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目歷史君
-
2 # WorldwideWatch
二戰巔峰期間的德國整體狀況
1.二戰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又稱二戰,是發生在1939年至1945年之間的全球軍事衝突。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戰爭。通常認為戰爭開始的日期是1939年9月1日,在這一天納粹德國入侵了波蘭。儘管唯一的歐洲戰爭只在波蘭展開,兩天之內,英國和法國還是相繼對德國宣戰。根據當時祕密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互不侵犯條約》,蘇聯於1939年9月17日與德國一起征服了波蘭,使東歐分裂。
3.德國戰敗的原因:在無數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書籍,電視紀錄片和故事片中,許多人接受了類似的關於西方戰爭的敘述:儘管納粹德國擁有一支精良的軍隊,更好的裝備以及戰爭初期遠遠無可匹敵的最好武器,英國多少還是抗住了,直到1942年初美國參戰。此後,德國因在東方與蘇聯的殘酷戰役而受到嚴重削弱,美國的經濟實力促使盟軍取得了勝利。
在霍蘭德看來,長期以來人們所接受的關於德國軍事實力的至理名言,過於依賴於在前線作戰的盟軍個別士兵的經驗,而沒有考慮到德國國防軍後勤保障能力的現實。儘管理解任何衝突的戰略 (包括領導和總體戰爭目標) 和戰術 (前線的實際戰鬥) 至關重要,但他認為,作戰層面是將戰略和戰術層面結合在一起的。
越南2020年的軍事實力,根據世界上135個國家的50項單獨指標排名,越南排名為22。(德國排名13)
主要資料如下:
1. 總人口9700萬;全部軍事人員:548萬,現役人員48萬,預備役人員:500萬
2. 空軍:各類飛機293架。戰鬥機:77架;運輸機:38架;直升機:138架;攻擊直升機:25架;
3. 陸軍:坦克:2615輛;裝甲車:2530輛;自行火炮:70門;牽引式火炮:1000門;火箭發射器:85具
4. 海軍:各類艦隻:65艘;護衛艦:9艘;輕型護衛艦:14艘;潛艇:6艘;巡邏艦:26艘;水雷艦艇:8艘
-
3 # 遊者走天下
毫不誇張的說,巔峰時期的德國最多1年就能徹底擊敗現在的越南。
看一下二戰巔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德國巔峰時期是1942年,在這一年蘇聯的大半個歐洲部分在德國的控制之下,讓德國擁有大約2億人口,佔世界1/3的工業產能。
德軍在北非戰場也取得了節節勝利,看上去隆美爾就要飲馬尼羅河;
此時,美、英還在大西洋絞盡腦汁對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實施反潛作戰。
而德軍主力部隊正在和蘇軍作戰,並且爆發了多個大規模戰役!
1942年到1943年,期間分別發生了高列夫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
高列夫戰役德軍總共集中165.9萬大兵,裝備了1.3萬門大炮,1100輛坦克和850架飛機,他們面對的是蘇聯368萬大軍。
這場戰役中德軍損失78萬人,蘇軍損失230萬人。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在戰役爆發之初集中了27萬大軍,3000門火炮,500輛坦克和600架飛機。在蘇軍反攻時,德軍共有104萬人,超過1萬門火炮,500輛坦克和732架飛機。德軍面對的蘇軍初期為18.7萬人,在蘇軍反攻的時候是114.3萬人。
雙方的損失是,德國及僕從軍共損失86.8萬人,蘇軍共損失112.3萬人。
高加索戰役開始之初,德軍有17萬人,蘇軍是11.2萬人;到1943年1月,德軍總兵力為70.4萬人,蘇軍是100萬人。
戰役開始之初,德軍共動用坦克1130輛,火炮4500門,飛機超過1000架;
到1943年1月,擁有700輛坦克,5290門火炮和530架飛機。
戰役結果,德軍損失28萬人,蘇軍損失34萬人!
