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谷裡的小草
-
2 # 使用者3854306859003
翁同龢學問相當高,曾是一甲一名的狀元,擔任過同治、光緒兩代皇帝的老師。最重要的是,他的書法與學問、做官一樣厲害。清史稿評價翁同龢是“自成一家”。據說,老翁也是學過各種體,什麼歐體、顏體、柳體、趙體,學魏碑、學漢隸。遠學蘇軾、近學劉墉,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堪稱同治、光緒年間的書法的第一人。
李鴻章也是道光年間的進士,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在中國晚清歷史上,聲名顯赫又狼藉。評價李鴻章的字也屬於書法家的水平,有宋代蘇黃風韻。但普通人根本看不出什麼蘇黃還是蛋黃。直觀感覺來說,李鴻章與曾國藩水平差不多。
-
3 # ddpyd43333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李鴻章與翁同龢同朝為官,二人都是清王朝的肱股之臣。但前者政治上比較保守,後者則比較開明,因此二人關係極為緊張。有一次,二人共同參加一個宴會,酒過數巡,眾人對句助興。臨到翁同龢時,他便對李鴻章說:“我有一聯,欲請中堂大人指教。”聯曰:宰相合肥天下瘦;別看李鴻章政治上保守,文才上確實有一套,頭腦反應非常快。翁同龢當過戶部尚書,相當於古代的大司農。李鴻章便以此官職與籍貫反唇相譏道:司農常熟世間荒。眾大臣一看二人又有劍拔弩張,互相爭鬥之勢,便有人出來打圓場,幾聲“哈哈”將事情扯了過去。
-
4 # 浪客文史
翁同龢是晚清時著名朝臣,後來官至協辦大學士,位同宰輔。年輕的時候,因為科舉中一甲一名狀元而進入朝堂,後來接替自己的父親任同治帝老師。光緒帝登基之後,又成為光緒帝老師,兩朝帝師,地位尊崇。
那麼,光緒為什麼恨他老師呢?光緒二十年,甲午,李鴻章的海陸軍相繼戰敗後,翁同龢還在那裡清談,一會促成光緒責罰李鴻章,一會說不能讓李聯俄抗日,一會拒絕英法調停,一會說要“調東三省兵,建大糧臺,派大員大將”,一會說這個和約不能籤,一會說不能割地。完全空談!是誰劃掉了北洋的開花炮彈、速射炮、高速艦?是誰幹掉了帝國最精銳的北洋?是誰幹掉了大清最優秀的海陸軍將領?又是誰去簽了馬關條約?可憐,大清的股肱之臣以及臺灣就這樣被忽悠沒有了。 四年之後,光緒二十四年,歷史終於還李鴻章一個公道。戊戌變法前,雖然康有為系翁同龢保薦而來,但光緒仍親自下旨讓翁開缺回籍(攆滾蛋)。百日維新失敗後,光緒帝(慈禧)下旨“翁同龢授讀以來,輔導無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東之役,信口侈陳,任意慫恿。辦理諸務,種種乖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陳變法,濫保非人,罪無可逭。事後追維,深堪痛恨!前令其開缺回籍,實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光緒和慈禧終於看清了翁同龢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只謀私利的專權者,厭惡極了他。這樣的人今天仍很常見:表面大義凜然,口若懸河,以正義的名義以愛國的冠冕四處攻訐。實則攪局,一切以私利為出發點,而又無半點真實之本領。所以光緒才這麼恨他的老師!
