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憶秋
-
2 # 何紫嫣
就是因為普通更要加大教育投入。
-
3 # 豬眼看世界
認識到娃是普通孩子其實挺好的。牛娃那是給別人家養的,給美國佬培養的,普娃才是你在年老時靠得上的。看《人世間》, 周家老大老二兩個北大,但老孃最後能依靠的還是老疙瘩,那個三兄妹中文化最低的老三週秉坤。普通孩子是多數人群,牛娃是少數群體。朋友圈裡曬娃得多了去,但真正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寥寥無幾。全國每年高考那麼多人,能有多少人去北大清華?我在蘇州,看到過個帖子,當然是笑談:高一的孩子剛進校的時候,都看不上蘇大;高二覺得蘇大也還行;等到了高三,發現能考上蘇大已經很不錯了。早點認識到孩子的普通,也不是壞事,期望不高,自己也不會太累。現在的孩子,其實發展的道路和父母那個年代很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出路,傳統的思維有時候也需要與時俱進。舉個例子,學畫畫的藝考生,高考進了藝術學院,最後學了布展設計一類,出國進修了,回來後到上海工作了。再一個例子,大學畢業,父母給找好事業單位,但娃不幹,興趣是攝影和旅遊,後來做了旅遊博主,收入也很不錯。時代不同了,機會也不同。普通孩子也要學習,也要好好培養。一個班級,成績最突出的那幾個基本都是出國的,次好的一些都是去了北上廣深,接下來的一波就是建設本地的骨幹了。普通孩子,很可能以後就是本地的父母官。孩子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有些孩子開智早,有些晚,啥時孩子真正想學了,普娃也會變牛娃。普通孩子或許只是沒有被發現閃光點的孩子。關上一扇門,總會開啟一扇窗。換個思路,換個角度,或許能發現孩子不同的地方。
總結一下:再普通的娃,都是爹媽的心頭肉!
-
4 # 林老師說英語
請問,你的孩子是多大年齡段的孩子?
孩子的成績到底在什麼水平?
加大教育支出主要是什麼方面?文化課還是各類特長培養?
首先,我認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能單從某一個階段來界定孩子是否是普通人群。小學階段的成績,根本代替不了初中和高中,尤其對於男孩子來說,很多男孩子都是在初中和高中發力的,潛力還要等到後期。
其次,孩子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你只是看到文化各方面,他暫時有些落後,但是沒看到其他方面的素質。作為一個老師,我見過很多學生,有的學生雖然學習不太好,但性格好,動手能力強,思維縝密,你就可以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畢竟將來的社會要求綜合性的複合人才。不一定要單靠著文化課好才能走天下,在社會上情商和智商一樣都不能少。
而且,有的孩子擅長某一方面,或體育或美育或科學動腦,家長要做的就是努力培養孩子在這某一方面的特長,為他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創造另一種可能。
而且,目前雙減政策下,家長要負的責任就更多了。要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還要努力發掘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潛能,引導孩子努力實現各個方面的進步。
你的意思大概就是孩子是個普通孩子,能不能減少他在文化各方面的教育支出,我認為這個沒必要。
就像之前所說,可能孩子在某一階段還沒有養成對學習的興趣,或者沒有發覺到自己在學習方面的潛能,如果你就此放棄了,他可能也沒有這個機會接受到更深遠的學習,或許你的堅持會開啟他的一扇窗。
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都會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體現出來,我十分相信這句話。
-
5 # 喵嗚代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承認孩子的普通,以平常心慢慢一步一步走,說不定會帶給你一個寬廣的未來!至於加大支出,看家庭整體情況吧,老話說得好,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所有的教育最終指向都是自我教育,多重要的考試,多NB的學校,都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和途徑,且不是唯一的。沒有一所學校、一次考試能必然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比上一所什麼樣大學對一個人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具備自我驅動、自主學習、自我成長的能力,是否能夠珍惜和善用接下來的幾年時光,是否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願意為之努力。
我當年怎麼也不能接受孩子考試中等成績,我想盡各種辦法推動他拔苗助長,他也累我也崩潰,是我老公反覆勸我:他是普通孩子,你就做普通要求。真的,老公反反覆覆說。如今,小夥子在讀研究生,自律而努力!但是,說實話,我是加大投入的。
回覆列表
必須要持續教育支出,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量變會積累到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