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民黨領袖意見不一,《中國近代史》中指出:“國民黨人被迫應戰,他們一開始就不能統一行動,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袁世凱以江西、南京為進攻重點。南京方面,由於部分討袁軍被袁世凱用金錢收買,發生內變,被迫退守臨淮關。黃興於7月29日潛離南京。”
2、雙方力量懸殊,民初政黨除國民黨外,大多擁護袁世凱,軍隊亦傾向支援他。袁氏又賄買部分國民黨人,使他們倒戈。
3、列強冷眼旁觀,列強恐怕再次革命妨礙商貿活動,貸款給袁的國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敗,加上歐洲亦有動盪,因此並不支援革命軍。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後的一次重要革命,它發生在1913年,讓我們來看看此事件發生之前,中國的政治格局是怎樣一番情景。
辛亥革命後至二次革命前,中國政治舞臺上存在著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即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勢力。
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是地主、買辦階級。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以和平手段迫使清帝退位,於1912年3月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上臺之後,強化國防建設,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將清朝末年的新軍9個師11萬人,巡防營舊軍4萬人,擴大為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共約計30餘萬人。
立憲派的階級基礎主要是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有梁啟超、張謇等。受該派控制或影響的政黨,有統一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後三黨合併為進步黨。立憲派在南方一些省市的軍隊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辛亥革命爆發後,立憲派從自身利益出發,曾和革命派暫時聯合反對清政府,支援袁世凱,這樣,立憲派便由清政府的反對勢力演變為袁世凱的依附勢力,由與革命派的暫時聯合到公開對抗。根據立憲派人的這一政治性格,該派在當時雖然擁袁,但又與袁派有所區別,從本質上看可歸之為中間勢力。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力量非常薄弱,也沒有領導統一全國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對派勢力。以上三種勢力,大抵可分別視之為執政勢力(袁派)、中間勢力(擁袁派)和反對派勢力(反袁派)。若以對革命的態度區分,則可分別視之為反革命勢力、依附反革命的勢力和革命勢力。這三種勢力之間的爭鬥與抗衡,便造成了二次革命前一幕幕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定都之爭,參議院的風波,國會議員選舉以及宋教仁案等。
1、國民黨領袖意見不一,《中國近代史》中指出:“國民黨人被迫應戰,他們一開始就不能統一行動,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袁世凱以江西、南京為進攻重點。南京方面,由於部分討袁軍被袁世凱用金錢收買,發生內變,被迫退守臨淮關。黃興於7月29日潛離南京。”
2、雙方力量懸殊,民初政黨除國民黨外,大多擁護袁世凱,軍隊亦傾向支援他。袁氏又賄買部分國民黨人,使他們倒戈。
3、列強冷眼旁觀,列強恐怕再次革命妨礙商貿活動,貸款給袁的國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敗,加上歐洲亦有動盪,因此並不支援革命軍。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後的一次重要革命,它發生在1913年,讓我們來看看此事件發生之前,中國的政治格局是怎樣一番情景。
辛亥革命後至二次革命前,中國政治舞臺上存在著三種相互抗衡的勢力,即北洋軍閥、立憲派和革命派勢力。
北洋軍閥的社會基礎是地主、買辦階級。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以和平手段迫使清帝退位,於1912年3月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上臺之後,強化國防建設,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將清朝末年的新軍9個師11萬人,巡防營舊軍4萬人,擴大為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共約計30餘萬人。
立憲派的階級基礎主要是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民族資產階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其代表人物有梁啟超、張謇等。受該派控制或影響的政黨,有統一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後三黨合併為進步黨。立憲派在南方一些省市的軍隊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辛亥革命爆發後,立憲派從自身利益出發,曾和革命派暫時聯合反對清政府,支援袁世凱,這樣,立憲派便由清政府的反對勢力演變為袁世凱的依附勢力,由與革命派的暫時聯合到公開對抗。根據立憲派人的這一政治性格,該派在當時雖然擁袁,但又與袁派有所區別,從本質上看可歸之為中間勢力。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力量非常薄弱,也沒有領導統一全國的能力。是北洋政府主要的反對派勢力。以上三種勢力,大抵可分別視之為執政勢力(袁派)、中間勢力(擁袁派)和反對派勢力(反袁派)。若以對革命的態度區分,則可分別視之為反革命勢力、依附反革命的勢力和革命勢力。這三種勢力之間的爭鬥與抗衡,便造成了二次革命前一幕幕重大的歷史事件,如定都之爭,參議院的風波,國會議員選舉以及宋教仁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