-
5 # 大國布衣
兩朝帝師,翁同龢德不配位,當年大火的電視劇《走向共和》已經把翁同龢和光緒帝的關係交代清楚了,光緒帝當翁同龢是尊敬的師傅,翁同龢卻始終沒能和光緒帝一條心,整個晚清政壇,翁同龢的為人可謂最受詬病。
咸豐六年(1856年),26歲的翁同龢殿試一甲一名,高中狀元,至此進入仕途,他的一生在官場順風順水,沒有經過什麼大風大浪,先被慈禧太后欽點為清穆宗同治皇帝的侍講老師,光緒二年(1876年)充經筵講官,為光緒皇帝授讀,兩朝帝師,德高望重。
翁同龢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因此官位也一再升遷,他早在光緒二年(1876年)入閣為光緒授讀,與光緒帝結下了深厚的深厚的君臣、師徒之誼,按理說,本應忠君體國,為皇帝分憂。但是隨著光緒十年(1884年)他被任命為軍機大臣行走,期間遭到曾國藩與李鴻章檢舉其兄不法之事,由此終身與李鴻章結下私怨,在他擔任戶部尚書期間,處處刁難李鴻章和他苦心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
電視劇《走向共和》算是一部比較嚴謹、貼近歷史的正劇,劇中光緒帝與翁同龢的關係就很值得探討,一方面,光緒帝幼年從學於翁同龢,對這位飽學多聞的老師很尊敬,在眾臣面前都親切的叫他“翁師傅”,另一方面,光緒帝親政後,決定效法西方,施行維新變化,很希望得到老師翁同龢的支援。憑心而論,翁同龢對於這些他從小看著長大的皇帝還是很有感情的,光緒帝也比較依賴他,因此,翁同龢的態度對於光緒帝來說是很重要的。
翁同龢是南派清流之首,又因為兩朝帝師的尊貴身份,因此在朝中很有威望,翁同龢堅決主張抵抗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吞併北韓,而清朝卻坐視北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翁同龢因此極力抨擊、斥責當時負責對朝軍務的李鴻章“避戰自保”。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身為戶部尚書的翁同龢,又因為與李鴻章久有嫌隙,被人懷疑故意掐斷了
北洋艦隊的糧餉與軍火,《走向共和》這部劇裡就有李鴻章當著光緒帝的面斥責翁同龢身為戶部尚書故意刁難北洋水師,不發一餉,導致向英法購買的軍火遲遲未能運抵。當時就有一副譏諷對聯描寫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天下荒”,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前句指的自然是李鴻章,而後句“常熟”則指籍貫江蘇常熟的帝師翁同龢。翁李二人因私怨而導致日後甲午戰爭清朝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當時英華人就建議清朝:“必添購快船兩艘,方能備日製勝”,然而因翁同龢掌戶部財政大權,拒不撥款不斷拖延,致使兩艘新艦為日本搶先購去,其中一艘名為“吉野號”的日艦,成為甲午戰爭中擊沉中國艦隊最多的船艦。
翁同龢支援光緒帝維新變法,因此向他推薦了廣東南海人康有為,康有為入京後,很快因其獨到的對時政之看法得到光緒帝的讚賞和信任,翁同龢為了爭寵,就又對自己推薦之人進行詆譭,說什麼“人之心術,能否初終易轍,臣異未敢深知!”翁同龢此舉實在是不高明,畢竟康有為是他舉薦的,如今卻進讒詆譭於他,這自然給光緒帝留下了出爾反爾的印象。另外翁同龢為人脾氣比較暴躁,雖為光緒帝師傅,卻對皇帝言語失禮,據時人記載稱,一次與光緒爭執,翁同龢竟持硯投光緒,雖未擊中,但墨汁濺在光緒衣服上,此說雖屬孤證,但翁的跋扈應屬公開的秘密。
翁同龢以帝師自居,說話快人快語,完全不顧及後果,甚至敢於頂撞慈禧太后,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翁同龢在光緒帝面前告狀說是慈禧太后修頤和園挪用了海軍軍費,才導致北洋水師多年未添寸艦,將汙水潑到慈禧太后身上,此舉又遭到了“後黨”的忌恨,可以說翁同龢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和整個朝廷的對立面。到最後他在戊戌變法上面態度搖擺不定,光緒為堅定變法,在宮內訓斥了他一番,接著保守派和改革派又輪番施壓,翁同龢最終被革職回家。變法失敗後,早已深恨翁同龢的慈禧太后本來想殺他,幸得榮祿說了一句“本朝還沒有殺過帝師的先例”才作罷。
翁同龢被革職回鄉時已經年近七十,縱橫官場數十年,翁同龢帶著無限的失意失落回到家鄉。
光緒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病逝於家宅,享年七十五歲,因是戴罪之身,朝廷沒有給他撥發喪葬費,而此時的光緒帝,也已經被幽禁瀛臺多年。一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翁同龢才得到朝廷下詔平反,並官復原職,追諡文恭。
-
6 # 澹奕
翁同龢死於1904年,當時光緒帝仍被慈禧太后幽禁於瀛臺,對於前朝的大小事務沒有任何處置,翁同龢身後沒有喪葬費跟光緒帝壓根兒就沒什麼關係。
晚清時期,作為兩朝帝師的翁同龢可謂非同一般,他的人生也算得上是相當輝煌:
第一,出身名門
