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莫地方
-
2 # 架空歷史—北狼後裔
不請自來,我是架空歷史頻道的北狼後裔,下面就有我來分析“甲午戰爭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就在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
這得要從經濟、政治兩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上現在有不少人都認為甲午戰爭使日本財政緊張撐不了多久!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那麼日本會首先崩潰,但是這一看法並不正確,清政府未必比得過日本。
日本對中國開戰後,共籌集了22523萬日元的軍費,到戰爭結束時,共開支了20047.6萬日元,結餘2475.4萬日元。從表面上看上看,似乎日本籌集的軍費已經花的差所剩無幾了!
然而,日本的這個軍費開支並沒有算到《馬關條約》簽訂之時,而是解職到了1896年3月,不但包括了之後日軍進攻臺灣的軍費開支,還包括了安置退伍士兵等一系列開支。到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的軍費開支遠遠沒到20047.6萬日元這個數字。
另外,日本的這個統計數字中並沒有包含在戰爭中所掠奪所得。據日方資料,日本當時共在戰爭中掠奪了價值8982.2萬日元的物資和大約相當於3000萬日元的現金。
所以在《馬關條約》簽訂時,日本實際可用的軍費應該已經超過了5000萬日元,大約相當於3000萬兩白銀。另外日本所籌集的軍費,主要是通過發行國債所得,如果真的不夠,大可以舉借外債。在日本當時局勢佔優的情況下,要借外債並不困難。
而反觀當時的中國國內情況恰恰與日本相反
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開支了6000萬兩白銀,其中借了大約4000萬兩的外債。
時間來到1895年3月4日,當時清政府無論在海戰還是陸戰都失敗了。從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戰,清軍遂全面潰退,而日軍以微小的代價佔領了北韓全境;
政治上
我認為很可能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那麼日本將攻佔北京,而這個結果是慈禧和光緒都無法承受的,那麼清政府的權威和威信將會進一步削弱,不僅如此國內的權力帶來洗牌。為什麼?
這得要從甲午戰爭前說起!
“彼因起於滿洲異族,奪取明亡之天下,正如元之於宋,出自異族而統治中國則一也!”
大致意思:絕大多數漢人對於滿洲人奪取了漢人江山一直不服,滿漢之爭由來已久,因此日本政府覺得如果製造滿漢矛盾,可以減輕日本在戰爭中的損耗。後來甲午戰爭開打,黃海海戰日本獲勝後,在入侵中國本土時,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不要抵抗日軍,日本釋出了居心可測的《佈告十八省豪傑書》書中提到:
“滿清氏原原塞外之蠻族,即非索命之德,又不行了無功於中國……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諧榮之宜,不有仇之情也。”
不僅如此,當時的漢人真的信以為真,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日軍進攻滿洲九連城時,當地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日軍;在進攻岫巖的時候,當地老百姓跪拜相迎,還嚷著日軍推翻滿清復興大漢江山;日軍進攻蓋平時,附近的熊嶽城等地的青年,居然紛紛跑來解決日軍的運輸問題。由此可見當時,因為滿漢矛盾,清政府很難讓老百姓和自己一起齊心協力,而且沒有像日本日本一樣樹立現代民族意識。
畢竟清政府是一個異族建立的封建政權,他們非常害怕漢人起義推翻自己。他們只是漢人的寄生蟲,只要能保證自己的統治就行,漢族百姓的艱辛和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割地賠款實在無關痛癢。
如果但是清政府不投降而是繼續打下去,那麼南方會出現獨立的現象,原本已經逐步做大的漢族官僚集團會脫離清政府的宣佈獨立,並且列強也會扶持新的代理人,中國也就成為一盤散沙,最後,逐步分裂中國
結語:所以說清政府不投降,堅持打下去,對清政府是及其不利的。 -
3 # 四象八卦
別看日本搞了明治維新,國力蹭蹭上漲。其實,它是拖不起那麼浩大的戰爭的。
因為甲午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滿打滿算,也才“改革開放”了20多年。本來就歷史基礎薄弱,常年閉關鎖國,內部又割據嚴重,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勉強完成了大一統。西方那一套社會經濟制度,完全是舶來品,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完全被日本吸收。
