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狠懶惰
-
2 # 曉大居
在唐宋時期,雖然設立了道、路等機構,但這些機構都是監察區,而不是行政區劃。元朝建立以後,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行政區劃變成了省、府和州、縣三級管理模式。一個省下轄幾個府和幾個州,知州的地位不如知府,但知府僅僅比知州高半級而已,基本上仍是平級。元朝的行省制度仍存在很多的問題,在明清統治時期,行省制度進一步完善、總督、巡撫等高階官職開始出現。總督負責一大片地區的軍務,一般是兩三個省,類似於戰區司令。
但總督並不實際插手省內的工作,因為每個省都有巡撫。巡撫和總督屬於同事關係,兩個人的崗位不同,而不是上下級關係。 在一個省裡,巡撫大人高高在上,負責全省各方面的工作。此外,還有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副省級官員。布政使的地位僅次於巡撫,屬於常務副省級,主要負責經濟和民政。按察使負責司法和治安,學政則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這些官員屬於高階官員,在這些高階官員之下,則是道臺和知府。按照朝廷的規定,道臺最低是正四品,也有可能是從三品。知府一般是從四品,特別重要的知府,可能是正四品。道臺和知府屬於中級官員,而且等級差不多。兩個官職誰的權力更大呢?首先,我們看一下知府。
知府屬於一片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古代一個府比現在的地級市大得多。例如清代河南省的開封府,管理開封、鄭州的全部,以及許昌和周口的大部分地區。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知府堪稱土皇帝。 但是,知府不喜歡自己的管轄區裡有更高階的衙門。每個省都會設立幾個分守道和分巡道,道臺並不直接插手地方行政,但主要監督知府等官員的工作。道臺的地位略高於知府,但實際權力不如知府。知府對道臺有些忌憚,但也不懼怕。
因為雙方基本上屬於平級官員,道臺只能彈劾自己,而沒有權力罷免知府。當然,在一些特殊崗位上,還會有道臺。例如茶道、糧道和鹽道,這些官職雖然也是道臺,但卻是實權人物。例如坐鎮揚州的鹽道,這是天下肥缺之一,關係能夠直通軍機處。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雖然揚州知府和鹽道官職差不多,但卻對鹽道任伯安畢恭畢敬。 在清朝統治時期,官員的總數大於實際崗位的數量,換句話說,有一大群官員都屬於候補官。慈禧太后入宮之前,自己的父親就是一位候補道臺,由於沒有實際任職,家裡的日子很一般。
按照明清時期的官場規矩,知府一般不會得罪道臺。按照當時的晉升規律,那些資深道臺很有可能晉升為按察使,成為知府的上級領導。當然,蘇州、杭州等重要城市的知府,本身起點就很高,也是有可能的。道臺和知府最低都是四品官,在普通百姓看來,基本上屬於“大老爺。”但是在吏部文選司看來,根本不算什麼。吏部文選司郎中屬於正五品官,比道臺、知府都低。但是,由於崗位重要,文選司郎中能夠直接負責道臺、知府等中級官員的任命。
按照朝廷的規矩,巡撫、布政使等高階官員的任命,由吏部尚書親自把關。但是中級官員的人數太多,尚書大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因此,中低階官員的選拔工作由文選司郎中負責。吏部尚書檢查一遍,如果沒有問題,簽字、蓋章以後,正式下達命令。雖然文選司郎中僅僅是五品官,但全國各地的中低階官員對郎中大人都畢恭畢敬。在地方官員看來,不起眼的文選司郎中,最少能夠與三品大員對抗。在歷史上,出現過文選司郎中怒懟外省按察使的事件。當時,尚書大人自然向著自己人說話。我們再繞回來總結一下知府和道臺,道臺和知府屬於平級關係,權力起到了相互制約的作用。
-
3 # 四川達州人
道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但主官並非道臺。清初時期,道成為官員名,又分為兩種。一是總督巡撫的屬官,比如兵備道相當於省預備役司令,糧道相當於省糧食廳廳長,鹽茶道相當於鹽業茶葉專營公司總經理,河道相當於省防汛總指揮或者運河管理局局長。二是地方官。分守道重錢穀,分巡道重刑名,屬於省的派遣官,負責省內片區上傳下達,監控巡查。
道的品級也不確定,最初高至正二品,也有三品四品。乾隆時才最終明確為正四品。