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乃是道光年間的進士,歷經三朝,先後做過兵部尚書、吏部侍郎、工部尚書、戶部侍郎,後又成為體仁閣大學士,死後追贈太子太保,入賢良祠,且翁心存本也是咸豐帝的老師。翁同龢的兩個兄弟,也都是官至巡撫,是一方大吏。
第二,狀元及第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翁同龢在咸豐六年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後遷任刑部、戶部、都察院、工部等,最終還進入軍機處。
第三,兩朝帝師
翁同龢之父本就是帝師,而翁同龢本人也出任了同治帝載淳與光緒帝載湉的老師,使得翁同龢成為晚清最後的兩朝帝師。
第四,清流首領
翁同龢入仕之後,參與主持科舉考試長達40多年,可謂門生滿天下,而晚清時代,翁同龢憑藉著這個優勢,也成為了當時的清流士林的魁首之人。
第五,文化大家
翁同龢家族世代書香,且作為帝師,其文化水平自然也是非同凡響,翁同龢的書法造詣相當之高,而這也是後世翁同龢經常以正面形象出現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無論是出身還是地位等,翁同龢與曾國藩等晚清四大名臣相比都毫不遜色,而且除了這些,翁同龢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維新變法的主要支持者。戊戌變法時期,光緒帝那道著名的《定國是詔》就是由翁同龢親自主持草擬製定的。然而很尷尬的是,變法剛剛開始冒個苗頭,翁同龢就被革職回籍。
1898年6月15日,也就是戊戌變法的第五天,翁同龢照常入宮,結果沒有任何預兆的,翁同龢接到了一封詔諭:“協辦大學士翁同龢近來辦事多不允協,以至眾論不服,屢經有人參奏。且每於召對時諮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見於詞色……翁同龢著即開缺回籍,以示保全。”
翁同龢被突然踢出局,到底是光緒帝的意思還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實在是不得而知,不過翁同龢這個人,實在是非常奇怪。
首先,光緒帝的變法熱情,其實說起來還是翁同龢挑起來的,康有為最初也是翁同龢引薦給光緒帝的,然而翁同龢引薦康有為時,一邊稱讚其“才能勝臣十倍”,一邊又說其“恐居心叵測”,翁同龢的日常處事,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康有為對其懷恨在心,光緒帝對其逐漸不滿,而且無論當時的清流派、實幹派與守舊派,全都覺得翁同龢不是自己這邊的人。
事實上,翁同龢除了清廉與文化程度比較好,寫字很漂亮之外,並沒什麼值得稱許之處。
第一,以個人私怨而害公義能夠說明這點的,就是翁同龢對李鴻章的態度,兩人最初結仇,主要還是當初李鴻章為其恩師曾國藩代筆參奏了翁同龢的兄長,也就是辦事不利有錯在先的翁同書,結果翁同龢由此恨上李鴻章,而且不論青紅皂白是非對錯。在朝政之上,凡是李鴻章與曾國藩支援的他便反對,李鴻章曾國藩反對的他便支援,完全對人不對事,其心胸之狹隘令人瞠目。
不僅僅是李鴻章,即便當時的恭親王奕訢,湖廣總督張之洞等,均與翁同龢不睦,可見翁同龢的為人到底如何。
第二,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翁同龢乃是兩朝帝師,身份貴重,然而這也使得翁同龢的眼睛逐漸長到了頭頂,除了尋常同僚,甚至是恭親王也被其不放眼裡,滿朝文武,說與翁同龢交好者基本沒有,而與其有怨者遍地都是。原本,無論是慈禧太后還是光緒帝,對於翁同龢都是寵信有加,然而翁同龢卻恃寵生嬌以功造過,把朝野上下得罪了個遍,這樣的人實在是留不得。
第三,頑固不化因循守舊雖然翁同龢支援變法,甚至還親力親為參與其中,但是翁同龢在很多方面依舊非常保守,甚至到了冥頑不靈的地步。作為變法的支持者,翁同龢卻又鄙夷洋務派,作為改革的支持者,翁同龢又堅持各種陳規舊例,尤其是各種繁瑣的禮儀。在諸多的大是大非上,翁同龢態度模稜兩可不置可否,但在細枝末節上,卻又錙銖必較惹人厭煩,以至於光緒帝都無法忍受。
所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李鴻章作為晚清第一背鍋俠,讓“天下瘦”確實是事實,但向來以正面形象出現的翁同龢,為何會讓“世間荒”呢,因為翁同龢並非善茬。翁同龢生活在科舉制之下,他的意識中在意的,實際上只有其個人的前程與利害,除此之外並無其他。亟需實幹者的晚清時期,作為清流魁首的翁同龢,非但沒有任何助益,反而成為了到處惹亂添麻煩的代表。
1898年5月29日,也就是變法前13天,恭親王奕訢離世,奕訢與李鴻章等一樣,都屬於實幹派人物,而其臨終之際,慈禧太后與光緒帝詢問“朝中誰人可用”。奕訢認為,首選就是李鴻章,只不過他積毀銷骨一時難用,至於其他,便是榮祿與張之洞。當光緒帝說起翁同龢時,奕訢突然激動起來,掙扎起身道“聚九州之鐵,不可鑄此大錯”。對翁同龢的評價,奕訢只有八個字,那就是“居心叵測,怙勢弄權”。
1904年7月3日,75歲的翁同龢病逝,而當時的翁同龢乃是被革職回籍,甚至還是戴罪之身,朝廷自然也不可能撥銀為其置辦喪事。而翁同龢最終被光緒帝與慈禧太后所棄所厭煩,得了如此下場,也是其自己所造成。
-
7 # 生命似嘉樹
甲午戰爭面對強敵壓境,作為朝廷重臣的翁同龢與李鴻章,一人主戰一人主和,“戰”與“和”究竟誰對誰錯?