僅這三場戰役德軍的損失就將近200萬。
但是,在1943年,在蘇德戰場上德軍仍然有能力調集超過100萬人和蘇軍進行了基輔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兩場大規模會戰,並且讓蘇軍損失超過百萬。
德軍之所以有能力和蘇軍不斷進行大規模會戰,其根本原因是他當時擁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為前線德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同時,德國強大的動員能力,保證了德軍能夠及時得到兵員的補充。
再看現在的越南綜合國力。雖然現在較二戰時期已經過了70年,可越南的綜合國力卻不見得能超過那個時候的德國!
越南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一個億,越南的社會體制有條件將這1億人口充分動員起來,但是他的軍事工業卻無法支撐一支上千萬人的大軍持續作戰。
越南的工業主要是以出口為導向的中低端輕工業產品,在重工業方面乏善可陳,所以越南工業不僅技術水平低,而且沒有能力獨立完成武器裝備的製造計劃。
再加上該國剛剛迎來經濟的發展,國家沒什麼錢,也沒有能力從海外進購足夠的武器裝備幫助軍隊換裝!
所以,現在越南軍隊的裝備情況是,武器大多是上個世紀中期的裝備,相對於二戰時期的德軍沒有拉開明顯的代差!
即便如此,越南還要從海外進口而沒有獨立製造能力!
例如,目前越南的軍隊中大約有2000輛坦克,且全都來自海外。其中,850輛是產於蘇聯的T-54型坦克,這種坦克是原蘇聯設計的中型坦克,研發於1945年,量產於1947年。
PT-76兩棲坦克擁有300輛,研發於1949年,量產於1951年。
只有64輛俄羅斯生產的T-90坦克是90年代以後的新產品,但數量太少了,影響不到戰局,而且打一輛少一輛得不到補充。
至於輕武器,越南的21種主力槍械中,只有一種是越南仿製的美國CAR-15卡賓槍,剩下的全都進口自海外。
空軍共有戰鬥機300多架,直升機100多架,運輸機70多架,也全都是自海外進口。
雖說,越南的戰鬥機裝備了數千枚空對空導彈確實能給二戰德軍空軍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可惜這些導彈也全都是採購自海外,打一枚少一枚!
考慮到德軍在二戰期間生產了11.35萬架飛機,越南軍隊對德軍的空中威脅也是有限的。
海軍就更不行了,越南海軍一共有120艘作戰艦艇,50艘輔助艦艇,潛艇8艘。
他要面對的是德軍9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42艘驅逐艦,1188艘潛艇,3306艘輔助艦隻。
一旦雙方交戰,德軍這數千艘艦船對越南海軍實施蜂群戰術,他拿什麼抵擋!
越南和德國之間的戰爭結果可能是這樣的:考慮到越南軍隊畢竟裝備幾乎都來自二戰結束之後,雖說維護的不咋地,可是少量的高精尖武器還是能在戰爭初期對德軍造成很大的威脅!
但差就差在他的工業基礎太差了,當越南購買的這些武器打光的時候,雖說越南的1億人口也可以動員上千萬軍隊,這些人卻只能拿著輕武器和德軍作戰!他們面對的二戰德軍卻還是一支擁有強大海陸空立體攻勢的武裝部隊!
最後,將會演變成德軍對越南軍隊的單方面屠殺。
越軍失敗之後,就算是逃到熱帶雨林之中也沒用,在叢林中,他們把子彈打光之後,真的只能拿著燒火棍和裝備著自動步槍的德軍戰鬥了,照樣不是德軍的對手!所以,最多一年,越南就會失去成建制的抵抗!
-
4 # 梅州客家仔
如果僅僅是比較兩國的軍隊數量和裝備水平,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這要看具體的作戰環境。
越南這個國家,民風不好戰但善戰,尤其是擅長熱帶叢林作戰,從1955年到1975年20多年的時間裡,先後和法國 美國 南越交戰,尤其是和美軍,在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仍然讓美軍付出慘痛代價,甚至影響了美國國內的民意,最終不得不退兵。熱帶叢林作戰,1969年之後的美軍都無法戰勝,那麼二戰水平的德軍在熱帶叢林中也不可能徹底擊敗越軍!
