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絃琴,又稱三絃,是中國的彈撥樂器其名最早出現於明楊慎《升庵外集》:“今次三絃,始於元時”。而清毛其齡《西河詞話》:“三絃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三絃琴
起源
秦朝時稱為“弦鼗”。清毛其齡《西河詞話》:“三絃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構造
張三根弦,故名“三絃”。分琴頭,琴頸,琴身。琴頸為指板,比較長。琴身兩面蒙以蛇皮。1920年代出現加弦三絃,並未普及。北方的三絃一般長122釐米,稱為“大三絃”,南方三絃一般長95釐米,稱為“小三絃”。
琴頭
上端為鋤頭狀,或飾以象牙片或骨片,下開弦槽及絃軸孔,左邊裝2絃軸,右邊裝1絃軸。
琴頸
上接琴頭,下接琴身,琴頸上端為山口,琴頸幾乎全為無品指板,指板與皮膜在同一水平面,琴頸下端一段向背彎曲與連線琴身。
琴身
又稱琴鼓,略程方形,以原木鑿空,或以木片膠合成木框,兩面蒙以蛇皮。
音色
三絃的音色乾澀,音量大。1950年代至1960年代經蕭劍聲的改革,音色變為厚亮,大型的三絃音域多於3個八度。用於地方音樂,亦用於交響化的民族樂團,也有大量的獨奏曲和合奏曲。
演奏
坐奏,琴身放在右大腿上,左手按把位,琴身呈45度。三絃彈奏方式,依大小三絃不同作區分,通常小三絃是使用撥片撥奏,大三絃戴假指甲彈奏。
關於三絃尺寸介紹
大三絃多使用紋理細密、質地較硬的木材製作,全長122釐米左右,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又稱琴鼓、鼓子或鼓頭,多呈扁橢圓形,狀似龜盤,也有扁圓形或扁長方形的,但為數較少。琴鼓長22釐米-25釐米、寬20釐米-22釐米、厚9釐米,由鼓框和蟒皮構成。
三絃音量和技巧
三絃的音量較大,音色渾厚,變化的幅度較大。分小三絃與大三絃兩種。北方各種大鼓、單絃等曲藝,多用大三絃伴奏,南方的彈詞類曲藝、崑曲等劇種和絲竹類器樂合奏,多用小三絃。
三絃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彈、挑、雙彈、雙挑、掃、輪、搓等。
三絃琴,又稱三絃,是中國的彈撥樂器其名最早出現於明楊慎《升庵外集》:“今次三絃,始於元時”。而清毛其齡《西河詞話》:“三絃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三絃琴
起源
秦朝時稱為“弦鼗”。清毛其齡《西河詞話》:“三絃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構造
張三根弦,故名“三絃”。分琴頭,琴頸,琴身。琴頸為指板,比較長。琴身兩面蒙以蛇皮。1920年代出現加弦三絃,並未普及。北方的三絃一般長122釐米,稱為“大三絃”,南方三絃一般長95釐米,稱為“小三絃”。
琴頭
上端為鋤頭狀,或飾以象牙片或骨片,下開弦槽及絃軸孔,左邊裝2絃軸,右邊裝1絃軸。
琴頸
上接琴頭,下接琴身,琴頸上端為山口,琴頸幾乎全為無品指板,指板與皮膜在同一水平面,琴頸下端一段向背彎曲與連線琴身。
琴身
又稱琴鼓,略程方形,以原木鑿空,或以木片膠合成木框,兩面蒙以蛇皮。
音色
三絃的音色乾澀,音量大。1950年代至1960年代經蕭劍聲的改革,音色變為厚亮,大型的三絃音域多於3個八度。用於地方音樂,亦用於交響化的民族樂團,也有大量的獨奏曲和合奏曲。
演奏
坐奏,琴身放在右大腿上,左手按把位,琴身呈45度。三絃彈奏方式,依大小三絃不同作區分,通常小三絃是使用撥片撥奏,大三絃戴假指甲彈奏。
關於三絃尺寸介紹
大三絃多使用紋理細密、質地較硬的木材製作,全長122釐米左右,由共鳴箱、琴頭、琴桿、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又稱琴鼓、鼓子或鼓頭,多呈扁橢圓形,狀似龜盤,也有扁圓形或扁長方形的,但為數較少。琴鼓長22釐米-25釐米、寬20釐米-22釐米、厚9釐米,由鼓框和蟒皮構成。
三絃音量和技巧
三絃的音量較大,音色渾厚,變化的幅度較大。分小三絃與大三絃兩種。北方各種大鼓、單絃等曲藝,多用大三絃伴奏,南方的彈詞類曲藝、崑曲等劇種和絲竹類器樂合奏,多用小三絃。
三絃的演奏技巧很多,有彈、挑、雙彈、雙挑、掃、輪、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