如果以結果論,那麼當時按照李鴻章的意見“與日本和談”的話,清朝與日本就不會發生甲午戰爭。如此一來,最壞的結果無非放棄對北韓的宗主權,被迫承認北韓獨立。這樣子便不會將戰火延伸至清朝境內,北洋水師亦不會全軍覆沒……
馬關條約簽訂場景
相比之下如果主和,損失的“僅僅”只是北韓的宗主權,這與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所帶來的損失,顯然是可接受的。
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今許多人將翁同龢與明末的東林黨打上了等號。畢竟翁同龢與當時所謂的“清流”們所做的決定,無不是情緒化的,反正和李鴻章對著幹就是了,並未進行理性分析,合理衡量利弊得失。說到底,最後打不打都和翁同龢沒什麼關係,反正打的話是李鴻章去打,談的話也是李鴻章去談,自己最後大不了一死報君王。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它的背後是政治利益得失的算計。
其一、就國際地位,這一戰應該打
示意圖
首先第一點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也就是在1890年之前,清朝對日本優勢還是比較大的。無論是海軍、陸軍甚至是經濟體量,對日本都是碾壓的存在。1891年北韓爆發東學黨起義,北韓王室請求清朝派兵入朝,協助北韓恢復秩序,另一方面日本以保護日本在朝僑民的名義強行派兵進入北韓。從這點上來看日本其實已經鐵了心與清朝正面對上了,也就是說日本已經將魔爪伸向了清朝。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日本的訴求,要清朝放棄對北韓的宗主權。實則日本方面是想把北韓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和藩屬國。我們也可以將這看成日本是想以北韓作為跳板,繼而進攻清朝。因為,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對清朝真正的實力並不清楚。
可能看到這,大家肯定會覺得李鴻章的“主和”是正確的,起碼可以讓日本繼續對清朝保持恐懼,摸不清清朝的真正的實力。
甲午戰爭中的日本兵
這裡就不得不說,此前在中法戰爭中,中國已經失去了越南的宗主權。如此一來,傳統意義上的藩屬國越南與北韓僅剩北韓這一個藩屬國了,如果再放棄北韓的宗主權。那麼,清朝就真的只能任人宰割了。而且以前只是被西方列強宰割,以後還要再加上日本。
就當時的清朝而言,與日本打這一戰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而打不打是另一回事。畢竟,如果真的一槍不放,就放棄對北韓的宗主權,清朝原本低下的國際地位就更低了。等同於放棄自己在東亞的霸權地位,轉而承認日本的區域霸權。所以,這一戰清朝沒得選擇,不打不行!
其二、出於政治需求,這一戰必須打
李鴻章
自剿滅捻軍結束之後,李鴻章所統領的淮軍就一直是清朝最倚仗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是李鴻章得以左右朝局的主要原因。無論在當時越南還是北韓,駐紮的都是淮軍。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那就是淮軍的供養靠的還是國家財政支出,而不是由李鴻章個人掏錢供養的。但,淮軍的重要性對李鴻章遠大於對清朝,畢竟自從左宗棠去世後,朝堂之上幾乎沒有人有實力能與李鴻章相抗衡。
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清朝養這支軍隊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現在戰爭來了,作為淮軍的領袖李鴻章在這個時候卻主張一槍不放直接放棄北韓,這顯然是不行的。不僅翁同龢無法接受,恐怕連慈禧也不能接受。畢竟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這些年在淮軍身上花的銀子等的不就是這一天麼?之前輸給法國,是因為技不如人所以情有可原,但面對日本一槍不放就直接投降求和,那還要淮軍幹什麼?要你李鴻章幹什麼?
