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視野盤錦2L
-
2 # 春之聲xy
這個有可能是雞蛋已經壞掉了
-
3 # 海棠吃飽了
煮雞蛋,蛋白不白,是雞蛋壞了,所以就不白。
-
4 # 使用者2207789707030
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化學常識首先,蛋白的成分是蛋白質,這個時候的蛋白質是線型的,空間結構很簡單,沒有特別的空間彎曲,透光性很好,所以是透明的,加熱時,蛋白質受熱變性,空間結構驟變,從線型開始扭曲成為球狀並與周圍的蛋白質分子聚集在一起,變得緻密所以就不透光了,這時再加熱,蛋白會變黃,那才是真正的變性,而且這種變性不可逆。
怎樣煮雞蛋易剝殼 雞蛋的蛋殼內有一層保護膜,蛋煮熟後,膜則被破壞,當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雞蛋內部發生猛烈收縮, 蛋白與蛋殼之間就形成真空空隙,水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被負壓吸收到蛋內這層空隙中。 要使煮雞蛋容易剝亮,最好的辦法是在煮蛋時放人少許食鹽,煮熟的蛋殼就很容易剝掉了。先將雞蛋放人冷水裡浸溼,再放進熱水裡煮,煮的同時雞蛋|不易破裂,蛋殼也容易剝下。 煮雞蛋時火不要太大,因為雞蛋是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把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如果煮的時間過長,雖然蛋殼好剝了,|可蛋白質叫變性,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