所以,其實19世紀末的日本,是不具備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條件的。對清發動戰爭,完全是日本的一次豪賭。
但,這不代表滿清堅持下去,就能翻盤打贏日本。
因為,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滿清政府的對外戰爭,從來不敢進行一場全國總動員。大多數時候,其實就是那麼二十多萬腐朽無能的八旗兵在疲於奔命四處滅火。
自1644年滿清入關以後,統治者最怕的是漢人,防範最深的也是漢人。滿人總共就那麼幾十萬,漢人卻有上億,而且大多數都對滿人有怨念。
雖然滿清統治者通過上百年的奴化教育,暫時駕馭住了這個龐大的漢人群體,但他們始終不敢放手發動漢人。包括在朝堂之上,這些滿清皇帝也不是特別敢重用漢人。
吳三桂,打出來的旗號是“反清復明”。
臺灣鄭氏,打出來的旗號還是“反清復明”。
還有各路民間組織,比如天地會、紅花會,朱三太子等等,都是以反清復明作為旗號。雖然他們未必真的願意復明,但是這個口號確實像一把利器,讓滿清統治者們寢食難安。
嘉慶朝和咸豐朝爆發的白蓮教、太平軍叛亂,逐漸讓滿清統治者認識到了漢人地方團練的力量。但,記住,依舊只是發動部分漢人成為地方團練,這些漢人軍隊並無正式編制,自負盈虧,而且隨時可以解散。
後來以曾國藩為首的湖南籍漢族士大夫崛起之後,漢族團練勢力越來越龐大,對太平軍的戰鬥也越打越順。但即便如此,咸豐皇帝依然投鼠忌器,不願意給曾國藩一個地方實職,只給了一個兵部侍郎的虛銜。
這也導致曾國藩在很多時候,募集不到軍餉,處處受制於人,經常缺兵少馬。當然,後來咸豐駕崩之後,恭親王為首的滿清開明貴族,大膽啟用漢臣,給湘軍集團實權,這才勉強解決了太平天國。在湘軍攻佔南京之後,滿清統治者第一時間想的是裁撤湘軍。可見在他們眼裡,太平軍是第一大禍患,湘軍則是第二大禍患。
後來,也是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大臣的運作下,大清開始了所謂的洋務運動。
可是,滿清貴族們,依然不是特別信任漢臣和漢民,處處提防。
甲午戰爭開始之後,滿清統治者是想把李鴻章的淮軍給順勢消耗掉,而李鴻章則是想儲存實力消極應戰。於是就讓日本人鑽了空子。
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小小的日本和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開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既然滿清發動不了人民戰爭,日本最終勝利也是情理之中的,雖然可能會打得更艱難一點。
更諷刺的是,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一直在有意資助漢人反清,他們甚至一度以“宋明後人”自居,說大家都是華夏文明的繼承人,因此要幫助漢人打敗共同敵人滿清。所以,在甲午戰爭之後,中國民間漢人群體,和日本人是走得很近的。那時候漢人很流行去日本留學,很多革命黨人也喜歡跑去日本避難或者集資。
所以在二戰期間,日本又開始玩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套路,說要聯合中中國人把英美鬼畜趕出亞洲。當然,這一次,沒有民族內部矛盾,大中國終於靠著人民戰爭,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
4 # 清史宴
中日甲午戰爭,如果堅持打下去的話,日本必敗,大清慘勝。
1937年日本的綜合國力已經遠遠強過1894年的日本,可日本在和中國拼持久戰的時候,依然大敗而歸。由此可見,如果大清不和日本議和,死戰到底,以日本當時的國力,根本是耗不起的,對於這一點慈禧是很清楚的,可她為什麼還是主張議和?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大清掌託者們,根本就沒有國家和民族這個概念,他們所看重的就是滿清的皇權是否穩固。如果不議和,日本一旦打進北京怎麼辦?會不會危機滿清的統治地位?萬一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也像當年宋徽宗和宋欽宗一樣成了俘虜怎麼辦?其實他們怕的是自己的安危,才不會管百姓的死活,議和對他們來說成了最優選項,反正割地賠款,無所謂,大清地多的是,錢讓老百姓出就好。
-
5 # 輝哥史話
首先甲午戰爭是因北韓而起,日本的目的主要是吞併北韓,而且當時中國一直是亞洲老大,日本肯定沒做好和中國全面開戰的準備,而且是陸戰。
甲午戰爭,中國投降的太快,快到俄法德來不及干涉的地步,就在《馬關條約》簽署之後6天,“三國干涉還遼”。很明顯事先也是沒有通知其它列強,請問一向“擅長制衡的李鴻章”在哪裡?
