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叮咚

    我只是聽說過我的爺爺曾說過這樣的話。

    那時候,爺爺是一個廠的工人,爸爸是老大,和二叔都已經結婚,三叔還在上學。父親和二叔是五幾年出生的,趕上國家有政策,一個工人可以安排兩個孩子的農轉非工作,要一個孩子去跟班,退休時還有一個孩子接班。

    接班肯定是小叔叔的,因為爺爺退休還早,那跟班呢,爺爺和奶奶也沒有商量,就把名額給了二叔,爺爺在外工作,家裡大小事務都是爸爸在操持,家裡剛蓋了新房,奶奶說留著給小叔叔。

    我媽媽很生氣,跑回了孃家去。爺爺去叫我媽媽回家的時候,跟我的姥姥說:我有三兒子,現在權當還有倆。我不會給他們(我父母)增加負擔,他們過他們的日子,我有退休金,那兩個孩子就可以給我養老。

    那時,爺爺還是四十出頭的人,他大我44歲。

    這是後來我媽媽跟我們說的。這句話真傷到了爸爸媽媽。

    後來爺爺退休了回到了老家,經常去和小叔叔幫忙,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小兒子的。

    後來爺爺身體不好了,得了腦血栓。奶奶也各種病纏身。爺爺把工資卡交給了我,由我保管他的錢財,每週我從學校回家,先回去給他理髮,陪他聊天。我們感情很深,他是對我好到心尖尖上的。

    我爸爸媽媽負責趕集給他採購食物。照顧他們,這一點我很尊敬我的母親,雖然是心裡有芥蒂,但是她從來沒提過過去的事,給老人留足了面子,只說自己的福自己修,有兒有女,不能做不孝的人!

    兩個叔叔就當嫁出去的姑娘一樣,過年過節回來一趟,二叔,二嬸吵架了,就回來告狀。

    再後來,爺爺突然離世了,我哭得死去活來,但是我父親說:不要哭了,咱都盡孝了!想想,我從10幾歲就不上學了,有幾次機會也錯過,我招呼全村人給咱家蓋了3次房子,你二叔三叔一人一個院,你爺爺連一根草、一塊磚也沒操過心!我開始難為地哭,後來,就知道啥材料早準備好了!村子裡紅白喜事 ,該還的情,他們都不在家,我全還完了!臨走,咱也沒虧待他!別哭壞了自己!

    爺爺奶奶百年以後,爸爸把爺爺奶奶剩下的錢,平均分成三份,分給了二叔三叔,我理解爺爺對爸爸的依賴,也知道他從小沒有文化、情商低,說話做事有侷限,但是他又是挺有福氣的人,我依然很愛他,想他!

  • 2 # 米婭兒情感

    68歲行動不便,說話還漏風的陳大媽,指著正在摘菜的兒媳大罵著說“你這不孝、狠毒的女人,我要讓我兒子和你離婚。”

    兒媳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淡淡地說“不是我不願意離婚,是你兒子離不開我,你還不知道吧,你兒子在外面欠了一堆債,連張紙巾都買不起,吃喝都得靠我,你要是有本事就勸你兒子跟我離婚,沒本事你就閉嘴。”

    兒媳的話讓陳大媽更生氣了,說“不可能,我兒子做著生意,怎麼還會欠債?”

    兒媳冷笑了一下,說“只有你覺得你兒子是塊寶,因為他足夠聽你的話,既然如此,你還是去找你兒子照顧你吧,我就不伺候了。”

    說完,兒媳走了,連早餐也不做了,留下陳大媽在那大哭大罵。

    是什麼原因讓這對婆媳關係如此緊張?他們之間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原來,陳大媽是村裡出了名的強勢的女人,家裡都是她說了算,聽說無論是她的孃家嫂嫂弟媳,還是婆婆的4個妯娌,都不敢惹她,什麼事都讓著她。

    可想而知,她家裡的男人和孩子,那必須都聽她的,連婆婆都不敢反抗,她的婆婆常說“做一事不如少一事。”

