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作者是茹誌鵑。
茹誌鵑(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女,原名茹誌鵑,別名阿如,初旭,浙江杭州人。當代著名作家,著名導演王嘯平的夫人,王安憶的母親。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明俠,細節豐富傳神。善於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
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靜靜的產院》《高高的白楊樹》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兒女情》《家務事》《一支古老的歌》等。
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任過當過蘇中軍區前線話劇團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此時在《申報》副刊發表作品《生活》。
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藝組工作。
1977年當選上海七屆人民代表。
寫作經歷
1944年隨兄參加新四軍,發表小說《一個女學生的遭遇》。先後任文工團組長、分隊長、創作組副組長。
1951年創作的話劇《不拿槍的戰士》獲南京軍區55年文藝創作二等獎。
1955年轉業到上海,任《文藝月報》編輯。出版小說集《關大媽》《黎明前的故事》。
1958年發表短篇小說《百合花》(《延河》1958年3期),以細膩的筆觸、清新的文風受到茅盾的讚賞。
1960年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是中國作協會員,又被選為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出版了小說集《靜靜的產院》。“文革”中創作中斷。
1977年發表小說《出山》,重新開始創作。對歷史現實進行反思,批判極左路線的作品《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是其“文革”後的代表作品,文風柔美中見剛強。《剪輯錯了的故事》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歷任《上海文學》副主編、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理事等職。還有小說集《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等,長篇小說《她從那條路上來》,散文集《惜花人已去》等。
1998年10月7日在上海逝世。
《百合花》的作者是茹誌鵑。
茹誌鵑(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女,原名茹誌鵑,別名阿如,初旭,浙江杭州人。當代著名作家,著名導演王嘯平的夫人,王安憶的母親。她的創作以短篇小說見長。筆調清新、俊逸,情節單純明俠,細節豐富傳神。善於從較小的角度去反映時代本質。
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靜靜的產院》《高高的白楊樹》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兒女情》《家務事》《一支古老的歌》等。
1943年隨兄參加新四軍,先在蘇中公學讀書,以後一直在部隊文工團工作,任過當過蘇中軍區前線話劇團演員、組長、分隊長、創作組組長等職。此時在《申報》副刊發表作品《生活》。
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藝組工作。
1977年當選上海七屆人民代表。
寫作經歷
1944年隨兄參加新四軍,發表小說《一個女學生的遭遇》。先後任文工團組長、分隊長、創作組副組長。
1951年創作的話劇《不拿槍的戰士》獲南京軍區55年文藝創作二等獎。
1955年轉業到上海,任《文藝月報》編輯。出版小說集《關大媽》《黎明前的故事》。
1958年發表短篇小說《百合花》(《延河》1958年3期),以細膩的筆觸、清新的文風受到茅盾的讚賞。
1960年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是中國作協會員,又被選為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理事,出版了小說集《靜靜的產院》。“文革”中創作中斷。
1977年發表小說《出山》,重新開始創作。對歷史現實進行反思,批判極左路線的作品《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等是其“文革”後的代表作品,文風柔美中見剛強。《剪輯錯了的故事》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歷任《上海文學》副主編、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理事等職。還有小說集《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等,長篇小說《她從那條路上來》,散文集《惜花人已去》等。
1998年10月7日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