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兮兮xixine

    這不是一首詩,只是一句成語。

    飛鳥盡良弓藏,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又《淮陰侯列傳》:“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 2 # 老張優良

    飛鳥盡良弓藏是古詩,原文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如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這句話是勸誡文種,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再戀棧權位,免得被越王給殺害了。放眼現在,也是不無道理。人越優秀,前途仕途就會越發艱難,有時候沒有對手,存在也就沒有意義了。就是說之所以你的存在,就是因為有對手襯托。

  • 3 # 使用者5808529281996

    這不是古詩,是成語。

    原句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意思是,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煮了吃了。 後來引申為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典故出自兩個版本一是《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二是《淮陰侯列傳》。

  • 4 # 山西六類人

    是,狡兔死 走狗烹 ,飛鳥盡 良弓藏,這這個典故 最早出自於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 。在越國有一個大將叫范蠡 ,她說有些人只能夠共患難在打下江山後不能夠與你一同享清福,這個人說的就是越國國王勾踐 。因此范蠡在幫助勾踐打敗吳國之後 選擇了隱退 從事經商最終成為一名大商人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畝小麥和玉米哪個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