    婆婆不是怕她,而是為了家庭和睦,另外,婆婆更不想讓兒子難做。

    而從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得出,陳大媽不但強勢,而且還是一個非常難纏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哪怕無理也要爭三分的人。

    也是因為這樣的性格,她的兒子也非常聽話,哪怕結婚後,如果妻子和父母之間發生矛盾的話,錯的永遠都是妻子。

    這是後話。

    可能每個父母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陳大媽同樣如此,兒子在找物件時,都要按照她的標準去找,兒子的所有相親物件,都要合她的眼緣,都要她認為可以才可以。

    在這件事情上,陳大媽的強勢,終於引起了兒子的反抗,母子之間發生了第一次爭吵,爭吵過後,兒子拎起包袱,投奔他遠在廣東打工的小叔叔了。

    後來,兒子在廣東帶回了一個陳大媽不喜歡的兒媳,第一次見面,陳大媽就嫌棄兒媳的嘴巴大,說“嘴巴大吃窮郎”,兒媳會吃窮兒子。

    而最讓陳大媽嫌棄或者說看不慣的是兒媳居然還沒有和兒子領證,就跟她兒子同居了,而且還是未婚先孕。

    她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在兒媳面前說“如果我閨女是這個樣子的話,我打斷她的腿,還要跟她斷絕關係。”

    兒媳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而且,她明知道婆婆在指桑罵槐,卻無法像村裡其他女人那樣,站起來和婆婆理論。

    她除了生悶氣之外,只能向老公訴苦,希望老公能夠為自己撐腰。

    可惜,她老公就是一個“媽寶男”,不但沒有為她撐腰,反而勸她要多讓讓父母,別總是惹父母生氣。

    都說“泥人還有三分泥性子”,時間長了,兒媳也被逼出幾分火氣,夫妻之間也會像其他夫妻一樣,為一些家庭瑣碎而吵架。

    這時候丈夫的性格完全暴露出來,他會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火,甚至還會家暴,對妻子拳腳相向。

    作為一名遠嫁的女人,她第一個求助的物件就是公公婆婆,她滿心以為公公婆婆會阻止丈夫,可是,公公婆婆卻讓她失望透頂。

    公公婆婆不但從來沒有制止過兒子,甚至覺得兒子教訓兒媳是天經地義的事,還說“兒媳不聽話就應該調教。”

    記得她第一次找到公公婆婆時,公公是這樣說的“我兒子從來沒有對任何人動手過,他會對你動手,肯定是因為你的原因,男人管教自己的老婆,誰也不能插手。”

    婆婆也在旁邊煽風點火說“如果不是你事多,他能對你動手,我看你都是捱打捱得少,你父母沒有把你教好,只能我兒子來管教你。”

    公公婆婆的行為和態度讓兒媳寒透了心,同時,也在兒媳的心裡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可對於兒媳的心理活動,公公婆婆從不放在心上,婆婆甚至對外直揚說“我有兒有女,還有存款,根本就不需要她給我養老。”

    可現實卻像兩個鐵沙掌一樣,拍拍打在婆婆臉上,讓她的晚年再也硬氣不起來。

    兒媳的頭胎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這樣的好事無論落在誰身上都會高興得做夢都會笑醒,更會把兒媳當成寶一樣寵著。

    可是,陳大媽卻不是這樣子,她依然對兒媳沒有好臉色,不但沒有照顧兒子坐月子,甚至連孫子也不幫忙照顧。

    後來,還是婆婆的婆婆來幫忙伺候兒媳的月子,並經常幫忙照顧雙胞胎。

    為此,兒媳不知哭了多少回,她不知道有多後悔遠嫁,還嫁給這麼一個沒有擔當的男人,和這樣一個沒有溫度的家庭。

    可是,木已成舟,不管她有多懊惱,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她也過離開,但是,她實在捨不得這對雙胞胎兒子。

