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毛.
-
2 # 歷史小廢鐵
中國怎麼發展成資本社會的,主要是透過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而逐漸過渡的,其中洋務運動在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19世紀70年代前後,隨著國內商品市場以及勞動力市場的逐漸形成,中國社會出現了商辦企業,這就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展的前身。
-
3 # 憶雪江南230711182
在上個世紀初,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過短暫的發展繁榮期。
一戰爆發後,帝國主義勢力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歐洲,一時間無暇顧及中國。中國資本主義受到的鉗制力度大大降低了。
於是乎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展起來。
但是中國資本主義底子薄,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選擇了投入較少的輕工業手工業之中,資本得到迅速積累。
1)資本主義萌芽
(2)外商企業的刺激
(3)洋務運動的誘導
(4)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衝擊瓦解自然經濟
2、來源:地主、官僚、商人
3、地區:東南沿海(外國侵略最早,自然經濟瓦解最早)
4、代表: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5、特點:
(1)先天不足
(2)後天畸形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弱、工業結構不合理(輕工業發達)、地區分佈不平衡(沿海多)
(3)兩面性(根源於舊中國的社會形態)
民族資本主義 民族資產階級
受到雙重束縛——————————> 革命性
對中外反動勢力存在很大的依賴性——>妥協性和軟弱性
6、影響:
(1)產生了一批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
(2)出現早期維新派和早期維新思想
二、初步發展(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
1、原因:
(1)帝國主義資本輸出,進一步瓦解了自然經濟
(2)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放開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2、表現:
(1)投資總額增加
(2)輕工業發展比較快
(3)商辦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
(4)由沿海向內地擴充套件
3、影響:
(1)資產階級進一步壯大,逐步登上歷史舞臺
(2)傳播了維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
(3)維新變法、辛亥革命,近代化由器物層面提升到制度層面
三、短暫的春天或黃金時期(1912—1919)
1、原因:
(1)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2)南京臨時政府獎勵實業
(3)實業團體湧現和海外華僑投資國內
(4)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5)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6)實業救國等口號的推動
2、特點:
(1)投資總額增加
(2)輕工業發展比較快
(3)商辦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
3、但是,依然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
(1)所佔比重小,自然經濟依然佔優勢
(2)力量弱小,無法與外國資本抗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帝國主義是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實現現代化
(3)輕工業重,重工業輕,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4)戰後,帝國主義捲土重來,民族資本主義很快萎縮
4、影響:
(1)民族工業的發展為民主革命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資產階級壯大,掀起新文化運動)
(2)同時也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的不斷髮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階級條件
四、曲折的發展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至新中國成立前,20年間民族工業經過了較快發展──日益萎縮──陷入絕境的曲折歷程。
1、1927~1936年民族工業較快發展
(1)原因:
第一,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鼓勵發展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
第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很快實現全國的基本統一。
(2)概況:工業部門增多,產品出口國外,國民生產總值增長
(3)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列強的經濟侵略,為抗日戰爭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經濟日益萎縮
原因: 第一,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破壞和野蠻的經濟掠奪。第二,官僚資本的壓榨。
3、抗戰勝利後,民族工業陷入絕境
(1)原因:
第一,美國的經濟掠奪,排擠國貨
第二,官僚資本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工業
第三,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
(2)表現: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業紛紛倒閉
五、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
民族工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它的產生和發展有利於社會進步,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2)政治上:
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和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族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共的誕生準備了階級條件;
(3)文化上:
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基礎,資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傳入,不斷衝擊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最終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
(4)從發展趨勢上看:
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佈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六、影響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②先天不足。與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相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準備。
③後天畸形。由於先天不足,使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因而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而且主要分佈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佈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④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盪,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
(西方列強的侵略)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不斷地衝擊著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為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
(歷屆政府的扶植)由於時代潮流的衝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曆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
③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華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不斷興起,有力推動民族工業的發展。
④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實業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支撐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動力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