如果戰場是在東歐大平原上呢?!我覺得雙方勝負五五開,雖然二戰時期德軍巔峰時期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確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但畢竟是80年之前了,一些武器裝備早已經嚴重落後,而越南雖然挺窮的,裝備水平也比較差,一些二戰冷戰時期的爺爺輩武器裝備還在服役,但還是有有相當數量的先進裝備的,例如蘇-27 蘇-30 米格-21米格-23 雌鹿 T-90 坦克等,單兵裝備水平也要遠超德軍。因此,德軍的數量優勢和越軍的質量優勢會相互抵消,剩下的就看雙方指揮官的水平了
-
5 # 小明聊法律
打不過。因為有代差。
當然德國根本不可能和越南開戰,二戰時的德國更是穿越劇情。
所以,我們只能從理論上模擬一下。假設雙方開戰,不考慮後勤補給,彈藥無限。
那麼,越南空軍裝備的戰機是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
執行空戰任務的飛機包括:124架“米格-21比斯”,
40架“米格-23M”
12架“蘇-27”。
"蘇-30MK2"36架,
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包括53架“蘇-22”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所以,越南現在的空軍都是超視距打擊的。而德國二戰時的戰鬥機無論是bf-109,還是bf-110,還是me-410,或者是噴氣式的me262 都是亞音速的視距內戰鬥機。
如果導彈管夠,這些二戰飛機根本就沒有開火的機會。
越南的陸地放空力量,有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放在現在不算什麼,但對付二戰時的戰鬥機就太綽綽有餘了。
所以,越南會牢牢掌握戰役的制空權。那麼剩下的,就沒有什麼懸念了。
無論是豹式還是虎式,都無力抵抗來自天空的襲擊,無論米格還是蘇式戰機空對地導彈,還是米24發射的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 全無招架之力。更是毫無還手之力。
至於陸軍和海軍力量更沒有什麼可比性了。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在二戰時雖然是一個噩夢,但面對t54坦克的100毫米滑膛炮就毫無優勢了,更不用面對越南大量裝備的t62以及少量t90坦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最大的殺傷力。
有代差的仗是沒法打的。
-
6 # 亮月花郎
前言:
如果將條件換作是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對戰同時期的越南,那這個對戰結果恐怕隨隨便便就能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但這次的條件是:穿越時空!二戰巔峰時刻的納粹德國對比如今的越南,究竟孰勝孰敗、花落誰家,其實還是要坐下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客觀地對比這一“跨時代”的德越大戰。由於我個人知識水平的侷限性,所以我僅從雙方兵力上進行簡單論述。
我對納粹德國的基本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其實除了作用甚微的義大利之外,最終攪的世界團團亂的元凶只有兩個,一個就是歐洲戰場的開闢者——德國;另外一個就是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開闢者——日本。想當年,德國幾個月時間酒橫掃歐洲,除了英國的嚴防死守還支撐得當,其餘與德國為敵的諸國均遭到了德國閃擊戰的摧毀。就連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蘇聯,當時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期也是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的。這些戰績當真羅列而出的話,我相信,德國的戰鬥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加仔細分析的話,其實我也會直截了當地認為納粹德國仍然有必勝的可能擊敗如今的越南。
