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62671588533

    俄羅斯人種。


    1945年8月,根據波茨坦協定,原屬於德國東普魯士地區的加里寧格勒,正式成為蘇聯領土。

    加里寧格勒州的位置如此重要,蘇聯人也不敢等閒視之。按照俄羅斯留地不留人的傳統,加里寧格勒地區的德華人被強制遷徙,所有財產都被充公。到1949年時,最後一批德國遷徙完畢,東普魯士完成了人種替換,成了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從地名、人種、建築都看不出與德國有什麼聯絡。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令德國非常尷尬。

    明明是德國的故土,甚至是德國的龍興之地,但今天卻讓俄羅斯愁白了頭。

    今天的加里寧格勒,雖然位於俄羅斯的最西端,甚至可以說深入歐洲腹地,但卻一度是俄羅斯最貧窮落後的地區。而造成這種尷尬狀況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是俄羅斯的飛地,在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之間,隔著波蘭、立陶宛和白羅斯等國。

    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則是一本名副其實的爛賬。

    在1946年加里寧格勒出現之前,這片土地的名字叫東普魯士,最早被條頓騎士團借教宗名義統治,稱東普魯士,隨後成為普魯士王國的領土。而東普魯士也成為德國的龍興之地,1871年德國統一後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一部分。

    1918年,德國戰敗,一戰結束。為遏制德國東山再起,英法等國扶持波蘭復國,並將原屬德國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和上西里西亞等地劃歸波蘭,東普魯士成為德國的飛地。

    1939年9月1日二戰全面爆發後,波蘭再度亡國,東普魯士與德國本土再度銜接。蘇德戰爭出現逆轉後,德軍節節敗退,蘇軍於1944年攻入東普魯士,從此德國徹底失去該地。

    而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秘密確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隨後二戰爆發,蘇聯也於9月17日入侵波蘭東部。

    蘇德瓜分波蘭後,納粹德國調頭向西橫掃北歐西歐,蘇聯則成為納粹德國的大後方。當時的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深知蘇德戰爭不可避免,所以為了最終的決戰,德國穩固西歐,蘇聯則不斷向西推進,構築所謂的“東方戰線”。除吃掉波蘭東部、在蘇芬戰爭後奪走芬蘭的薩拉、貝柴摩、卡累利阿地峽等地、強行割走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等地外,蘇軍還在1940年3月強行開進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隨後將三國併入蘇聯版圖。

    蘇聯的西擴,使得東普魯士和蘇聯本土連為一體,二戰結束後,為徹底壓制德國,蘇聯將東普魯士一分為三,其中北部的梅梅爾地區劃入立陶宛,南部成為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爾省,中部的1.51萬平方公里則被劃入俄羅斯。為紀念1946年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此地便命名為加里寧格勒。

    蘇聯時期,雖然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本土分離,但因為波羅的海三國和白羅斯同屬蘇聯,所以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暢通無阻。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白羅斯推進一體化,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雖分道揚鑣但管制相對寬鬆。

    不過隨著俄羅斯與美國關係的再度惡化,尤其是普京上臺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關係重新劍拔弩張,加里寧格勒也越來越悲劇。隨著1999年波蘭加入北約和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俄羅斯從陸地進出加里寧格勒的道路雖未完全阻斷,但卻遭到了重重阻礙。

    東歐地緣政治的劇變,不僅讓加里寧格勒成為俄羅斯“香港”的美夢破滅,更讓加里寧格勒徹底孤懸海外。但這裡又是俄羅斯斷然不能放棄的地區,因為它不僅是插入歐洲腹地的匕首,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為數不多的不凍港,更是敲打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重錘。

    所以蘇聯時代開始,就有意將加里寧格勒培養成俄羅斯的軍事基地,作為俄羅斯威懾歐洲的橋頭堡,所以這裡也一度是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但問題在於當前的加里寧格勒在北約國家的包圍下是真正的四面楚歌,雖然蘇聯在二戰結束後,強行驅逐了當地的德意志人,並遷入俄羅斯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在短期內迅速完成了種族換血,不存在加里寧格勒脫離俄羅斯自立門戶的問題,但沒有運送武器的通道,加里寧格勒位置再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在保持加里寧格勒威懾力之前,俄羅斯需要先解決武器運進去的問題。而在陸路不通的情況下,剩下的只剩下空運和海運。

