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民小馬
-
2 # 複利人生研究所
對於所有投資者來說,選股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第一課。
拋開職業投資人不談,業餘投資者比較適合的選股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自下而上選股,第二種是自上而下選股。下面分別來分析一下:
第一種選股方式,自下而上選股。這種方式就是透過加強對自己日常生活的觀察,從自己的身邊挑選出值得考察和分析的股票,這一種方式的推崇者以彼得-林奇為代表。
彼得林奇自己就是一個自下而上選股的高手,在他的《戰勝華爾街》中,他詳細敘述了自己透過逛商場,旅遊發掘出很多大牛股的故事,包括蓋普服飾(GAP)、Body Shop和沃爾瑪等等,可以說,任何陪老婆孩子逛街、吃飯的時間,都成了彼得林奇發覺和選擇股票的機會。比如林奇自己在書中所說:
回到我們自己身邊,從進家門起,其實你就踏入了選股的絕佳場地。進入家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你家的入戶,你用的燈泡是不是“雷士照明”?再看看你家的廚房,油煙機是不是“方太”或者“老闆電器”?旁邊擺的,是不是“海天味業”的醬油和耗油?冰箱是不是“海爾”或者“美的”?再來到客廳,家裡的空調是不是“格力”或者“美的”?這些都曾經是,有的依然是A股中的大牛股。生活中這些例子數不勝數,缺少的,只是發現牛股的眼睛。
這種方式非常適合普通業餘投資者,也非常適合在消費領域選擇股票,因為對於業餘投資者而言,我們所能跟蹤和觀察的,絕大部分也是消費領域的股票。不過,這種選股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消費者有可能因為自己使用這件產品而喜歡上這家上市公司,但並不是所有擁有好產品的公司都是好的投資目標。這裡只談選股,不展開討論。
第二種選股方式,是自上而下選股。這種方式就是先從行業的角度來選擇好的行業,然後再從好行業中選擇好的企業,視角從大到小,所以稱為自上而下選股。大陸知名投資人但斌、邱國鷺都是這種選股方式的提倡者。
比如但斌在《時間的玫瑰》中的表述:
邱國鷺在《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中的表述:
行業不同,會直接導致企業不同的處境和命運。有的行業天生就容易掙錢,比如人類生老病死帶來的消費和醫藥行業,屬於不折不扣的剛性需求,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這些基本的需求不會改變,因此這些行業天生具有利潤高、發展穩定、競爭格局良好的特點。另外一些行業,比如鋼鐵、能源和航空運輸業,受經濟週期和上下游影響大,利潤薄如刀鋒,總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
以下是2004年12月31日-2017年5月31日A股年各行業指數表現(摘自銀行螺絲釘《指數基金投資指南》P264):
可以看出,A股近十幾年來表現最好的行業依次是醫藥、必須消費、金融和可選消費。
近些年A股消費領域的龍頭”貴州茅臺“和”海天味業“,醫藥領域的明星”恆瑞醫藥“和”片仔癀“,金融領域的”招商銀行“等等,都是優秀行業的龍頭代表。
作為業餘投資者,我們要在“高個子裡面選高個,而不要在矮子裡面拔高個”,透過對行業的篩選,就已經將股票裡的大部分“矮個子”給篩選出去了,這樣非常有利於我們選擇到好的股票。
自上而下選股,也有自身的弊端,那就是要保持對行業地位變化的敏感度。除開消費、醫藥和金融領域,近十年來科技領域出現了很多大牛股,包括蘋果、亞馬遜、特斯拉、阿里巴巴和騰訊等,這就要求我們保持對行業變化的敏感度。
綜上所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選股方式各有利弊,要結合個人所在的行業、職業以及投資者個人的喜好,去選擇一種或者結合兩種方法來同時使用,這樣才有利於我們選擇到優秀的股票。
此外,選擇股票僅僅是投資的第一步,選擇完股票後,還要對股票的估值、價格進行逐一的分析,綜合來做出我們的投資選擇。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卻是挺難的。
假設你是一個長線投資者,打算買入後,一直放著,持股十年不動,那麼,你選擇的股票,必然是有幾下特徵。
1,穩定,2,佔據該公司業務的市場大部分份額,3,有自己的護城河,4,備受華人認可,5,品牌有影響力等等。
根據這些方向去選擇,很容易就挑選出來了,因為符合這些特點的公司並不多,一旦符合的話,那必然是一個大公司。
假如你是一個短線投機套利者。
打算今天買,明天賣這樣的。
那麼要選擇股票的標準,自然又不相同,比如,最近幾天內,成交量和換手率有了明顯的增加。
比如剛突破之後的股票,回砸到前期突破位置等等。
買股票的邏輯不一樣,選股的標準自然也不會一樣。
所以你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