府,於宋代出現,是省級行政區。明清時期已經下降為二級行政區。特殊的順天府這些不在此類。
府的級別也不確定。以清代為例,一般知府為從四品,重點城市為正四品。乾隆時期明確為從四品。
道與府的關係
嘉慶時期明確規定,地方知府以下官員上奏朝廷,必須得道的批轉。分守分巡道正式成為省內片區主官,轄一府至四府。
所以,此前道與府是監察與被監察關係,此後道臺就是知府的直接上級。
-
4 # 圖文繪歷史
道臺這個官階有個演變的過程,最早出現於明朝景泰年間,由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派下去各地方監察、巡視、駐守的官員,稱為“守道”或“巡道”,根據職責不同,分為糧儲道、鹽法道、屯田道、茶馬道、河道、兵道等,這些省派道員們有的管一府,有的管幾個府,有的交叉管理,有些是臨時的,有些是專職的,由於道員並不是地方實官,一直沒有確定品秩,也沒有作官職區分,從三品到五品的都有,很混雜。
圖為當年8位直隸候補道和天津知府汪守正的合影,裡面有盛宣懷、羅豐祿、周馥、劉含芳、袁寶齡、黃建笎、張翼、潘駿德,都是李鴻章的洋務干將,各有成就,這張照片的9人都為中國近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被後人稱為“北洋八道臺”。滿清繼承明朝行政體系,逐步摸索出了各省如何管理下面州府的方法和銜接的紐帶,道臺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乾隆18年,也就是1753年正式確定了道臺的品秩和職能,道臺是省與府之間的第二級行政機構,道臺為正四品。為了再次加強道臺的地位和職權,乾隆28年,也就是1763年再次下諭,將外省的知府由正四品,改為從四品,知府為道員所屬官。
圖為哈爾濱道臺府。於是道臺正式成了各省下派州府的巡守官員,為知府的上級單位,所掌職責基本涵蓋了整個州府的事務,比如屯田、水利、茶馬、鹽法、糧儲、河務,還有官吏核查、廉政,地方風俗等,有的道臺還加了兵備銜,那就有權節制境內的守備、千總、把總等綠營部隊,更重要的一點,清朝雍正以後有了密摺制度,省級官員可以密秘形式直接向皇帝上奏,而道臺本職巡察各地,能接觸真實的軍政民情,所以從嘉慶3年,也就是1799年開始,擴大了道員的上奏範圍,享受密摺上奏權。
聶緝槼,洋務代表,曾國藩的女婿,曾任上海道臺,比較有作為,後升任浙江巡撫。還有兩個特別之處,由於直隸省是拱衛北京城的,所以直隸省的政權體系要特殊一點,比如在司法管理上,早期的道臺是不審案的,州府的案子直接送往臬司,不必解送道臺,但直隸省州府的案子,流放罪以上的大案,必須經道臺審級後再報送臬司;另一個就是奉天府和順天府,一個陪都一個首都,都享有京畿特權,這兩個地方的府尹都是正三品,有時候還加個侍郎或右副都御吏銜,變成從二品,表面上一個歸盛京將軍管,一個歸直隸總督管,但他們能直通中樞各個行政機構,還是皇帝,這兩個高高在上的府,是不設道臺的。
-
5 # 歷史好奇怪
道臺大人和知府大人這兩個官職,主要是在明清時期比較常見,相比於巡撫總督的封疆大吏之位,這倆職位當然算是比較基層了。
但是相較於一般的平民老百姓來說,同樣是四品官員的知府和道臺,無疑仍舊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爺,知府,放在今天,那可也是地區最高長官。
說大不大,可說小可也不算太小啊。
道臺這個職位我們比較陌生,道臺是什麼官呢?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他是省和府之間的地方長官,一開始它的品級並不確定,直到乾隆18年一律定為正四品。
所以他和知府是差不多的,有人說,既然是同級,那麼為什麼又稱他為省和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其實道臺很像是一種掌握某一區域或負責某一特定崗位的專門大員,比如說道臺可能負責水利,河道,糧食儲備,鹽茶驛站等等的某一方面。
一般來說,由於古代黃河容易發大水,所以常常會有河道之職,專門是負責管河道的,而我們經常看清代的電視劇,那些油水比較豐厚的差事,一般都是糧道和鹽道,其實鹽作為壟斷的暴利行業,鹽道更是被稱為是財神官位。
所以他並不像知府,可以管理一府一地所有的事物,如果說知府需要是個全才,那麼道臺就需要是個專才,如此區別。
但是道臺一般更容易晉升為知府的上級。朝廷之所以要設立道臺,並不是為了其他,就是為了分離知府的權利,尤其是知府的財權,比如說那些富得流油的衙門,就不能由有一地的知府掌控,否則的話,那不是養虎為患嗎?
