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月木各
-
2 # 江右第一毒舌
感謝張居正的改革,戚繼光兵部尚書時的貢獻。
-
3 # 三國療養院
其實萬曆皇帝剛登基之時,是個不錯的皇帝,他正確地重用了張居正,我認為重用張居正是萬曆最正確的一個選擇,張居正沒有其他野心,一生勤政為民,萬曆皇帝多年不上朝,國家還能正常執行,我認為張居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萬曆皇帝並不是一點作為都沒有,他整頓內政,促進經濟發展,與前兩代昏庸的皇帝相比,萬曆皇帝在人民心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還有就是萬曆雖然不上朝,他卻牢牢的控制著軍隊,軍權一直在他自己的手上,這樣的話,別人對他就沒有什麼威脅。
歷史上推測,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是,因為他與大臣之間對立太子之時發生矛盾。他不上朝了,大臣們也就不會與他爭辯,也就不會在太子們之間站隊,那麼他們之間的奪嫡之戰就不會發生。不上朝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臣們不與他爭辯,沒有人提出意見,也沒有人影響他的決策,只有它自己發號施令別人去執行就行了,比如萬曆關心邊境安全問題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萬曆三大征戰,並且獲得了勝利。
-
4 # 錢進滴鑫薪
說明他相信自己人,不瞎指揮
-
5 # 十八掌之亢龍有悔
1、不上朝不是不工作!不上朝僅僅相當於不坐班。就像現在很多家族企業的董事長,雖然從不按時上班,但是透過職業經理人牢牢控制著公司。萬曆即是如此,他雖然不上朝,但是國家大政方針他還是掌握的。
2、明朝的官僚體制發展的比較完善,內閣相當於現代企業的高管團隊,老闆定好方針政策,高管團隊貫徹執行即可。
3、張居正變法雖然在其死後被基本推翻,但是變法積累的國庫收入支撐了三大徵,是三大徵勝利的後勤保障。
4、前朝數十年的倭亂被平息,有了穩固的後方。在平息倭亂時鍛煉出的“戚家軍”,以及遼東的邊軍等強軍,是三大徵的主力軍隊,實力強悍,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綜上,萬曆的不上朝,對三大徵的影響微乎其微。三大徵雖然不可預見,但是其勝利有其必然性!
-
6 # 今夏暢飲冰河
萬曆大帝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愛國的好皇帝,明朝人民稱頌他為堯舜之君!千古罕有!
-
7 # 止水山水
這點要區分,不上草朝和不辦事是二個概念。
1.明朝之前是一天一朝,凌晨啊,大家集合在場外,(不是電視上的殿內)大家有本奏,無本散朝那種的。
張居正以皇帝年幼,改成三天一朝,之後成為慣例。
大家想想,天天天不亮就上班,誰受得了。哈哈。
2.萬曆和內閣還是開會溝通的,有什麼事也辦。
3.考古的發現,從骸骨上看到,萬曆是腿疾嚴重,不能行走差不多,皇帝沒有威儀。
4.這貨和大臣置氣,你們不讓我立我喜歡的孩子,我就不上朝,看誰靠的過誰!結果他輸了,後世只有筆筆如刀的記載,昏君不作為沒跑了!
-
8 # 大木看歷史
他不上朝不代表他完全失去了對國家的掌控,他不上朝不表示朝廷機構失去運轉能力,皇帝很多時候也只是一套系統中得零件或者角色罷了
-
9 # 項了個城
一、明朝那時候已形成成熟的文官制度,皇帝不上朝但依靠成熟的文官體系也可以保證國家機器的執行;二、萬曆不上朝不代表他不處理政務,更不等於不掌權,內閣的條陳對策都要報到後宮請皇帝批示的
-
10 # 香橙的味道my
萬曆三大徵是明神宗萬曆(1573—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分別是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
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
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
北韓之役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萬曆二十至二十一年);
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
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而實際上萬歷時期大規模軍事行動還包括萬曆十一年(1583年)至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的明緬戰爭,以及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但兩次皆是明朝失敗。
回覆列表
萬曆真正不理朝政是萬曆三十年以後,這時三大徵已經結束了。萬曆三十年,太子冊立。皇帝與朝臣冷戰徹底開始了。
萬曆三大徵之後,明帝國的朝政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但是萬曆不上朝以後,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的用人權沒有放,導致了很多部門缺員。最終的結果就是薩爾滸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