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24077083532

    司馬昭是司馬懿次子,上面有個大哥。作為老二經常遭到大哥的壓制,長子是要繼承司馬家的家業的。故司馬懿都是處處向著司馬師,並且從小就開始打壓司馬昭。就是然司馬昭明白,在這個家長子為尊。

    司馬懿常在朝堂上受了氣,但他只能隱忍,忍是他安身立命之本。

    可人都是感性動物,受一次兩次可以忍,要是收起受多了,怎能忍。於是司馬懿每次受氣後,回家都要拿司馬昭出氣。

    而且還不找準司馬昭有任何牴觸情緒,時間久了,司馬昭的性格也變得跟他爹似的,陰的狠。

    這種性格一旦爆發,就如長江之水,連綿不絕。

    當然最令司馬昭受不了的就是他嫂子了,因為他在見到嫂子的第一面就瘋狂的愛上了嫂子。可礙於倫理他也只能忍受這種愛慕卻又得不到的痛苦。

    久而久之,司馬昭的性情大變,心裡更是陰暗,比他爹還可怕。

  • 2 # 使用者64243064887

    曹操一向惜才愛才,就算對司馬懿不放心,但是也沒有下那個狠心出去他,畢竟司馬懿才能還是得到他認可的。並且司馬家也是世世代代都是大官,司馬懿的老爹還是首都的市長,整個司馬家族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還有一點,司馬懿與曹丕關係很鐵,一直輔佐曹丕。啟用司馬懿之後無論是屯田之策,還是解樊城之危,用計讓孫權除掉關羽這個心腹大患,徹底瓦解了孫劉聯盟,這些都是大功勞。當然了,最關鍵的還是曹操千算萬算,算不到曹丕是個短命鬼,在他心裡曹丕是完全可以hold住司馬懿的,事實也是如此。可惜曹丕死的早,曹睿也是個短命鬼,司馬懿身為魏朝三代重臣,早已將軍政大權獨攬,司馬家族早已隻手遮天。這種局勢之下,司馬炎篡位稱帝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總結下來,幾個原因:1,曹操惜才,2,司馬家族世代高官,3,司馬懿與曹丕交情好,4,司馬懿立功很多,5,曹操沒想到曹丕死那麼快。6,曹操沒想到司馬懿熬死了他們祖孫三代。。。活了73歲。。。這在今天相當於100+了。。。哈哈。

  • 3 # 樂觀的三國迷

    曹操故去的時候跟隨他的重臣都死得死,老的老了,已經沒有後繼之才可給曹丕用,也只有司馬懿可以擔當此重任了。

    而且曹操已經防範了司馬懿,只是他沒有想到曹丕那麼早就掛了,更沒有想到他的孫子曹睿掛的比他老爸更早,造化弄人啊!

    其實就算曹丕、曹睿掛的早,曹爽還是掌握了曹魏政權,只是曹爽太掉以輕心,他根本沒有把司馬懿的隱忍當回事,或者可以說司馬懿太過老練,曹爽根本不是他的對手罷了!

    曹爽被株連三族後,曹氏家族再無人可對抗司馬家族了,可以說司馬懿是三國裡最大的贏家,也是最聰明的人了!

  • 4 # 聯盟大俠

    從這三個原因上來分析,曹操是沒有必要殺司馬懿的。在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官職不高,沒有什麼權利,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想要謀反的舉動,並且司馬家族的其他人還表現的不錯,甚至對曹操有恩情。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憑著猜忌就去殺一個現階段沒啥威脅並且還有才能有著世家大族背景的司馬懿,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已曹操這樣的雄主段段不會去犯這樣的錯誤。