淮軍
就好比我們花錢請了一個保安看家護院,當危險來臨的時候,保安卻說不要抵抗然後就投降了,我想這點沒有人能接受吧!說白了,技不如人情有可原,但連打都沒打就直接投降,屬於不負責任。
這一戰無論淮軍與北洋水師打不打的過日軍,其實都不重要。如果打輸了,雖說失去了對北韓的宗主權,但以淮軍為依託的政治勢力也會隨著垮臺;反之,如果一槍不放就直接放棄對北韓的宗主權,淮軍則可以繼續儲存實力,加之當時的清朝沒有其它軍事力量與淮軍相制衡,難免尾大不掉。
結語
結合上文內容,站在清朝的角度來看,最終無論是是打勝還是打輸,都有利於甩掉淮軍這個包袱,重建一支由朝廷自己掌控的軍隊的,而李鴻章也會因此失去左右朝局的最大本錢,勢力也會跟著下降。加之翁同龢是帝黨、李鴻章更多的時候是後黨。所以以翁同龢的角度來看,李鴻章失勢有利於光緒掌權。
翁同龢
從表面看,李鴻章“主和”看似是對國家命運前途負責,實則是想儲存實力,這是他個人的私心。而翁同龢“主戰”看似是對國家前途命運的不負責任,背後則是其政治利益得失的算計。對翁同龢來說,淮軍打贏了當然好,但敗了更好。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無論輸贏,對翁同龢而言不會有任何實質上的損失。
其次,李鴻章多年來對國家的“負責”,朝廷也是鼎力支援,結果卻是在面對強敵之際,想的只是儲存實力,這又算什麼負責任?與其跪著被人逐步蠶食,倒不如放手一搏。摘自網路
-
8 # 荊楚大蝦
我真是費解。明朝東林黨始於無錫東林書院,這一帶的文人活躍於明末政壇,劣跡斑斑。口號是:我不做事,誰做事我就參誰,直到把他趕下臺為止…到了清末,翁同穌依然狗還改不了吃屎,中日甲午海戰可以輸,李鴻章必須下臺…這是什麼混賬邏輯?他的後人還把大量的國寶字畫捐給美國,中國派人去美國跟他溝通,被他拒絕。
-
9 # 黑水布衣
大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在老家去世。慶親王上奏請求給予其諡號,光緒皇帝勃然大怒,歷數翁同龢從甲午之戰到割讓青島的誤國之罪,而當時掌權的慈禧也一語不發。因此翁同龢沒有得到來自朝廷的任何諡號,也沒有任何的撫卹費用。直到溥儀繼位後,翁同龢才被追諡為“文恭”。
翁同龢(1830-1904),官宦世家,咸豐六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兼軍機大臣,也是同治、光緒的兩代帝師,他為何讓自己的學生如此憤恨?
1、 戰前動機不純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這是民間諷刺李鴻章和翁同龢的一句詩。而現實中,這兩人還是死對頭。
甲午之前,翁同龢極力主戰,李鴻章極力主和,二人鬧得不可開交。但是翁同龢主戰的動機與光緒皇帝完全不一樣,光緒皇帝主戰,是為了保家衛國,翁同龢主戰,卻是想借此機會整一整李鴻章。後來王伯恭的《蜷廬隨筆》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
王伯恭:“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可放膽嘗試。且器械陣法,百不如人,似未宜率爾從事。”
翁同龢:“合肥(李鴻章)治軍數十年,屢平大憝,今北洋海陸兩軍,如火如荼,豈不堪一戰耶?”
王伯恭:“知己知彼者,乃可望百戰百勝,今確知己不如彼,安可望勝?”
翁同龢:“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
王伯恭是翁同龢的學生,也是李鴻章的部署,這段記載的可信度極高。其主要的意思就是要借戰爭檢驗軍隊的成色,如果淮系陸軍和北洋海軍打得不好,那麼他正好可以找到藉口對其進行整肅,打擊李鴻章。
除此之外,作為戶部主管的翁同龢對於軍費一貫推脫,他把國家大事當成了自己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段歷史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也有很多的描寫。
2、 戰後推脫責任
甲午戰爭之後,其實翁同龢也是去日本和談的候選人之一,他當然知道負責和談的人會招致舉世唾罵,甚至可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所以他選擇避開這個任務,推李鴻章出面去收拾爛攤子。問題是,戰場上沒有勝利,談判桌上能談出什麼?
