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味的小呆毛
-
2 # 使用者6041257759145
親社會行為
自覺資源給行為受體帶來利益的行為
親社會行為又叫利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並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願給行為受體帶來利益的行為。其特徵表現為高社會稱許性、社會互動性、自利性、利他性和互惠性。親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過程中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基礎,對個體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一般親社會行為可以分為利他行為和助人行為。
1
文明禮讓,禮貌待人,十字路口讓學生們先行,公交車上給孕婦、老人讓座
不管是開車還是坐車,都要文明謙讓,而不要與人產生爭執,開車在十字路口讓過街的學生、老人先行。公交車上、地鐵上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幫忙放行李,這些都是一種很有愛心的親社會行為,更會加深其他人對這個人的認可。
2
謙虛平易近人、樂於分享
如果其他人有不懂的問題需要向你請教,在不侵犯自己正當權利的情況下,儘量告訴他們。遇到迷路的人問路,要儘可能向他們解釋清楚路怎麼走。做一個樂於分享自己知識的人。
3
要有愛心、幫助他人
不管是對平常人還是對家人,都要有愛心,樂於幫助他人,特別是老人、孩子、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做一個遵紀守法、熱愛生活的人。
4
對他人的幫助說謝謝。
要樂於對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得到他人的幫助應該感到很榮幸,因為沒有人有幫助你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要善於說謝謝感謝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不管是對送餐的服務員,還是售票廳的阿姨,還是賣菜的叔叔,都要樂於對他們說謝謝。不要看不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