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黑風高103517303
-
2 # 該使用者已成仙F
東漢十三州包括:司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荊州,益州,交州。大約890萬平方公里。
-
3 # 相生橋上的光輝
東漢13州,益州的面積最大,從今天陝西漢中到緬甸北部,包括整個四川盆地,都是其管轄範圍
但另有一說,涼州最大。因為廣義上的涼州除了河西走廊外,還包括整個西域都護府。
東漢的面積為:654.7萬平方公里,三國時期十三州疆域和東漢差不多。
-
4 # 使用者2243459294338
三國時期曹操魏國的疆域版圖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國正史稱為魏朝,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於是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國。
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由於曹魏在三國之中佔據長江以北的廣大中原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實力遠勝蜀漢和東吳,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據史料記載:曹魏戶六十六萬餘,人口四百四十餘萬,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並且繼承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設立西域長史府進行管理,在毌丘儉征伐高句麗後,北韓半島的一半地區也併入了曹魏版圖,北部幽州的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
公元263年,滅蜀漢,將益州和南中納入版圖,魏朝疆域達到鼎盛,約為450萬平方公里。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

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
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佔東漢荊州北部)、揚州(佔東漢揚州北部)。曹魏於西域設定管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
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荊州。
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
5 # 正能量推送員
東漢時期地圖:
三國時期地圖:
回覆列表
西漢與東漢的疆域面積相差不大,西漢中後期的面積最大。漢武帝開疆拓土在秦朝統一的基礎上國土面積擴大了一倍。主要是向南和向西北和東北擴張。西北在河西走廊設定四郡,為下一步管轄西域奠定基礎。向南佔領雲貴高原及越南北部,向東北佔領北韓半島。東漢基本上繼承了西漢國土,但稍微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