再說甲午戰爭中國的損失,首先就是賠了2億多兩白銀,加上贖遼費加利息最後賠了3.2億。這個數目大大超過了前面兩次鴉片戰爭的總和,差不多是清朝4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日本10年以上的財政收入。如果這比錢拿來打仗,保守估計再堅持10年沒問題,再加上列強的干涉,收穫到西方的盟友也不是不可能。
很多人說工業文明打農業文明堅持不了那麼久,只要不投降,就算日軍能打到北京又如何呢?大不了在跑西安躲一下。日本之前的軍費大部分是挪到了海軍,日本的陸軍也是後來才發展的,尤其是得到清朝2億的賠款之後。
站在日本的角度看得更清楚,日本是借英國的錢來打的仗,時間是站在清朝這一邊的,日本賭的就是國運,賭清朝迅速投降,可能都沒想過要賠款,然後自己合法吞掉北韓好好經營北韓殖民地來還錢。在這場賭博中,大清完敗,甚至站在賭桌前的勇氣都沒有。
讓我們看看隨後的日俄戰爭,日本打完甲午戰爭國力已經非常虛弱,因此才有“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用大清的賠款大力發展了10年,湊出40萬大軍,一共動員了國內118萬士兵,此時日本國內所有兵力才200萬,而且又借了10億美元(一筆鉅款)。戰爭打了1年半,沙俄的海軍打光,但是沙俄就是一個原則:不割地不陪款。沙俄如果真不投降,日本又能如何?
以鬥爭求和平,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和平亡。
在甲午戰爭投降18年後,清朝亡了。日俄戰爭投降20幾天後,沙俄帝國也亡了。如果不投降呢?
如果大清真的努力了,列強都會幫她的。
“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割地是送給對方跳板,賠款是資助對方軍費,結果當然可以想象。
甲午戰爭告訴我們的道理,在40年後得到印證。
~~~~~~~~~~~~~~~~~~~~~~~
分割符以下放縱一下,個人觀點
1.甲午戰爭的失敗,清王朝的腐朽是主要原因,不瞭解國際局勢也沒有外交基本知識,沒有找到任何盟友,當時法德美都是潛在的盟友。這種盟友意識民國以後才有。
2.沒有把日俄兩國和其它西方列強作區分,日俄是爭取不了的物件完全不能妥協,其它國家都是可以爭取的。我指的完全不能妥協意思就是其他人都可以投降,就是不能投降這兩個,賠款其它人都可以賠,就是不能賠給日俄,割地也一樣,割給別人都不能割給這兩個。
總之,要分析各方的戰略目的。
3.對於附屬國太隨意,北韓和越南都一樣,還沒怎麼樣呢,就放掉了。人家北韓和越南也是有抵抗能力的。這就好像前線還在打仗,後方朝廷已經向對方投降了,這什麼東西嘛。我明白大清當時自顧不暇,但是依然有外交操作空間。你可以拖,可以避,可以不聞不問,可以拉外國進來利益均沾,甚至可以修改宗藩權益。
總之,要掌握戰略主動,不能總是被動應付,清朝一直在應付列強的各種要求,從來沒有把握過戰略主動。
4.甲午戰爭大大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某種情況是一件好事。客觀的說當時的權力結構和國家整體的動員能力已經沒辦法滿足國家機器的需求。尤其是動員能力,當時日本4000萬人口,能拉出200萬軍隊。清末3億多人口,能拉出多少軍隊?民國時期以及軍閥混戰時期就完全不一樣。
5.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總是需要一個目標,國家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具體的,比如和誰競爭、打敗誰。當一個國家處於下降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抽象的,僅僅是維持內部平衡、領土完整、國際地位等等,至於什麼叫平衡什麼叫完整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
-
6 # 好ssc
我認為清朝還是會垮掉,因為日本打敗北洋水師,攻入遼東是外因,清朝內部矛盾是內因,內因為主,外因為輔。正是因為清朝統治者看到了如果堅持到底,不需要日本因素,內部就會先出現讓王朝突然死亡的力量,所以他們選擇了息事寧人,投降派佔上風,通過向日本割地賠款,達到其苟延殘喘的目的,歷史也是需要辯證的來看。