對於朝廷來說,肯定是不希望地方獨大的,一旦他們有了抗衡中央的財權或者是物質基礎,就會造成強枝弱乾的割據局面。
像茶道鹽道涼道,這些天下肥差都必須緊緊掌控在中央的手中,就是把核心的財政權收回中央,此外也有銜制地方行政長官的意思,畢竟,制衡二字,始終是封建王朝一個不能繞過的主題。
但是事實上無論如何,道臺的權力是遠遠不如知府的權力大的,因為知府是一地的軍政長官,他是所有的事都管,自己的地盤裡,知府彷彿就像著一位土皇帝,而無論到臺的職位是多麼肥的差事,他只是在自己一畝三分地裡稱王稱霸而已。
雖然知府在後來被定為從四品,雖然在官階上看起來像是比道臺的官階要低了一些,但是從實際權力上來看,作為中層封疆大吏,知府的權利遠遠大於道臺。
只是平衡之道,總是把實權更低的官吏職位抬高,從而實現官階和權位的平衡。
-
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知道這道臺和知府究竟是什麼官位
道臺和知府都是清朝的地方官位,在清朝政府的編制中,全國分為省,道,府,州,縣,這五種劃分並非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這裡我們不多深究,所謂的知府管理幾個縣,所以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委書記,而道臺則是省裡的官員,是位於總督,巡撫之下的一個官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級別
至於二者誰的權力大,看看主要負責的部門就知道了知府是一府之尊,其職權自不用說,而道臺則是省與府之間的長官,同時還負有監察地方官員的職責,一般來說道臺要麼分管若干州縣的政務,另外,知府和道臺雖然都是四品,但是道臺是正四品,知府是從四品,所以道臺的等級還是高一點
-
7 # Mer86
道臺和知府不平級。
知府是從四品,道臺是正四品。道臺比知府要高半級。
清朝的地方行政區,分為省、府、縣三級。
省的最高長官是總督或巡撫。巡撫相當於現在的書記兼省長,只管一個省。總督品級比巡撫高半級,通常會管轄兩個省或三個省。
例如兩廣總督管廣東、廣東兩省;兩江總督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
巡撫雖然比總督低了半級,但是巡撫不是總督的僚屬,巡撫是直接對朝廷負責的,而不是對總督負責。
之所以是這樣的一個制度,是因為朝廷不能讓地方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要利用巡撫和總督相互制約。
督撫之下,還有兩個副手——也就是相當於現在副省長的布政使和按察使。
布政使主管民政,俗稱“藩臺”,從二品;
按察使主管司法,俗稱“臬臺”,正三品;
這兩位大人都是管具體事情的,也就是督撫的直接下級和知府的直接上級。
有清一朝,總督和巡撫沒有撤換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權力,但督撫有評價權。也就是朝廷對藩臬兩司考核政績時,會根據督撫的評價來對兩司官員進行升遷或處分。
所以,藩臬兩司的長官通常不敢惹督撫。
藩臬兩司之下,就是知府老爺了。
知府,明朝為正四品,清朝降為從四品。
降了半級。
為啥會降呢?因為清朝在藩臬兩司之下,知府之上,又增加了一級——道臺。
有清一朝,考慮到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任務很繁重,無法對每一個州府廳都能做到有效的管理,因而朝廷便將各省又劃分為若干道。由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去各道實地坐鎮。(實際上是去收稅和監視的)
布政使派出的副手叫"守道"。(布政使管理民政,有發展經濟守成之責,所以叫守道)
按察使派出的副手叫“巡道”。(按察使管理司法,有巡視各地司法之責,所以叫巡道)
通俗來講,道員就是類似於現在省級領導派到地級市負責巡視、監察、督辦具體事物的特派官員,具有臨時性質,並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機構。這些道員的真正職務是“布政使參政”、“布政使參議”、“按察使副使”和“按察使僉事”。
看官名就知道,這都是官員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佐員。