《馬關條約》徹底將李鴻章打倒,翁同龢在此期間不過是不鹹不淡的說些沒用的話罷了,之後被任命為總理衙門大臣。不過命運也是公平的,當德國強佔膠州灣、逼迫清廷簽訂《膠澳租界條約》時,翁同龢雖然還想把簽字的任務推給別人,可他當時是負責人,他不籤誰籤? 條約簽完之後,翁同龢痛苦萬分:“以山東全省利權形勢拱手讓之腥羶,負罪千古矣。”這個時候他想的還是自己是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
當然,最終讓光緒皇帝對翁同龢失去信任的還是其對“戊戌變法”的態度
3、 消極的變法態度
康有為曾將翁同龢推為“中國維新的導師”,稱翁同龢將自己推薦給皇上,自己才有得君行道的機會。但據後來研究發現,向光緒皇帝大力推薦康有為的人並非翁同龢,而是張蔭桓。而且頗具歷史價值的《翁同龢日記》,從沒有他自己去拜訪康有為的文字。恰恰相反,翁同龢此後的日記裡一直罵康有為是“策士”“狂甚”“經家一野狐”(也有可能後來被翁同龢刪去)。
其實最主要的是,翁同龢對於變法的態度其實並沒有那麼積極,當光緒皇帝傾心於康有為的變法論時,翁同龢卻說康有為居心叵測,這種態度讓光緒皇帝惱火。要知道,光緒皇帝當時是極力推崇變法的,作為帝師,其態度確實讓人反感。
另外,恭親王奕訢臨終前對光緒皇帝談到了對翁同龢的評價:
(翁同龢)居心叵測,怙勢弄權。
變法失敗後,翁同龢被革職,永不敘用!
現在看來,翁同龢是封建社會腐儒的代表人物,這些人只重自己的名節、自己的私慾,對於國家,他們只是表面上關心,這種人既無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也沒有儒家學者該有的心胸。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百日維新”草草收場。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兩朝帝師、晚清重臣翁同龢被革職,永不敘用。
(翁同龢劇照)
翁同龢可不是一般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翁鹹封官至海州學政,父親翁心存曾為同治帝師,官至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在清朝官制中,正一品官寥寥無幾,文僅三公之太師、太傅、太保及殿閣大學士,武僅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事大臣。翁心存就曾官拜正一品體仁閣大學士,位極人臣。
翁同龢工詩畫,善書法。咸豐六年,26歲時更是高中狀元。翁同龢歷任戶部尚書、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翁門被稱為“一門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父子帝師,父子尚書”。可以說顯赫一時。
就是這麼一位響噹噹的人物,從光緒啟蒙開始,就陪伴光緒24年的帝師重臣翁同龢,卻在1898年被革職,永不敘用。
雖然讓人費解,卻也不乏蛛絲馬跡,深層原因隱約可見。
翁同龢與光緒師生20多年,從啟蒙直至光緒親政。此時年過六十,學富五車的兩朝重臣翁同龢,在與光緒的相處方式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讓光緒帝不快。
另外,翁同龢與光緒當時的近臣康有為、梁啟超等有隙,這也讓光緒帝十分不滿,這些似乎就成了光緒帝與翁同龢分道揚鞭的理由。
不過,如果注意一下歷史的時間節點,就會發現其實是有問題的。
翁同龢於1898年10月被革職。早在兩個月前的8月,慈禧太后就發動了“戊戌政變”,康有為、梁啟超被迫跑路,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義,光緒帝已被囚禁,慈禧太后重新訓政,掌握朝政大權。
(光緒劇照)
那麼,此時的光緒帝,還有沒有能力對翁同龢的政治前途施加影響呢?
翁同龢為同治、光緒兩朝帝師,也曾為慈禧、慈安二太后講授課程,與帝后均保持著不錯的關係。加之其能力出眾,學識淵博,這也是翁同龢仕途節節攀升的重要原因。1895年的甲午戰爭,卻是一個大大的分水嶺。
甲午之戰前,作為“清流”領袖的翁同龢堅決主戰,嚴厲斥責李鴻章等求和派“避戰自保”。甲午之戰中的慘敗,讓翁同龢等深受觸動,政治上轉向開明,主張維新自強。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便是翁同龢舉薦給光緒帝的,這顯然與之前對“洋務運動”多持批判態度的翁同龢格格不入,截然不同。
康有為也曾稱翁同龢為“中國維新第一人”,這是康有為對翁同龢知遇之恩的感謝,和對其在變法中的價值肯定。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翁、康之間的嫌隙可能有,但並不致命。
翁同龢的政治觀點轉向維新,以求自強。加上翁同龢與李鴻章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自然令慈禧等後黨勢力不滿。
維新派的激進變法措施,以及妄圖拉攏袁世凱發動“圍園殺後”的冒險政治舉動,更是讓慈禧太后怒火中燒。這便有了後來的“戊戌政變”。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變”後,康、梁跑路,“戊戌六君子”就義,那麼對於維新派的大後臺,兩朝帝師翁同龢如何處置呢?