越南的“海陸空”越南人民軍隊正式成立於1944年,從時間上來看,它的發家史還是比較晚的,如果當真二戰時期越南與德國發生衝突的話,那麼越南必敗無疑。從越南正式建立軍隊至今,先後共經歷了30年戰爭時間。主要經過了抗日戰爭、抗法戰爭、南北統一戰爭和侵略高棉戰爭。看似國家動盪不堪,其實也讓越南軍隊經歷了一個從稚嫩到逐步成熟壯大的過程。如今的越南軍隊,已經從原來的一支只有幾十人組成的游擊隊發展成了以陸軍為主體,陸、海、空軍並立,包括裝甲、炮兵、工兵、特工部隊、通訊兵、化學兵等諸兵種的武裝力量。
越南如今的軍隊總人數大概保持在了48萬左右,分別包括陸軍、海軍、空軍以及其他戰鬥兵種。而且越南如今在對外戰略上已經著重於建立以海上為主,聯合陸、空兩軍共同作戰的戰術。何況,假設中的德國和越南的戰爭也要分具體哪裡作戰啊,如果德國來越南,那麼肯定越南勝算大一些;相反,如果越南侵略德國,那麼德國的勝算自然也會大一些。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後,德國陷入了雙線作戰的地步,當時德軍在蘇德戰場中投入了共300萬兵力,那麼另外一線作戰也就剩下了100-200萬兵力。無論怎麼說,德軍的總兵力是要遠遠超過越南兵力的,所以說,德軍在兵力上是完勝越南的。
-
7 # hipo說科技
科學上講,二戰巔峰德國肯定能打過越南。
雖然武器對戰爭有絕對的影響,但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的是人的本身。另外歷史上大量使用裝備過時武器衣索比亞戰勝了大量裝備先進武器的意呆利也說明了這點,而主角更何況是二戰德國和現代的越南。
最公平的做法是把現在的越南放到二戰中,並把所有的國家去掉,只剩德國和越南。雙方需要知道一個很模糊概念的概念那就是德國需要知道越南是七八十年後的三流國家,越南需要知道德國是七八十年前的一流國家。已經擁有的世界地圖是公開的,但不標明軍事設施,而且雙方只能沿著最近的線路進攻。雙方的目標就是消滅對方。
雙方會怎樣做呢?
德國:進入防禦。
越南:提前爭取主動權。
相互間開始試探實力。
很多人認為二戰巔峰德國打不過越南,主要是對現代武器的外圍依賴不夠熟悉。
像一架現代戰鬥機,主要依靠GPS定位。biu~美國沒了,定位靠眼睛。當飛到平流層的雲上邊,壓根不知道在哪,在自己國家還能用雷達定位,出去了只能靠指南針。
另外對於戰鬥機的維護和補給,越南空軍全靠俄羅斯補給。biu~俄羅斯沒了,現代戰鬥機飛個不到千把小時就全部報廢了。機載導彈也是射一發少一發。沒辦法,越南造不了這些,而機載導彈又貴的很,越南也不會大量採購。
對於現在的潛艇,主要靠聲吶系統,羅盤和GPS定位。對比二戰德國,優勢主要在聲吶,這個東西能發現敵方和探明不太深的海底地形。
對於裝甲車輛,這個是越南最大的優勢了。因為其依賴於現代科技的水平沒飛機那麼高。而且對於二戰德國的裝甲部隊有出色的防護和穿甲能力,但一旦打完了買來的儲備炮彈,基本就沒啥用了(現代的炮彈你可以去軍博看看,越南搞不了這些)。
越南擁有大量的自行生產RPG-7火箭筒,對德國裝甲車威脅更大,但越南沒辦法生產更多的,因為製造RPG的推進劑原料主要靠進口,越南自己搞不了[笑哭]
甚至於你們認為最大的跨時代打擊武器導彈,對於越南來說也是射一發少一發。先不說造這玩意兒依賴多少國外國家,就制導這塊越南就搞不定。
對於越南最有力的攻擊方式,無非是下邊的:
結合自己的水平,把大量的汽車改成防空炮,防空炮後邊跟著裝甲部隊(空軍不用想了,還飛不到德國,裝甲部隊耗不起,因為越南造不出大功率發動機),佔領越南到德國之間的點,然後修機場。把民航客機(沒錯,是客機,因為戰鬥機飛不遠,發動機壽命短,而且攻擊起來並不划算)和戰鬥機開到中間點的機場上,把軍用飛機或任何能用的高空偵察裝置拆下來裝到民航飛機上,進行高空偵查。改裝另一些民航機為轟炸機,高空轟炸二戰德國高價值目標。之後,部隊協同向前推進。
