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blogjuice

    摘在平水韻中為十一陌韻,是入聲字,為仄聲。

  • 2 # 煙蓑雨笠

    摘不是仄聲字,是zhāi平聲字。

    摘(zhāi)--含義為採取,拿下,如:採摘;引申含義為選取,如:摘要、摘錄;借,如:摘兌、東摘西借。也常做動詞,表示除去,去掉,如:摘頭。

    說文解字注:

    (摘)拓果樹實也。拓者、拾也。拾者、掇也。掇者、拾取也。果樹實者、有果之樹之實也。拓之、謂之摘。引申之、凡他取亦曰摘。此篆與擿音義殊。從手。啻聲。他歷切。又竹歷切。按竹歷切、是也。他歷則為擿之音矣。十六部。宋本竹歷。今本改竹厄、以同廣韻。一曰指近之也。別一義。

  • 3 # 潦草東君

    再,平水韻去聲十一隊韻部,仄聲。

    在普通話中是四聲,也是仄聲。

    這個字是會意字。本意是第二次。《說文》中的釋義是:“再,一舉而二也。”俗語“一而再,再而三。”這些都是第二次的意思。

    去聲字今古讀音基本沒什麼變化,古去聲對應的就是今天的四聲,所以古去聲字,毫無疑問,今天依然是仄聲。

  • 4 # 使用者2755581244666

    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平聲和部分上聲歸在平聲,去聲,入聲歸在仄聲。依現代漢語的四個聲調,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是平聲。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是仄聲。山[shān]是第一聲(陰平),所以是平聲。

  • 5 # 醜的太帥

    上聲,去聲,入聲都屬於仄聲。

  • 6 # 使用者663710400785115

    去聲在平水韻韻中屬仄聲。

    中古音分為四個聲調:平上去入,進入唐代,近體詩人考慮到了詩歌的音樂美,將四聲分為平聲與仄聲,平聲,就是平聲;仄聲,就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聲。寫詩必須平仄相間,才具有音樂美。

    從這點看,去聲在平水韻中屬仄聲。

  • 7 # 使用者3612607717053

    去聲在平水韻屬仄聲無疑。(本人還是參加以前的活動。不參與100字以上的所謂優質活動)。有些問題簡單十幾個字就說清了,不必要非湊百字不可。如果答應我的要求就給個肯定,如果你們認為不優質,可以不理睬。但前幾次回答百餘字,有兩題石沉題海,有幾題自認為比較完滿,不夠優質,十分不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嘴八舌寫出人們內心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