既不能殺也不能放,但老佛爺的氣一定要出,所以才有了“革職,永不敘用”的詔書。
六年後,1904年,翁同龢去世,時年74歲。1909年,宣統元年,翁同龢詔復官職,追諡“文恭”,算是被清朝廷平反。
1908年,光緒帝駕崩,宣統帝溥儀登基。次年翁同龢獲得平反,因而讓人聯想到翁同龢與光緒帝之間的矛盾。
我們不要忽略,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同月第二天11月15日,慈禧老太后也跟著去了。翁同龢政治道路上的攔路虎,與其說是光緒,實際卻是慈禧。而正是這二位在1908年的先後去世,才有了1909年翁同龢的被平反。
顯然,當1904年翁同龢去世時,大清國縱有千萬兩銀子,師生之間沒有嫌棄,此時被幽禁在中南海瀛臺的光緒帝,怕是連一兩銀子也是支不動的。畢竟,那位已經守寡43年的老佛爺正在冷眼旁觀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
11 # 江湖小曉生
翁同龢是咸豐六年的狀元,同治和光緒兩位皇帝的老師,這身份放在封建時代的任何一個時期,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名頭。
除此之外,翁同龢他們全家任何一個人放在普通人家,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份。
父親翁心存,進士出身,擔任過戶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
大哥翁同書,進士出身,擔任過翰林院編修、詹事府少詹事、安徽巡撫。
二哥翁同爵,擔任過湖北巡撫、湖廣總督。
好傢伙,這一大家子在清朝末年,絕對是響噹噹的大家族,社會名流。可就是這麼一個大家族出來的翁同龢,此後的名聲卻不怎麼好,甚至有人說,翁同龢去世後,光緒連喪葬費都不肯給,這是為啥呢?
一、翁同龢需要為甲午戰敗負責。這一年帝師翁同龢手握戶部大權,也就是管錢的。為了讓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過得舒坦一些,翁同龢可花了不少力氣籌錢。
就在這個時候北洋大臣李鴻章也跑來要錢了,為啥?李鴻章的理由還是那一套:倭寇又買新戰艦了,咱們北洋水師的新式火炮也該到位了!
翁同龢只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了。
此後再也沒有了下文。李鴻章為了北洋水師的武器更換問題,已經多次向翁同龢提出過申請,結果都被翁同龢給否了。
戶部真的沒錢嗎?當然不是,慈禧太后修個頤和園就花了2000萬兩白銀,光緒帝大婚也能花上500萬兩銀子。戶部真的不缺錢,李鴻章要那幾十萬兩銀子,只能算是毛毛雨。
那麼為啥翁同龢就是不肯批呢?這裡面原因就相當複雜了。
第一,後黨和帝黨之間,本身就矛盾重重。
翁同龢是光緒帝的師傅,而且光緒帝自幼就是跟著他後面長大的,跟他的感情那是相當好。可問題是光緒帝沒有實權,這是翁同龢也比較煩惱的事情。
因此以翁同龢為首的一幫忠於光緒帝的大臣,便組建了所謂的帝黨,時刻想著幫光緒從慈禧太后那裡攫取最高權力。
而李鴻章是正兒八經的後黨成員,沒有慈禧太后,壓根就不會有北洋大臣李鴻章。所以李鴻章當然要維護慈禧太后的權威,這麼一來李鴻章和翁同龢自然就交惡了。
第二,翁同龢覺得北洋水師,是個無底洞。
這事兒從組建北洋水師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購買船艦花了一大筆錢,這還不算,每年的維護費也是一筆鉅款。
錢花了以後,要是能看到成果也就算了,結果北洋水師整天在渤海灣遛彎,壓根就沒怎麼實戰過,所以在翁同龢看來,這就是白花錢。
再加上北洋水師內部腐敗嚴重,朝廷不斷給錢,這幫北洋官員們不斷中飽私囊,真正用在軍艦上的錢少之又少。翁同龢覺得,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費周章地繼續投入呢?錢得用在刀刃上啊!
