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竹蓀
竹蓀是一種珍貴食品,味美可口,營養豐富,含有19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表)。
據貴州理化測試分析研究中心測定,100g長裙竹蘇中還含有色氨酸1mg、鳥氨酸4mg、r一a氨基丁酸4mg、天冬醯氨6mg等。
此外,竹蓀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含鋅46.1ug/g,含鐵68.7mg/g等。
竹蓀含微生素種類很多,如B族微生素的VB1、VB2、VB6以及K、A、D、E等。其中,VB2含量較高,每克幹品長裙竹蘇含53.6mg、紅託竹蓀含10.4mg。VB2是構成黃酶的輔基成分,參與生物氧化酶體系。缺乏VB2將影響生物氧化,引起新陳代謝混亂,導致多種疾病發生。野生竹蓀數量少價格昂貴。
本世紀80年代以來,人工分離出竹蓀菌種,在竹林或室內培育竹彌成功。中國南方產竹地區,大量培育竹蓀,每1,000,m2竹林,每年可產竹蓀8~10kg。
在中國已知的有:長裙竹蓀(Dictyophoraindusiata),短裙竹蓀(D.duplicata),紅託付蓀(D.rubrovolvata),硃紅竹蓀(D.cinnabarina),皺蓋竹蘇(D.duplicata),雜色竹蓀(D.multicolor)等6種。其中前3種是可以在竹林下栽培的竹蓀。
竹林環境特別適合竹蘇生長。竹林砍伐竹子後,殘留的竹蔸要十幾年才能腐爛,未腐爛的竹鞭,佔林地的1/10左右.妨礙了竹鞭生長。在竹林中栽培竹蘇,既能促進伐克腐爛,有利新鞭生長,又可增加經濟收人,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栽培竹蓀的方法:
1.竹蔸栽培:在竹克邊挖15~25cm深的栽植穴,穴底撤3~5cm厚的枯竹葉,上撤一層菌種;再鋪一層枯葉,又撒一層菌種,1蓋枯葉,上覆土壤、踏實、澆水。每穴用菌種0.4~0.5kg。2~3月間栽培下種。5~6月間就可開始採收。
2.竹林中挖坑(溝)填料栽培:選擇鬱同度0.8~0.9的竹林,在林地上挖穴或開溝,深15~20cm,寬30~40cm,穴(溝)底墊些枯竹和枯竹葉,厚10~15cm,踏實,上撒一層菌種;再鋪3~5cm枯葉,又撒一層菌種;再蓋枯葉,上覆土壤、踏實、澆水。每穴(或每1米長溝)用菌種1kg左右。
竹蓀採收及加工方法:
發現菌蕾後.在早晨5~7時進行採摘。採後除去菌體上的泥汙,用1%~2%的檸檬酸溶液浸泡20~30min,再用清水漂洗1~2次,濾於後,置烘房乾燥,控制溫度在40~50C。成品分級、包裝在密封的塑膠袋內。
(二)栽培天麻
天麻(Gasyrodiaelata)屬蘭科植物,多年生腐生直立草本.全株無葉綠素,地下有肉質肥厚的塊莖。地上莖直立,黃赤色,節上有膜質鱗片。夏季開花,形成一稠密的總狀花序。生長在陰溼林下,天麻植物的塊莖與密環菌共生。以塊莖人藥,是傳統中藥材。塊莖含香莢蘭醇、維生素A類物質、苷類及微量生物鹼等。
栽培方法:
(1)選地;要求坡度在30o以下,土層深厚,含腐殖質豐富,結構良好的竹林下。
(2)選擇良種:天府以新鮮、環節密、芽圓;大小為1~2cm,呈黃色的白尖類。
(3)準備棒材;選用直徑3~6cm的硬質木(如櫟類),將截成長30~40cm。在段木的樹皮上,每距5~6cm處砍成深達木質部的魚鱗狀切口;選當年產天麻大、產量高、密環菌絲生長好的.
