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孤雁
-
2 # 徐夢一
一人吃米飯可以量50毫升的米!一個人吃飯,量半碗米即可。 無論多少米,通常把水放入到浸泡過半個手指頭高即可。需要軟的,那麼多加水,反之少加水。一個人煮米飯 你要做 米粥 話 就用手 抓一小把兒 米就行 。放水的話 你可以用吃飯的碗 放上 少於兩碗 大概一碗半就行 。正常人一頓飯,大約要吃掉250g毫升到400g毫升米。
-
3 # 京郊美食
你想多了,放調料沒有哪華人稱量的。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你之所以有這種錯覺,我給你歸納兩個原因:
1.因為外華人做各種麵食(含糕點類)比較多。這類東西水和粉和油的比例比較重要。同樣的,中國北方地區,做麵食也還是會考慮水和粉比例的。一般我們是靠體積算比例,不靠重量。比如一碗麵配幾碗水(同樣的碗就行),其實本質是一樣的。對於南方人而言,炒菜加大米飯就沒那麼多需要量的。當然,即使這樣,南方人煮飯很多家庭也會用米杯,我媽就會算一個人一頓半杯米,我在家的話每人半杯基礎上再多抓一把 _(:з」∠)_。
2.因為你看外華人做菜都是透過影片看食譜,哪個食譜會不寫用量啊?如果是看食譜,華人做的食譜影片也會寫每種材料多少克/多少斤吧。但是,平常你看華人做菜都是在廚房看父母做或者街頭小販,他們當然沒閒功夫去稱量。用國外的食譜影片和華人家常做飯實踐進行對比,抽樣不對稱,所以你錯覺覺得外華人在家做飯也稱量。
-
4 # 愛做飯的北韓阿郎
只有做烘焙的時候,人們才會注意到使用量具,一半家庭做飯很少會使用準確的量具測量使用配料的多少。
現在自媒體多了,有許多教大家做飯的自媒體博主,經常會在影片中提到用這道菜“肉250克,鹽5克,醬油5克”等話語。
這個時候量具就顯得尤為重要。
1896年,一位身殘志堅的美國女士發明了廚房的測量工具:量杯和標準茶匙。這個女士名字叫做範妮·梅瑞特·法默(Fannie Merritt Farmer),小時候身患小兒麻痺導致左腿癱瘓,21歲開始給別人當保姆,當時的菜譜說配料說的很含糊,“少量”到底是多少呢?
範妮用科學家做實驗的器具重新確定了,8盎司等於1量杯,用在現在的廚房1杯等於237毫升
在我的菜譜中,我經常會用到勺這個單位作為配料的計量方式,1勺鹽,這裡的勺是對於茶匙來說的,1勺鹽就是1茶匙鹽。
上面是我做菜譜的配料。
有量具的話,執傲按照菜譜的說法,準確的盛出來就好了,不用專門去量醬油用多少克了,我感覺會方便很多。
-
5 # 小帥妞1985
熟能生巧啊,放多少調料,早已胸有成竹,還需要什麼量具?在我農村老家,有一個70多的阿婆,眼睛因為白內障沒有治療看不見了,可她每天照樣做一家人的飯菜,厲害吧!
-
6 # 閒人愛動
做菜必定不是什麼尖端專案高科技產品。開始時總會出現鹹淡不均勻等問題,只要大敢去做,勇敢去實踐加之大家的鼓勵和平常的多看、多問、多學、多練,只要用心、專心、有愛心,就一定能做出大家愛吃的、不鹹不淡的、色香味美的菜品,這或許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實踐出真知、熟能生巧的原因所在吧。
-
7 # 源小米
我每天都要做飯,但從來沒有用過量具。我記得看菜譜,或是看美食節目,對於調料要放多少,也沒有看到大廚用量具的,都是鹽放少許,味精少許什麼的。為什麼我們燒菜沒有習慣用量具呢?