第三,翁同龢跟李鴻章之間,那是有私人恩怨的。
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當年在壽州和苗沛發生爭執,並且導致苗沛霖叛亂。再加上此前他駐守定遠的時候,被捻軍數萬大軍攻破定遠,逃亡到了壽州。
所以事情穩定以後,曾國藩便打算上書彈劾翁同書,並且讓李鴻章來寫這份奏摺。結果翁同書被判流放伊犁,沒多久他老爹翁心存就被活活氣死了。
這事兒雖然不是李鴻章主導的,但是李鴻章間接害死了翁同龢的老爹,你說這筆賬怎麼算?簡直就是一筆糊塗賬。
於公,李鴻章是公事公辦,沒理由怪罪人家,畢竟翁同書的確有問題。於私,翁心存的確是因為這事兒被氣死了,你說咋整?
所以說翁同龢即使沒有找李鴻章報仇的理由,這心裡總歸是憋著一股子氣的。他算是有涵養的了,換其他人恐怕會找李鴻章單挑了。
這麼一來,李鴻章申請的各種更換裝置、購買軍艦的資金,全都被翁同龢給否了。那北洋水師自然就是那種老化的狀態了,以至於出現沒有炮彈,甚至打啞炮的情況。
反觀日本的軍艦,資金充足,不光更新裝置,而且也在不斷添置新式軍艦。當時他們的目的不是稱霸世界,而是超過清朝就行了。
二、翁同龢是甲午戰爭的積極支持者。這事兒怎麼說呢?其實從翁同龢的角度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翁同龢支援光緒,而光緒需要找機會奪回權力。
甲午戰爭就是最好的機會,如果光緒能打贏這場甲午戰爭,那他的權威性就會得到提高。而且有機會在戰爭中奪取軍權。
所以在日本侵犯北韓的時候,翁同龢直接上書要光緒皇帝對日本開戰,這事兒沒得商量!反觀李鴻章這邊,卻寄希望於列強們出來調停。
翁同龢心直口快地表示:持這種觀點的人,就是懦夫!只會讓倭寇認為我中華無人!
這種觀點錯嗎?我覺得還真不錯,但是翁同龢沒有實際考察過清朝軍隊有幾把刷子,當時的清朝,是真的無人了。
李鴻章是實戰派,他知道北洋水師包括當時的清朝陸軍是什麼樣的水平,一旦開戰,那隻能是趕鴨子上架,沒有任何勝算。
為了促成甲午戰爭,翁同龢還特地找了一大幫清流言官們在朝中製造輿論,積極響應主戰思想。這可真的是見鬼了,歷朝歷代,主戰的一般都是手握軍權的人,現在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在那兒搖旗吶喊,這是要看戲嗎?
翁同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打!但是怎麼打,翁同龢表示:這我管不著,這是你李鴻章這種帶兵的人該做的事情。
好傢伙,言之鑿鑿之下,居然是這種混賬言論。難怪光緒帝在戰後恨透了翁同龢,紙上談兵之人不算可恨,可恨的是這種紙上談戰略,卻又不管事兒的人。
總結: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甲午戰爭戰敗了,光緒帝哭成了個淚人,這個時候翁同龢還不忘落井下石,強調這事兒都是李鴻章的錯,應該嚴懲。
氣得光緒帝直接讓他閉嘴了。談到怎麼跟日本議和的時候,李鴻章表示很為難地說:割地賠款,我看是避免不了的了!但若是要賠款,我看戶部拿不出錢來啊!
這個時候翁同龢卻拍著胸脯表示:只要不割地,錢的事情我們戶部想辦法努力解決!
好傢伙,現在包括光緒在內都知道了,戶部很有錢,鉅額賠款都能籌措,可當初李鴻章要更新北洋水師的裝置時,卻分文沒有。
別以為李鴻章就是什麼好人,他不僅收取手下人的賄賂,在簽訂不平等條約時,連列強的賄賂也照單全收。
在沙俄冬宮檔案中就有這麼一項記載: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密約》的第二天,李鴻章就得到了沙俄的承諾,只要中東鐵路修築好,那麼沙俄就會打300萬盧布作為回扣給李鴻章。這筆錢分三期打給李鴻章。
好傢伙,只聽說做採購的會有這種套路,原來簽訂不平等條約時,也能這麼搞。難怪大家說“宰相合肥天下瘦”了。畢竟李鴻章經手的不平等條約,可是多達30多條哦!
至於“司農常熟世間荒”指的就是翁同龢了,大家把這兩個人放在一副對子裡,其實就是在嘲諷翁同龢跟李鴻章一樣,雖說都是朝中重臣,卻同時也都是禍國之輩。
參考資料:《清史稿》
回覆列表
李鴻章清末重臣,翁同龢光緒帝的老師。論書法翁的名氣大。比李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