一方面日本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不斷凌辱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也要看到如果大清的腐朽統治才是禍根,正是你國力的孱弱才引來了群匪的圍毆,你落後,外地來打你,逼迫你自強,落後就要捱打當你被打入絕路的時候,要麼在沉默中死亡,亡國滅種,要麼在沉默中爆發,奮發崛起。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叢林法則,我們無力改變,只能順從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推動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是人民群眾,也就是千千萬萬個你我他才是歷史滾滾洪流前進方向的決定因素,什麼日本,俄羅斯英美帝國主義,他們只會影響程序,但無法改變方向。
滿清滅亡是大勢所趨,日本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作為大清的統治者也只是本能的選擇投降,妄想延緩自己終將死亡的壽命而已。
-
7 # cl373
甲午戰爭這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按照李中堂的建議是與日本暫且議和,然後大力整頓北洋水師,當手裡有把握的時候再一雪恥辱。然而就是被憤青一樣的光緒帝和翁同龢這幫人破壞了,光緒帝主戰也就算了,一國之君尚在血氣方剛的時候。但是翁同龢這個人主戰那就是最愚蠢的,翁同龢從1891年就以國庫空虛而就斷了北洋水師的軍餉,讓北洋水師停止購買外國的軍艦,甚至之後北洋水師連一顆子彈都沒購買過,中日能不能打仗,你翁同龢心裡沒點13數嗎?
而且再看一下兩者之間對戰爭的理解,日本完全就是舉國拼了,打上一場以國運為賭注的戰爭,而日本從1875年就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備戰,一方面不斷的購買先進的軍艦裝備,一方面派遣細作到中國建立起了間諜機構,以便可以更加深入的瞭解清政府。而此時看清政府的看法,一方面就是光緒帝和翁同龢等主戰流派,什麼都不懂,就一個想法:“我堂堂大清難道還打不過一個蠻夷嗎?打!”對比的也就是慈禧的主和派:“打什麼打啊,不就給點錢嗎?給他錢,別妨礙哀家辦生日慶典。”
就這種思想在開戰之前清政府敗局已定,一個是蓄謀已久,一個是一時衝動,這兩者之間就沒法比。戰爭開始之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完全失去了制海權,日後也無法切斷日本本土的對北韓的支援,而且也無法守衛京津、山東乃至江浙的沿海地區。但是日本也是因為長時間的戰爭,國家無法彌補長期的軍費支出,而且兩者之間最有可能的就是把戰場放在北韓,而北韓地形崎嶇,易守難攻,很有可能就是長期的僵持,中日停戰,擇日繼續。
而此時兩國的軍費都是不夠,日本的軍費預算也幾乎都完了,再打就應該向外國銀行借貸了,而此時清政府的軍費也是揮霍殆盡,但是此時雖說軍費沒了,但是慈禧仍舊揮霍無度,據不詳細記載,慈禧此時一天就要花費白銀4萬兩,而慈禧修建頤和園用了3000萬兩白銀相當於750萬英鎊,而同時期的吉野級的巡洋艦才30萬英鎊,如果此時的慈禧稍微從牙縫裡扣點出來,繼續作戰又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甲午戰爭如果堅持下去,絕對不會是那麼的慘,日本很有可能停戰,但是很遺憾的是主和派戰勝了主戰派,而之後清政府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日本戰勝之後索要鉅額的戰爭賠款,然後再用來補充軍費,然後尋找藉口再次開戰,而彼漲此消,清政府會陷入一直還錢的惡性迴圈,所以甲午戰爭也就是兩國的國運之戰,一方勝利之後另一方也就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
8 # 卿家
這場戰爭真得很難堅持下去。