德國會怎麼做呢?防禦並進入偵查。於是,德國在其Fug系列的雷達(二戰德國是有雷達的,而且早在二戰的三十四年前德中國人就提出了雷達的理論)上發現入侵,被胖揍了一波,但是就是打不著。同時,空軍和地面部隊開始偵查。第一次正式接觸發生在空軍或地面上。空軍可能都沒傳出有用資訊就被越南超視距擊毀了。而地面的接觸開始了。德國偵察兵會使用stg44,(長的像AK那種)帶狙擊鏡的G43和鐵拳系列,越南會使用SVD狙擊槍,AK和RPG系列。然後啪啪啪一頓互毆(這個時候武器優勢其實沒那麼大,戰鬥水平會提現出來),而德軍偵察兵盡力搞回來一些武器回國,研究後發現,德國發現,哦,原來七八十年後的武器也沒很屌的樣子。然後會針對RPG的出現來改變軍工戰略。
隨著戰爭的繼續,雙方的偵查也在加深。對於越南,改後的高空偵查民航機很安全,但由於是別的改的,不會有著名的U2高空偵察機那樣的偵查裝置,詳細的偵查還得由地面部隊和高速戰鬥機(直升機啥的太危險,一般不會輕易拿出去損耗)完成。對於德國,偵查也在繼續,德國又開始用飛機進行偵查,雖然損失不小,但德國很快會摸索出低空飛行越南機載雷達發現不了的現象(機載雷達主要是對前方空域偵查,一些機載雷達可以探索地面,但地面地形複雜使雷達並沒那麼好用),並開始嘗試反擊。一旦擊毀一架後,就會搶著拖回去研究。
隨著越南戰鬥機損耗的加劇,越來越多的民航機把戰鬥機前邊的機載雷達拆下來裝到民航機的下邊,用於現場感知。而德軍也開始把Fug雷達改裝成機動型號。然後戰爭就在這樣圍繞爭奪中間點位進行著。而越南民航轟炸機部隊也在持續的高空轟炸騷擾,只不過由於德國的雷達,轟炸成果不太盡人意。而且,一旦出了什麼小故障,越南並不會維修(實際上,民航機,比如波音客機的起落架吧,是由起落架供應商提供維修的,維修費單次我記得看供應商的官網是在總價的10-30%)。
戰爭到了中期,隨著可以偵查的民航客機壞的壞,這個時候,越南已經沒有了戰爭優勢。而德國最大的優勢在於搞懂了越南的技術實力。其實戰爭互毆就明白了,如果用偷書的方法,更是快。不過如果偷到一些關於火箭和導彈的書,放在了馮布勞恩的面前,而他看見了上邊自己的名字,和將來主導的土星五號火箭,一定很奇妙吧。
而到了戰爭後期,就是完全的碾壓了。因為你們不瞭解什麼叫針對性研發。就像二戰德國和二戰蘇聯那樣,我看見你的炮彈,我就研究阻止你炮彈擊穿的裝甲,你有了新裝甲,我就研究打穿它的炮彈。二戰德國有這個能力,所以,當他們看見了越南新買的T90,就不會再費勁搞虎王坦克,而是採用新的辦法。瞭解坦克的應該都知道美軍自己的M1A2坦克前邊是貧鈾裝甲,出口版的並不是,而貧鈾裝甲,二戰德國能造出來,現在的越南雖然有書,但他們造不出來。
歷史上爆發的所有大點的戰爭,基本上都是消耗戰。而二戰德國完全耗的起,並能夠在戰爭中不斷調整戰術和策略,更重要的是,二戰德國可以在戰爭中擁有非常大的進步(歷史的二戰德國差一點成了最先有核武器的國家,鈾濃縮工廠是被英國破壞的)。而反觀越南,戰爭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斷的倒退。
而戰爭的背後,更是研發力量和工業化體系。AK-47為什麼還在用(1947年的步槍)?因為設計的簡單粗暴好用,而這是個研發的例子。而決定德國能贏,在於,德國可以創造出這樣的例子。另外就是工業化體系,戰時就是軍工體系。我之前認識一個德國工程師,和他閒聊他說要跑中國,南韓,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國家修裝置。嗯,其實就是修生產線。二戰德國有獨立到從自然到產品的生產線。而越南生產線,要麼落後,要麼依賴性太強。
而且,很多人壓根不知道二戰德國出來多少科學上的大佬,這些大佬二戰結束後被美蘇搶了個精光,美蘇爭霸裡有太多他們的影子。
很多人覺得,哇,時代差那麼遠,越南裝備先進那麼多,肯定贏。做一個不太恰當的對比來說明二戰德國能不能打贏越南吧:
一萬個人類和一萬個猴子發生了戰爭,開局人類有500把刀,猴子有100把槍,人類擁有製造刀子的能力,而猴子卻沒有製造槍的能力,人類搞到猴子的槍就知道怎麼躲開,而猴子撿到了人類的刀,猴子很想做,但猴子的水平,也只是做個刀把出來。最後誰會贏?