    另外再補充一點,曹操一代英主,駕馭臣子的手段不可為不高超,區區一個司馬懿,曹操是不放在眼裡的,根本就沒有必要去關注司馬懿。

  • 5 # 關東俠客

    曹操是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掃平群雄重新統一北方以後,開始實行屯田制,發展經濟,政治上"唯才是舉丨”想盡一切辦法網羅人材,手下人材濟濟,使北方經濟逐步恢復和發展起來。當時門閥制度較嚴重,政府各部門都被名門望族把持著。當時選撥人材主要是察舉制,發現人材上級要主動去請,地方向上推借,叫舉孝廉,曹操就是這個出身。司馬懿家族是河內名門望族,世代在漢朝為官。其父司馬防生八子:司馬郎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當時人稱司馬八達。都是了不起人物,司馬懿少有才名,曹操惜才幾次去請司馬懿都躺在床上裝病,這是他看家演戲本事。最後曹操強行把司馬懿徵避出山。曹操愛材多少都不嫌多,一輩子閱人無數,又好猜忌看司馬懿"鷹視狼顧"之貌,知道司馬懿非池中之物,非久居人下者,於是尊而不重,司馬懿為打消對他的猜忌,就給曹操養馬去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司馬懿以後在屯田,水利發展經濟上有很大貢獻,發現了一批人材,比如鄧艾和鍾惠就是在這個時期發現和先撥的。曹操臨死時還不望告訴曹丕要提防些,曹丕認為自己有能力掌控全域性,提撥司馬懿做尚書,督軍和御史中丞等官職。司馬懿真正掌握軍政大權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曹叡對司馬懿也心存疑懼用時率軍征伐,不用時撤職,司馬懿也顯得忠心耿耿,被貶官了無怨言,提升職務了不嬌傲。曹叡年紀輕輕就死了,司馬懿和曹爽同為託孤大臣,曹爽節制司馬懿。曹爽捉升司馬懿為太傅奪了他兵權,似圖架空他。司馬懿不為所動回家養病去了,後來曹爽把持朝政,伐蜀失以,魏政權遙遙欲墜,司馬懿找機會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滅了曹爽三族,重新奪回大權,司馬懿用兵善奇謀,有曹操遺風率兵擋住了諸葛亮北伐,遠征遼東公孫淵成功。他的成功在於長壽,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三國時代活到七十歲的沒幾個,,如果曹魏皇族都活到四五十歲的話,司馬懿就沒有這個專權的機會了。

  • 6 # 虹貓大俠

    隨著權力的增大,統治地域的不斷擴大,封魏王、取代劉家天下成了其要實現的目標。曹操如此,司馬懿也是如此。曹操去世時,司馬懿也只不過是個小小的丞相主簿。一個主簿能有多大的野心?如果有一天有人對曹操說,這個主簿司馬懿以後要篡奪你曹家的勞動果實,曹操估計也得哈哈大笑,你快別逗了!

    在《三國演義》中,多少帶了些神話或者說是玄學的色彩,曹操對司馬懿的猜忌或者說不喜歡是源於兩事。

    1、曹操做了一個奇怪的夢,這個夢就是三馬同槽。初時對司馬懿有懷疑。但是隨後,馬騰父子合謀黃奎謀殺曹操。成功的替司馬懿擋刀。(馬騰父子的三馬比司馬懿父子的三馬形象的多,更何況司馬懿的兩個兒子還沒什麼大出息)

    2、司馬懿的特技鷹視狼顧。所謂鷹視狼顧,就是眼神像鷹一樣,堅定銳利,讓人看了不寒而慄,形態似狼,頭頸向右轉的幅度會比常人大而且肩膀不動。有時走著走著會來這麼一下子,(挺嚇人的哈)這樣的人有個特點,就是好權勢,城府極深,氣度不凡,善於隱忍。放在亂世必是英雄,到了治世也只是小人。對曹操來說,北方就是治世。沒必要因這一特質就除掉司馬懿。沒準是司馬懿晚上熬夜,脖子僵硬所致呢?

    當然曹操也不一般人,曾交代過曹丕不可重用司馬懿的言語,只是能對抗諸葛亮的也只有司馬懿一人。這防防用用,最終逼迫司馬懿走上篡位的路子。

  • 7 # 古物新語

    為什麼要殺?公元220年的司馬懿是完全沒有篡權可能的。事實上如果不是魏文帝曹丕(39歲)魏明帝曹睿(35歲)兩代早逝,司馬懿是既無野心也無可能篡權的,具體來說:

    1、司馬家與曹家兩代的關係非同尋常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早在熹平三年(174年)曹操20歲時,出面舉薦他擔任洛陽北部尉,是保舉曹操的伯樂。因此曹操對司馬家一直較為信任、照顧。