    今天的俄羅斯民航,可飛越立陶宛或波蘭上空進出加里寧格勒。而對於運送武器的軍機,因為有1992年簽訂並在2002年生效的《開放天空條約》,各簽約國可按條約規定對彼此領土實施非武裝空中偵查,這為俄羅斯空中運兵提供了可能。

    但問題在於空中運輸不僅運量小,更容易“透明化”,對於俄羅斯保持神秘性而言利大於弊,所以最好的方案當屬水運,即從波羅的海東北的聖彼得堡出發,經過1000多公里的航行進入加里寧格勒。此舉雖然速度慢,距離遠,但最為安全。

    所以,雖然宿敵林立,但加里寧格勒終歸不是死路一條。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雖然加里寧格勒遠離(蘇聯)俄羅斯腹地,周圍又是別國領海,但是俄羅斯依然保持在此駐軍而且維持到現在

    加里寧格勒是蘇聯二戰的戰利品,當年蘇德在東歐的大平原上展開了殊死搏鬥,戰爭的結果是德國失敗,但是蘇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了彌補,蘇聯在戰後協議中將原屬於德國的柯尼斯堡劃入蘇聯領土,將其重新命名為加里寧格勒(用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

    雖然現在的加里寧格勒遠離俄羅斯本土,但其實在蘇聯時期,由於立波羅的海三國屬於蘇聯,當時的加里寧格勒與蘇聯本土是連在一起的,只是上世紀9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也隨之而獨立,就這樣,面積狹小的加里寧格勒就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塊飛地

    既然是飛地,那麼它與俄羅斯本土就連線不上,那麼加里寧格勒是如何保持駐軍的呢?

    要知道加里寧格勒周圍都是他國領土,直接派軍隊透過這些地方那等於侵略,所以每次俄羅斯派駐軍隊的時候都必須與立陶宛、白俄羅斯這些國家商議,取得借路的許可,這樣就能透過他國領土或者領空和領海了,事實上世界所有國家的飛地供應都是這麼幹的

  • 4 # 大陸北方的網友

    俄羅斯從本土派遣運輸機和海運,經常有部署在波羅的海三國的北約飛機攔截去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運輸機

    如果不涉及軍事,也可以乘火車從陸路聯絡本土

  • 5 # 聰明的水滴a

    難以透過立陶宛和波蘭,只有空運,或者透過聖彼堡城西邊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從波羅的海海運送到加里寧格勤。

  • 6 # 問俗拾光裡

    說到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有著一個共同之處。它們都是遠離自己國家本土的飛地。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最西部的一個行政區,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和立陶宛、波蘭接壤,面積總共15,100平方公里。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屬於俄羅斯的一個飛地州。對於俄羅斯來說,加里寧格勒州所處的位置是即尷尬又重要。蘇聯解體之後,各加盟國家都紛紛獨立,有的甚至都加入了歐盟,和加里寧格勒接壤的前蘇聯加盟國立陶宛就是其一,如果俄羅斯人要去加里寧格勒州,想取道陸路的話,必須先獲取歐盟的簽證才可以通行,什麼?去自己國家還要簽證?沒錯!大家覺得尷尬不?但是,加里寧格勒州的戰略位置,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在歐洲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駐地。眾所周知,自冷戰期開始,俄羅斯和北約的緊張關係,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加里寧格勒身處歐洲腹地,長久以來都是北約各國憂心忡忡的心頭大忌,加里寧格勒的存在讓北約如坐針氈。因為,俄羅斯在此屯下重兵,特別是部署的導彈部隊,其打擊目標涵蓋歐洲所有的北約國家,是震懾北約的一把強有力的利劍。

    俄羅斯是怎麼把武器運入加里寧格勒州的呢?加里寧格勒距莫斯科有1200公里,陸路上無論從哪裡進入加里寧格勒,中途要經過兩個國家以上,如果武器透過陸路進入加里寧格勒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與加里寧格勒接壤的波蘭和立陶宛都是北約國家。再者,俄羅斯和這兩個國家之間,歷史上關係就不協和,相互之間都有怨恨於心。