不過,乾隆十八年(1753)時,乾隆皇帝直接把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職務全部給取消了,只留下守道和巡道,全部簡稱為道員,一律為正四品。
這樣一來,司道本來是一個體系,結果道員脫離了兩司,成為了府與兩司中的一級,變成了知府的上級。而知府就只能降級了。
道員變成正式的一級後,知府若有文書,必須要先上呈給道臺,由道臺轉送兩司,最後再由兩司呈報給督撫。
所以說,道臺和知府不平級,道臺實際上是知府的上一級。
在清朝中後期,道臺還有了向皇帝密奏的權利,是皇帝監視總督、巡撫和兩司長官的眼線。而這種皇權特許的密奏之權是知府不具備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朝花錢買官,最高只能買到道臺。胡雪巖就是道臺,不過他的品級是正二品,屬於紅頂道臺。
當然了,清朝時期也不是所有的知府品級都比道臺低。北京的順天府尹和瀋陽的奉天府尹因為地位特殊,是正三品,就比道臺高。
-
8 # 達摩說
道臺和知府不平級,道臺是正四品,知府是從四品,差著半級呢。
論起實際權力呢,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簡單說,在清朝,道臺這類官職心才真正發展起來並獨立運作。清朝地方機構為省、府、縣三級,巡撫為一省之長,下設布政使和按察使二職,分掌民政和司法。但是呢,布政使和按察使也不能當光桿司令,他們需要一些副手來幫他們,這些幫手就是道臺。
在清朝,道臺分為兩種,一類叫專責道臺,一類叫分守道、分巡道。
專責道臺負責一些專門性的職守,如糧道、海關道,茶馬道之類,他們施展權力的地理範圍可能跟下面某一個甚至某幾個府有重疊,但從隸屬關係上卻無任何關係,屬於各管各的。他們向布政使彙報工作,屬於布政使的屬官,換今天的話說就是省級專門機構,所以從品級上要高於知府。但論起實際權力,與知府相比也很難說。畢竟知府是一府之長,手握民政司法大權。總得來看,知府和道臺差不多是井水不犯河水,各幹各的,旗鼓相當。
分守道、分巡道的職守是要把布政使、按察使佈置的一些具體工作對接到下面各府,畢竟布政使、按察使天天坐在省裡,對下面各府的情況不太瞭解,還是要倚仗他們來辦事。這類道臺屬於省級派出機構,主要是指導、配合下面各府的工作,之所以從品級上要比知府高半級呢,估計主要是怕他們壓不住知府。由此也可見,知府從實際權力上並不比道臺小。
但問題是,這類分守道、分巡道的權力在乾嘉年間開始膨脹,因為他們普遍被授予了密摺專奏權,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直接把情況反饋給中央。由此,地方的權力運作也逐漸發生一定變化,地方各府開始把自己的地方事務彙報給分守道、分巡道,請求其批准,才可施行。於是,道被逐漸視為介於省、府之間的一級行政機構,實際權力就遠大於知府了。
-
9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道臺跟知府不平級。
清朝的行政體制是“省、府、縣”三級,道臺又稱道員,是夾在省跟府之間的官員,一般情況下要比知府高半級。
所謂清承明制,清朝的很多制度都跟明朝有關,督撫制度是在明朝基礎上改進得來,道臺也是如此。
清朝的地方最高長官是總督和巡撫,總督級別高於巡撫,管轄一省或數省,巡撫管轄一省,這兩個官職都屬於中央派出官員,雖有級別高低,卻無直屬之責,雙方都直接向皇帝負責。密奏制度確立後,總督和巡撫都是有資格給皇帝上密奏的,這是皇帝對外派大臣的制衡之術。
皇帝對督撫的制衡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總督駐地省不設巡撫以避免雙方內訌和督撫同城、職權交叉就是完全相反的招數,都是視皇帝需要而定的。
督撫下面就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他們在明初是一省最高長官,但明朝中後期督撫逐漸由因事而設、事畢則撤的職務成為常態官職,他們就降級為二把手。
布政使又稱藩臺,按察使又稱臬臺,他們級別比督撫低,但也是由皇帝任命的,督撫無權撤銷。當然,年終政績考核的時候,督撫需要對他們出具考語,朝廷會根據督撫的評價來對這些官員進行政績評分,以決定是升遷、平調(留任)還是處分,所以他們對督撫跟下屬也沒差了。
布政使和按察使往下,就是道臺。
道臺的前身是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副手,布政使手下有左、右參議,按察使手下有副使、僉事,品級各不相同。到乾隆中期,前者定名為守道,後者定名為巡道,統一簡稱道員,又稱道臺,定為正四品。