    後來,婆婆的婆婆(丈夫的奶奶)提出讓小兩口分開過,奶奶說他們都長大了,就應該獨立,學著去做一個合格的父母,而不應該像沒斷奶的孩子一樣,一直粘在父母身邊。

    奶奶是希望孫媳婦能夠過一點自己作主的日子,而不是一直被婆婆拿捏,甚至連吃飯都要看婆婆的臉色。

    而前提是他們要分家,只有分家,孫媳婦才有可能過得順心一點,再說,哪怕孫子不成器,還沒斷奶,但起碼遠離了父母,還有機會板正。

    有了奶奶在一旁幫襯著,公公婆婆哪怕心裡不高興,也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和兒子兒媳分家。

    終於,兒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了,起碼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去吃飯了,而且,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後來,雙胎胞上學後,兒媳在孃家人的幫助下,在鎮上開了一家飯店,剛開始的兩年基本沒賺到錢,後來生意才慢慢好起來。

    當然,這本就是小本生意,哪怕賺錢,除開本金之外,剩餘的也不會多,但是,對於這對小夫妻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哪怕累一點,總比在外打工要好。

    畢竟出去打工的話,不但要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而且,打工還會消磨人的鬥志。

    這家飯店雖然算不上大生意,但是,它可以讓這對夫妻守著孩子,更可以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

    最關鍵的是他們能夠靠自己的雙手養活孩子,而且,他們還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有了獨立的資本。

    而自從搬到了縣城之後,公公婆婆來店裡鬧了好幾次,每次鬧的原因都是希望兒子跟他們回去,說做生意不賺錢,還辛苦,還不如出去打工。

    只是,兒子雖然聽話,但在這件事情上卻堅持自己的立場,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了。

    為此,婆婆把所有的不滿都發洩到兒媳身上,兒媳再一次成為婆婆的出氣筒。

    幸運的是,他們不用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更不用天天見面,哪怕有矛盾,哪怕公公婆婆想要找兒媳麻煩,也沒有什麼機會。

    慢慢地,兒子長大了,他們也在縣城買了房子,而這時,公公婆婆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

    一年前,婆婆還摔了一跤,造成了腰椎骨折,在床上躺了半年才能下床拄著柺杖走路。

    只是,從此以後,婆婆的身體就大不如前了,身邊更是需要有人看著。

    可婆婆即便躺在床上,還是一如既往地強勢,她在埋怨兒媳不回來照顧她,對所有的親戚朋友哭訴、指責兒媳不孝。

    甚至連兩個小姑子也在指責嫂子不該這樣對待父母,指責嫂子沒有人情味。

    這時候,兒媳卻爆出了一個驚人的訊息:最近兩年,丈夫經常和一堆朋友在外面玩,欠了一大筆外債,婆婆的手術費都是兒媳墊付的。

    最後兒媳說“我在外辛苦賺錢,你兒子卻在外花天酒地,我念在你是我兒子的奶奶,給你墊付了幾萬醫藥費,你們不但不念我的好,反而還要指責我,你們有什麼立場來指責?我不欠你們老陳家的。”

    懟了公公婆婆後,兒媳轉過頭來對著兩個小姑子說“你們有時間在這裡挑撥離間,這麼愛管閒事,這麼有能耐,怎麼把你母親的醫藥費付了?沒有能力就不要在這裡攪三攪四,像個長舌婦一樣,是不是要把孃家人都搞散你們才滿意?”

    婆婆好一點後,公公相繼出事,心肌梗塞被送進了醫院。

    這又是一大筆醫療費,面對這龐大的醫療費,家裡快炸開鍋了,原因是:兒媳不願意出錢後,這筆醫療費就直接造成他們三兄妹產生激烈的爭吵。

    兩個小姑子說自己是女兒,可以出力,出錢就應該兒子出,可兒子本身就欠了一身的外債,根本就拿不出錢,連信用卡也透支了。

    這時候,所有人都希望兒媳能再次站出來,為他們解燃眉之急,可是,兒媳卻不願再當那個出力不討好的人了,她直接回了孃家。

    只是,哪怕她回了孃家,丈夫也沒有放過她,電話打過來開口就問她要錢。

    而兒媳的話堪稱經典,兒媳是這樣說的“你是兒子,贍養父母是應該的,無論你給他們多少錢,我都不會阻攔你。”

