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快樂的湖泊06

    童鞋,這個問題不專業啊,因為多少奈米是屬於工藝級別,而不是效能級別,這隻能從包裝盒上看。 不過也有一些軟體譬如魯大師,能顯示他的奈米數的。

  • 2 # 初心6363794070072

    CPU效能65奈米和90奈米,單從cpu製作工藝來說,65奈米的cpu製作工藝更好些。 但是cpu的好壞,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 CPU主要的效能指標有:

    1、主頻 主頻也叫時鐘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CPU的主頻=外頻×倍頻係數。很多人認為主頻就決定著CPU的執行速度,這不僅是個片面的認識,而且對於伺服器來講,這個認識也出現了偏差。至今,沒有一條確定的公式能夠實現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兩者之間的量值關係,即使是兩大處理器廠家Intel和AMD,在這點上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我們從Intel的產品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強自身主頻的發展。像其他的處理器生產廠家,有人曾經拿過一塊1G的全美達來做比較,它的執行效率相當於2G的Intel處理器。 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衝訊號震盪的速度。在Intel的處理器產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1 GHz Itanium晶片能夠表現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約跟4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效能指標。 當然,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是有關的,只能說主頻是CPU效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能代表CPU的整體效能。

    2、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也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機板的執行速度。說白了,在臺式機中,我們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機板的執行速度,兩者是同步執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執行,(桌上型電腦很多主機板都支援非同步執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板之間的同步執行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現兩者間的同步執行狀態。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下面我們在前端匯流排的介紹中談談兩者的區別。

    3、前端匯流排(FSB)頻率 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記憶體直接資料交換速度。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資料頻寬=(匯流排頻率×資料位寬)/8,資料傳輸最大頻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資料的寬度和傳輸頻率。比方,現在的支援64位的至強Nocona,前端匯流排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資料傳輸最大頻寬是6.4GB/秒。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資料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機板之間同步執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衝訊號在每秒鐘震盪一千萬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鐘CPU可接受的資料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其實現在“HyperTransport”構架的出現,讓這種實際意義上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發生了變化。之前我們知道IA-32架構必須有三大重要的構件:記憶體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晶片組 Intel 7501、Intel7505晶片組,為雙至強處理器量身定做的,它們所包含的MCH為CPU提供了頻率為533MHz的前端匯流排,配合DDR記憶體,前端匯流排頻寬可達到4.3GB/秒。但隨著處理器效能不斷提高同時給系統架構帶來了很多問題。而“HyperTransport”構架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匯流排頻寬,比方AMD Opteron處理器,靈活的HyperTransport I/O匯流排體系結構讓它整合了記憶體控制器,使處理器不透過系統匯流排傳給晶片組而直接和記憶體交換資料。這樣的話,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在AMD Opteron處理器就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 3 # 翱翔67753

    單從表面是看不出來的,上面所刻寫的效能引數一般也沒有註明工藝製程的,至少我沒見過表面有描述多少納米制程的CPU,除了軟體檢測,一般就只有根據該系列的統一規格來判斷了。

    例如,速龍64雙核、酷睿2E4系列的一般就是64奈米的,奔騰E6、酷睿E8、Q8、Q9等系列一般就是45奈米,酷睿I3就32奈米。

  • 4 # kk天702

    CPU裡面電晶體與電晶體連線的寬度! 現在主流的是65奈米,高階的有45奈米!以後會越向32奈米,總之越來越小! 越小,功耗越低,發熱量越低,超頻效能更好,可以裝更多的電晶體,所以效能也會更好!


    90奈米應該是P4 或AMD3000+之類CPU用的製程工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學生對漢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