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望風瑟瑟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穿著北韓族傳統服飾的中國女性出現在國旗傳遞的環節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細節,竟然在南韓引起巨大爭議,認為中國這是在藉著冬奧會開幕式進行“文化掠奪”。這樣強詞奪理也引起中國二百多萬北韓族民眾的質疑,難道作為北韓族,連穿傳統服飾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其實,既然涉及到北韓族的歷史,我們必須就從北韓歷史來了解中國北韓族與南韓、北韓華人民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北韓族的起源問題

    對於北韓族的起源,南韓人是這樣解釋的: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的後人檀君在平壤建立了王儉城,創立了所謂的“檀君北韓”,這才有了北韓族。

    但是也有一部分日本人認為:北韓族極有可能是日本島民遷徙到北韓半島,與當地土著形成了新的民族北韓族。對於這種說法,也許是日本人別有用心,為他們幾次進犯北韓半島尋找藉口吧。

    但無論怎麼說,我們還是要尊重歷史,因為長期以來,北韓半島從沒有自己的具體文字、文獻,有的也僅僅是用漢字書寫的一部分史書。而關於北韓族的起源更是從無記載,只有在中國的史書中,才記載著些許古北韓的由來。

    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伐商,商紂王的大臣箕子帶著五千商朝遺民從朝歌出逃到北韓半島的北部,被當地土著接納並奉為首領。周武王一統天下後,得知箕子逃到北韓,也沒有趕盡殺絕,而是賜予他一個“北韓侯”的封號,史稱“箕子北韓”。

    北韓侯”這個封號並非憑空出現,這是周武王取“朝陽鮮明”之意,在《詩經》中可以得見。箕子也認為半島在中原以東,於是“視朝”,遂有了“北韓”這個地名。

    其實北韓史書《三國遺事》也有記載,檀君後人在箕子來到半島後,帶著部落南遷,成為“三韓”的師祖。這部史書是由高麗王朝時期的高僧一然所編撰,其記載的檀君後人一事雖無從對證,但關於箕子入半島一事卻與《史記》相印證,所以“箕子北韓”的說法要比南韓人空穴來風的所謂“檀君建國”要可靠的多。

    因而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北南韓以及北韓族,大機率就是從“箕子北韓”開始發端的。

    封建時期的北韓半島

    眾所周知,古北韓沒有任何文字記載,關於其最早的文獻記載就是中國史書《史記》,那麼它究竟什麼時候走進中原王朝的視野中的呢?

    其實在隋唐之前的很長時間裡,中原王朝對北韓半島沒有非常重要的記錄,直到隋文帝統一中原後,北韓半島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高句麗王朝”對中原土地進行蠶食掠奪。這種行為引起隋文帝楊堅的不滿,他於開皇十八年發兵將高句麗兵丁驅逐回半島內,但在征服半島的過程中因長途作戰、交通不便,軍資供應不暢通等等問題,以至於隋軍遭受大敗。

    隋煬帝即位後為此徵百萬民眾,開通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再次對高句麗發動了東征,但因種種原因三次東征均告失敗。

    獲勝的高句麗王朝也沒有驕狂自大,他們從唐貞觀五年起花了十六年的時間,效仿中國修建了一條從扶余城到渤海岸邊的千里長城,他們依靠這條長城不斷掠奪唐朝邊境,做到了外可攻內可守。甚至高句麗大將軍蓋蘇文還與百濟、突厥聯盟,一起入侵了唐朝附屬國新羅。

    於是心高氣傲的唐太宗繼隋煬帝之後再次對北韓半島三次用兵,也是皆以失敗告終,成為唐太宗一生中為數不多的敗績。

    公元666年,唐高宗借蓋蘇文病死之際,採取了遠交近攻的戰略,聯合新羅並派出契苾何力對百濟和高句麗各個擊破,這才取得了對高句麗的絕對優勢。兩年後,高宗皇帝再次派出李績前往半島,一舉將高句麗平定,其國王的人頭也被砍下送至唐太宗陵前祭祀,國內三十餘萬民眾也被遷往中原,至此高句麗才算徹底平定。北韓半島三國歸為新羅,大唐也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