    “但是,他們是你的責任卻不是我的責任,我沒有義務去照顧他們,更沒義務去贍養,再說,我從未得到過他們對我的一點點善意,你憑什麼來要求我對他們好?我也是有底線的,別欺人太甚。”

    兒子氣得摔了電話,夫妻關係因此也降到了冰點。

    可公公婆婆卻還在對兒子說“這樣的老婆要來有什麼用,還不如離婚。”

    甚至連兩個小姑子也慫恿他離婚,可是,只有自己知道,妻子如果不是看在兩個兒子的份上,早就和他離婚了。

    現在,不是妻子巴著他,而是他不敢從妻子身邊走開。

    而當公公婆婆知道真相後,他們心裡也恐慌了,別看平時他們嘴上說得厲害,其實,那隻不過是他們在逞強而已,實際上,他們比誰都擔心兒媳會丟下他們一走了之。

    正因為心虛,嘴上才更不饒人,彷彿這樣才能給自己增加一點底氣,更因為害怕兒媳會不給自己養老,才會一次次變相地試探兒媳的底線。

    可兒媳卻不吃這一套,她已經不是去過那個還會盼望公公婆婆對自己好的兒媳了,現在,輪到她翻身作主把歌唱了。

    最終,兒子也只是嘴上說說,卻不敢真的離婚。

    如今,老兩口只能住在老房子裡,相依為命,偶爾兒媳會回去看一下,給老兩口買點肉,做點好吃的。

    而每次兒媳要走時,老兩口嘴上雖然不說,但表情卻眼巴巴看著,彷彿在問她什麼時候再來?

    兒媳只能做到這裡了,畢竟,她也只是普通人,至於其他,兒媳是這樣說的“反正他們有兒女贍養,我只不過是兒媳,我能偶爾抽空來看一下,也算是盡到我的到份了。”

    以上就是一個總說不指望兒子兒媳伺候的老人的真實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說這些話的老人,結果往往很打臉,他們不但更需要兒子兒媳伺候,甚至還離不開兒媳。

    當然,這也說明一個問題: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正是有能力賺錢的時候,甚至也可以說有這心理的人,他們打從心裡看不起兒媳。

    這裡之所以特別點明是“兒媳”,那是因為大多數父母,真正不喜歡的人不可能是兒子,只會是兒媳。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兒子不聽話那都是兒媳的錯,甚至他們還愛給兒媳扣帽子,說是兒媳帶壞了兒子,有的更是直接說“娶了媳婦忘了娘”。

    社會上有這樣一個現象“花了畢生的積蓄為兒子娶媳婦,卻又把那個自己努力娶回來的兒媳視為敵人,一個和自己搶兒子的敵人”。

    這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娶不到兒媳的在發愁,娶了兒媳的卻嫌棄兒媳不夠好”,總之,這是不是自相矛盾。

    而從以上的故事中,有以下兩點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一、善待那個為你生孫子的人。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現在的人就比較文藝,說“姻緣天註定”,這兩者的意思都差不多。

    粗俗一點解讀是:這就是緣分,而且,從某個層面來說,能成為一家人,也說明這個新的家庭成員,這個家庭有某種特殊連結。

    其實,簡單點來說,不管什麼原因,既然已經成為一家人,就應該善待她,更何況這個被你們稱之為兒媳的女人,她冒著生命危險在繁衍後代。

    可以說,這個女人是整個家庭的核心成員,她代表的不僅僅只是“兒媳”這個身份,更多的是讓這個家庭後繼有人。

    就單單是這一點,就應該對兒媳好一點。

    還有另外一點,很多男人都是成家後才真正成熟起來,才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才真正懂得對家庭負責,懂得報父母恩。

    而令他們成熟起來的真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背後的女人,一個名為妻子的人。

    很多男人在經過妻子的“調教”後,才像是完成一個歷程一樣,瞬間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了努力的方向。

