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大咧咧叮
-
2 # 2021水逆退散
《紫藤蘿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心頭。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丁香是中國常見的一個意象,而且也有比較固定的寓意。就如折柳、明月、梅花等都有固定的象徵意義一樣。古人發現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極似人的愁心,所以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比如有牛嶠的"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都是以丁香來暗喻愁思。
-
3 # 使用者9397021862136
丁香結和紫藤蘿瀑布都採用了什麼的寫作手法?
《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這篇散文的美在於描寫的細膩多姿和結構的玲瓏精美。文章的寫景細膩而又有層次感,有色彩的摹畫,有形態的繪製,又有芳香的捕捉,從外象寫到內質,從視覺形象寫到味覺感應,用墨豐腆,筆致多變。從描寫的層次看,色彩的摹畫重在先勾勒整體的輪廓推架,形態的繪製則重在泛寫的畫面上推出單個的特寫。寫色寫形,重在外象,寫香則重在內蘊,為畫面增添立體感和深厚感。
相同之處是都有用了借物抒情、借花喻人的寫作手法。都是告訴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要積極樂觀。《紫藤蘿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心頭。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古人發現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極似人的愁心,所以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