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並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這一戰略要求視野高遠、內涵豐富,不僅闡明瞭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指明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課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國際戰略格局進入深度調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關係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關係中國大國形象的展示,關係國家文化安全的維護。
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迫切需要。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背後,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進入21世紀,伴隨著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以發展道路、國家形象、價值觀念、民族精神為核心內容的軟實力競爭也愈加激烈,世界主要大國無不將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地提升本國的文化軟實力,力求在新一輪的國際戰略格局調整中佔據主動地位。對於中國而言,同快速提升的硬實力相比,文化軟實力仍有短板弱項。我們必須更加註重文化軟實力建設,堅持“軟”“硬”實力協調發展,儘快形成與大國競爭要求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更好地佔領時代競爭的制高點。
展示中國大國形象的內在要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前所未有。中國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國。然而,“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和世界文化格局,使得中國在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中國的真實形象與西方主觀印象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反差”。文化的力量是無形的,但又最具有穿透力。向世界展示中國,要靠戰略謀劃、政治運籌,更要靠發展好、運用好文化軟實力。向世界大力宣介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文化,將一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中國展示給世界,對於樹立和維護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
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證。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文化安全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也要看到,當前文化領域鬥爭依然尖銳複雜,“顏色革命”“政治轉基因”和網上“文化冷戰”的威脅就在眼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從根本上講,無疑要靠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但就有效性和針對性而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無疑具有更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與世界還存在著資訊流進流出的“逆差”,軟實力和硬實力還存在著“落差”的背景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無疑更具針對性。
堅定文化自信,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種文化要引領時代、影響世界,一刻也不能離開文化自信,唯自信方能行天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一個重要前提是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
認同自身文化。認同是自信的前提。歷史地看,正是得益於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我們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概念,馬克思主義也得以在中國獲得深厚的文化支援。今天的中國,古今文化、中西文化、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文化並存,呈現出從未有過的複雜文化景象。今天的中國,需要文化的活力,也需要文化的共識。習主席深刻指出,在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中,我們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就此而言,無論是“以洋為美”“唯洋是尊”的西式教條主義,還是妄自菲薄、數典忘祖的文化虛無主義,抑或是目光狹隘、妄自尊大的文化保守主義,都是對文化認同的背離、對文化自信的侵蝕,必須摒棄。
包容外來文化。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海納百川的文化胸懷,最能反映一個國家文化自信的程度。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既得益於其所創造的輝煌文化成果,也得益於其有容乃大的文化氣魄。從文化發展趨勢看,在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具有完全的“普適性”,任何文化都要在共存中求發展,因此越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就越能獲得持久生命力和影響力。今天,我們強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和弘揚中國精神,並不排斥學習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只有包容地對待外來文化,實現與外來文化的平等對話,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中彰顯自己、發展自己,實現真正的文化自信。
創造時代文化。文化自信,既源於對自身歷史價值的高度認可,也源於對自身生命力、創新力的堅定信念。如果說繼承前人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前提,那麼創造出屬於本時代的文化則更能體現文化發展的本質。對於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而言,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基礎上,立足當代中國偉大社會變革,著眼當今人類實踐發展大勢,積極回答時代問題,創造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文化。這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鍵,也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鍵。
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標識。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感染世界,需要依託文化的力量,藉助新時代文化繁榮興盛的強勁東風,不斷開創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
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全球化時代,文化只有不斷交流,影響力才能不斷擴大。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就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推動中華傳統瓷器、書法、武術、戲劇等器術層面的文化走出去,也要提升文化交流層次,進一步推動思想層面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的提煉,也要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的提煉。不僅要讓世界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價值、民族意義,也要讓世界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世界意義。
主動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中國的故事,縱貫千年,亮點紛呈,薪火相傳的五千年中華文明、氣壯山河的百年革命歷程、砥礪奮進的改革開放程序,孕育了取之不盡的故事寶藏,而這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無疑最為精彩。講好中國故事,既要講好中國歷史故事,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更要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要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勃勃生機、中國現代化的壯美篇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崇高追求,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自信堅定、華人民的勤勞勇敢、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執著信念,以故事的形式向世界宣介。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內容是否具有獨特的魅力,而且取決於是否具有強大的傳播能力。必須儘快拋棄“敏於行而訥於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陳舊理念,積極塑造以“主動作為”為基本特徵的思想觀念,為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確立正確的方向、選擇科學的路徑。同時,要充分利用中國不斷增強的對外投資能力、日益強大的硬體設施更新能力、不斷壯大的文化產業,支援中央媒體走出去,支援文化企業走出去,打造出適應時代發展、科技發展、文化發展大勢的基礎平臺,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物質保證。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並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這一戰略要求視野高遠、內涵豐富,不僅闡明瞭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指明瞭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課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國際戰略格局進入深度調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關係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關係中國大國形象的展示,關係國家文化安全的維護。