    所以,就單單是這兩點,就應該去善待兒媳。

    二、不要觸碰別人的才底線。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一個現象:初為公公婆婆的人都喜歡想方設法地去試探兒媳的底線,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想著怎樣拿捏兒媳。

    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想錯了,沒有哪個女人嫁人不是希望得到公公婆婆的認可和接納的,初為人兒媳,她們只會想方設法去討好公公婆婆。

    這個時候,恰恰是建立良好婆媳關係的關係,可惜,很多公公婆婆一邊享受著兒媳的討好,一邊還暗暗瞧不起兒媳,覺得兒媳沒脾氣,好拿捏。

    其實,很多人被人看成“傻”、“沒脾氣”,實際上是她不願把公公婆婆往壞裡想,甚至還會安慰自己說“他們是長輩,讓一讓也是應該的”,有的人還以“吃虧是福”來安慰自己。

    可當某一天,她們不願意繼續“傻”下去時,正是她們反擊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婆媳關係破裂的時候。

    所以,作為長輩,首先應該做的是:向兒媳釋放自己的善意,讓她在新的環境中能夠感到溫暖,而不是被排斥。

  • 3 # 自由的柒月

    女兒把中風偏癱的劉大媽送到了養老院,劉大媽給兒子打電話說她想去兒子家養老,兒媳婦拒絕了,說:是您自己說養老靠女兒、靠養老院,不指望我們的。劉大媽想起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後悔不已。

    劉大媽有一兒一女,劉大媽50歲那年老公突發心臟動脈夾層去世了,劉大媽痛不欲生,好在女兒已經參加工作,減少了她的經濟壓力。

    劉大媽原本想要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卻因為老公的意外離世讓她再次走出家門打工:每次看到空蕩蕩的家裡,少了老伴的身影,劉大媽就在家裡待不住,只好白天出去拼命工作讓自己勞累,回家後才能睡著覺。

    女兒大學畢業後嫁給了大學同學,女婿工作也不錯,兩人婚後貸款買了房子。

    兒子因為學習成績一般,考了個“3+2”,老伴去世那年,兒子正在唸大專。2年後兒子畢業找了個銷售的工作。

    外孫出生後女兒讓劉大媽去幫自己帶孩子,說她不放心婆婆帶孩子。

    劉大媽想起自己當年就是和婆婆處得不愉快,她很理解女兒的心情,就同意了女兒的要求去幫她帶孩子。

    兒子大坤卻不樂意了說:媽,你去我姐家住著,我咋辦啊?沒人管我吃飯了。

    劉大媽說:你都上班了還得用我做飯?你姐比你更需要我,你自己在家想辦吃飯吧。

    大坤說:那你和我姐說聲,我晚上也去她家吃飯吧,反正都是你做飯,不差我這一口飯了。

    去姐姐家吃了一個月的飯後,大坤就覺得姐姐和姐夫不待見自己了,姐姐嫌棄他自理能力差,教育他要自己學著做飯、洗衣服照顧自己,不能總是靠母親照顧他。姐夫也在旁邊幫腔說他這是“啃老”。

    大坤卻不高興了:我就來吃頓飯就啃老?你們讓咱媽幫你們整天帶孩子就不是啃老?現在請個保姆一個月好幾千塊錢,你們給咱媽啦?

    姐姐不高興了:你每天在我家白吃白喝我都沒意見,你還說我啃老?你不啃老你別來我家吃飯了?