從1894年8月1日宣戰、到18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清軍具有戰鬥力的軍隊戰鬥意志幾乎全部都被瓦解了。
平壤之戰,一觸即潰,馬上就逃跑了;黃海海戰,大清30年洋務自強的成果在四個小時之內灰飛煙滅;鴨綠江江防之戰,3.04萬清軍僅虎山陣地馬金敘、聶士成頑強抵抗,但勢單力孤,被迫撤出陣地,其他諸部見敗立即就潰逃了,3萬人的鴨綠江防線僅一日就土崩瓦解。
金旅之戰,也是一日時間,日軍剛發起總攻,大部守軍就逃跑了,導致日軍在旅順製造了慘無人寰的旅順大屠殺,殺了中國兩萬多軍民。
其後威海衛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個時代就這樣被終結。
最後一戰遼東之戰,僅十天時間,清朝一百多營六萬大軍就從遼河東岸全線潰敗。
日本發動的甲午之戰,除了黃海海戰略有損失以後,打得都異常輕鬆,完全沒有遭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底這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軍如此不堪一擊呢?
在我看來,武器裝備的落後,國力基礎的落後,軍事技術的落後,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但其實也可以不是主要的原因,畢竟後來全面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全國大部分領土淪陷,中國軍民團結一致,還是保住了西南半壁進行持久戰,最後將日軍拖垮在了中國戰場上。
清軍之所以如此一觸即潰,不堪一擊,最關鍵的因素是軍隊還是舊式軍隊,此時此刻的家國意識還不那麼強烈,中國人距離覺醒還有一段路要走,將官們沒有打下去的信心,一接觸稍有敗績就立馬逃跑,士兵們還有什麼打下去的慾望?在大局上,朝廷對這場戰爭準備也是十分粗糙,倉促之間開戰,對敵人毫無瞭解,對自己也毫無瞭解,這樣兩頭抓瞎的戰爭怎麼可能會贏?
至於題主所言的堅持下去,在我看來,第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日軍打到了北京,慈禧老佛爺和他的朝廷出逃,然後國家尊嚴從此刻起蕩然無存,諸方大佬開始尋求自保,有良心的繼續抵抗,沒良心的直接投降,日軍以戰養戰繼續進攻東三省華北地區。
如果大清朝廷被打沒了,或者說被打到信用破產,日軍便沒有了議和的物件,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之前的一些列戰略意圖只能提前展開。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北韓,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估計來不及實現第一步和第三步,就要展開全面戰爭了。這對當時國力的日本來說是個壞訊息,但也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清政府如果打沒了,賠款各種利益就不復存在,這樣也只能接著打咯,唯有打到一方投降,這個戰爭才能了結。
而中國方面的可能,或許便是提前進入一個超級混亂的時期,沒有統一的政府,或者統一的政府已經破產,號令不動地方了,各方派系開始抬頭,有救亡圖存的,有無恥賣國的。估計辛亥革命都要提前爆發。
結果可能就是雙方稀裡糊塗地瞎打,日本資源跟不上優勢就會漸漸喪失,畢竟近現代戰爭,沒有工業支撐很難繼續下去,而不是古代戰爭那樣只要有糧食就行了,
其後雙方可能會進入一個勢均力敵的情形。日軍當時階段的工業基礎和國力支撐不住大規模的軍隊消耗,先進的軍隊優勢會逐漸喪失,而中方可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做抵抗的人沒有什麼實力,有實力的自保心態比較重,一盤散沙大概就是中方的一個局面。
在我想來打到最後估計是一場不了了之的戰爭,日軍可能會單方面停戰,但其戰略意圖也有可能實現了一部分,比如臺灣不在了,或者東三省不在了。而中方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一個無政府的亂世來臨,各方角色粉墨登場,加速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革命的形式估計都要大變樣。