    另外,司馬懿當時是曹丕身邊最為親近的四友之一。在曹操確定立曹丕後,更加保證了司馬懿的安全。

    2、司馬懿當時的地位並不突出

    司馬懿作為家中次子,出山遠遠晚於長兄司馬朗。(有研究認為司馬懿遲遲不出山是因亂世之中司馬家不願將寶都壓在曹魏身上)當時司馬朗已司空屬官起家,歷任成皋令、堂陽長、丞相主簿等,已經外放兗州刺史,作為司馬家族新一代領袖的政治地位遠在司馬懿之上。只是在軍中感染瘟疫病逝後,司馬懿才稍稍展露頭角。

    曹操死前,司馬懿擔任的都是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和丞相主簿等,都是無兵無權的秘書性文職工作。

    綜上,對當時的曹操來說,這樣一箇中層幹部是不值得過分關注,更不會考慮是否要殺他的。

  • 8 # 資訊小天使
    曹操當時死之前為什麼不把司馬懿給殺了?

    曹操愛才世所共聞。比如許昌放雲長,當陽放子龍。曹操寬仁大度世所共聞。徐庶終身不設一謀,曹操未曾加害。張繡殺操愛將典韋長子曹昂愛侄安民,操仍納張繡之降封侯賜爵。曹操連“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的劉備都放過了,司馬縱然狼子野心,雖有心而無其行,雖有患而無其實也。

      司馬懿善韜光養晦.以司馬懿的才智,赤壁之戰時定能識破周瑜 諸葛亮的計謀,若如此,曹操也不會敗績了.但這樣,司馬懿在曹營恐怕就不得善終了.

      司馬懿目光長遠,曹操生前深藏不露,直到曹操死後方大展宏途,建得奇功,最終掌握曹魏大權,為後世篡位廓清了道路.

      因為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是漢朝的朝廷官員,曹操年輕時被司馬防推薦為洛陽北部尉,後來曹操稱魏王時請司馬防吃飯,問司馬防:“我現在還可以當一個尉的官嗎?”,司馬防說:“當年我推舉大王時,很適合尉這個官嘛。”。所以說司馬懿一家是漢室的官員,而當時的朝廷被曹操掌控,司馬懿跟曹操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司馬懿剛開始並不想當官,曹操招攬他,司馬懿就裝中風。後來曹操下令,如果司馬懿還找理由推辭,就把司馬懿關進監獄。司馬懿怕了,這才去當官。

      既然問的是跟曹操,那時代就定在曹丕稱帝之前。

      首先,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司馬防在曹操為出道時有過提攜,這就是恩…以後的仕途會輕鬆很多…司馬懿出道時也算曹操的中後期了,雖然剛過赤壁的坎兒,但仍風采依舊,沒道理另投他路。

      大德在曹操這兒,雖然孫權提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那種口號,但在東漢末年是扯淡,連江南都不可能有人信這種鬼話,劉備剛剛滅了比自己更正統的漢室宗親劉璋,他打的漢室正統更是個笑話。

      關於仕途的問題,司馬懿在曹操的地,他就是豪門,雖然曹操的求賢令講的是“唯才是舉”,但真進入官途,寒門想得到提拔還是不輕鬆的事兒,司馬懿在這北地順風順水的,抽了腦子也不會朝別地兒跑。劉備沿襲漢朝的舉孝廉,就算他不腐敗,提拔到要職也不是三朝兩夕的問題;孫權那兒更是被本地豪族把持,朱陸顧張四大家,你可以算算位及權臣的除了這四姓外還剩幾個人。

      最後,雖然有點兒年紀了,但易中天的品三國勸你還是看看。

      其實司馬懿的想法是報國,但是沒有找到明主,後來曹操知道後三翻五次請他出山,然而司馬懿認為曹操是叛國賊,所以裝了兩次病來拒絕曹操,但第三次的時候曹操抓住了司馬懿的把柄(歷史上沒有寫出是什麼)無奈之下,司馬懿只好投靠了曹操。