    大坤火大的要帶著母親回家,母親卻讓大坤自己回去,她要幫姐姐帶孩子,大坤氣哼哼的自己回家了,每天晚飯要麼點外賣要麼在樓下的一家小麵館吃碗麵。

    一來二去大坤和麵館的服務員田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他和劉大媽說了這事,劉大媽卻不同意,嫌棄田鈺是農村的,說田鈺和大坤戀愛就是為了城.市戶.口。

    大坤卻說他的愛情他做主,劉大媽讓女兒給弟弟介紹女朋友,女兒卻說自己身邊都是大學畢業的女孩,人家看不上大坤的學歷,大坤聽了後很生氣,覺得姐姐看不起自己。

    劉大媽開始託人給兒子介紹女朋友,卻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劉大媽覺得很為兒子的婚事操心。大坤卻根本不理會母親的煩惱,一直和田鈺快樂的戀愛。

    後來,劉大媽遇到一個以前的老同事,老同事說起自己的女兒,正好比大坤大了三歲,劉大媽就動心了,她知道這個同事的家庭條件也不錯,早早就給女兒置辦了婚房,自己老公去世後給兒子買房的事也就擱置了,如今憑自己一個人的能力給兒子買房壓力太大。

    劉大媽就和老同事提出讓兩個孩子見一面,老同事見過大坤覺得大坤人長得帥氣也就同意了。

    劉大媽擔心大坤不肯和女孩見面,就和老同事約定假裝偶遇:倆人各自帶著孩子在餐廳見面。女孩對帥氣的大坤非常滿意,加上大坤因為多年的銷售工作,說話辦事進退得體,讓同事母女很滿意。

    等劉大媽和大坤說了“偶遇”真相後,大坤立刻就拒絕了。他帶著田鈺見了劉大媽,說他愛田鈺要娶的人也是田鈺。

    劉大媽說,如果他和田鈺結婚家裡沒有婚房、她也沒有錢給田鈺彩禮。大坤讓劉大媽把自己這幾年的工資給他,他用來娶田鈺。

    劉大媽說,她把大坤的錢讓姐姐和姐夫給他裡財去了,大坤給姐姐打電話讓她把自己的錢拿回來。姐姐卻支支吾吾地說,錢都買了長期裡財現在拿出來就損失利息了。

    大坤急了找到姐姐家,在他的一再追問下,姐姐才說了實話:姐姐和姐夫想換了大房子,因為首付不夠就找劉大媽借錢,媽就把他錢借給自己買房子了。

    劉大媽本不想動兒子的存款,但是女兒和女婿說都說將來他們買大房子也是為了將來給劉大媽留個房間養老,畢竟兒媳婦養老不如女兒養老靠譜。

    女兒又說現在大坤一時半會也不能結婚,自己先借他錢週轉下,等自己提了公積金後就有錢還給弟弟了,這樣自己能省下好大一筆貸款利息。

    女兒抱著劉大媽撒嬌說:媽,我是您親生的女兒自然和你親;您兒媳婦卻是別人家的孩子,能有我和你親?

    劉大媽想想那些雞飛狗跳的婆媳關係,再想想兒子執意不聽自己的話要娶田鈺,她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存款和大坤的存款80多萬都給了女兒。

    大坤面對這個局面也無可奈何,他只好和田鈺說了這事,商量田鈺結婚能不能先住到自己家裡,等姐姐和姐夫還錢後再買房子單過?

    田鈺聽了也沒啥反對意見,只是說:養兒防老天經地義的事,我們家也是我弟弟給我父母養老,你家你給你媽養老也應該的。

    大坤和田鈺婚後就和劉大媽住在了一起,劉大媽因為經常要去女兒家幫忙帶外孫,婆媳之間相處的雖然疏離但是也相安無事。

    很快田鈺就懷孕了,大坤和田鈺就向劉大媽提出來等她生了時候讓劉大媽伺候月子、幫忙帶孩子。

    結果女兒也跟田鈺前後腳的懷了二胎,劉大媽思來想去決定去伺候女兒,讓田鈺把她孃家媽叫來伺候她月子,還說自己不瞭解田鈺的喜好,田鈺自己的媽伺候她會更周到。

    田鈺就不高興了,說:媽,你都把我姐的孩子帶大了一個了,親孫子您不帶去帶外孫?孫子親還是外孫親?

    “你把大坤的錢都給姐家買房子了到現在姐都沒還我們錢,您現在還不幫我們帶孫子?將來您要養老時候你不還得靠大坤這個兒子?”