-
9 # 深度工場
甲午戰爭,如果光緒等人堅持打下去,其實日本也佔不到什麼便宜。甲午戰爭,日軍參戰軍人17萬,參戰軍夫15萬,其中軍人死亡1.34萬,負傷3800多人,軍夫死亡7000。日軍一共死亡2萬人,負傷3800人。
日軍老底就是7個師團,連同軍夫已經死亡2萬人,而清軍才損失3.5萬人,其實從全國來說,清軍還有60萬配備洋槍的軍隊還沒有參戰。根據日本自己的情報,日本認為清軍還有61萬戰鬥部隊,這些部隊擁有1700門火炮,23萬枝洋槍,以及4萬枝老式火槍,就在在遼東,清軍的6萬主力,還保持完整。
在日軍攻擊田莊臺的時候,清軍2萬對戰日軍3個師團,日本人當時稱:“日軍合大兵而戰。以田莊臺之役為始,清軍兵力亦不下六十餘營,是田莊臺之役實一大戰鬥也。”經過激戰,日軍雖然取勝,但是據日方記載,“敵兵殊死奮戰,我軍亦應戰極烈,彼我炮聲,如百雷齊發,彷彿天柱將裂,地軸已傾。”
而且由於清軍阻擊,日軍第5師團想包抄合圍的計劃也破產了。在這甲午戰爭最後一戰當中,清軍主力並沒有受到嚴重損失,大部分部隊都撤出戰鬥進入下一個位置。日軍只是取得了向錦州,山海關或者奉天進發的資格,就已經讓清廷擔心日軍一舉打到北京,而匆匆開始議和。
遼東清軍精銳6萬主力都在,如果在東北慢慢打,從南方和西北方向增援新部隊上來,日本的財力恐怕第一個受不了。清軍山東前線的最高長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摺說本財力已盡,希望繼續打下去。
日本國內部隊已經都到了中國戰場,而且那時日本兵役制度剛剛開始不久,根本沒有什麼預備役可以動用。現在已經是日本軍力的最頂峰,再也沒有更多部隊可以派出來。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不得不承認:“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隊人員,軍需固已告缺乏。”無論是戰鬥損失,還是非戰鬥損失,日軍損失2.4萬人才導致清軍損失4.5萬人。以這個比例打下去,清軍再損失幾萬人也不會怎麼樣,可是日軍再損失2萬多人,就要失去戰略進攻能力了。
-
10 # 北疆同心聊歷史
甲午之戰的前因後果,現在各種分析己經不少了!對於清軍如果堅持下去會是個什麼結局,也都分析得頭頭是道。都很有見的!就此本人也發表一點兒淺見:我認為,甲午戰爭時期,清軍的海軍裝備己經稍顯落後於日本聯合艦隊了。清軍方面無論是艦艇的火炮射速,還是艦艇航速都弱於敵人。而且北洋的水師提督都是淮軍陸將出身,不是專業的海軍將領,難免指揮與指導失策!但是,清軍陸軍裝備卻並不輸給日本,甚至可能略強!之所以輸的那麼狼狽不堪,還是敗在了:1,派系爭權。這個派系爭權不是指軍內,而是朝堂之上!最高指揮機構都意見不能統一,互相拆臺,又怎麼不會干擾到軍隊作戰呢?!2,清軍士氣方面。部份清軍是將弱兵悍,另一些清軍是將強兵孬!有的將領肯死戰,卻得不到貪生怕死的怯懦將領的配合,因而失敗!總之:當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國力、軍力並沒有達到足以碾壓洋務運動後的清朝!而清朝輸在於政治體制因循守舊、不思改革上!假使清軍能上下一心拼命死戰,日本絕對不會佔到那樣大的便宜!(賠款2億兩白銀,如再加上八國聯軍勒索的4.5億兩白銀,一下子就掏空了中國!!)也會付出巨大代價才會擊敗君心、臣心、民心、兵心散亂的清朝的!清朝堅持打下去還是會輸,但絕不會輸的那樣慘!以上只是個人淺見,有見解不到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導言
清政府不會亡,日本有可能失去崛起機會。
歷史上甲午戰爭,日本獲得最終勝利,獲取大量賠款要其走上了富強之路。
清政府因甲午戰爭失敗,要各大列強知道清政府就是紙老虎。
清政府作為失敗者,要各國看知道清政府就是紙老虎,想從中國佔便宜,那就用大炮轟趴你,看你服不服。
這一戰要中國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可以說對中國損傷極大,這場戰十分恥辱可以說開啟了恥辱史,那個時候清政府繼續打會有什麼結果?
