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338191639333
-
2 # 不愛吃蔬菜的蝸牛
釀造酒的基本原則是:除大米外所有糧食必須粉碎為0.8~1.2mm左右的粉狀顆粒(80~100目篩子)所有工具和發酵容器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後才能使用。
2,發酵溫度:發酵溫度指的是室內環境溫度,最佳溫度在20度以上至30以下範圍內,低於15度以下需要採取保暖保溫的措施。
3,發酵全程實行避光恆溫發酵,室內晝夜溫差控制在3度左右,發酵週期為:30~40天。
4,糧食比例配方:
1、五糧配方:大米42%糯米18%高粱16%玉米12%小麥12%(適宜多數地區)
2、三糧配方:玉米50%高粱30%小麥20%(適宜東北、西北地區)
3、三糧配方:大米50%高粱30%小麥20%(適宜西南地區)
4、四糧配方:大米40%玉米20%高粱20%小麥20%(適宜華東、全國多數地區)
-
3 # 上天抓閻王
答:第一種:傳統熟料固態發酵工藝:
選糧-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拌曲-糖化-回糟/拌稻殼-裝缸發酵-蒸餾-封壇-存放-盤勾-裝瓶銷售。
第二種:傳統熟料液態發酵工藝;
選糧-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拌曲-糖化-裝缸-加水1:2發酵-蒸餾-封壇-存放-盤勾-裝瓶銷售。
第三種:傳統半固態發酵工藝;
選糧-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拌曲-糖化-裝缸發酵7天-加水1:1發酵-蒸餾-封壇-存放-盤勾-裝瓶銷售。
第四種:新工藝液態發酵工藝:
選糧-粉碎-裝桶-加曲加水-發酵-蒸餾-封壇-存放-盤勾-裝瓶銷售。
第五種:新型混合發酵工藝:
單糧發酵完全後 - 不同糧食按比例共酵增香-蒸餾-封壇-存放-盤勾-裝瓶銷售。
-
4 # 真實叔叔08
一、粉碎:以前一般用石磨或者驢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狀,後用粉碎機粉碎成標準的原料。
二、配料:將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輔料(稻殼)按照比例進行人工翻拌均勻。由於天氣的原因,所用的輔料量也不一樣,夏季一般為25%的輔料,冬季為30%的輔料。
三、潤料、拌料:將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糧量的40—50%加水進行潤料,水溫為常溫,翻拌均勻,堆積1小時左右,使糧充分吸收水分,有利於糊化,加水量視面溼而不粘。
四、蒸煮糊化:將面楂上甑鍋進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將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後用木鍬和菠萁將面楂一層一層地裝入甑鍋,待汽圓後蒸煮糊化1小時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內無生心,有釀酒經驗的朋友用手捻來感覺蒸煮程度即可。
五、冷散:將蒸好的面楂剷出甑鍋放倒乾淨的地面上用木鍬攤薄、勻,進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數次冷散,視溫度達到夏季為20—22℃為宜,冬天為16—18℃為宜。
六、加曲、加水堆積:將冷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為常溫,用木鍬進行翻拌,使之均勻,用手掌捏住面楂從手指縫擠出1—2滴水為宜,然後進行堆積,堆積時間不低於1—2小時。
七、入窖發酵:古時一般將堆積好的酒醅用竹簍人工入到酒窖裡,上邊蓋上石蓋進行發酵,窖一般埋在地下,酒窖口與地面平齊,酒窖之間的間距為10—20cm。入窖的酒醅的澱粉含量在9—12%之間,水份含量在55—57%之間,酸度在0.8—1.1mol/g之間,糖分在0.5—0.6。Be′之間。
八、出窖蒸酒:發酵好的酒醅可用長慶隆新推出的起窖機運出至甑鍋邊進行蒸餾,起窖速度快,省人力省時間,裝甑時應按照“穩、準、細、勻、薄、平”的原則進行操作,裝甑蒸汽應按照“兩小一大”的原則進行操作,流酒時蒸汽應按照“中酒流酒,大氣追尾”的原則進行操作,接酒時應依照酒花大小程度來判別酒頭、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憑釀酒師傅的經驗來判別,接酒一般接到30°左右。
-
5 # 使用者1947977323646845
那叫:酒糟酒糟的作用可多了可以當成牲畜的飼料也可以食用還可以當成調味品象家常菜的滷肉紅燒肉等等
-
6 # 使用者3456459913822860
那叫:酒糟酒糟的作用可多了 可以當成牲畜的飼料 也可以食用 還可以當成調味品象家常菜的滷肉 紅燒肉 等等
回覆列表
稻殼放在編織袋內直接壓入水裡浸泡即可),浸泡後的稻殼倒入蒸酒鍋內蒸至冒氣待30分鐘後剷除,夏天蒸過的稻殼要在當天用掉,因為溫度偏高,時間長了容易發黴。
2, 發酵料準備:熟料釀酒的原料可以是整粒和粉末兩種。原料在蒸熟前要用水浸泡,方法如下:如果用涼水,大米或碎米浸泡6-12個小時,高粱和玉米浸泡24小時,小麥和稻穀12小時。如果用50-70度熱水浸泡,浸泡時間相對較短(可以用從冷卻器裡放出的熱水,不必要另燒水):大米2小時,高粱和玉米6小時。小麥和稻穀4小時。浸泡後撈出倒入酒鍋內蒸熟即可。粉碎的小麥,大米,高粱,玉米等也可不浸泡,但是需要粉碎,不需要粉太碎,粉成顆粒即可.
3, 發酵原料浸泡好後撈出放入20%的稻殼(原料的20%)。或者按上述方法粉碎的原料潤料後拌20%稻殼再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