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38718972581

    耜 (1) 梩 sì (2) (形聲。從耒,以聲。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義:古代農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鍬) 耒下端剷土的部分,裝在犁上,用以翻土 [spade-like plough] 字亦作耜。耜,來下剌臿也。古以木為之,後世以金。――《六書故》斵木為耜。――《易·繫辭》禹親自操耜。――《莊子·天下》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脩來耜。――《禮記·月令》 (3) 民無懸耜,野無奧草。――《國語·周語中》。韋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耜 sì 引申為以耜剷土 [spade] 薙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禮·薙氏》耜 sì ㄙˋ 原始翻土農具“耒耜”的下端,形狀像今的鐵鍬和鏵,最早是木製的,後用金屬製。鄭碼:CKY,U:801C,GBK:F1EA 筆畫數:11,部首:耒,筆順編號:11123425151

  • 2 # 小牛生活vlog

    耜讀【si】,讀音第四聲。

    釋義:

    1.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現在的鍬。

    2.古代跟犁上的鏵相似的東西。

  • 3 # 半瘋半癲半半仙

    耕字旁加呂—— 耜 讀音:sì。

    釋義:原始翻土農具“耒耜”的下端,形狀像今的鐵鍬和鏵,最早是木製的,後用金屬製。

  • 4 # 三省吾身湘

    臿不是部首,因此沒有臿部首的字。

    臿的部首是臼,臿的形近字有:臼、舂、臽、舀等。

    臿,讀作:chā。漢字的基本字義是 夾雜;穿插。後作“插”。

    臿同鍤,今稱鐵鍬,為直插式挖土工具。中國商代已有青銅鍤,戰國時期發展到鐵鍤,到了漢代,鍤已成為主要挖土工具。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鐵鍤,木柄鐵口,鍤面兩肩高矮不一,便於踏腳著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的3次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