    劉大媽很不悅地說:大坤借給他姐的錢是他的婚前財產,和你沒關係,你也別惦記著。我將來養老靠我閨女也不指望你們,最不濟還有養老院。

    婆媳之間第一次打破了表面的和諧,鬧得不歡而散。

    田鈺做月子時只好把自己母親從老家接過來照顧自己,田鈺母親很不適應城市生活,等到她坐完月子就想回家,可是又不放心田鈺一個人,本想堅持到田鈺兒子一週歲時回家。

    沒想到在田鈺兒子丁丁8個月的時候,田鈺父親在田裡幹活時摔了一跤造成尾椎受傷,母親只好回家照顧父親。

    大坤和母親商量回家幫忙帶丁丁,讓田鈺繼續上班,要不然靠他一個人上班養家負擔太重,將來買房子的計劃又要往後推了。

    劉大媽卻說:買什麼房子?你們倆賺的那麼少,將來家裡這套房子給你們兩個人,你姐和她婆婆關係也不好,我不幫忙她就沒法上班了。你就讓你媳婦辭職在家帶孩子吧。

    大坤說“媽,你這太偏心了,我姐要上班,我媳婦不上班?為啥你不讓我姐辭職?”

    劉大媽理直氣壯地說:你姐一個月掙1萬多塊錢,你媳婦一個月才幾千塊錢,請保姆的錢都不夠,她還不如辭職在家帶孩子呢。

    田鈺聽了這話雖然生氣,可是也沒辦法,但是卻想辦法找了個熟人的房產中介店,允許她帶孩子上班,只是底薪極少全靠提成。

    田鈺得知婆婆要把房子給自己兩口後就催著大坤去和劉大媽辦理過戶手續,可是劉大媽卻找各種理由一拖再拖。

    原來,女兒得知她要把房子給弟弟後,就阻止了她,說一旦她把房子過戶了後,萬一大坤和田鈺將來不孝順她,她就沒辦拿住大坤兩口子了。

    田鈺催了幾次婆婆辦手續被拒絕後再也不提這件事了,只是把大坤所有的工資都攥在手裡,自己帶著孩子努力工作,兩口子攢了點錢後,利用她做中介的機會找了套合適的二手房買了下來。

    為了省錢,田鈺沒有過多的裝修,只是收拾了下衛生就帶著孩子和大坤搬離了劉大媽家。

    女兒看到弟弟一家搬走了,乾脆讓劉大媽把房子租出去住進了自家,說租金劉大媽攢著將來養老。

    劉大媽覺得這樣也挺好,畢竟自己手裡有錢心裡就有底氣。

    在女兒家住久了後,難免的就要幫忙貼補下女兒一家,劉大媽覺得自己已經和兒子媳婦鬧得生分了,自己幫女兒女婿帶大了兩個孩子,平日裡又從經濟上幫襯女兒,自己將來的養老就靠女兒了。

