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多2379196

    “親社會行為”是指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及傾向,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它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和維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受到人類社會的積極肯定和鼓勵

  • 2 # 使用者5437631097360

    學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是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前兒童道德發展的核心。學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標誌著其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逐步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1、文明禮讓,禮貌待人,十字路口讓學生們先行,公交車上給孕婦、老人讓座。


    不管是開車還是坐車,都要文明謙讓,而不要與人產生爭執,開車在十字路口讓過街的學生、老人先行。公交車上、地鐵上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幫忙放行李,這些都是一種很有愛心的親社會行為,更會加深其他人對這個人的認可。


    2、謙虛平易近人、樂於分享。


    如果其他人有不懂的問題需要向你請教,在不侵犯自己正當權利的情況下,儘量告訴他們。遇到迷路的人問路,要儘可能向他們解釋清楚路怎麼走。做一個樂於分享自己知識的人。


    3、要有愛心、幫助他人。


    不管是對平常人還是對家人,都要有愛心,樂於幫助他人,特別是老人、孩子、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做一個遵紀守法、熱愛生活的人。


    4、對他人的幫助說謝謝。


    要樂於對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得到他人的幫助應該感到很榮幸,因為沒有人有幫助你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要善於說謝謝感謝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不管是對送餐的服務員,還是售票廳的阿姨,還是賣菜的叔叔,都要樂於對他們說謝謝。不要看不起他們。


    5、要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公司的發展,對工作盡忠職守、熱愛下屬、敬重上司。


    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還是人際交往,都儘可能做到不傷害他人。工作要敬業,務實,盡忠職守,展現自我,有責任,有愛心。不推脫責任、不拖拉。

  • 3 # 使用者5433089083Judy

    學前兒童人際交往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親子交往、同伴交往、師幼交往、與其他人的交往。

    親子交往是指兒童與其父母之間帶有情感關係的交往,是幼兒最早接觸到的一種人際交往。

    同伴交往則是發生在年齡或心理發展水平較為接近的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的過程,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對於孩子來講,只有在與人交往、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能逐步發展其心理能力和社會性。 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

  • 4 # 使用者平安一生

    學前兒童人際交往概述 幼兒生活在社會中,除了家長、同伴、老師外,還需要與社會上其他的成人交往,如親戚、營業員、售票員等各行各業的人員。 二、 學前兒童同伴交往的概述 (一) 同伴關係的涵義 同伴是指彼此之間有同等地位的人。 同伴關係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的兒童之間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係。 二、 學前兒童同伴交往的概述 (一) 同伴關係的涵義 同伴交往有性別差異: 男孩 年齡比自己大的兒童交往;交往水平低;對同伴消極反應多。

    女孩 年齡比自己小的兒童交往;交往水平高於男孩;喜歡開展合作性遊戲。

    學前兒童更傾向於選擇同性別夥伴交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文言文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