第一做菜講究的是感覺,是在實踐中的熟能生巧。同樣的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得好吃,有的人做得難吃,哪怕樣樣精準,味道也是不一樣的,這都在於做飯的人自己感悟摸索。
第二就沒有用量具的習慣。華人做飯,就像中國畫一樣,那是很隨意的,在隨意中又帶有技巧與經驗。
第三就是廚房太小。華人做飯,如果像外華人那樣,刀要備許多把,鍋要許多個,案板許多個,油要不同種,那廚房裡就站不下人了。大多數華人的廚房都是很小很窄的,所以華人會化繁就簡。
第四就是華人的計算能力還有觀察能力很突出。比如炒一盤菜,需要多少油,多少鹽,一般心裡都有數,而且不用量具取得調料與用量具取得調料份量也差不多。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8 # 村夫生活薈
怎樣燒出一鍋好菜與很多因素有關,並不只是鹽多鹽少,油放多放少的問題,還與什麼時候放料,什麼時候起鍋,什麼時候加水等很多因素有關。同時,用量對燒菜的影響也是非常多的。
首先,用量具麻煩。如果每次做菜的要用量具,就需要每次燒菜的時候都要算一下多少菜用多少鹽或多少糖。比如今天我準備燒一斤的雞肉,按一斤算,應該用5克鹽(只是舉個例),明天我燒一斤半雞肉需要7.5克,後天我燒1.3斤雞肉再加一斤蘿蔔需要多少鹽呢?每天吃的東西不一樣,用的料也不一樣,每天吃的東西多少不一樣,用的料也不一樣。所以,在燒菜中,很多人都不喜歡用量具。
其次,用量具影響燒菜的質量。燒菜的時候火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是天生對火的掌控非常到位,所以做的飯菜即使鹹點或淡點,都覺得好吃。可是有的人用量具每次精確用料,燒的菜也不一定好吃。廚房本就是個很忙碌的地方,錯過放鹽的那一秒,菜就糊了,錯過放醬油的那一秒,菜的口味就變了。所以大廚都喜歡根據日常做菜的用量來判斷該鍋菜需要用多少鹽,多少味精,多少油等。如果等你慢慢把料用量具量好,可能菜都不能吃了。
-
9 # 玲玲在佛山
說的好像是我我做包子各種食品從來不過稱量的。別人都說做麵點食品一面粉4克酵母幾克糖多少水都過稱。我做包子從來不過稱但是一樣做岀來的包子好吃又好看!我的量重是用大約就好了,就好像做包子我是這樣做,過程一斤面4克酵母5克白糖水量慢慢下,放到適量下手柔面,把面柔成麵糰等醒面30分鐘!我對我自己做的包子挺滿意!做岀的包子鬆軟!不變形!只只飽滿!口感好!一個廣東人做出的包子你信嗎我做每一種美食從來不過稱的!
-
10 # 青青是水英
我們燒菜放調味都是從長輩那學來的,在說華人炒菜講究火候的,如快炒爆炒都放調味品都是需眼疾手快,剛學做包子饅頭時用量杯,多做幾次後目測就行了,做蛋糕和麵包一定要用量具和規定時間。
-
11 # 漁哥唱晚2
因為,燒菜最好的量具是少許,蔥、姜、蒜少許,鹽少許,醋少許,料酒少許……這個少許是經驗的累積,智慧的疊加,關鍵是每道菜廚師還要親嘗一下鹹淡才出鍋!
-
12 # Jolin愛廚房
問這話的人肯定是不會做飯的人,做飯的時候用量具比較麻煩,而且每個人的口味鹹淡不一樣,量具根本滿足不了烹飪需要。當你會做飯你就知道了,大家並不是憑感覺隨便放調料,而是憑感覺心裡有數的在放。做飯做著做著,就會對調料和食材有了解。什麼調料是什麼味道,放進菜裡會起什麼作用,是提鮮、增味還是可以去腥,放多少的量可以起到多大的這個作用,會不夠還是過多,心裡都有數。
所以想做好菜,不是靠量具,是一個長期經驗的累積,做多了就知道用多少量了。
回覆列表
一般是2杯,一杯大概是2.5兩米,普通的米2杯大概是3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