    雖然,俄羅斯通往加里寧格勒的陸路被卡死。但是,俄羅斯完全可以透過海路將武器送入加里寧格勒。好在俄羅斯在位於芬蘭灣還有一處聖彼得堡的港口,通常重型的武器和裝備,都會選擇從聖彼得堡裝船,運往加里寧格勒州,諸如導彈之類的武器。沿途的北約國家,雖然也會偶爾對俄羅斯過完船隻進行刁難,但是,一向以戰鬥民族而著稱的俄羅斯,也從來不是吃素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力擺在那裡,儘管路途比較遙遠,先不說能夠可以暢通無阻,起碼俄羅斯還是有這個能力向加里寧格勒運輸一切軍備用品。

    當然空運也是俄羅斯往加里寧格勒投遞武器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是軍用飛機的話,在航線上會有所限制。不能使用常規航線,畢竟要使用別人的領空,領空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象徵。通常在航線上要繞道而行,除非是有急需性的東西,其他一般不會輕易動用空運做為首選。

    END

  • 7 # 科羅廖夫

    加里寧格勒擁有港口,可以從海路與俄羅斯相連。

    據環球網報道,在所有人都盯著中東的時候,美國卻突然將目光瞄準了全球第二號大國,曝光了與俄羅斯開戰時的攻擊計劃,還公佈了摧毀目標,如果北約跟俄羅斯開戰,第一時間應該搶佔哪裡呢?美國海軍軍事分析資料Overt Defence報告認為,首先打擊加里寧格勒州可以讓北約獲得先發制人的優勢。

    這是因為,在加里寧格勒州,俄羅斯部署了伊斯坎德爾導彈、波羅的海艦隊、S400防空導彈,還在該地建設了一個軍用港口--波羅的茨克港口。如果能夠清除這四大目標,就可以保護波羅的海國家。

    但要做到這些,就要注意行軍速度和發動時間。美國專家認為,應該派遣一支3萬人的波蘭軍隊迅速穿過森林和湖泊,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快速攻佔加里寧格勒州。

    從這個“攻擊設想”中可以看出,美國專家這是要重演海灣戰爭中擊毀伊拉克“P-17”飛毛腿導彈的歷史。當年海灣戰爭初期,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就派出上百架戰鬥機對薩達姆軍隊的飛毛腿導彈陣地發動了地毯式空襲。經過數十天的轟炸,幾乎將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給摧毀了。

    可沒高興多久,以色列和沙特仍然遭遇飛毛腿導彈的襲擊。難道薩達姆軍隊還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嗎?後來美國中情局發現,薩達姆軍隊將大批飛毛腿導彈轉移到了地下掩體和工事當中,為了迷惑多國聯軍的戰機,伊軍在原來飛毛腿的陣地上安放了很多合成材料製造的飛毛腿模型。

    這讓多國聯軍十分不爽。為此美軍派出一支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深入伊拉克境內,搜尋到了飛毛腿導彈的陣地,並使用鐳射指示器,引導美軍戰機摧毀了飛毛腿導彈陣地,這給薩達姆軍隊造成了重創。

    如今,加里寧格勒州也是一個相當於飛毛腿導彈的陣地。這裡是俄羅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駐地,在切爾尼亞霍夫斯地區西南,擁有俄羅斯空天軍航空兵第72航空基地(切爾尼亞霍夫斯克空軍基地),這裡駐紮著大批蘇-24M、蘇-27、蘇-30SM戰鬥機。

    俄羅斯為了防止北約軍事打擊,在該地部署了具備核打擊能力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多個S400導彈營,3套“稜堡”反艦導彈系統和數量不等的“舞會”反艦導彈系統等,在1.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部署這麼多導彈系統,可見俄羅斯非常重視加里寧格勒州。 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但處於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之間,被稱為俄羅斯在歐洲的一塊飛地。從距離看,加里寧格勒州與波蘭首都華沙相距400公里,到德國、丹麥、瑞典首都的距離均為600公里左右。

    這意味著,至少有4個北約成員國都處於俄羅斯的導彈打擊範圍內,雖然俄羅斯一再聲稱,部署這麼多導彈只是保護俄羅斯西部領土安全,但這不能讓北約各國信服。

    再加上,加里寧格勒州還是俄羅斯的兩個不凍港之一,這個不凍港,是海上貿易和戰時的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為了消除這個插在歐洲家門口的釘子,美國和北約多次在軍事演習中將加里寧格勒州列為了第一波攻擊目標,同時北約還加強在波蘭的軍事設施建設和訓練基地。美國還在去年8月向波蘭增派了大約1000名美軍,這讓美國在波蘭的駐軍人數一時間達到了5500人以上。