這種設定無疑是將道跟省割裂了,原本道員只是布政使跟按察使手下的屬官,負責替省處理省內各府的事務,也就是說,府把文書交到省裡,省指派道來處理。現在道被獨立設定,則文書先從府送到道,道再送到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清朝的府太多,全國兩百多個,十八省是管不過來的,必須加一級。
但這一級又不是法定的,比如現在中國法定行政等級是省、縣、鄉三級,但我們都知道還有一個地級市在省和縣中間。
以今推古,我們也該知道,道臺的級別是比知府高的,在明朝時,知府是正四品,到清中期,知府就降為從四品,以此來符合他們手中的職權。
當然,這些只是一般品級,道臺有高於正四品的,尤其到了晚清時期,這種不合規矩的現象越來越多。另一邊,知府也有高於從四品的,那就是北京和瀋陽兩地的知府,均為正三品。
-
10 # 臥冰求鯉琅琊王
道臺和知府根本就不平級。道臺一般就是是省級政府布政使司布政使、按察使司按察使的副職(副手)來擔任。晚清,掛二品頂戴的道臺數量不少。道臺實際有二品、三品、四品。有錢可以捐個大帽子戴的。知府一般四品、五品。也有少數有二品頂戴(拿錢買的佔多數)。
-
11 # 南青123
實權應該是知府,做實際工作的;掌一府的民政、財政、司法等。道臺是省派出機構,負責l監督各府責能的實施。類似政法委與公檢法司的關係。
-
12 # 使用者張虎愛風水
我來和大家聊巡撫,總督兩個封疆大吏的區別和等級劃分。其實除了巡撫和總督以外,還有兩個官職勢均力敵,那就是道臺和知府。
在明清時期的官職中,道臺和知府都是四品官。那麼,兩個中級官員中,到底是誰的權利更大,認真的說,這個主要看道臺的實際工作,因為知府的工作是固定的,道臺的工作則差異巨大,權力也差別很大。
比如省公安廳廳長,水利廳廳長,農業廳廳長,分工不同,管的事也不同,廳長也相當於明清的道臺,知府就相當於市委,市委書記,市長,他們都是省廳級幹部,但管理的事不同。
在一個省裡,巡撫大人高高在上,也就是省長,省委書記,負責全省各方面工作。此外,還有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副省級官員。布政使地位僅次於巡撫、屬於常務副省級,主要負責經濟和民政。按察使負責司法和治安,學政則負責全省的教育工作。這些官屬於省高階官員,也就是當今的副省長之官員,在這些高階官員之下,則是道臺和知府。
按照朝廷的規定,道臺最低是正四品,也有可能是從三品。知府一般是從四品,特別重要的知府,可能是正四品。道臺和知府屬於中級官員,而且等級差不多。兩個官職誰的權力更大呢?首先、我們看一下知府。知府屬於一片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古代一個府比現在的地級市大得多。例如清代的河南省的開封府,管理開封、鄭州的全部,以及許昌和周口的大部分地區,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知府堪稱土皇帝。
就象我們現在,公安廳廳長,他管的是全省公安部門!管不了別的部門,水利廳廳長,他管的是全省的水利部門,等等,一個市長,市委書記,他管的是全市各個部門,都可以管,公檢法三家,農業水利建築,都是他一人說了算,總的來說,知府的權利更要大一些。
但是,知府不喜歡自己的管轄區裡有更高級別的衙門。只是每個省都會設立幾個分守道和分巡道,道臺並不直接插手地方行政,但主要監督知府等官員的工作,道臺的地位略高於知府,但是實際權力不如知府。知府對道臺有些忌憚、但也不懼怕,因為雙方基本上屬於平級官員,道臺只能彈劾自己,而沒有權力罷免知府。
-
13 # 小島知風
道臺和知府根本就不是平級,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明清時期的道臺與知府的等級,道臺這個官職是始於明朝而設立,知府則是唐朝就已經出現的官職了,下面就來細說一下清代的道臺和知府。
在清初時期除了北京和瀋陽的知府是正三品之外,其他地方知府都是正四品官,道臺一般也是正四品官,但道臺官級不定,勉強官職等級算是平級,到了清朝中期之後除了北京和瀋陽的知府品級沒變之外,其他地方知府都變成了從四品等級,道臺登基固定在正四品,因此相對來說在官職等級上知府是低於道臺。
清朝初期和晚期道臺官級非常不統一,但一般道臺都是正四品官職,不過也有不少道臺的品級是遠高於這個級別。
比如康熙時期的為康熙平三藩立下大功的周培公就曾經出任山東登萊兵備道,當年周培公因為單槍匹馬進城勸降了叛軍首領王輔臣,被康熙直接從大學士圖海部下的幕僚身份提拔成了山東登萊兵備道,而且康熙為了以示對周培公的獎賞器重,特意下旨賜周培公為正一品官級,也就是說周培公是正一品的道臺,這在當時是十分少見,但也是由於特殊,畢竟周培公是在戰爭中立下大功才獲得如此高規格待遇。