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迫切需要。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背後,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進入21世紀,伴隨著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以發展道路、國家形象、價值觀念、民族精神為核心內容的軟實力競爭也愈加激烈,世界主要大國無不將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地提升本國的文化軟實力,力求在新一輪的國際戰略格局調整中佔據主動地位。對於中國而言,同快速提升的硬實力相比,文化軟實力仍有短板弱項。我們必須更加註重文化軟實力建設,堅持“軟”“硬”實力協調發展,儘快形成與大國競爭要求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更好地佔領時代競爭的制高點。
展示中國大國形象的內在要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前所未有。中國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國。然而,“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和世界文化格局,使得中國在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中國的真實形象與西方主觀印象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反差”。文化的力量是無形的,但又最具有穿透力。向世界展示中國,要靠戰略謀劃、政治運籌,更要靠發展好、運用好文化軟實力。向世界大力宣介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文化,將一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中國展示給世界,對於樹立和維護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
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證。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文化安全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也要看到,當前文化領域鬥爭依然尖銳複雜,“顏色革命”“政治轉基因”和網上“文化冷戰”的威脅就在眼前。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從根本上講,無疑要靠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但就有效性和針對性而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無疑具有更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與世界還存在著資訊流進流出的“逆差”,軟實力和硬實力還存在著“落差”的背景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無疑更具針對性。
堅定文化自信,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種文化要引領時代、影響世界,一刻也不能離開文化自信,唯自信方能行天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一個重要前提是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
認同自身文化。認同是自信的前提。歷史地看,正是得益於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我們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概念,馬克思主義也得以在中國獲得深厚的文化支援。今天的中國,古今文化、中西文化、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文化並存,呈現出從未有過的複雜文化景象。今天的中國,需要文化的活力,也需要文化的共識。習主席深刻指出,在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中,我們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就此而言,無論是“以洋為美”“唯洋是尊”的西式教條主義,還是妄自菲薄、數典忘祖的文化虛無主義,抑或是目光狹隘、妄自尊大的文化保守主義,都是對文化認同的背離、對文化自信的侵蝕,必須摒棄。
包容外來文化。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海納百川的文化胸懷,最能反映一個國家文化自信的程度。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既得益於其所創造的輝煌文化成果,也得益於其有容乃大的文化氣魄。從文化發展趨勢看,在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具有完全的“普適性”,任何文化都要在共存中求發展,因此越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就越能獲得持久生命力和影響力。今天,我們強調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和弘揚中國精神,並不排斥學習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只有包容地對待外來文化,實現與外來文化的平等對話,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中彰顯自己、發展自己,實現真正的文化自信。
創造時代文化。文化自信,既源於對自身歷史價值的高度認可,也源於對自身生命力、創新力的堅定信念。如果說繼承前人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前提,那麼創造出屬於本時代的文化則更能體現文化發展的本質。對於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而言,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基礎上,立足當代中國偉大社會變革,著眼當今人類實踐發展大勢,積極回答時代問題,創造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文化。這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關鍵,也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鍵。
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標識。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感染世界,需要依託文化的力量,藉助新時代文化繁榮興盛的強勁東風,不斷開創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
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全球化時代,文化只有不斷交流,影響力才能不斷擴大。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就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中華文化體系中,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推動中華傳統瓷器、書法、武術、戲劇等器術層面的文化走出去,也要提升文化交流層次,進一步推動思想層面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的提煉,也要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的提煉。不僅要讓世界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價值、民族意義,也要讓世界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世界意義。
主動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中國的故事,縱貫千年,亮點紛呈,薪火相傳的五千年中華文明、氣壯山河的百年革命歷程、砥礪奮進的改革開放程序,孕育了取之不盡的故事寶藏,而這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無疑最為精彩。講好中國故事,既要講好中國歷史故事,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更要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要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勃勃生機、中國現代化的壯美篇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崇高追求,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自信堅定、華人民的勤勞勇敢、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執著信念,以故事的形式向世界宣介。
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內容是否具有獨特的魅力,而且取決於是否具有強大的傳播能力。必須儘快拋棄“敏於行而訥於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陳舊理念,積極塑造以“主動作為”為基本特徵的思想觀念,為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確立正確的方向、選擇科學的路徑。同時,要充分利用中國不斷增強的對外投資能力、日益強大的硬體設施更新能力、不斷壯大的文化產業,支援中央媒體走出去,支援文化企業走出去,打造出適應時代發展、科技發展、文化發展大勢的基礎平臺,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物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