(4)整地作床:在竹林中接等高作床,寬闊0~70cm,長度依地形而定;鬆土深度10~200m
(5)播種;播種時間1互月至翌年1月較好;先把床面上的表層腐殖質層扒開,床底要求平整,然後以3:1的新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交叉橫擺一層做底材,各段木之間應貼緊;段不相接處的兩頭放天麻種,段木的中間部位可撒小量的米麻種,每1m2用天麻種0.5~1kg召左右。同樣以3:1或4:1的新老段木混合加鋪一層,也可用嫩竹枝、竹梢做蓋材;最後用腐殖質表土覆蓋子0~2cm厚,稍高出地面,成龜背形,再蓋上枯枝落葉或雜草。
(6)管理:防止人畜進種有天麻的林地上踐踏。
據曹清流試驗,種天麻的竹林立竹度以2,5000~3,000/km2為好,經過四年的栽培,鮮天麻的產量可達7,770kg/km2,其中商品天麻的產量為1963.5kg/km2,產值達29,000/km2。因此,在竹林中栽培天麻是提高竹林經濟效益的重途徑。
竹林栽培天麻後,新竹的數量和胸徑都有增加。
(一)栽培竹蓀
竹蓀是一種珍貴食品,味美可口,營養豐富,含有19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表)。
據貴州理化測試分析研究中心測定,100g長裙竹蘇中還含有色氨酸1mg、鳥氨酸4mg、r一a氨基丁酸4mg、天冬醯氨6mg等。
此外,竹蓀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含鋅46.1ug/g,含鐵68.7mg/g等。
竹蓀含微生素種類很多,如B族微生素的VB1、VB2、VB6以及K、A、D、E等。其中,VB2含量較高,每克幹品長裙竹蘇含53.6mg、紅託竹蓀含10.4mg。VB2是構成黃酶的輔基成分,參與生物氧化酶體系。缺乏VB2將影響生物氧化,引起新陳代謝混亂,導致多種疾病發生。野生竹蓀數量少價格昂貴。
本世紀80年代以來,人工分離出竹蓀菌種,在竹林或室內培育竹彌成功。中國南方產竹地區,大量培育竹蓀,每1,000,m2竹林,每年可產竹蓀8~10kg。
在中國已知的有:長裙竹蓀(Dictyophoraindusiata),短裙竹蓀(D.duplicata),紅託付蓀(D.rubrovolvata),硃紅竹蓀(D.cinnabarina),皺蓋竹蘇(D.duplicata),雜色竹蓀(D.multicolor)等6種。其中前3種是可以在竹林下栽培的竹蓀。
竹林環境特別適合竹蘇生長。竹林砍伐竹子後,殘留的竹蔸要十幾年才能腐爛,未腐爛的竹鞭,佔林地的1/10左右.妨礙了竹鞭生長。在竹林中栽培竹蘇,既能促進伐克腐爛,有利新鞭生長,又可增加經濟收人,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栽培竹蓀的方法:
1.竹蔸栽培:在竹克邊挖15~25cm深的栽植穴,穴底撤3~5cm厚的枯竹葉,上撤一層菌種;再鋪一層枯葉,又撒一層菌種,1蓋枯葉,上覆土壤、踏實、澆水。每穴用菌種0.4~0.5kg。2~3月間栽培下種。5~6月間就可開始採收。
2.竹林中挖坑(溝)填料栽培:選擇鬱同度0.8~0.9的竹林,在林地上挖穴或開溝,深15~20cm,寬30~40cm,穴(溝)底墊些枯竹和枯竹葉,厚10~15cm,踏實,上撒一層菌種;再鋪3~5cm枯葉,又撒一層菌種;再蓋枯葉,上覆土壤、踏實、澆水。每穴(或每1米長溝)用菌種1kg左右。
竹蓀採收及加工方法:
發現菌蕾後.在早晨5~7時進行採摘。採後除去菌體上的泥汙,用1%~2%的檸檬酸溶液浸泡20~30min,再用清水漂洗1~2次,濾於後,置烘房乾燥,控制溫度在40~50C。成品分級、包裝在密封的塑膠袋內。
(二)栽培天麻
天麻(Gasyrodiaelata)屬蘭科植物,多年生腐生直立草本.全株無葉綠素,地下有肉質肥厚的塊莖。地上莖直立,黃赤色,節上有膜質鱗片。夏季開花,形成一稠密的總狀花序。生長在陰溼林下,天麻植物的塊莖與密環菌共生。以塊莖人藥,是傳統中藥材。塊莖含香莢蘭醇、維生素A類物質、苷類及微量生物鹼等。
栽培方法:
(1)選地;要求坡度在30o以下,土層深厚,含腐殖質豐富,結構良好的竹林下。
(2)選擇良種:天府以新鮮、環節密、芽圓;大小為1~2cm,呈黃色的白尖類。
(3)準備棒材;選用直徑3~6cm的硬質木(如櫟類),將截成長30~40cm。在段木的樹皮上,每距5~6cm處砍成深達木質部的魚鱗狀切口;選當年產天麻大、產量高、密環菌絲生長好的.
(4)整地作床:在竹林中接等高作床,寬闊0~70cm,長度依地形而定;鬆土深度10~200m
(5)播種;播種時間1互月至翌年1月較好;先把床面上的表層腐殖質層扒開,床底要求平整,然後以3:1的新棒材和老菌材的混合交叉橫擺一層做底材,各段木之間應貼緊;段不相接處的兩頭放天麻種,段木的中間部位可撒小量的米麻種,每1m2用天麻種0.5~1kg召左右。同樣以3:1或4:1的新老段木混合加鋪一層,也可用嫩竹枝、竹梢做蓋材;最後用腐殖質表土覆蓋子0~2cm厚,稍高出地面,成龜背形,再蓋上枯枝落葉或雜草。
(6)管理:防止人畜進種有天麻的林地上踐踏。
據曹清流試驗,種天麻的竹林立竹度以2,5000~3,000/km2為好,經過四年的栽培,鮮天麻的產量可達7,770kg/km2,其中商品天麻的產量為1963.5kg/km2,產值達29,000/km2。因此,在竹林中栽培天麻是提高竹林經濟效益的重途徑。
竹林栽培天麻後,新竹的數量和胸徑都有增加。