    這是中國歷史記載中第一次北韓半島民眾大規模內遷,也就是說從唐高宗之後,中國已經有了帶有北韓半島生活習俗的少數民族,其代表人物有為大唐東征西討的泉男生、高仙芝、王思禮等。

    而進入新羅時期的北韓半島,漢文化得到了普遍傳播,中國式姓氏也逐漸形成,樸氏、金氏、李氏成為半島三大姓,而其他的崔、鄭、姜、趙、尹、張、林也被廣泛應用。其名字也很“漢化”,採用了中國“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行列字,其相生的規律為:木—東、火—熙、土—在、金—炫、水—泰,於是就有了東吉(祖)、仁熙(父)、在壽(子)、成炫(孫)、泰元(曾孫)的順序,由長輩至晚輩互動使用行列字而形成的名字。如果常看韓劇的朋友們經常可以看到帶有熙、泰等字樣的名字,其名便是如此而來。

    繼新羅之後便是半島歷史最長的王朝——高麗王朝,它經歷了中國五代、宋、元、明四朝。這個王朝之所以能夠歷經四個中原王朝而不衰,主要原因是其往往用鉅額金錢以換取和平,所以與中原王朝一直相安無事。

    但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在明太祖時期,高麗王朝意圖出兵攻取明朝遼東地區,結果大將李成桂自知不可敵大明朝,為保自身周全,策劃了高麗歷史上著名的“威化島回軍”,並於洪武二十五年稱帝,以“北南韓號奏請明朝”,自此“高麗王朝”進入到“李氏北韓”時代,北韓族在這個時代才算真正形成。

    那麼,中國的北韓族和北韓、南韓的北韓族是否一回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的北韓族是半島的北韓人遷徙而來,這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追溯源頭,必須要從北韓人的幾次大規模移民說起。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民族的遷徙,原因不僅僅限於經濟和政治因素,更主要的則是戰爭,唐朝三十萬名高句麗民眾內遷便是例證。但真正形成北韓族後移民中國卻是透過數次大規模移民完成的。

    第一次大規模移民:萬曆援朝戰爭

    明萬曆二十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派出十六萬大軍,偷偷渡過對馬海峽,在北韓釜山登陸,悍然發動了“侵朝戰爭”,二十多天便攻陷了王京、開城、平壤等城市,北南韓王一路逃至鴨綠江畔,嚮明朝求援並申請“內遷”。

    明神宗派出大軍驅逐了日本人並拒絕了北南韓王的內遷,讓其還都王京,這是中國第一次保衛北韓,歷時七年的無私援助,使得明朝將士熱血遍撒北韓半島而毫無所獲。

    這場戰爭雖然保全了北韓王室,但戰爭卻讓北韓百姓恐懼難安,不計其數的北韓百姓在戰爭期間逃亡到中國東北地區,成為北韓族在東北繁衍生息的第一批人。

    第二次大規模移民:明金之戰

    明萬曆四十七年,明金之間爆發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當時的北韓王朝應明朝的要求出兵征討滿人,但後金卻讓其保持中立,就這樣雖然北韓有13000名士兵在名義上配合明朝出兵,但始終卻消極怠工,最後在明朝失敗後選擇主動投降後金,其國王給努爾哈赤寫信解釋道:“明與中國,猶如父子,父之言,子敢違乎?”於是努爾哈赤選擇原諒了北韓軍隊的冒犯,但卻將其兵強行留在遼東。

    為解決後患,努爾哈赤於天啟七年一舉攻破北韓,北韓仁祖王逃亡到江華島成立了流亡政府,直至“江都會盟”向後金稱臣後,後金才分三路退兵,在撤退途中再次裹挾了數萬北韓百姓到遼東地區。

