。

    一戰時期出現的鐵絲網,完全改變了當時戰爭的方式。

    鐵絲網看起來非常簡單,固定式鐵絲網是用帶刺的木樁和鐵絲等構築而成;移動式鐵絲網是由工廠成批生產後運至戰場地臨時設定,直徑是70-90釐米,長10米左右,設定速度快,抗破壞強度高。

    鐵絲網的出現使當時的幾種經典戰法得到很大壓制,特別野戰中的防禦得到突破性的提高。防禦變得很簡單,攻擊相當困難。

    鐵絲網首次大規模使用是一戰時英法德俄的馬恩河會戰,鐵絲網的大規模使用讓原本速戰速決的野戰變成了曠日持久的壕溝戰,誰也突破不了誰。後來德軍的馬克瑟機槍使用,在鐵絲網的配合下,集團衝鋒戰術完全變成送死。相持八個月,平均每天死亡幾萬士兵,完全顛覆了指揮官們的常識。鐵絲網甚至被譽為第七大發明。

    即使在相當發達的今天,鐵絲網也是擴大有效防禦範圍,遏制對方步兵衝鋒的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 6 # 瘋狂的008

    馬鞍出現的比較早,古人從馴服Mustang開始,就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怎麼騎的舒服?

    馬的脊骨高高聳起,不墊個東西就直接騎上去肯定會硌得慌,而且馬也不會舒服,尤其是馬匹跑起來的時候,那酸爽的滋味就不用多說了吧?

    《初學紀》是唐玄宗命徐堅編撰的一本百科全書,裡面提到了這麼一句話。

    魏百官各有紫茸題頭 高橋鞍一具。

    這個魏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魏,說明高橋馬鞍最遲在東漢末年就已經有了,實際上可能還會更早一些。

    後來匈奴人通過征戰把高橋馬鞍帶到了歐洲,與當時羅馬人那種四角馬鞍不同,這種中間低,兩頭高的木製托架不管讓馬怎麼跑,騎士都能穩穩坐在馬背上。

    在馬蹬沒有發明之前,想訓練出一個合格的騎兵可沒那麼簡單,他必須學會用雙腿夾馬騎行,沒有馬蹬輔助控馬就要用更嚴格的訓練來彌補,所以在那個時代騎兵的選拔要求更高,訓練更嚴格。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馬蹬更多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了訓練騎兵的門檻,對衝擊來說,高橋馬鞍的出現更重要一些。

  • 7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戰場上的沙袋。

    沙袋這東西既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也沒有什麼文化的傳承,這玩意誰也講不清什麼時候出現的,但是的確極大的改變了戰爭形態,特別是熱兵器出現以後。

    在冷兵器時代,沙袋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可能沙袋最早的作用就是江河湖漲水的時候,用沙袋來攔截吧。

    沙袋在戰場上的主要作用是以下幾點:

    第一、能有效的緩衝子彈衝力,降低官兵死亡率。

    在現代戰場上,槍炮齊飛,冷不丁就捱了一槍,大家都知道子彈對人體最大的傷害不是穿透力,而是形成的空腔效應,對人體組織有巨大傷害。但是當子彈射入沙袋,沙子密度較大,是無法制造出空腔效應的,沙袋對子彈的阻力就會非常大,加上沙子顆粒大小不一,子彈射進去很容易發生偏移,所以子彈一般停止在沙袋裡,就運算元彈衝力特別大,射穿了沙袋,也會發生偏移,對目標傷害大減。

    除了槍,還有各種炮彈引起的碎石和碎彈片飛濺,都是帶有巨大動能,能對官兵造成較大傷害的玩意。而沙袋對這些碎片都有很好的阻力,非常有效的降低了官兵們受到的傷害。

    第二、沙袋的經濟適用性

    在現代戰爭中,戰爭是兩方勢力的較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戰爭不僅僅是拼工業、拼軍隊、拼官兵素質,更多的是拼國力、拼經濟。

    官兵人員素質、官兵待遇、後勤補給需要錢,軍艦、飛機、坦克、火炮、機槍、子彈等軍用物資也需要錢,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優化配置資源就是一個大問題。

    第三、沙袋的方便快捷性。

    在戰場上,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可以說下一秒的戰場局勢變成什麼樣子,沒人能說得清,所以做好戰地工事是非常有必要的,戰地工事的建造也是爭分奪秒,每晚一秒,可能就會對官兵造成嚴重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傷害。

