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71604482426
-
2 # 使用者839671347947239
熱帶雨林系統中,土壤貧瘠的根本原因是:(1)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迴圈旺盛,土壤缺少養分積累和補充。(2)高溫多雨的氣候,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強。因此土壤很貧瘠。
-
3 # 使用者31785243632
主要是因為熱帶雨林高溫多雨,土壤風化作用和雨蝕作用強烈,形成較厚的土壤層。形成土壤的過程也很快。
熱帶雨林土壤層雖然厚,但十分貧瘠,營養物質集中在表層土壤中,中下層土壤嚴重缺乏營養物質。由於溫度高、水分充足,微生物、土壤動物對有機質(枯枝落葉等)的分解速度非常快,植物可以吸收到大量的速效的溶解態的營養物質,植物長的好。
但由於植物在表層土壤中就能夠吸收到充足的營養,使大多數植物的根系較淺,深層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貧瘠。一旦雨林植被受到破壞,土壤裸露,則會造成水土流失,表層土壤中的營養物質迅速減少,生態難以恢復。
熱帶雨林系統中,土壤貧瘠的根本原因是:(1)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迴圈旺盛,土壤缺少養分積累和補充。(2)高溫多雨的氣候,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強。因此土壤很貧瘠。 一般熱帶雨林裡的土壤,在高溫多雨的影響下, 過量的雨水,會帶來強烈的淋溶作用,可溶解並帶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礦物,如鉀、鈉、鎂、鈣等的鹽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養分而變得貧瘠。 另一方面,那些不易溶解的礦物,相對地集中起來。最常見的殘留礦物為鐵氧化物,使土壤顏色偏紅,因而被人們稱為磚紅壤;另一種常見的殘留礦物為鋁氧化物,特別是鋁礬土,通常會使土壤顏色偏白。這些礦物甚至會膠結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硬碟。 一般熱帶雨林系統中的土壤結構,土壤之上為枯枝落葉層,但完全分解而形成的黑色腐殖質卻不多。 其下為土壤的表層,以淋溶作用為主。不但會使可溶礦物盡失,就是泥土顆粒也容易被分解或沖走,只殘留下鐵或鋁的氧化物。這就是造成熱帶雨林系統中,土壤貧瘠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