甲午戰爭前雙方國內情況一、鴉片戰爭失敗要清政府知道必須改革,為了自救全面學習西方技術,只為改變落後不局面,可清政府並未實質性改革,僅對武器和裝置全面學,也不願意改變國內政治,這注定清政府必敗。
二、“黑船事件”要日本認識到必須改革,為此發動倒幕戰爭勝利後,進行明治維新走上富強之路,日本脫胎換骨,有足夠實力對外叫板,日本為了可以要國家更好發展,就必須對外發展。
慈禧太后為了自己大壽,動用海軍軍費,要北洋艦隊沒錢買新艦及彈藥,日本天皇為了買軍艦一天吃一頓,從最高統治者態度看,這一戰清政府凶多吉少。
清政府對自身實力過於自信清政府高層認為自己通過數十年洋務運動,有足夠實力能擊敗日本,這一戰也是光緒帝奪權之戰,只有打勝這一仗才有可能樹立自己權威,併成功奪權。
大清王朝實權在慈禧之手,自小生於深宮光緒,認為就是通過一場戰爭樹立威信從而奪取權力,這一仗光緒必須打贏,如果輸了一切都白搭。
清政府內部政治博弈光緒想打贏這一仗,可慈禧、李鴻章為首實權派並不願意打這一仗,慈禧想過六十大壽,李鴻章想保護北洋艦隊,作為政治籌碼,翁同龢等人想通過這一仗消耗李鴻章勢力,打垮李鴻章。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打算,可如果慈禧不發話必然沒人敢議和,慈禧才是大清王朝實權派人物。
慈禧不想要這一仗毀了自己六十大壽,她這種想法要清政府付出慘痛代價,雖清政府不足以為戰,可上樑不正下樑歪,她的態度如此戰果還會多好。
清軍無論在北韓、遼東半島、威海衛都未能取勝,可以說清日戰爭從頭到尾都沒贏過,這要原本國內主戰派沒了話,慈禧為首主和派佔上風,這個時候慈禧希望可以通過和談,結束這場戰爭,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可以接受。
局勢發生變化,清政府不想打清政府雖失敗了,可清軍還有大量有生力量,完全有機會跟日本繼續打下去,可別忘了,我們有廣闊領土、團結民眾這都是清政府優勢,一旦繼續打下去清政府有機會扭轉敗局。
日本進攻山海關後之所以不繼續打,因為國內經濟已經承受不住了,及時和談方能獲取最大利益,日本也深知一旦貿然進攻內陸,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都會成為日軍噩夢,為此日本只能儘快和談,奪取最大利益,方為上策。
這一仗日本耗不起只能談判,為此他們通過屠戮旅順恐嚇到清政府要其儘快和談,還有就是清政府主和派佔主動權,這個時候就是最佳求和之機,日本抓住清政府不願打心思,從而獲取了最大利益。
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結語:清政府不想打日本抓住機會從而走向富國強兵之路清政府之所以和談,害怕北京失守並對其統治產生影響,為此願意和日本和談不管會不會賠款、割地就為了止戰。日本政府抓住機會獲取大量賠款從有足夠資金髮展自己,日本就此騰飛富國強兵。
可我們設想另外結局,清政府釋出全國動員令,完全有可能打贏這一仗,日本綜合實力原低於清政府,不願意繼續打下去只想見好就收,打下去不穩國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