  • 9 # 國內ERP專題

    這個道理比較簡單,不需要太多文字解釋,曹操沒有殺司馬懿的理由,必須留一個人下來輔助對抗諸葛亮。

    曹操在世時,司馬懿藏得很深

    一方面,曹操在的時候,司馬懿沒有什麼非份之想,只是想一心輔佐曹氏一家,為其出謀劃策,即使有不才之心,司馬懿也掩蓋得非常好,基本上不露什麼馬腳。曹操雖然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但是司馬懿一直跟著曹丕混,表現得很不錯,無論從能力還是氣質是,曹丕還是可以控制住司馬懿。司馬懿在曹丕手下了是中規中矩,不敢有什麼想法。

    所以,曹操一看,自己的兒子能駕馭得了司馬仲達。也就放心的去了。

    事實證明,曹丕在位時,司馬懿也確實不敢有什麼反叛的舉動。只不過,曹丕活的時間太短了,

    司馬懿篡位的誘因

    曹丕從當上魏王,到當魏文帝的這段時間裡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把曹植、曹彰等兄弟全部趕回封地,還派人對他們嚴加監視。接著,曹丕又殺了曹植的親信丁儀、丁廙兄弟。但曹丕還是不能放心,他始終把自己的弟弟們幽禁在封地,不許他們自由行動。曹丕的這種做法導致了他本人以及後繼皇帝的孤立,這也是曹魏走向衰退的原因之一。讓司馬懿奪位時,沒有曹家兄弟出來幫忙。

    即使曹丕命短而死,明帝曹叡二十四歲即位,司馬懿也沒有造反之心,可是後明帝也沒活多久,

    而且比較荒淫,所以,35歲就死了。

    明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即位。明帝的皇子皆早夭,曹芳不是明帝親生,據說家系不明。這也一直是明帝的一塊心病,他在病重時選了曹爽和司馬懿來輔佐幼小的曹芳。 曹爽是曹氏一族的實權派人物曹真 之子。明帝本來打算讓曹操之子,與自己從小關係親密的燕王曹宇當曹芳的監護人,但是近臣劉放等人以反對皇族參政為由,而是推薦曹爽當監護人,又把滅公孫淵後一直駐紮遼東的司馬懿緊急召回。這就是以曹爽為中心的曹氏一族和以司馬懿為中心的官僚勢力爭權奪利的開端。

    這簡直是逼著司馬懿篡位,因為,皇帝年幼。曹爽本為太子黨公子哥,其親信也多為一些自詡為名士的輕佻淺薄之士。其中何晏是後漢末期外戚何進的孫子,因其母后來成為曹操的側室,所以從小在宮中與曹操之子一起長大。

    曹爽及其黨羽親信,操縱著年幼的皇帝,屢改制度,並擅自伐蜀給魏帶來巨大損失。這些雖然司馬懿都看在眼裡,但他卻儘量迴避與曹爽發生爭執。司馬懿詐稱有病,不問政事,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但是曹爽陣營並沒有完全放鬆對司馬懿的警惕。

    其實,曹爽的所做所為,其實也是不得人心的。

    由於司馬懿演技太好,騙過了曹爽。

    最終司馬懿選擇了篡位

    因此,曹芳即位十年後的正始十年(249,後改為嘉平元年),司馬懿終於開始行動。這年正月,曹芳往高平陵祭拜明帝,曹爽等隨行。司馬懿趁機以皇后之命關閉城門,宣讀歷數曹爽罪狀、要求即刻罷免其職的上奏文。曹爽在城外聽到這個訊息一時束手無策。親信桓範勸曹爽帶皇帝去許都,以天子之名號召全國對抗司馬懿,曹爽拿不定主意,最後決定放棄抵抗向司馬懿投降。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苦的曹爽,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被砍頭。司馬懿先把他們一族鋃鐺關起來,不久就找藉口將曹爽及黨羽親信夷滅三族。事後司馬懿被任命為宰相,但他卻固辭不就。但是毋庸贅言,司馬懿此時已重歸政界,掌握了魏國的軍政大權。與曹爽關係親密,也是曹爽姻親的夏侯霸就是在這個時候亡命蜀國的。

    曹操生前不殺司馬懿是情理之中,曹丕、曹叡時期,司馬懿都被控制住,到了曹芳,一方面年幼,另一方面草包曹爽的不才,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讓司馬懿自己想不造反都難。關鍵還是曹氏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造成的