    然而才過了十年,皇太極再次發動滅朝之戰,清軍一路攻城掠地,這次沒有給北韓任何機會,直接將北韓仁祖王圍困在南漢山城之內,最終北韓王無條件投降,其太子被當作人質帶往大清,數十萬北韓軍民被押解回遼東地區。

    這三次因戰爭導致的大規模移民成了日後北韓族在遼東地區繁衍生息的主要力量,他們之中絕大部分人成為滿清貴族的“包衣奴才”,還有部分編入了八旗的正黃旗和正紅旗,如當時的滿洲都統第九佐領就是完全由北韓人組成。

    第三次大規模移民:民國八年。

    從光緒二十一年開始,北南韓內的外戚集團便對大清朝失去信心,轉而暗中倒向俄國。而當時的日本卻對此頗為不滿,在10月8日這天,日本公使帶著軍隊衝入北韓皇宮,殺死了國王李熙的明成皇后並當其面焚屍。在日本與俄國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又逼迫李熙讓位於太子,但即便這樣日本人最終還是沒有放過這個可憐的國王,於民國八年將其毒殺。

    訊息傳來,北韓舉國悲慟,北韓民眾於3月1日通過了《獨立宣言》,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反日本的運動。這輪運動雖然最終被鎮壓,但是參與的群眾多達二百多萬,其中一部分人被迫離開家鄉,遷移到更遠的遼東地區。而日本在佔領中國東北地區後,也從北韓強徵數萬青年組成僕從軍,另有二十多萬北韓婦女被強徵充當慰安婦。

    從明末到民國,三次大規模的移民使得中國東北地區的北韓族數量顯著增加,據民國三十四年統計,東北的北韓族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五十餘萬,包括北韓族土著居民以及被日軍裹挾而來的北韓族民眾。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中國的北韓族和北韓、南韓的北韓族是不是一回事呢?

    其實,從其語言文化、風俗傳統等等來看,中國的北韓族與北韓、南韓的北韓族並無區別,之所以這個民族分成三個地方生活,完全出於歷史原因造成的。

    且不說明清時期的移民,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讓我們造成三地北韓族印象不同的的根源是“雅爾塔會議”。當時北韓和中國的利益被分割和出賣,中國的蒙古被強行獨立出去,而北韓則被美蘇分別託管,最終演變為兩個對立的政治實體。

    在抗美援朝期間,東北的北韓族軍人入朝參戰並留在北韓建立了和平、自由的新北韓。儘管如此,大量的北韓族民眾選擇留在中國,1952年延邊北韓民族自治區成立,當時北韓族人口約有八十多萬。

    在這個中國日出最早的地方,北韓族的同胞們正如幾千年前的箕子一樣,每天清晨四點半左右沐浴在這晨光中,看著漫山遍野的“金達萊”花,喜悅、幸福之情湧上心頭……

    無論是中國的北韓族,抑或是北韓和南韓的北韓族,其本質並未改變,他們擁有同一個祖先,只不過選擇不同,最終分散於三國之間而已,其語言、服飾、文化都近乎相同,將其放在一起,很難分出彼此,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中國北韓族與北韓、南韓北韓族無疑,皆是箕子北韓的後人而已。

    結語

    在中國這樣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北韓族長期與中原命運相同,休慼與共,及至近代在共同抵禦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鬥中,北韓族與其他民族一道經歷了血與火的錘鍊,最終發展成一個擁有著獨特文化的民族實體,雖與北韓、南韓的北韓族一脈相承,但又理所當然是中華民族的成員,二者並不相悖,也許從遠古時期的箕子開始,我們便一直是兄弟是姐妹,這個關係恐怕永世不能割裂…

    參考資料:《中國北韓族歷史讀本》、《北韓族》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1燈泡安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