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姓甚名誰LL
-
2 # 魔法師塞西爾1u3
長命鎖也叫"寄名鎖",明清時期最為流行。多為銀質,上鐫有“長命百歲”、“長命富貴”等字樣。
按照民間流行說法,只要佩掛上這種飾物,就能闢災去邪,“鎖”住生命,所以許多兒童從出生不久起,就掛上了這種飾物,一直掛到成年。

其實,配長命鎖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那時,它還只叫長命縷。縷,就是線。
據《荊楚歲時記》、《風俗通》、《歲時廣記》以及《留青日札》等書的記載,在漢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不僅用於端午,還用於夏至。

在當時,由於戰爭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廣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

到了宋代,這種風俗,繼續存在。
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入宮廷。
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
每到端午節前,皇帝還在長春殿親自將續命縷賞賜給近臣百宮,以便他們在節日佩戴。

到了明清,醫術發達,人民群眾平均壽命較之漢唐延長了幾倍,成年人便不再需要紅繩的庇佑,而是將注意力轉向存活率仍然不高的新生兒。

一枚小小的金屬鎖頭,其實飽含古人智慧。古人給小朋友穿衣講究的是:“三暖兩涼”,三暖指的是“三暖”是背暖、肚暖、足暖;兩涼指的是頭涼、心胸涼。

那古人是怎麼樣做到讓小朋友心胸涼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心是陽氣發動的地方,這個地方要保證它清涼。小兒陽氣太盛,不能讓它過熱,所以古人給小朋友戴玉石或者金屬的長命鎖,幫助這個地方散熱。

此外,銀本身對人體有保健作用,適合給體質嬌嫩的孩子佩戴。同時還具有殺菌和試毒的作用,對成長中的孩子非常有好處。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銀具有“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等作用,可以幫助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孩安神,因而直到今天,長命鎖也通常是銀質的。

長命鎖的誕生和演變,雖然來自農耕社會,農耕時代的人們靠天吃飯,勢單力薄,與自然相處,廣大民眾祈求不可知的上蒼來保佑自己和自己的子孫,發展到今天,這種民俗傳統,已經遠遠地超越了迷信。

所以,如果你家中有小孩,不妨給他們也買條長命鎖,傳承一份老文化,鎖住一份華人的精神氣質
-
3 # 相生橋上的光輝
其造型以鎖形為主,通常兩面鼓起,一面是文字,一面是圖案。文字多為吉樣語如“長命富貴”或刻有佩戴者的名字。圖案則多為戲曲故事或傳說人物,還有一些是吉祥花草、吉祥動物等。
有的鎖下還配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金銀質鈴鐺,人,魚、獅子、青蛙、螂、十二生肖、金銀鬥等各種喜祥物件。長命多為少年男女頸飾,一般成年以後就不再掛了。
回覆列表
漂亮厚重雙面浮雕可開啟的明代老銀掛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