  • 10 # 黑水布衣

    為何要殺呢?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史書總會將一些讖語、一些靈異事件放在那些帝王身上,尤其以開國君主為主,司馬懿雖然沒當皇帝,但他確實是西晉王朝的實際奠基人,所以史書上必然給他安排一些劇本,來襯托其家族得江山的合法性,而翻開司馬懿的履歷,其實在曹操時期,他多數時間還是個安安分分的打工族而已,這樣的人,曹操沒有要殺他的緣由。

    一、傳奇色彩不可信

    關於司馬懿身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無疑就是“鷹視狼顧”和“三馬同槽”的故事了。

    鷹視狼顧,出自《三國演義》,本就是小說家之言,根本不可信,這樣的生理構造異於常人的動作在現實中很難實現,而“狼顧”,確實出自《晉書·宣帝紀》,不過可信度很低。

    三馬同槽,也是出自《晉書·宣帝紀》,更是扯淡了,都是神話司馬懿的筆法罷了,這種來自夢境的寓言,史書上太多了。

    二、有才更有勢

    司馬懿確實有才,但對於曹操來說,司馬懿與他手下的那些幕僚差不多,何況司馬懿出道時很年輕,需要歷練。而曹操給司馬懿工作機會更多是應為其父司馬防。司馬氏是世家大族,在東漢末年頗有勢力,而司馬防在曹操年輕時,還有提攜之恩。曹操提攜司馬懿更多是看在司馬防的面子上,加上司馬懿還有點小名氣,一切就是水到渠成,典型的東漢圈子文化。

    三、宦海初遊很安分

    司馬懿最初任職的不過是個小小的上計掾(類似於民政工作),不過時間不長,他就被曹操任命為丞相府文學掾,而主要工作就是充任曹丕的輔導和侍從官員。歷史上司馬懿並未展現出什麼出色的文學才華,但正是此工作給曹丕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丞相府文學掾之後,司馬懿先後又擔任過黃門侍郎、議郎、丞相府東曹屬、丞相府主簿等四種職務。總的說來,上列官職的品級都不高。最多就是個中層幹部,在此期間,司馬懿確實展現除了不錯的才幹,但曹操並未對他委以重任。

    四、留給未來用

    司馬懿人生真正的轉機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這一年曹丕正式成為曹操的法定接班人。這時的曹操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老邁,於是在兩年後(219年),將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世子曹丕。這時的司馬懿可謂年富力強(40週歲),而220年,曹操就去世了,其用意明顯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用,司馬懿屬於未來!

    從司馬懿的履歷看來,他確實是從基層一步步穩紮穩打上來的,拋開史書給他的光環,他不過是愛才的曹操提拔的眾多人才之一,司馬氏的成功不過是歷史的選擇而已。在曹操眼裡,司馬懿雖然開始有點傲嬌(拒絕了曹操一次),但其確實極具才幹,誰能想到這個年輕人日後將曹氏子孫玩弄於股掌呢?

  • 11 # 董慶江645

    東漢末年,魏蜀吳成三足鼎立之勢,諸葛亮、司馬懿等都是百年難遇的奇才,對此時的三分天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曹操更是難得一見的梟雄,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自己的謀略智慧、識人用人之能他都是佼佼者。其實曹操也非常欣賞司馬懿的才能,倘若自己健在,司馬懿並不足為懼,但是為何曹操臨死之前並沒有殺司馬懿,要知道司馬懿可是個危險的人物,曹操的後人未必是他的對手。

    原因一:天下大勢尚未一統,孫權諸葛亮的謀略、軍事才能都要比曹丕強,如果沒有司馬懿,曹丕未必是諸葛亮、孫權的對手,所以司馬懿還不能死,曹魏還需要他的才能智慧助其成就大業。

    原因二:曹操舊將大部分都還健在,並且這些部將都曹氏基業中心不二,一旦司馬懿有了反心,相信他的部將也不會答應,定會誓死保衛同曹操打下的這份基業。

    原因三:曹操臨死之前特意交待了曹丕,司馬懿大才,如果沒有他的輔佐,他不可能戰勝孫劉,但是,他是個危險的人物,既要用他,又要防著他。曹操對自己的子孫還是太自信了,沒想到曹氏後人一輩不如一輩,最終被司馬懿竊取了曹氏幾代君王建立的基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tdd-lte和f-lte分別是什麼?1800頻段和900頻段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