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運來5882581050781
-
2 # 劉大偉68
古人談讀書的意思如下:
1.論語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朱熹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3.曾國藩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3 # 使用者8536278795857
程門立雪
楊時到洛陽請教程頤學問時,程頤正在打瞌睡。不敢驚動,侍立在門口。程頤醒來,發現門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古人談讀書的大意: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