道臺這個官職其實是隸屬於省級行政機構的輔助官員,是隸屬於輔助巡撫治理一省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下屬官員。道臺分為守道和巡道,守道是隸屬於布政使之下,而布政使是主管一省之行政,所以守道的道員是輔助行政的職務;巡道是隸屬於按察使之下,而按察使負責一省的治安和刑名,所以巡道的道員是輔助治安和刑名的職務。
按照清代的官級,兵備道隸屬於按察使之下,按察使的官級也不過是正三品,而上面提到的周培公直接被康熙加恩封了正一品的官級,但他在職務上依舊隸屬於按察使之下。
同樣在晚清時期,當時的清政府要和世界各國打交道,因此駐外國的道員和駐新疆和西藏等地區的道員官級大多在正二品和正三品這個級別,也要比後來固定的道員官級正四品高一些。所以在清朝初期和晚期道員的官級品階並不是很固定。
知府就很好理解了,清代設省、府、縣地方三級制,知府是省巡撫之下的官員,是一個地區的主要行政首腦,相當於現代的市委書記兼市長。
雖然知府只是從四品官員,官位品級並不高,但知府的權力很大,他掌管著一方的行政大權,在戰爭時刻連地方的軍隊都要歸知府指揮,所以說知府官級不高,權力卻不小。
比如民族英雄晚清時期的臺北知府陳星聚,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入侵清政府統治的臺灣地區臺北府,剛剛上任不久的臺北知府陳星聚聽聞法華人入侵,並且已經佔領了基隆,此時臺北已經被法華人阻斷,內外無援的情況下,陳星聚積極指揮台北駐地的八旗官兵和民兵抗擊法華人入侵,最終憑藉著陳星聚頑強堅守,終於擊退了法華人入侵。
在這場抗法戰鬥中,知府陳星聚是軍事上的核心指揮官員,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知府在戰時都有調動指揮軍隊的權力,所以說知府的官級不高權力卻不小。
但是清朝自乾隆後期強化了道臺的權力,乾隆賦予了道臺可以密摺封奏的權力,所以從這之後道臺的權勢日益加重,而且知府在往上晉升的級別一般也都是道臺。
嚴格的來說道臺是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下級,介於巡撫和知府之間的官級,所以在官階上道臺肯定要比知府大一些。
但是雖然道臺是在知府行政級別之上的行政機構,可實際上它並不完全具備地方政府的性質,道臺屬於省級行政機構的衍生職務,所以真正以權力而論,道臺的權力其實還不如主管一方的知府。
可由於官階品級,知府想往上升一般都是先晉升為道臺,再接著晉升按察使或者布政使然後升任巡撫才能完成職級晉升,所以想晉升的話,以官位品級而論當然是道臺更高於知府了。不過如果不想晉升,就是想掌控權力,那以權力而論道臺肯定是又不如知府的了。
套用現代的官職來類比,道臺就相當於現代省裡各廳的廳長,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漢東省檢察院檢察長季東明為例,省檢察院檢察長的職務就大致相當於清代的省兵備道兼提法使。而該劇中的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大致就相當於清代的知府了,當然劇中李達康還兼著省委常委,但季昌明的檢察院公檢法單位級別比一般單位高一級,所以說李達康與季昌明實際的級別是對等的。
但是這麼類比也能想一想在劇中是季昌明和李達康誰的權力更大呢?李達康在劇中是霸氣的一把手書記,甚至可以正面硬剛省委副書記兼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而高育良的職務相當於清代的省按察使。
在想一想劇中季昌明面對直屬上級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可是唯唯諾諾,從這些就可以類比思考一下,清代的知府與道臺誰的權力和實力更深厚了。
所以說道臺和知府並不是完全的從屬級別性質,道臺只是屬於省級政府的衍生官職,而知府則是直接隸屬於省級政府,雖然道臺在官級地位上略高於知府,但是真要論起權力和實力來道臺反不如知府。
回覆列表
層級監督是指行政機關監督縱向劃分為若干層級,各層級的業務性質和職能基本相同,不同層級的監督範圍自上而下逐層縮小,各層級分別對上一層級負責而形成的層級節制的監督體。是政府內部的層級監督,具有通常性、廣泛性和直接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