決定戰爭的結果永遠不在裝備,而是在於人。
-
8 # 尋雲幽星
如果面對面接壤,越南有很大機會,如果按真實地圖……除去世界五大外,已經變成肥鵝的現在德胖和被很多人吹的實際上被閹割的日本,真的可以說沒有能打過二戰德三,蘇聯,美國的,甚至說全面戰爭能打敗二戰日本,英國的也沒有幾個……現代武器當然差距很大,無論是虎式坦克還有零式戰機等都遠遠打不過現代武器。但也沒到二戰大炮飛機坦克子彈打不死人的地步,先不說喊著烏拉衝鋒的蘇聯鋼鐵洪流,以板載為口號敢衝擊坦克洪流的日本軍隊意志什麼的了。別忘了,二戰美國蘇聯德國能這麼強大不只是本身工業,軍事能力的強大,他們可是都有無數的科學家,發明家等,近代現代的科技大都是二戰的影響才出現的。
以越南這種國家的國力,除非能一口氣打死德三,不然等越南那些多是買自外國的武器消耗得差不多後,德三美蘇他們的科學家早就研究出類似的科技了。你說他們研究不出來?德國都被兵臨城下了,也都差點研究出原子彈了,蘇聯最精華的工業農業區域被佔領了,還是拉起了上千萬部隊和讓世界膽寒的鋼鐵洪流,日本要不是原子彈都能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實際上也做得差不多了。
至於說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之類的,那是美國領先世界的科技出了最大力,就是五大中的英法打這幾場戰爭,贏不驚訝,可要說這麼所向披靡只要有腦子就不會信。
-
9 # 開著皮卡打坦克
並不能,不僅武器不能士兵素質也差的遠,就是給越南士兵全部換成和德國一樣的武器也能打爆二戰納粹。
首先,越南不同於其他的一些發展中國際,這個國家實際上和中國有點像,雖然很窮但因為社會主義政府的原因基礎教育方面做的很好(它近些年來經濟增長快也是因為這樣),絕大多數人都能達到高中畢業的文化水平,光這一點的超過了二戰納粹。也許有人想問文化水平和戰鬥力有什麼關係,我給你打個比方,你看狙擊手、偵察兵、炮兵、載具駕駛員,工程兵,醫療兵等一系列兵種是不是都要學習很多軍事知識,比如炮兵需要學彈道學進行射擊引數估算和射擊朱元測量,偵察兵需要學地圖測繪和水文地質測量(因為能否行車架橋通過軍隊需要他們的偵查資料彙總),狙擊手和炮兵要學的東西差不多,載具駕駛員要一定的機械維護常識,工程兵更不用說架橋鋪路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專業,醫療兵也是如此。
但你要培養這些專業人才,至少他們能具備計算較為複雜的數學問題的能力,認識常用的化學品,物資物理力學常識等一系列的知識基礎吧,不然的話你給他們講什麼彈道學,工程學,醫學那他們不就是在聽天書。而能達到這種水平至少要高中畢業,這一個門檻越南可以達到,而二戰時的納粹卻連基礎初中教育都沒有完全普及,也就是說越南的技術兵種訓練要比納粹簡單的多用時短的多,招募的人員群體也要廣闊的多。而這些專業兵種的戰鬥力遠不是那些只會扣扳機的士兵能比得了的,所以從兵員來源上就註定了納粹德國在越南面前根本就耗不起。
如果加上了現代武器,蘇30一次可以攜帶12噸彈藥瞭解一下,蘇30起降一個架次就能頂的上納粹的重型轟炸機起降6個架次,而且蘇30的作戰效率也遠不是納粹的那些轟炸機比的了的的,一架蘇30一天扔下來的東西,納粹至少要用一個航空聯隊(120架)的重型轟炸機才能換的回來。
-
10 # 楓鏡夜672
1、飛機兩個代差,德國制空權完全被錘爆。數量再多也扛不住飛得比你快兩倍,攻擊距離是你十幾倍的三代機和二代機。中距離對空導彈打出去,螺旋槳飛機還沒看到就一個個被幹掉了,你又不是一個三代機對幾百個。越南有幾十個三代機包括蘇35這種非常強力的重型飛機和幾百個二代機,德國空軍最最強大的戰鬥機262,也不是殲6的對手,殲6放在越南都是非常落後的了,殲6打262基本上10比1以上戰損比。更何況在火控雷達引導下打中距彈,螺旋槳就是白送的。