    對於俄羅斯來說,加里寧格勒一直都是一張王牌,由於這塊飛地深深地進入歐洲中部,部署在這裡的俄軍中短程導彈系統,能夠非常有效地威脅歐洲各國。加里寧格勒州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本土面臨的軍事壓力,在美歐俄三方博弈中,加里寧格勒州也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殺手鐧武器之一。

  • 8 # 薛西斯的貓

    加里寧格勒原本並不是俄羅斯在海外的一塊飛地,而是與其國土緊密接壤的。同時,大家也應該都知道,加里寧格勒並不是蘇聯的固有領土,實際上原本的名字叫做東普魯士,是德國傳統騎士團條頓騎士團的龍興之地。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東普魯士都是德國的領土國。在一戰的時候,由於德國戰敗波蘭復國,所以東普魯士成為了一塊飛地,但此時仍歸屬於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重新佔領波蘭東部,魯是又迴歸自己的懷抱,但是隨著蘇德戰場的失敗,蘇聯佔據了整個東歐地自然也接管了波蘭,德國戰敗以後,東普魯士就徹底掌握在蘇聯的手中,這一年是1946年。

    當時的德國對於自己的領土沒有任何談判的權利,所以東普魯士就由蘇聯決定如何劃分,蘇聯做了一個徹底的劃分,那就是把東普魯士劃分成三個部分,其他兩個部分分別加入周邊國家,僅剩下一小塊兒部分成為蘇聯的領土,改名為加里寧格勒,曾經的蘇聯不可一世,不僅要侵略歐洲,還要征服世界,所以在當時無論是海陸空蘇聯都與這一塊未來的飛地暢通無阻,但是隨著蘇聯內部改革的失敗以及政治動盪,使得國家發展不可持續。

    解體以後,波羅的海三國首先叛離蘇聯加入歐盟,俄羅斯也失去了直接通往加里寧格勒的陸上通道,並且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持續交惡,波羅地海也完全阻斷了在陸地的運輸補給線,這對俄羅斯而言,佔領加里林格勒確實提升了成本,同時俄羅斯也根本不可能放棄這一塊海外飛地,畢竟它並不僅僅是插入歐洲心臟的一個釘子,同時加里寧格勒也是在波羅的海,俄羅斯為數不多的不凍港。

    俄國很多的對外擴張以及侵略,其首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不凍港,當蘇聯解體以後,尋求不凍港的野心被澆滅,但是為數不多的港口,俄羅斯絕不會放棄,雖然其背後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較量,但是周邊國家和歐洲一些偏向中立的國家,因為俄羅斯一直拿著加列寧格勒作為威脅歐洲的籌碼,所以即便中立的國家也更加偏向於美國。

    這也給了美國和俄羅斯國家的很多借口和道義上的認可。但是俄羅斯已經退無可退,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政策轉向,但是面對歐洲國家的陸上封鎖,加里寧格勒自身無法保證自己的糧食以及工業產出,而且在軍事部署方面,俄羅斯也有極高的成本去支援加里寧格勒,所以俄羅斯就只有海上運輸和空中運輸。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普京優先選擇海上運輸補給線,海上運輸的運輸量大,而且在波羅地海之所以俄羅斯緊抓不放加里寧格勒主要還是因為它的不凍港,所以海上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普京看中的優先問題,還有包括日常的軍事部署和軍艦的使用演習,海上運輸必須保證暢通,而空中運輸雖然運量小,但是速度快。

    俄羅斯需與周邊國家簽訂空中條約,願意支付大量款項,以保證空中運輸線的暢通,雖然在一些西方國家看來,波羅地海周邊的小國與俄羅斯簽訂空中條約,是向俄羅斯妥協,但是西方國家也不好說什麼,畢竟這些小國在一系列問題上沒有真正決定談判的能力,畢竟在毛熊之側,即便不與他交好周邊的小國也不願意與他交惡。

    俄羅斯還能支付一筆款項,這對於經濟不算髮達的波羅的海國家而言,也確實不算吃虧。同時,這些國家依然深知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對於融入歐盟加入北約,以尋求自身戰略的平衡和自己國家的安全。大國博弈間對此等國家的打算也睜一眼閉一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行公賬上扣400元的是什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