    女兒也經常表示她會給自己母親養老,等自己退休後就陪著劉大媽去遊山玩水,給母親洗衣做飯。

    劉大媽65歲那年,她正在閨女家洗碗,突然覺得半邊身子發麻,手裡的碗沒拿住掉在地上,等女兒聽見響聲過來一看,劉大媽說話有點不利索了。

    女兒把她送到醫院一檢查是腦血栓,她給大坤打了電話說是母親住院了,讓他趕緊過來。

    大坤趕過來後就陪著劉大媽,姐姐說第二天她有個重要的會沒法請假,晚上就回去了,直到第三天下班才去醫院。

    大坤說在自己伺候母親大小便,母親一直不好意思,讓姐姐留下照顧母親,姐姐說家裡兩個孩子離不開她,白天單位又不能請假,只好請了個護工照顧劉大媽。

    一個多星期後醫生說劉大媽可以出院了,只是回家要堅持鍛鍊,劉大媽雖然能說話但是有點含糊不清,右手和右腳也不能自由活動。

    姐姐說不能把劉大媽接回自己家,母親大小便不能自理和女婿住到一起不方便,姐姐說讓母親回自家住,請個保姆照顧。

    結果劉大媽和保姆一直處不來,連續換了7、8個保姆後,姐姐提出把劉大媽送到養老院,劉大媽不想去養老院,可是女兒說她要上班、帶孩子沒辦法照顧母親。

    劉大媽沒辦法只好給大坤和田鈺打電話,說自己不想去養老院,想住到他們家去。田鈺拒絕了,說:是您自己說養老靠養老院,不指望我們的。

    劉大媽無奈之下只能住到養老院,養老院裡1個護工照顧8個老人,雖然簡單的吃喝能夠得到保障,可是沒有護工根本顧不上陪她做康復訓練

    晚上有的老人又哭又喊,吵的劉大媽也睡不好,白天養老院不斷有家屬來探視,她也不能好好休息。

    加上養老院經常有老人去世,這對劉大媽的精神也是一個磋磨,沒有一個月劉大媽就瘦了10多斤。

    她又哭著給兒女打電話,女兒說要上班實在自己無能為力照顧她,讓她慢慢適應後就好了。

    大坤接到電話後和田鈺一起去了養老院,田鈺看到婆婆才一個月就瘦了那麼多,兩個眼睛大大得黑眼袋一點精神都沒有。

    她於心不忍,就和婆婆商量說:媽,要不你回家,我們再給你找保姆伺候你?但是你不能總挑剔保姆,要不然真的沒辦法了。我也要上班,我和大坤的房貸還有丁丁的學費都需要錢。

    劉大媽看著田鈺,突然問:你一個月掙多少錢?

    田鈺有點蒙,說:我一個月掙4、5000塊錢吧。您問這個幹什麼 ?

    劉大媽小心翼翼的說:我把我的工資和房子的租金一共7000塊錢都給你,你辭職照顧我吧。我好好聽你的話,你做啥我就吃啥,不給你添亂,你看行不行?

    田鈺看著婆婆眼裡的那抹祈求的神色,有點不忍心拒絕,但是想到婆婆以前的出爾反爾,她有點不確定。

    她知道照顧一個病號的辛苦,再說天長日久婆媳之間難免會出現矛盾,加上家裡的大姑姐也不是省油的燈,她遲疑了。

    劉大媽趕緊說:我這次一定說話算數,我把工資折給你,租金也讓租客打到你的賬戶上。

    大坤把田鈺拉到一邊,懇求妻子能接受自己母親的建議,說:我知道你為難,畢竟以前我母親做的事我也看不慣,可是她如今這樣子實在也可憐,小鈺算我求你,我一定努力掙錢讓你和丁丁過好日子。

    田鈺想了想答應了婆婆和丈夫的請求,隨後他們把劉大媽接回了自己家。

    劉大媽在家一改往日的脾氣,對田鈺很是客氣,田鈺給她安排的康復訓練她也咬牙堅持,慢慢地手腳越來越靈活,吐字也越來越清晰了。

    大姑姐看到弟弟和弟妹一家不計前嫌照顧母親,每個月給田鈺1000塊錢,算是給母親的生活費,還主動提出讓母親把家裡的房子過戶給大坤。

    回到題主的問題:

    父母的養老在多子女家庭還真的要靠所有子女的齊心協力,而不是把這副重擔單純放在某一個子女身上。

    父母在自己身強力壯時經常會放話說:我將來養老不靠兒子(女兒)兒媳婦(女婿),其實,真的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還要指望兒女從生活照顧、經濟保障上一起努力,才能讓父母有個幸福的晚年。

    尤其是父母的身體狀況出現問題時,更是需要兒女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如果只靠一個孩子或者是獨生子女的老人,養老院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所以,父母在身體康健時一定要處理好和子女之間感情、經濟關係,尤其是養老這事不能提前說過於硬氣的話,免得老了以後拉不臉來“認慫”。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做人一定要未雨綢繆,不能把話說滿,不能把事做到沒有迴旋的餘地。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句話適用於朋友之間,也適用於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之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搞笑句子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