2、德國海軍完全被虐爆不用解釋
3、陸軍可以一打,但是現代炮兵射程和TOT的戰術都是和二戰形成巨大的差距,德軍火力首先就會被壓制。裝甲部隊就不用說了,現代化的主戰坦克還打不過實際上的老古董可以去吃shi去了。步兵輕武器是唯一能抗衡的一個方面。但是在失去了火力,裝甲,制空權,制海權的情況下,就算你是德棍也會認為越南能立於不敗之地把。
參考教科書式的海灣戰爭:資訊化軍隊對陣機械化時代的部隊。
回覆列表
越南是一個國家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和中國的關係卻不太好,主要矛盾在與中國邊境的領土衝突。而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越南的綜合實力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臺實行獨裁統治,其實希特勒這個人除了性格比較殘暴、喜歡挑起戰爭之外,其本身還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領導人的。
他的上臺把德國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軍事實力可以說是世界最強,於是德國在一九三九年再次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越南反觀越南,越南是距離中國的一個鄰國,這個國家並不像德國和中國一樣,在歷史上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越南可以說從古至今在世界上的存在感都不高。
古時的越南是由中國的的一位王子建立的領地,並且這個國家的名稱還是由中國嘉慶皇帝賞賜的,不得不說越南屬實是有些“白眼狼”,歷史時期的越南恐怕根本沒有膽量和中國叫囂,如今卻處處與中國作對。
後來的越南經歷了殖民時期,即便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越南這塊殖民地也沒有被法國看得太重要,如今的越南雖然抱上了美國的“大腿”,但是國家實力和如今的德國還是無法相比的。
那麼,二戰時期巔峰的德國和如今經濟發展有所起色的越南誰更強?答案無疑是越南。
有些網友可能會對此感到疑問,既然如今越南國家實力不強,那麼應該是打不過二戰巔峰時期的德國的,但是大家忽視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即便如今的越南經濟發展一般,但是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科學技術上都比二戰時期的德國要強多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戰術經驗。由於這麼多年過去了,越南相對於德國軍事戰術以及經驗肯定是更加的豐富,越南完全可以針對納粹德國的戰術來進行作戰。
反觀德國,他們對如今的戰術根本沒有半點了解,就拿資訊戰來說,如果專門派去一個人給他們講解也不會明白,甚至會覺得這個人是個神經病。
時代給各個國家帶來的進步是不容忽視的,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放在當今只是一個弱小國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