    這時候,沙袋就顯示出方便,快捷的好處。

    戰地工事比如挖戰壕、比如建碉堡都比較費時費力,相對來講,堆沙包就比較省時省力了。而且作為臨時戰地工事,沙袋也是很有效果的。

    比如放置重機槍、輕機槍等武器,這些武器威力巨大,但是後坐力也同樣巨大,要是架在沙袋上,那麼能有效的降低後坐力,機槍手能發揮更好的水平,而且能提高命中率。

    又比如,戰場上戰地工事損壞,只需重新搬運沙袋建立工事即可,又比如火力點轉移也特別方便。

    所以在現代戰場上,沙袋雖然廉價、到處都是,但是沙袋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就是現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21世紀,沙袋也繼續活躍在戰場上。

  • 8 # 祗樹

    毫無疑問,喀秋莎!

    喀秋莎,又被稱為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比於普通的火箭炮,喀秋莎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彈藥傾瀉在地方陣地,對敵人造成巨大威脅。

    1941年7月14日,蘇軍在戰略重鎮奧爾沙第一次使用喀秋莎。當時,德軍正沉浸在佔領奧爾沙的喜悅之中,忽然,一頓火箭炮“雨”傾瀉在奧爾沙火車站,不到10秒,奧爾沙火車站成了一片火海。

    德軍立刻組織反擊,然而,高朝只有這麼10秒,之後蘇軍進入賢者模式。

    但是,這10秒時間讓德軍高層既震怒、又害怕,他們非常納悶兒:毛熊到底研發了什麼新式武器,竟然如此霸道!

    直到3個月後的莫斯科會戰,德軍第一次繳獲了傾瀉“炸彈雨”的傢伙——原來罪魁禍首是一輛卡車和幾個火箭炮拼接貨!

    把火箭炮和卡車組裝在一起,不僅增強了火箭炮的機動性,還能夠在短時間內輸出大量傷害;最讓敵人頭疼的是,喀秋莎平時就是一輛“普通”卡車,敵人總不至於專門對一輛卡車發動空襲吧?

    更牛掰的是,喀秋莎的組合形態千變萬化,讓敵人難辨真偽。

    卡車裝載喀秋莎

    山地喀秋莎

    吉普喀秋莎

    三輪兒喀秋莎

    額……蘿莉喀秋莎

    烏拉烏拉烏拉,會開坦克的喀秋莎

    這種蘇氏“暴力美學”,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後,被大量運用在蘇軍戰場。到了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共投入1531門喀秋莎!

    蘇軍阻擊、反擊德軍,喀秋莎功不可沒。

    真正將喀秋莎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則是在10年後的北韓戰場。北韓戰爭爆發之後,中國志願軍英勇跨過鴨綠江,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戰鬥。

    因為大家都是兄弟、又是鄰居,蘇聯以“很低”的價格賣給志願軍一批БМ-13火箭炮,也就是喀秋莎。當時有一種說法,喀秋莎的一枚炮彈價值60兩黃金,一梭子打過去,一個村兒的富農全部破產。

    所以,不到關鍵時刻,志願軍根本不捨“祭出”喀秋莎。

    據說,在上甘嶺戰役時,志願軍戰士在使用喀秋莎時,首先要找好發射陣地、還要設定假陣地,所謂兵不厭詐是此。喀秋莎發射完之後,不管有沒有命中目標(炮彈這麼貴,一般都會命中目標),裝載喀秋莎的車子一定會趁著夜幕撤走。

    在北韓戰場,喀秋莎火箭車部隊的車號是84,在行軍路上,只要發現帶有84車號的車子,所有人都會無條件讓路。因為,只要喀秋莎出動,一定會有惡戰、大戰。

    北韓戰爭結束之後,喀秋莎更是被封為“火箭炮之王”!而蘇聯歌曲《喀秋莎》更是讓喀秋莎火箭炮揚名立萬,同時,也見證了那段中蘇友誼的難忘歲月: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 9 # 夏蟲欲飲冰

    下面咱們來看一個武器改變戰爭的小故事,這個故事可以直觀的反應新式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老年的德萊賽

    普魯士從王國升格成帝國的擴張圖

    軍部的老爺們根本看不上這種還處於研發試驗階段的擊針槍,寧願繼續使用老式的燧發槍和火帽槍,他們認為這種擊針槍沒有值得國家支援的價值,所以普魯士的軍部沒有給德萊塞支援。

    被普魯士拒絕後德萊塞還不死心,他又跑到奧地利的軍部推薦自己研發的新式步槍,但也同樣被拒絕(軍方有時會成為新式武器應用推廣中最頑固的絆腳石)。

    火帽槍必須要打一槍更換一個火帽

    戰略眼光深遠的德皇威廉一世,在他的直接介入下,德萊賽得到了訂購合同

    當時的火帽槍,又叫雷汞槍,大部分是前膛槍

    戰略眼光深遠的普王

    而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非常喜聞樂見了,相信對近代歐洲軍事有了解的盆友一定不陌生。

    正在問法王拿破崙三世成為階下囚是否開心的脾斯麥

    普魯士軍

    這個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站擼”

  • 10 # HannibalLecter

    既然說到小,鍊鐵火藥磁羅盤,飛機大炮原子彈,工業革命無線電這些自然都不應該算。

    而有一些小東西,卻真的是對戰爭發揮了重要作用。

    1.午餐肉罐頭

    罐頭的密封技術可以防止食物的腐壞,大大改善了士兵的口糧內容,也就改變了後勤結構,進而改變戰場態勢,而後來美中國人發明的肉、澱粉、油混合出來的某種廉價罐頭食品——午餐肉,卻是經歷歷史考驗,深受戰士喜愛的百搭食物——冷吃,煎烤,燉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2. 口香糖

    雖然說香菸,巧克力,糖果,咖啡這些小東西都被證明了可以在心理上大大地緩解士兵的緊張情緒,一些時候還可以用作交換物資的籌碼,但是點菸容易被狙殺,巧克力不宜儲存。小小的口香糖卻不一樣,不但佔空間小,還可以一直嚼,而這個動作可以大大舒緩戰士的緊張情緒。

    3. 馬鐙

    不要看騎士勇猛,人們在沒有馬鐙之前,是不可能拿著各種武器,在馬背上耀武揚威的,而有了馬鐙,才有了後來騎兵的大規模運用。

    4. 綁腿

    軍用綁腿的好處極多——防止足部剮蹭受傷,避免積血水腫,成本低廉,有利儀容儀表,別的朋友已經說過了,在這裡就不贅述。綁腿本來是外中國人發明的,但是在抗戰中的中國,被官兵發揮到了極致。

    5. 帆布彈鏈

    真正讓重機槍高效發射子彈的,除了火藥廢氣,帆布的鏈帶功不可沒。不要看你噠噠噠發射爽,沒有一個東西把子彈連起來,那你就只有靠手碼。

    彈藥鏈現在有金屬的,但是相比之下,帆布的又經濟又輕便,甚至沿用至今。

    6. 朗姆酒

    這種用甘蔗釀造的烈酒是古代海軍的最愛。因為它除了成本低廉,還具有禦寒除溼的作用,此外,古代船上的淡水很容易被汙染,朗姆酒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在過去的海上,這是可以像錢一樣流通的硬通貨。

    最後這一個,和6相似,是被載入史冊,官方承認了的,雖然它明明不是武器,卻被譽為是改變了戰爭形態的“祕密法寶”,那就是——伏特加。

    蘇聯動員兵為什麼那麼猛呀?因為他們都嗑藥了——伏特加!

    俄軍從17世紀開始配發伏特加,直到20世紀20年代,蘇軍在戰爭中消耗的酒類超過2.5億升。酗酒是毛子軍隊的老傳統了,斯大林在自己還是小毛頭的時候,還因為酗酒遭到過批評。

    1940年1月,蘇芬戰爭期間,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致電斯大林:

    “鑑於氣候惡劣,嚴寒達到攝氏零下40度以下,請求給戰士和指戰員每人每天發放100克伏特加和50克油脂。”

    斯大林專門簽署命令為軍隊配發伏特加——

    坦克兵酒、油配額加倍,飛行員待遇更高,每人每天發放100克白蘭地。

    1940年1月10日至1940年3月初,蘇聯紅軍共消耗10噸伏特加、8.8噸白蘭地。

    “伏羅希洛夫套餐”和“人民委員的100克” 成為了蘇軍的福利。

    1941年,斯大林簽發“絕密”級國防委員會決議“關於向前線軍人每人每天發放100克伏特加”的命令。前線官兵、飛行員、技術人員,均可享受。後來根據戰事需要,對特別凶悍的部隊,配額加大。

    當德中國人在寒冬中喝冷水都塞牙的時候,蘇軍小夥子們抱著酒精含量40度的伏特加,喝得二麻二麻,滿臉發紅,滿身發熱,端著波波沙就衝過來了,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可想而知。此外,這個成本低廉,技術簡單的東西,成分幾乎就是酒精,軍隊前線小作坊居然都可以私釀,然後居然還有殺菌消毒,助燃等作用,簡直是萬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筆記本打遊戲,為什麼不買效能更好的桌上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